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7473344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经济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是否强大,主要就靠有 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人们曲解“抓大放小”的方针,认为应把主要 精力投入于搞好大企业、大集团,而不怎么重视搞好中小企业。亚洲 金融危机的沉重后果使我国经济界受到震惊,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率 下降、需求难以启动的窘境,促使决策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小 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最初是在1998年 4 月专家学者讨 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的时候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重视 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

2、、吸 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我 国的企业改革中,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 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小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 种所有制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 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 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

3、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小企业的更要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任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 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 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 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 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 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 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 是多数

4、,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 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 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 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中 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30%左有,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 速度。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 净值的 30%,工业净增加值的 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 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

5、工业的 56%以上。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 70%以上,服装、皮革、 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 业产值的 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 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 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 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更要作用。就业问题,始终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 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中小企业一大特点就是面广

6、量大,开业快,投 资少,竞争激烈,经营灵活,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且大部分是 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能创造更多 的就业机会。据美国联邦众、参两院中小企业委员会和中小企业管理 局介绍,在美国平均每10 个人就拥有一个中小企业,美国 1993 年以 来新增的就业机会中的2/3 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就业人口的 52% 在中小企业。大量中小企业实际上早自我雇佣,降低了政府安置的压 力,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妥善解 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据统计, 1995 年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

7、产净值 10.3 万元,小型工业企 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 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 业多吸收 4 倍的人员就业。形成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地位, 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矫正现行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偏差。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也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多的这一特点。 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 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 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 14 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 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 1.43 倍。我国面临着新增劳力和存量劳力 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

8、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 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 部就业人员 1.1 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 83%。1992-2000 年, 个体、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员 4777 万人,年均净增 600 多万人,占 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 3/4。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相管理水平的不断 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 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就可以稳定一 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 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9、,对缓解我国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中小企业发展基础上的扩大就业,目前在我国还有一定的 潜力,需要做的事无人做的现象还有所存在,有些潜在的需求市场还 有待于人们开发。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如信息产业等,更适台 于规模小、经营灵活的中小企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全球经济 一体化的推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的获 得更为简便、快捷,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瞬息万变,中小企业与知识 经济有着某种协调性,更易于更新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 这种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蓄水池功能,对社会肘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中小企业是促迸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

10、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支 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对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小企 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场所。我国的中小 企业相当部分是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 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吸纳了大量农村剩 余劳动力。1978年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2.3 亿劳动力主要是由中 小企业吸纳的。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 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 海发达地区城市

11、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 发展的促进。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 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村 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迸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 锋队。中小企业是地万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各级政府 8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在我国的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小企业的发 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 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 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四、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12、重要源泉,是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中小企 业是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 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 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 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在美国 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自 20世纪初到 70年代,美国小 企业完成的科技发展项目占全国科技发展项目的55%。进入 80 年代 以后,大约 70%的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 大企业的两倍。科技创新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产品创新

13、、服务创新、 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小企业对服务创新的贡献率最高,达到 38%; 其次是产品创新为 32%;对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分别为17% 和 12% 。在 20 世纪许多新产品是小企业发明创造的,如复印机、胰 岛素、真空管、青霉素、直升飞机、彩色电影、圆珠笔等。事实上 20 世纪主要发明中 60%是由独立发明人或小企业贡献。因为高科技 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丢冒风险。而 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我国中小企业中的 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 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典型的如山东青岛海尔、江苏春兰集团 都是

14、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其科技水平现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悉,深圳市首批认定的9 家“深圳,国家科技成果产业推广示范企 业”竟全是中小企业;深圳考核认定的 94 家技术先进型企业中,中 小企业占 76%,124 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也占 90%。五、中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决定了商品市场的多层次。在这方面与大企业比较,中小企业大多是纺织、鞋帽、家电等行业,具有贴近市场、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尤其是在外部环境恶化时,大企业的应变比较慢, 中小企业船小易掉头,对经济变化能作出迅速反应。中小企业的存在 和发展,还可以保证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竞争,避免少数大公司对市 场的垄断

15、。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 进退便捷等优势,更快地接受市场信息,及时研制满足 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尽快推出,占领市场。中小企业本钱小,风险大, 但机制灵活,富于创新,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活跃在竞争十分激烈 的领域,参与那些大型企业不愿涉足的 “多品种”、“小批最”、“微 利多销”和维修服务领域,以及新兴领域,从而使整个市场活跃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哪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哪些 地区的市场也就相对活跃,哪些地方的中小企业不发展,那里的市场 就相对呆滞。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在创新中起了十分 关键的作用。只要利用中小企业灵活善变的优势,引导它们放开搞

16、活, 对活跃市场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改革中起 看“试验田”的作用,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运作简便、引发的社会 震动小,相对较易进入新体制。诸如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破产 等企业改革的经验,往往是先任中小企业试行取得成效后,再逐步问 国有大型企业推广的。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 最积极的维持者。正因为其弱小,竞争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容易受到 强大的外部势力和不公平竞争的损害。市场经济的繁荣是来自竞争的 繁荣。现代经济发展中既存在着集中化的趋势,同时也保持着不断分 散的制衡过程,主要表现为分布在几乎所有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中的大 量中小企业不断涌现。采自中小企业的竞

17、争长期存在,是推动经济繁 荣相市场活跃、成长的基本力量。六、中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活跃了国际市场。日本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经济腾飞时期,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达 40%-60%,对日本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对外 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一些大宗出口产品, 如服装、手工业品、五金工具、轻工、纺织、玩具等产品,主要靠中 小企业提供。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利用机制灵活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 优势,生产出口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提高和外 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出口产品增长的同时,引进外资逐 年增加,

18、在境外开办企业也有了新发展。这说明,随看我国对外开放 的逐步发展,中小企业经营也在逐渐走向世界。七、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大企业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企业走上了自主发展道路,今天的中小企业很可能成为将来的 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有影响的海尔、四通、科龙、红豆等 集团等檬谴又行工笠捣(苟 吹摹C拦 瓿鱿 值奈怼(15)囟伎啤20.涂说戎蠊 疽捕际怯芍行工笠捣(蛊鹄吹摹4笃笠档姆(估氩豢行工笠档闹C抛饔谩V行工笠捣(沽耍欣诖笃笠到泻侠淼牟怠2.方峁沟髡 谋洹按蠖 钡纳 峁梗 勾笃笠蹈玫胤11佑攀疲糯邮鹿婺=洗蟮纳H毡镜闹行工笠涤氪笮推笠档墓叵当冉暇

19、哂刑厣唤鮎行矶嘀行工笠低U跋虑胫啤蔽笃笠堤峁卜悴考蚬占庸卞确瘛6 一褂幸恍丁行工笠滴 笃笠堤峁丁钊缜迳d程谩1.0驳壬缁峄 窆朋鳎佣勾笃笠导跎倭艘恍厂槐匾目B 黾恿舜笃笠刀 灾行工笠档囊来娑取?/P>八、中小企业能够更有效、更经常地利用地方性的资源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巨大,采用多层次集中控制的方法对生产实 施管理,有利于使用大宗资源。对量少、分散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 或者造成运输或管理成本过高,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发展很不 平衡,适合中小企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即使在大都市中,贴近 居民生活、为都市消费与工商业服务的许多经济事业与项目,都具有 浓重的地方化、社区化特色。这些活动很难由

20、少数大企业做好,更不 用说包办。这正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用武之地。九、中小企业在制度创新中可发挥重大作用在市场经济导向的体制改革中,中小企业因其改革成本较低,可 以起到改革“试验田”和“前驱”的角色,率先进行各种改革尝试, 为更大规模的改革提供经验。中小企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在 改革过程中从国有大企业中精简出的人员,从而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 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与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 培育出大批企业家人才并培养企业家精神。这种宝贵的企业家资源和 精神,对中国社会具有极为深远的重大历史作用。而国有大企业,因其与传统体制、政府机构的关系,很难从中培育出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企业家,更难

21、以形成企业家精神的氛围。十、中小企业能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适 合自己个性的生活。中小企业以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规模较小、 沉没成本和退出成本均较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 务,满足客户定制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在我国经济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是否强大,主要就靠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人们曲解“抓大放小”的方针,认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于搞好大企业、大集团,而不怎么重视搞好中小企业。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后果使我国经济界受到震惊,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率下降、需求难以启动的窘境,促使 决策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在我国

22、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 最初是在 1998 年 4 月专家学者讨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的时 候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 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 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的企业改革中,继续贯彻“抓 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小企 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 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 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

23、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 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小企业的更要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任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 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 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 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 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

24、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 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 营,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 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 余年来,中小企业 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 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 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 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 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小

25、企业 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30%左有,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 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 30%,工业净增加值的 50%, 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 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 产值的 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 行业产值的 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 行业产值的 80%以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 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 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

26、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 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更要作用。就业问题,始终都是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中小企业一大特点就是面广量大,开业快, 投资少,竞争激烈,经营灵活,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且大部分 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能创造更 多的就业机会。据美国联邦众、参两院中小企业委员会和中小企业管 理局介绍,在美国平均每10个人就拥有一个中小企业,美国 1993年 以来新增的就业机会中的2/3 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就业人口的 52%在中小企业。大量

27、中小企业实际上早自我雇佣,降低了政府安置 的压力,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妥善 解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据统 计,1995 年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 万元,小型工 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 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 大企业多吸收 4 倍的人员就业。形成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地 位,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矫正现行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 偏差。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也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多的这 一特点。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 定资产投资,国有

28、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 17%,吸纳就业量却达 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 14 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 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 1.43 倍。我国面临着新增劳力 和存量劳力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 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 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 1.1 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 83% 。 1992-2000 年,个体、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员 4777 万人,年均净增 600 多万人,占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 3/4。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相 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29、,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 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就可以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中小企业发展基础上的扩大就业,目前在我国还有一定 的潜力,需要做的事无人做的现象还有所存在,有些潜在的需求市场 还有待于人们开发。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如信息产业等,更适 台于规模小、经营灵活的中小企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全球经 济一体化的推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的

30、获得更为简便、快捷,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瞬息万变,中小企业与知 识经济有着某种协调性,更易于更新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 的这种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蓄水池功能,对社会肘稳定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三、中小企业是促迸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的重要财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对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小 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场所。我国的中 小企业相当部分是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 业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吸纳了大量农村 剩余劳动力。1978 年以来,从农

31、村转移出来的2.3亿劳动力主要是由 中小企业吸纳的。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农村城镇化进 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 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 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 业发展的促进。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 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 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迸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 先锋队。中小企业是地万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各级政府 80%的财 政收入来源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在我国的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有

32、很大的比重,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事实上, 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四、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 力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中小 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 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 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 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在美 国比较重视中小企

33、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自 20世纪初到 70年代,美国 小企业完成的科技发展项目占全国科技发展项目的55%。进入 80 年 代以后,大约 70%的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 是大企业的两倍。科技创新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产品创新、服务创 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小企业对服务创新的贡献率最高,达到 38%;其次是产品创新为 32%;对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分别 为 17% 和 12%。在 20 世纪许多新产品是小企业发明创造的,如复印 机、胰岛素、真空管、青霉素、直升飞机、彩色电影、圆珠笔等。事 实上 20 世纪主要发明中 60%是由独立发明人或小企业贡献。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

34、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 产,不愿意丢冒风险。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 田”。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 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典型的如山东 青岛海尔、江苏春兰集团都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其科技水 平现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悉,深圳市首批认定的9 家“深圳,国 家科技成果产业推广示范企业”竟全是中小企业;深圳考核认定的 94 家技术先进型企业中,中小企业占 76%,124 家高新技术企业中, 中小企业也占 90%。五、中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决定了商品市场的多层次。在这方面与大企 业比较,中小企

35、业大多是纺织、鞋帽、家电等行业,具有贴近市场、 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尤其是在外部环境恶化时,大企业的应变比较 慢,中小企业船小易掉头,对经济变化能作出迅速反应。中小企业的 存在和发展,还可以保证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竞争,避免少数大公司 对市场的垄断。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 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快地接受市场信息,及时研制满足市场需求 的新产品,尽快推出,占领市场。中小企业本钱小,风险大,但机制 灵活,富于创新,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活跃在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 参与那些大型企业不愿涉足的 “多品种”、“小批最”、“微利多销”和维修服务领域,以及新兴领域,从而使整个市场活跃起来

36、。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哪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哪 些地区的市场也就相对活跃,哪些地方的中小企业不发展,那里的市 场就相对呆滞。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在创新中起了十 分关键的作用。只要利用中小企业灵活善变的优势,引导它们放开搞 活,对活跃市场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改革 中起看“试验田”的作用,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运作简便、引发的 社会震动小,相对较易进入新体制。诸如承包、租赁、兼并、拍卖、 破产等企业改革的经验,往往是先任中小企业试行取得成效后,再逐 步问国有大型企业推广的。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公开、公正、公平原 则的最积极的维持者。正因为其弱小,竞争力相对较

37、弱,所以更容易 受到强大的外部势力和不公平竞争的损害。市场经济的繁荣是来自竞 争的繁荣。现代经济发展中既存在着集中化的趋势,同时也保持着不 断分散的制衡过程,主要表现为分布在几乎所有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中 的大量中小企业不断涌现。采自中小企业的竞争长期存在,是推动经 济繁荣相市场活跃、成长的基本力量。六、中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且 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活跃了国际市场。日本在20 世纪 50-60 年代的经济腾飞时期,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达 40%-60%,对日本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对外 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一些大宗出口产品, 如服装、手工业

38、品、五金工具、轻工、纺织、玩具等产品,主要靠中 小企业提供。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利用机制灵活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 优势,生产出口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提高和外 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出口产品增长的同时,引进外资逐 年增加,在境外开办企业也有了新发展。这说明,随看我国对外开放 的逐步发展,中小企业经营也在逐渐走向世界。七、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大企业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企业走上了自主发展道路,今天的中小企业很可能成为将来 的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有影响的海尔、四通、科龙、红豆 等集团等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美国近年出现的

39、微软、英特尔、 思科、耐克等著名大公司也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大企业的发 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中小企业发展了,有利于大企业进行 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改变“大而全”的生产结构,使大企业更好地发挥优势,专门从事 规模较大的生产。日本的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关系比较具有特色, 不仅有许多中小企业通过“下请制”为大企业提供零部件或工艺加工 等服务。而且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诸如清扫、食堂、保安 等社会化服务工作,从而使大企业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增加了 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存度。八、中小企业能够更有效、更经常地利用地方性的资源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巨大,采用多层次集中控制的方法对生

40、产 实施管理,有利于使用大宗资源。对量少、分散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 或者造成运输或管理成本过高,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发展很不 平衡,适合中小企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即使在大都市中,贴近 居民生活、为都市消费与工商业服务的许多经济事业与项目,都具有 浓重的地方化、社区化特色。这些活动很难由少数大企业做好,更不 用说包办。这正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用武之地。九、中小企业在制度创新中可发挥重大作用在市场经济导向的体制改革中,中小企业因其改革成本较低, 可以起到改革“试验田”和“前驱”的角色,率先进行各种改革尝试, 为更大规模的改革提供经验。中小企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在 改革过程中从国有大企业中精简出的人员,从而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 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与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 培育出大批企业家人才并培养企业家精神。这种宝贵的企业家资源和 精神,对中国社会具有极为深远的重大历史作用。而国有大企业,因 其与传统体制、政府机构的关系,很难从中培育出足够数量与质量的 企业家,更难以形成企业家精神的氛围。十、中小企业能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 适合自己个性的生活。中小企业以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规模较小、沉没成本和退出成本均较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定制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