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逻辑类语病的病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7472829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不合逻辑类语病的病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不合逻辑类语病的病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不合逻辑类语病的病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不合逻辑类语病的病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合逻辑类语病的病因(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不合逻辑”类语病的八种病因“不合逻辑”是中学生语言运用中的常见错误,也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考点之一,考生必须对造成“不合逻辑”的原因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对其进行正确辨析和修改。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不合逻辑”类语句的病因:一、概念不清。主要是指对词语所表达概念内涵的误解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误用。例 1 人的思想总是要变的,认真改造思想会变,不认真改造思想也会变,不变是不可能的。句中用了四个“变”,但其内涵不尽相同:第一、第四个“变”指“变好或变坏”, 第二个“变”指“变好”,第三“变”指“变坏”。内涵不同的四个“变”用在一个句子中 造成了表达的混乱。可改为“认真改造思想就会往好处变,不认真改造思想

2、就会往坏处二、列举不当。主要是指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划为同一范畴或将具有主从关系(如学生与中学生)、交叉关系(工人与青年)的概念并列使用。例 2 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虾、盐、碱等水产品。“鱼”、“虾”是水产品,“盐”、“碱”是非水产品,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句中却说“盐”、“碱”都是水产品。例 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 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报刊”、“杂志”是出版物,“一切出版物”显然包括了“报刊”、“杂志”,所 以三者不能并列在一起。此外这个句子还有语序不当的毛病,最后两个句子应该互换位置。三、前后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

3、彼此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 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矛盾。例 4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 5 月 1 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日前”即“前几天”,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正”表示正在进行之中,二者在时间上相互冲突,可将“日前”改为“目前”。四、否定失误。否定失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二是“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定失误。例 5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构成双重否定,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为了让交通事故再次发生。应改为“为了防止这类

4、交通事故再次发生”例6.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指出:台湾当局对“XX功”邪教组织利用设置在台湾的 发射装置攻击鑫诺卫星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并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误用了双重否定。“杜绝”和“不再”都是否定词,宜将“不再”改为“再次”。五、不合事理。就是句子表达的语意与通常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例 7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 210 辆消防车,3000 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3000多名消防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210 辆消防车”也“放弃休假”,从事理上就讲不通。例 8 .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

5、小书房去找。“酷暑”与“严寒”分别是夏天、冬天的极至,不可能同时到来,“他”怎么能每次都“冒着酷暑和严寒”呢?六、照应不周。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 却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二是句中使用两组并列短语而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例 9.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前面用了“能否”,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应在“关键在于”之后加“是否”,句子前后才能统一起来。例 10、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水库和运河”与“原野和山谷”这两个并列短语分别充当主语和宾语,实际情况应是“水库布满山

6、谷”“运河布满原野”,而例句中二者对应关系不当。应将“原野和山谷”改为“山谷和原野”。七、强加因果。这种语病常常出现在复句之中,分句之间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例 11.我曾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根据“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就推断“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理由不充足,不能让人信服。八、主客倒置。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乱。例 10、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他”是主体,是主动的认知者,“畜牧学”是客体,是被认知的对象,是“他”对 畜牧

7、学”感兴趣,不是“畜牧学”对“他”感兴趣,正确的说法应是“特别是他最感兴趣 的畜牧学”“不是而是”表示什么关系?“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 将它错判成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或转折关系。究其原因“不是而是”这组表示并列 关系的关联词与递进、选择、转折三种关系之间存在着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的因素。如不细 加分析,则难以辩证。一、“不是而是”不同于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但而 且”前后分句意义上有更深入、更进一层的关系,但它们在肯定否定上是一致的。正因 为一致,才能比较其在意义上是否更深入、更进一层。“不是而是”这种复句,它 前一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种

8、意思,肯定否定不一致。因此,就无法比较其在意 义上是否进了一层。学生为什么会有进一层的感觉呢?因为“不是而是”在客观上起到了强调后 一句的作用,所以往往给人以错觉,好像后一句在意思上进了一层。例如: 王昭君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昭君墓不是一座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 纪念碑。 一个球的输赢,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声誉,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例句否定王昭君是一个人物,肯定她是一个象征;否定昭君墓是一座坟墓,肯定它 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碑。前后分句否定肯定不一致,所以不能说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的意 思进了一层。例句前后两分句都表示肯定,而“关系到祖国的荣誉”比“关系到个人的声 誉”在意义上更进一层。

9、通过这样比较分析,“不是而是”与“不但而且”这两组关联词所 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十分明确了。例句是并列关系,例句是递进关系。二、“不是而是”不同于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不是就 是”有“两者必居其一”、“非此即彼”的意思,其结论是不确定的,两个选言肢可供 选择。“不是而是”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其结论是确定的,不供我们选择。例如: 蜜蜂酿蜜,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例句否定蜜蜂为自己酿蜜,肯定它为人类酿蜜,结论十分肯定,不供我们选择。例 句提出两种可能性,它的结论是不确定的,可供我们选择。即不是我们战胜帝国主义,就 是帝国主义战胜我们,二者非此即

10、彼,绝没有调和的余地。毛泽东同志用这个选择复句,意 在告诫我们:不能对帝国主义抱有任何幻想,要坚决同它们进行斗争,因为帝国主义决不会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三、“不是而是”不同于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虽然但 是”前后两个分句其意义上相反或者相对,不是顺着一个方面说的“。不是而是” 前后两个分句在意义上并不相反相对,没有转化。一个否定一种意思,一个就肯定另一种意 思,在句式上是肯定否定的,但在意义上则是一致的。例如 他不是坏人,而是好人。 王兵同学虽然文化课成绩较差,但体育很突出。例句后一分句在意义上转向了前一分句的反面,前一分句指出王兵同学学习上的弱 点,后一分句转而赞扬他在体育上的特长与成

11、绩。例句前一分句否定他是坏人,后一分句 肯定他是好人。“不是坏人”与“是好人”在意义上是一致的,并不相反相对。它在意义上 没有发生转化,所以不能把它看成转折关系。这样一比较,例句是并列关系,例句是转 折关系,就非常清楚明了。以上对“不是而是”与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的区别作了简要的分 析,认识还是粗浅的,愿与读者诸君共同商榷。形同而音义不同的词语例析1. 当(ddng)年:过去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dang )年:同年,本年。如:这两家公司联合投资兴办的公司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收益,成了宜昌地区快速发 展的明星。2口角(jiao):嘴角如:患上口角炎后会出现嘴角周围

12、发红、发痒,接着出现糜烂裂口,嘴角干疼等情况。口角(jue):争吵。如:从口角到握手,米卢和希丁克之间究竟发生了升么?3. 供(gOng)养:赡养,侍养,也泛指养活。如: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将集中供养。供(g6ng)养:用供品祭祀(神佛和祖先)。如:城主担心佛到城里后,所有的人都皈依了佛,自己就无法受尊重了。于是下令:“若有 人敢供养佛陀的话,就要课五百钱税金。”4. 累累(lei):憔悴颓废的样子如:陷入我军包围的敌人累累如丧家之犬,早已无心应战。连接成串如:望着漫山遍野的累累硕果,果农们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累累(15):屡屡如:此是梁山泊万千之喜,比及兄长卧病之时,小生累累使人去

13、大名探听消息。(水浒传 第六六回)形容累积得多如:英军坦克激战巴士拉,伤痕累累。5. 琢磨(zhuomo :雕刻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多指文章等)如:“性好珍善,为之琢磨圭壁,以通其意”史记?礼书。琢磨(zuO?mo):思索,考虑。如:个人能力成国奥隐忧,中场人选最难琢磨。6. 大(dd)夫:古官名大(dai)夫:医生7. 难(ndn)兄难(ndn)弟:指彼此同处困境或曾共过患难如:频繁受到伤病的困扰,杨晨谢晖成为难兄难弟。难(ndn)兄难(ndn)弟:指同样恶劣的两个,多用于人,也用于其他。如他希望能得到他那在赌场里鬼混的难兄难弟的帮助。但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和南北朝时代的四六骈文、明清

14、时代的八股文,其实是难兄难 弟。“血”、“塞”、“肚”、“吐”前不久教师普通话考级,考前有不少年轻教师来问:“血”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xi 和xue两个读音,在什么情况下读xie,在什么情况下读xue? “塞”有se sdi、sai三个 读音,“肚”和“吐”各有二个读音,它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这问题看似简单,可找 出答案就不那么容易,因为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辨音这个功能。其实只要作如下辨析其读音就清楚了 “血”字在单独使用时读xie,当作词素与其他词素组 成合成词时,读xue,如“血案”、“血本”、“血仇”、“血管”、“血迹”、“血浆”、“血统”、“血 缘”、“血(xue)债要用血(xie)

15、来偿”至于“血糊糊”(xiehuhu)、“血淋淋”(xieiinlin)、 “血晕”(xieyDn)仔细玩味可知,其结构相对松散,有点像主谓句的味道,故也可将其中 的“血”归单独使用之列。而“塞”字可通过词义或词性来判别(1)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 读sai,如“边塞”,“要塞”等;(2)合成名词一般读sai,如“耳塞”、“活塞”、“塞尺”、“塞规”、“塞子”等;(3)表示发音方法读se,如“塞音”、“塞擦音”:(4)单独作动词读s ai,如把东西塞进箱子里;(5)合成非名词(“塞” 一般位于词的末尾)或成语一般读se, 如“闭塞”、“堵塞”、“充塞”、“梗塞”、“搪塞”、“淤塞”、“阻塞”、“茅

16、塞顿开”、“闭目塞听”(“塞翁失马”的“塞”是“边塞”的意思,故读sai); (6)述宾关系的合成词,宾语词素 若是述语词素“塞”的直接受事者,则“塞”读se,如“塞责”、“汗牛塞屋”;宾语词素若 只是述语词素“塞”的涉及者,则“塞”读sai,如“塞车”。“肚子”的“肚”也有二读: 当表示动物的“胃”时,读dL如“买个猪肚子;当表示腹部时,则读dD,如“这母猪已 经有息了,不要打它的肚子”,“这小孩今天吃得肚子饱饱的”。“吐”字,不管读也还是tu, 都表示东西从嘴里出来,问题是要看它如何出。如果是出于主动的、可控制的,则读为tu, 如“不要随地吐痰”;如果出于被动的、无法控制的,则读tU,如“

17、这几天他呕吐得厉害”)标点符号使用误区细说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 (95年)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2. 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3. 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 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4. 不顾内容戻次的滥用。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

18、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5. 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 年)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 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6. 语气词后误用顿号。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7. 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二、逗号误用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

19、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96年)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 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 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中国跳

20、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04 年山东)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12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04 年江苏)点拨“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三、分号误用13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 界都统一的。(95 年)点拨“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误用原因同12,属未搞清前后关 系。14句

21、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点拨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如12。15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 之以恒点拨分号同句号换位,明确层次关系。四、冒号误用16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17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 扬,二是点拨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18部分引用前误用冒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

22、:“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 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点拨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20同一人话语未完误用冒号“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04 天津)点拨“二字”后用逗号,冒号应换为逗号,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 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五、问号误用21非疑问句用问号。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 树木将怎么办?(94 全国)点拨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才用。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 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

23、应该用句号,而不用问号。该句前一问号应为逗号, 后一问号应为句号。22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93 全国)点拨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 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注意:这里强调的句子是 一个。23选择问句句群少用了问号。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 反对他们呢?点拨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以上由三个问 句构成。24倒装句之间误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93 六

24、省市)点拨引号内属于成分倒置,是一个句子,因而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否则会造成句子结构 的不完整。且只能用于句末。改法:问号改为逗号,“同志们”后用问号。另外,感叹号、 句号使用也存在这一错误,如: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树缝里也漏着一两 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都属误用。特别提醒:反问的语气强烈时,可以用叹号而不用问号。如,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六、省略号误用25与“等”并用。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点拨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等”“等等”相同,只能保留其一。七、破折号误用26与“即”“就是”等词并用。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

25、说是稀世之宝一一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点拨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一。27少用了破折号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 号机组核反应 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04 年吉林)点拨“秦山第二核电厂”是解释前面的,且属于句子的有机构成部分(否则用括号),前 面应加“”,去掉引号。八、书名号误用28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 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95 年)点拨书名号表示书报、文章、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 却不属于此,

26、乃机构名,可用引号表示强调。 2004年广西卷“幸运 52节目”也含此错。九、括号误用29非注释语误用括号。出版社在 1997 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 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97年)点拨括号里的话是用来注释前文的,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要看括号的文字是不是在注释 前面的内容。此处“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不 应使用括号,应删去,在“地址”后面加逗号。30括号位置错误。 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点拨括号里的文字如果是

27、注释句中的一部分,括号应紧贴被注内容之后,如句的句号应 后移至括号完;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应放在句号外,句的句号应提前到“成了路”后。十、引号误用31滥用引号。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 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97 全国)点拨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 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32非直接引用误用引号。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点拨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应去掉

28、引 号并改冒号为逗号。33加引范围不清。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 人不怪嘛。”(94 全国)点拨此题有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 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 删去。34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点拨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 尾不用其他标点。故恰好用反。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 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引号中还有需 要引用的再用单引号,如32。当然,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往往是多种标点的综合考查。但只 要对以上错误了然于胸,任你怎样岂奈我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