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466681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尝试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 ,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2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3翻译下列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请从文中找出符合这句意思的话语,抄在横线上。)_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2. 阅读下面的

2、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吃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売入。或曰:“啖菱须去売。”其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1解释加点字。(1)席上啖菱(_)(2)欲以清热也(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北方亦有此物否?_(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3北人在吃菱中犯了哪些错误?_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3. 阅读理解。一轴鼠画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

3、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摘自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旦:早晨。物色:察看。逮:等到,及。1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用原文回答)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_(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_3作者从头到尾始终没有对图画本身作一句直接的议论评说,只是借助_的反应表现了画的精准逼真,这种描写手法属于(正面 侧面)(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描写。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桃园结义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国

4、,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国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思,天人共我!”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共同合作,互相帮助。(_) 背叛道理,忘记别人的恩情。(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_(2)上报国家,下安黎庶。_3文章主要写的是_、_和_(人物)在_(地点)结义

5、的故事,其中_(人物)最大。这篇文章选自名著_。4该名著中还有哪些小故事呢?请再写两则。_5. 阅读理解。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 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字的意思。(1)“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_(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中的“以”:_(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中的“然”:_(4)“兽见之皆走”中的“走”:_2翻译句子。(1)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虎

6、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_(2)故遂与之行:_(3)其不善者而改之:_(4)送孟浩然之广陵:_(5)学而时习之:_(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_6.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

7、意思。(1)好书画。(_)(2)一日曝书画。(_)(3)处士笑而然之。(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指出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其擅长的,做事要多闻行家以免出错。B.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C.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辙,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7. 文言文阅读。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

8、,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选自柳河东集)(注释)永之氓:永是地名,即今天的永州;氓指老百姓。暴:涨水。寻常:像平常一样。且:将要。1下列加点的字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永之氓咸善游。(善,擅长)B.益怠。(益,更加)C.乘小船绝湘水。(绝,断绝)D.吾腰千钱。(腰,腰缠)2“永之氓咸善游”中“咸”的解释是( )A.全;都。B.姓。C.像盐的味道。D.咸阳,秦国都城。3与“何不去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永之氓咸善游。B.左臂挂念珠倚之。C.山川之美。D.何陋之有?

9、4读完短文,你觉得导致溺水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A.溺水者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B.溺水者爱财如命的本性。C.溺水者的同伴没有救助他。D.溺水者没有发挥出平常的游泳水平。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8. 小古文阅读。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注释)张僧繇: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每:常常。以为:认为。诞:荒唐。须臾:一会儿。破:击破。1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 )A.“画四龙于壁”B.“点之即飞去”C.“二龙乘云腾去上天”D.“未点眼者皆在”

10、2文中画“”的句子说明了( )A.画上眼睛的龙非常吓人。B.两条龙飞向天空的速度非常快。C.雷电非常厉害,一下子就把墙壁击破。D.画家张僧繇的绘画技艺十分高超。3下面对“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会飞走。B.形容画家绘画技巧非常高明,画得就像真的一样。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4下面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A.余音绕梁B.栩栩如生C.妙笔生花D.笔走龙蛇9. 文言文阅读。枭将东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吾将东徙。

11、”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注释)枭:一种凶猛的鸟。鸠:一种鸟,形状像鸽,有斑鸠、山鸠等。子:你。徙:迁移。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2鸠对枭东徙持什么态度?,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3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0. 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长:管理遂: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

12、思。无:_使:_信:_2请选择“兽见之皆走”的原因是()A.兽畏虎也B.兽畏狐也C.兽畏天帝也11. 古文阅读。矛与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解释带点的字。其人弗能应也。弗:_应:_誉之曰誉:_曰:_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应读出_的语气。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12. 阅读短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使弈秋诲二人弈_ (2)非然也_(3)思援弓缴而射之_ (4)为是其智弗若与_2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 (2)一人虽听之_(3)思援弓缴而射之_(4)虽与之俱学_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思援/弓缴/而射之。C.为/是其智/弗若与D.通国/之善/弈者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_5本文学弈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13. 文言文阅读。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1解释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饰以玫瑰(_)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_)2翻译下列的句子。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_3这则寓言的寓意的什么?_14.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请用“”为下面句子标出朗读时的语意停顿。(1)日 初 出 大 如 车 盖(标一处)(2)此 不 为 近 者 热 而 远 者 凉 乎(标两处)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1)孔子问其故(故:_)(2)日始出时去人近(去:_)(3)及其日中如探汤(汤:_)(4)孔子不能决也(决:_)3请把下面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原文:孰为汝多知乎?译文:_4阅读一篇文章,是可以从多种角度得到启示而有所感悟的。请说说你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任选一个角度)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