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7471755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的全面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的全面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的全面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全面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的全面发展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 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目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世纪的发展Q编辑本段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又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 涵。(1)人的全面发展是 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 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 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 望所有的人

2、都受到完善的教 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 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 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 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 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 谐发展为宗旨。(2)全面发展教育是诸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 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 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 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 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

3、在德、智、体、美等 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四育”的基本内涵。 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 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 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 废。编辑本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世纪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 的理论基石。进入新世纪以后,党和 国家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发展的环境和 条件,对“人的全面发展”原理 中国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江泽民同 志在庆祝中国共 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 辩证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 思想,不仅从理

4、论上复归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的本来面貌,而且根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把 握和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推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一、“人的全面发展”原理中国化的历史反思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是 通过教育方针的制定而实现 中国化的,这一过程完成 于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我们 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 要论断,奠定了我国教育方 针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基调。这与我们所熟知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最初所 设想的那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

5、现的理想目标相比,具有本土化、 世俗化和制度化的鲜明特征。其一,“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的本土化。“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的本土化,集中地 表现在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 化的土壤,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 思想相融合,成为民族教育 思想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 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精神和物质劳动的社会分工 导致大多数社会成员处于“片面发展”状态。 作为解放自身的一种战略,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 这种分工造成的片面性。” ”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无无产阶级必须争取受教育的权利,通过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造就全面发 展的新人。恩格斯指出:“教育可使年

6、轻人 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 生产系统 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 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 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结果,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先哲们关于人类发展前途的 老子坚持“无为而治”,主 的代表人物许行试图通过 的差别;儒家主张“入世” 。亚圣孟子认为“劳心者治 坚持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建国初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 针,深刻着本土文化传统的 烙印。新中国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因而不可能自然继承到资本 主义的物质遗产,反而要受到传统文化特别是 儒家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影 响。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重

7、要阶段,人 类经历了由原始的“全面发 展”到社会分工造成的“片面发展”的转折。 激烈论争,成为历史有名的公案。道家创始人 张人类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去;农家“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来消灭劳心劳力 哲学,孔子认为“君子不器”,不可片面发展 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天下之通义”,因而得民”,主张通过教育来发展人的多方面才能 五:有如时雨 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这种朴素的全面发。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 展教育思想经过两千年的积淀,逐渐形成了儒家以德为首、德智体美全面 国建立后把“全面发展”写在教育方针的旗帜 全面发展”学说的承继关系。但

8、是,与“人的 方针仍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一是教育方针发展的教育思想传统。新中 上,声明它与马克思“人的 全面发展”原理相比,教育 从人的素质结构来体现“全面发展”,因而“智育”和 “体育”非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互相促进的二是它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成各级各类 通过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来实现;三是它具有 因而可以根据 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调 在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中找到思想根源。其二,“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的世俗化。 教育方针史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原理世学校的教育目标,因而可以 相对性和一定的弹性范围, 整或扩充内涵。这些都可以俗化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世俗化”并不是指庸俗化,而是 社会理想的

9、“非理想化”、功利化过程。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最高 动分工,人类才能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超理想,只有废除私有制和劳 越历史阶段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患有严重的“左”倾幼稚病。列宁曾经尖锐地指出:“共产主义正是向这个方向走去,它必须向这个方 向走去,并且定能达到这个 目的,不过需要许多年份。目前就企图具体实 现那完全发展的、完全巩固 和形成的、完全开展和成熟的共产主义所将造成的此种未来结果,这无疑 于教四岁的小孩去学高等数学。”实际上,建国初教育界对如何理解“全 面发展”也曾有过争论。一种观点是主张培养 “普通劳动者”,通过“把 知识分子在文化程度上压低下来”而消灭 脑

10、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另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广博的知识,因而把“全面发展教 育”等同于资产阶级的“通才教育”。这些 观点在当时即受到了严厉批评。从功利目的看,建国初提倡“人的全面发 展”原则,是为当时加强学 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服务的。毛泽东指出:“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 间,最近一个 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 现了一些偏向。思想政 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主管部门应 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 该管。”这是写在“教育方针”之前的一段话, 具有很强的针 对性。这已不再是那种遥不可及 的远大理想,而是具体化了 的教育任务和目标。正如时任中央文 教小

11、组组长的陆定一所说的那样:“我 们现在所能办到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勤工俭学,学生既能做体力劳动, 又能做脑力劳动;(二)既要有文化教育,又要 有政治思想教育。”建国初 期的教育方针,是我党根据“一穷二白”的国 情独立思考的结果,其特点 有三:第一,降格思维。它把人类的发展问题 简化为教育问题,因此并不 消极地等待社会历史条件的自然成熟,“经过 许多年份”才去培养“能够做所有一切事情”的人。第二,逆向思维。它 从教育的角度看人类的发展 问题,着重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而不 是仅仅立足于消灭私有制和 劳动分工去创造全面发展的条件。第三, 辩证思维。它强调了教育促进人的“多方面发展”的现实可

12、能性,而不是不切 彻底的发展”。其二,“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的制度化。尽管制度分析不能揭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地追求社会成员“全面于中国的原因作家所追求的工厂法,的规律,但可以回答它植根 制度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目标之一。1819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部局部有利于 工人的 这部法律规定了有关工厂内部劳 动时间、劳动纪律、劳动保 护、工资福利等内容,特别是规定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条款。尽管工厂法 对工人的让步是十分有限的,但马克思从中敏 锐地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幼 芽”,找到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 唯一方法”,肯定了工厂制度保障“人 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在资本论中写道:“

13、如果说,工厂法作 为从资本家那里争取来的最初的微小进步,只 是把初等教育同工厂劳动结 合起来,那么毫无疑问,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 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 没有规定违法行为的有效制裁办法,因而“义 被切实地推行开来。“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的中国化是通过制 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首次提位置。”当然,工厂法 务教育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度化得以实现的。1951年3 出“智育、德育、体育、美暂行规程(草案)为例,其 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社 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 质。三、体育方面:使儿童 的基本知识和习惯。四、美 初步能力。”这

14、标志着“人 面,以后尽管表述方面略有 平均发展”或“分别发展”1995年教育法颁布后,更成为 发展”原理的制度化工作主 明确了诸育的具体目标和任 核标准、落实教学内容和课 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各 类标准和基本框架,完善了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 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的方针, 随后教育部于1952年3月18日颁布了三项规程,分别对中学、小学和幼 儿园的教育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小学 第三条明确规定:“小学实施智育、德育、体 其主要目标如下:一、智育方面:使儿童具有 会、自然的基本知识。二、德育方面:使儿童 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 具有强健的身体,活泼、愉快的心

15、情以及卫生 育方面:使儿童具有爱美的观念和欣赏艺术的 的全面发展”思想已经由理想状态进入操作层 更动,并且时常出现把“全面发展”曲解为“ 的现象,但其基本内涵一直沿用至今。国家意志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人的全面 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级各类学校都 务,并据此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订考 程体系;二是建立了指导诸育工作的党政组织 育工作的重要政策;三是形成了教育科学的分以“德育论”、“教学沦”、“体育论”、“美育论”等为基础的我国教 育学学科体系。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新世纪的理论创新21世纪初,“人的全面发展”问 题重新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义者的 高度重视。在 著名的七一讲话中

16、,江泽民曾8次提到这一概念,并且 在文章的第四部分以它为主线全面论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问题。 这既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发展,也奠 定了新世纪初教育方针的思 想理论基础。第一,坚持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七一讲话指 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当前,我国 正处在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建立和完善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和 按劳分配为主要原则的多种分配方式;我国是 一个农业大国,正在实现国 家的工业化和 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分工将越来

17、 越趋于专业化。因此,造成 “人的片面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并没有完 全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的差别还将长期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已经 过时,或人的发展将更加“片面化”。相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促 进人多个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 远大理想,又是人类历史发 展规律;正是由于我们意识到了它的规律性, 所以就有能力把握它,但不 会去盲目地超 越它。七一讲话指出:“忘 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 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 是一条重要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预见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只要不断促进生产

18、力和 先进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物 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是在不断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并为最终实现理 想目标奠定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第二,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 展并不一定给每个人带来同 样高度的幸福感。早在资本主义蓬勃兴起的阶 段,马克思就警觉地发现, 大工业生产使人自身所创造的各种力量和事物 反过来变为支配、统治和控 制人自身的异己力量和事物。由于劳动异化,才使人变得畸形化、片面化 要想使人得到解放,就得最终扬弃异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都得到解放,使 人身得到全面“复归”。当前,我党明确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并重的历 史任务,为人的全面发展开

19、辟了道路。七一 讲话指出:“我们要在发 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 发展。” 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也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正确诠释 和全面发展。第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 总和。社会分工把人与社会的关 系推向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为了社会的 处于片面发展状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的对抗性矛盾才会消解。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 和脑体分工的存在既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劳动者牺牲了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 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 过大力提

20、高人的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促 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 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 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 境的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提高、相互促 的历史发展观,它揭示了党的方针、政策“从 人与社会共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当代 表现出的理论自觉。全面发展,必须使大多数人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之间 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经济 也迫使一部分人特别是体力 们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力和发 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可以通 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指 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 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

21、越能 发展是逐步提咼的、永无止 进地向前发展。”这是辩证 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一 马克思主义者在规律面前所的统一。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 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 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 理想与“素质教育”的宗旨 的内涵。如果站在生产力的 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劳动 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地大物 质,众多的人口不仅不会成“事为人力资源优势,反而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 负担。江泽民指出: 实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 经济发展第四,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国民素质 七一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 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 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

22、就是要努力促 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它把“人的全面发展”的 联系了起来,揭示了新世纪初我国教育方针新 高度,把人作为劳动者来考察,那么所谓“人 能力亦即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博、人口众多”,但是如果不提高劳动者的素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坚定不移地结合,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 。要切实保证基本普及九年 之重”,重视和发展学前教 育大众化步伐,分阶段、有 习化社会的需要,建立和完 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 、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沟 育体系,逐步拓展教育普及 员提供接受多层次、多形式 华民族的全面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 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转移 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两个“重中 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加快高等教 重点地普及各级各类教育;同时,还要适应学 善终身教育制度,积极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 培训等教育的功能,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通和衔接,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开放教 的层面和范围,为每一个有学习意愿的社会成 的教育服务,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切实促进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