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应用》word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7465421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免疫学应用》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免疫学应用》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免疫学应用》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免疫学应用》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应用》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免疫学厂防治厂免疫增强剂免疫治疗免疫因子: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 化学合成药物:左旋咪唑微生物制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中药制剂:真菌多糖、黄芪、人参、枸杞子等免疫抑制剂化学制剂:1.抗肿瘤药物一烷化剂、抗代谢药 2激素:糖皮质激素真菌代谢产物:环抱素A、FK-506中药:雷公藤多甙免疫学应用体外 免疫 学检 测法直接、单向、间接、间接凝集抑制、协同凝集试验 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抗原抗体检测凝集试验: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免疫酶、同位素淋巴细胞检测T细胞:E花环形成试验一一检测T细胞数量单克隆抗体 鉴定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一一检测T细胞功能一一PHA、OT B

2、细胞:_免疫荧光法检测SmIg检测B细胞数量溶血空斑试验检测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学习建议】本章内容介绍了如何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进行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如超敏反应 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器官移植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学习本章内容需掌握人工 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基本概念、特点、区别、用途、获得方式及常用制剂。熟悉应用人 工免疫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免疫学检测的常用方法种类和用途。【知识结构图】6工自动免疫:接种疫苗、类毒素免疫学预防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体内 免疫 学检 测法一检测体液免疫的皮肤试验:1. 速发型超敏反应皮试2. 毒素皮试:

3、狄克试验一一检测体内红疹毒素抗体锡克试验检测体内白喉毒素抗体1-检测细胞免疫的皮肤试验一一OT、PPD、PHA【内容提要】一、免疫学预防(一)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二)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三)用于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剂二、免疫治疗(一)免疫调节剂(二)免疫抑制剂三、免疫学检测法(一)抗原抗体的体外检测法(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三)淋巴细胞的鉴定及其功能检测1. 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2. B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检测【概念简释】1. 自然免疫:指机体通过自然方式获得的免疫力,包括自然自动免疫和自然被动免疫。机体受 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后所自主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称为自然自动免疫。机

4、体在胚胎期和婴 儿期通过胎盘和母乳获得的来自母体的免疫力称为自然被动免疫。2. 人工免疫:机体通过人工接种疫苗、类毒素或注射抗毒素、免疫效应细胞等物质所获得特异 性免疫力的方式称为人工免疫。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通常用于免疫 预防和免疫治疗。3. 主动免疫(自动免疫):机体本身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建立的免疫。 主动免疫的获得方式包括天然自动免疫和人工自动免疫。前者是通过隐性感染或患传染病后 获得;后者是通过人工给予疫苗、类毒素后获得。4. 被动免疫:机体直接接受他人或动物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效应物质而立即获得的特异性免 疫力。被动免疫包括天然(自然)被动免

5、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前者是指母体内的抗体通过胎 盘或初乳传递给胎儿或新生儿,使之被动获得免疫力。后者是将制备好的免疫物质如抗毒素、 抗病毒血清等直接注入机体,使之被动获得某种特异性免疫力。5.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 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的特异性抵抗力。人工自动免疫可长期、有效地 预防传染病发生,但产生作用较慢。6. 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 即获得免疫力,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但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7. 生物制品:用于人工免疫和免疫诊断的生物制剂的总称,包括疫

6、苗、类毒素、抗毒素、小分 子免疫肽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细胞、以及用于免疫诊断的制剂如诊断 菌液、诊断血清等。8. 疫苗:由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成分制备的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包括由细菌制备的 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等制备的疫苗。根据疫苗所用的微生物制品的性状及制备方式,又 可将疫苗分为活疫苗、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等不同类型。9. 活疫苗:采用毒力髙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原体株制备的疫苗,如碳疽菌苗、卡介苗、脊髓 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10. 死疫苗:选用抗原性强的病原体标准株人工培养,经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灭活后制备的 疫苗。如狂犬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11. 亚

7、单位疫茧:提取病原体中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有效免疫原成分制备的疫苗。亚 单位疫苗的优点是不含病原体核酸成分,避免了某些病毒的致癌危险。亚单位疫苗可以通过 化学试剂裂解病原体提取有效成分制备,也可通过基因重组方法制备,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原制备的乙肝亚单位疫苗就是用基因重组方法制备的,因此也是基因工程疫苗。12. 合成疫苗:用人工合成的多肽抗原(含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抗原成分)连接 在适当载体和佐剂上制备的疫苗。优点是可大量人工合成,避免了有些病毒不能人工培养制 备疫苗的缺憾。13. 自身疫苗:从病灶中分离病原体,经处理制备成死疫苗后再给患者自身进行多次皮下注射, 用于治疗反复

8、发作、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如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顽固性感 染。14. 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4%甲醛处理后,毒性消失而仍保留抗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 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预防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的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如白喉、破伤风、 肉毒中毒等。15. 抗毒素:是细菌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可以中和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机 体通过患传染病如白喉或接种类毒素均可产生抗毒素。将类毒素给动物多次注射可刺激动物 产生抗毒素,将该动物血清纯化提取相应抗体制备的免疫血清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16. 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分别由健康产妇胎盘血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 制备,含

9、大量免疫球蛋白,可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免疫力。17. 免疫调节剂:是能增强、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类生物或非生物制剂。免疫调节剂 通常不影响正常免疫功能,但对异常免疫应答可双向调节,即促进过低的免疫应答和抑制过 强的免疫应答。18.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 疗和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19.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相互结合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凝 集物,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又分为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和协同凝集试验等不同类型。20. 直接凝集反应:细菌、细

10、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相互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 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直接凝集反应阳性。直接凝集反应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玻 片法系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细菌型别或血型,为抗原定性试验。试管法系用已知定量抗原检 测体内相应抗体的滴度(效价),为抗体半定量试验,如检测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的抗体的 肥达试验。21.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吸附在与免疫反应无关的载体颗粒(如人0型红细胞、乳胶 颗粒、活性炭颗粒等)上,再与相应抗体结合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 集物,称为间接凝集反应阳性。根据载体颗粒的不同可分别称为间接血凝、间接乳凝等。间 接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体内自身抗体

11、,如抗核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22.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将抗体吸附在与免疫反应无关的载体颗粒上,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出 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根据载体颗粒的不同可分别称为反向间接血 凝、反向间接乳凝等。其优点为敏感性高,可检测体内微量未知抗原如乙肝表面抗原、甲胎 蛋白等,早期诊断传染病、癌症等。23.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先将可溶性抗原与抗体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致敏颗粒(吸附 了可溶性抗原的载体颗粒)。如果先加入的待检物中含有可溶性抗原并与相应的已知抗体结 合,则后加入的致敏颗粒不出现凝集,称为间接凝集抑制试验阳性。如果先加入的待检物中 不含可溶性抗原,无法与相应抗

12、体结合,则抗体和后加入的致敏颗粒结合,出现凝集,为阴 性反应。该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微量抗原,如诊断妊娠的间接乳凝抑制试验。24. 协同凝集试验: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可和抗体IgG 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并不妨碍其Fab 片段结合特异性抗原的原理,将特异性抗体IgG吸附在葡萄球菌表面制成致敏颗粒,可检测 体内相应的微量抗原,两者结合可使葡萄球菌发生凝集,称为协同凝集试验阳性。临床常用 于检测血液、脑脊液等组织液中存在的微量可溶性抗原,诊断流脑、伤寒、布氏杆菌病、淋 球菌感染等。25.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滤液、组织浸出液、血清蛋白等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在有电 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13、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包括环状沉淀试验、絮 状沉淀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三种基本类型。26. 环状沉淀试验:将已知抗血清(抗体)加入细玻璃管内,然后将适当稀释的可溶性抗原液 小心地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两种液体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室温下静置数分钟后,如抗原抗 体相对应,则液体交界面出现白色沉淀环。该试验为抗原定性试验,可用于鉴定血迹、测定 媒介昆虫的嗜血性和对某些细菌进行鉴定,如鉴定碳疽杆菌的Ascoli试验。27. 絮状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内或凹玻片上混合,出现肉眼可见的不溶性 沉淀物,为阳性反应,如临床辅助诊断梅毒的康氏反应。该试验由于敏感性不高,现已不常 用。28琼脂扩散试验:是

14、在琼脂内进行的沉淀反应。富含水分的半固体琼脂凝胶如同网状支架, 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网间扩散。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适当比例的抗原与抗体相遇结合后 可形成白色的沉淀线。琼脂扩散试验可分为单向和双向扩散两种基本类型;如和电泳技术结 合又派生出火箭电泳、免疫电泳和对流电泳等多种技术,比单纯的琼脂扩散敏感、快速。29. 单向琼脂扩散:将已知抗体预先与加热溶化的琼脂混合后浇注在玻片上,冷凝后隔适当距 离打若干孔,在孔内分别加入待测抗原,使其向周围扩散,形成白色沉淀圈。沉淀圈的直径 与抗原浓度成正比,在预先做好的标准曲线上可查到相应的抗原浓度。此法可用于测定人血 清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补体含量等。30.

15、 火箭电泳:是将单向扩散和电泳结合,对抗原进行定量检测的技术。其优点是缩短了反应 时间、提髙了反应的敏感性。临床可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等。31. 双向琼脂扩散:将加热溶化的琼脂浇注在玻片上,冷凝后打孔,将抗原和相应抗体分别加 入不同的孔内,使两者在孔内自由地向周围扩散,在比例合适处两者相遇结合并形成白色沉 淀线。该试验既可测抗原,也可测抗体,是一种定性试验。32. 对流免疫电泳:是将双向琼脂扩散和电泳技术结合的一种定性检测抗原的试验方法。其优 点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髙了反应的敏感性。临床可用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等。33. 免疫标记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和标记技术结合在一起,用

16、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新技术。 标记物主要包括荧光素、酶或同位素;既可标记抗原,也可标记抗体。标记后的抗原或抗体 免疫活性不变。免疫标记技术具有敏感性髙、特异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在应用上,既 可定量、定性测定抗原或抗体,也可观察抗原、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组织细胞内的分布 和定位。34. 免疫荧光技术:用荧光素(常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罗丹明)标记抗体,检测体液、细胞或 组织切片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与相应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 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呈蓝绿或橙黄色荧光物。免疫荧光技术又分直接法、间接法。前者 是将标记抗体直接加在待测抗原上,但每检测一种抗原就需制备一种特异性

17、标记抗体。间接 法是标记一种抗人球蛋白抗体,可检测多种抗原抗体系统。36. 免疫酶技术:是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反应的高效性结合在一起,定量或定性检测抗原 抗体反应的最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既可标记抗 原也可标记抗体。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再加 入酶作用底物,通过酶标仪测定酶对底物的催化显色反应,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或定性检 测。37. 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酶技术。利用抗原或抗体可非特异性吸 附在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上的特点,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基本方法包括间 接法、双抗体夹心法

18、和抗原竞争法。38. E花环形成试验:是检测人类外周血T细胞数量的一种体外试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人类T 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可非特异性吸附绵羊红细胞。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绵 羊红细胞混合置41 12小时后,显微镜下可见以T细胞为中心,周围环绕绵羊红细胞,形 似花环,即为E花环。一个E花环形成细胞即为一个T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E花环形成细 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0%80%。39.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外试验。其原理是利用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表面的有丝分裂原受体与相应丝裂原在体外结合后,可使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表现为体积增大、胞浆丰富、并能进行有丝分裂

19、。根据其转化的程度和转化率,可测定机体 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常用的丝裂原为植物血凝素(PHA)。正常人淋巴细胞转化率约为70%。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也可用特异性抗原如结核菌素刺激已被致敏的T细胞使其发生母细胞化。 转化细胞的检测可用形态学检查、MTT或田TdR掺入法。40. 溶血空斑试验:又称空斑形成细胞试验,是检测和计数小鼠抗体产生细胞的一种体外试验 方法。将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使其产生SRBC致敏浆细胞,即抗体产生细胞AFC。 取其脾细胞(含AFC),与SRBC混匀,加入溶化琼脂凝胶内倾注平皿培养,SRBC与AFC产生 的抗体IgM结合。当加入新鲜豚鼠血清(含补体)SRBC-抗体

20、复合物激活补体,使SRBC发生 溶解,在 AFC 周围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一个溶血空斑即代表一个抗体形成细胞。溶血 空斑数目的多少可反映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41. 狄克试验: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红疹毒素抗体的皮肤试验。将一定量红疹毒素注入受试者前 臂掌侧皮内,624小时观察局部皮肤反应。若局部皮肤出现直径大于lcm的红斑为阳性反 应,说明体内无红疹毒素的相应抗体,对猩红热易感。如局部皮肤无红疹,则说明体内存在 相应的抗毒素,已中和了红疹毒素的毒性,机体对猩红热有抵抗力。42. 锡克试验: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白喉抗毒素的皮肤试验。试验方法和结果判定与狄克试验类 似。不同之处是为排除白喉毒素引起的超

21、敏反应,因此在对侧皮肤注射灭活白喉毒素进行对 照试验。【重点难点内容】一、免疫学预防(一)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特异性 免疫的 获得方 式自然免疫人工免疫自动免疫经隐性感染、患传染病自主产 生接种疫苗、类毒素后产生被动免 疫经胎盘、初乳自母体获得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转移因 子等获得(二)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区别点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物抗原:疫苗、类毒素免疫效应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出现时间慢,14周后产生快,立即发挥效应免疫力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短,23周用途主要用于预防治疗或紧急预防(三)用于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剂分类常用免疫接种制剂接种对象、年龄、方法备注抗原类物质苗一苗质

22、 脑 炎 乙 苗 苗 疫灰 性 肝 性 疫 介 疹髓 行苗型 行 犬 卡 麻脊苗 流疫乙 流苗狂丸或 皮 7 1MO抓 岁鹿 、 : 级、 12川 丸 岁 种 年伤 斗小 2 复 4幻 岁皮 :趴 厶。 1犬 7 。种宀 冷 学源 久种 复 “ 小 注补。:。阴 、绷 :幕 儿 加 射BB岁不 种者 幼 。 注H 2或 复性 龄 儿 卩抗 仪犬。 爲I 皮r即2 生试。7 月 岁生个岁。肉 新素射8 0 2 1新6 1射肌 :菌注:射: :、 :注, 种核下种注服。 种种月 种下者 初结皮初下初岁 初初个 初皮伤苗一 苗苗 位位 直苗 i疫疫服单单、疫疫 适 活活送亚亚球感 麻易活疫苗 和死疫

23、苗的 比较区别点活疫苗死疫苗制剂性状活的无毒或减毒株病原微生物死的病原微生物接种量及次数1次,量较少23次,量较大不良反应较轻较重,发热、局部或全身反应免疫效果较好,维持35年或更长较差,维持半年至1年保存及有效期不易保存,需冷藏,4C有效期数周易保存,4C有效期1年(四)应用人工免疫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认真检查有无过期、破损、变质等情况。 2根据发病年龄、职业、流行地区等选择最易受感染的人群作为重点接种对象。如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等疾病主要以15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髙,因此这些疫苗以婴幼儿为主要接种对象。战士、矿工易受外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布氏杆菌病和碳疽流行区内的牧民、兽医、

24、屠宰工和制革工等人群应接种相应菌苗。3流行性疾病的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进行,并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接种顺序和日程,避免发 生不良反应和不同疫苗之间的互相干扰。4注意接种的异常反应和禁忌症,如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免疫功能 缺陷者不能接种活疫苗、孕妇、高热、严重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高血压、活动性结核 和风湿、急性传染病期间等,均不宜接种疫苗。二、免疫治疗(一)免疫调节剂来源种类主要作用微生 物制 剂卡介苗 棒状杆菌 脂磷壁酸 胞壁酰二肽 细菌脂多糖牛型结核杆菌减毒活疫苗 革兰阳性短小棒状杆菌 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成分 分枝杆菌细胞壁成分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1. 激活和增强单

25、核吞噬细胞的杀伤活 性2. 诱导巨噬细胞、TH细胞产生细胞因 子3. 增强NK细胞活性免疫 组织 提取 物和 细胞 因子胸腺激素从动物胸腺中提取的可溶 性多肽混合物促进胸腺中未成熟的T细胞分化成熟 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一2、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详见第5章化学 合成 制剂左旋咪唑原为驱虫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多聚核苷酸人工合成双链多聚肌苷酸 胞苷酸(poly I:C)人工合成双链多聚腺苷酸 尿苷酸(poly A:U)佐剂效应,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中药真菌多糖、黄芪、人参、枸杞子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细胞因子的产 生(二)免疫抑制剂分类名称主要作用主要用途细胞 毒性 化学 药物烷

26、化剂环磷酰胺、氮芥破坏DNA结构控制器官移植排斥 反应,治疗自身免疫 病抗代谢药物6巯基嘌呤(6MP) 硫唑嘌呤(AZP)抗核酸代谢,破坏DNA甲氨喋呤(MTX)抗叶酸代谢,抑制有 丝分裂抗生素类药物 (真菌代谢产物)环孢霉素A (真菌代谢产 物)抑制T细胞对抗原的 应答抑制移植排斥反应FK 506(放线菌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等抗炎症反应、抑制免 疫应答治疗自身免疫病、过 敏性疾病、抑制移植 排斥反应抗淋巴细胞血 清和球蛋白抗人T细胞及其亚群单克 隆抗体在补体参与下溶解T 细胞预防和治疗急性排 斥反应中草药雷公藤多甙抑制免疫应答自身免疫病三、免疫学检测法(一)抗原抗体

27、的体外检测法根据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在体外有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可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因此 既可用人工制备的已知抗原去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相应的未知抗体,也可用已知的抗体去检测 未知的抗原。抗原抗体的体外检测既可用于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和其他疾病的诊断,也可用 于微生物及其成分的检测、鉴定和分型。目前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有三种类型: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免疫标记技术。1. 凝集反应:分为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和 协同凝集试验等不同类型。(1)直接凝集反应:检测颗粒性抗原和抗体。A.玻片法:定性检测抗原,用于细菌或血型鉴定。电解质颗粒性抗原(未知)+诊断血清(已知抗体

28、)凝集物(阳性反应)。B.试管法:检测抗体,如肥达试验。电解质伤寒杆菌0抗原(已知)+患者血清(未知抗体)凝集物(阳性反应)。(2)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可溶性抗原,如诊断妊娠的间接乳凝抑制试验,系检测孕妇尿中 的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的乳胶颗粒)一不凝集(均匀乳样液,为阳性孕妇尿(HCG) +诊断血清(抗HCG抗体)一结合,肉眼不可见+诊断抗原(吸附HCG若尿中不含HCG,则诊断血清中的抗体和诊断抗原中的HCG结合,导致乳胶颗粒被动 凝集,肉眼可见凝集物,周围液体变清,为阴性反应。(3)协同凝集试验:检测可溶性抗原,用于传染病诊断。电解质葡萄球菌SPA特异性IgG (已知抗体)+待测标

29、本(未知抗原)凝集 邙日性反应)。2. 沉淀反应:检测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包括环状沉淀反应、絮状沉淀反应和琼脂扩散试验。 目前常用的类型是琼脂扩散试验,又分单向和双向扩散,分别与电泳结合后称为火箭电泳 和对流免疫电泳。(1)单向琼脂扩散:抗体固定在琼脂板中,抗原扩散。定量测定抗原,如测定人类免疫球蛋白 IgG含量。在此,IgG作为待测抗原。37C, 24h抗人IgG抗体+琼脂一浇注玻片,横向间隔打孔一孔内加入不同患者待测血清(抗 原)白色沉淀圈(阳性反应)。沉淀圈的直径与抗原浓度成正比。测定沉淀圈直径,在预先做好的标准曲线上可查到相应 的抗原浓度。(2)火箭电泳:定量测定抗原,如检测血清中的HB

30、sAg、AFP等。缩短时间,提髙反应敏感性。 电泳12h 抗AFP抗体+琼脂一浇注玻片,一端纵列打孔一孔内加入待测血清(AFP)白色沉淀峰(日性反应)。沉淀峰的长短与抗原浓度成正比。测定沉淀峰长度,在预先做好的标准曲线上可查到相应 的抗原浓度。(3)双向琼脂扩散:抗原和抗体两者均在琼脂中做自由扩散,每一对相对应的抗原抗体系统可 形成一条沉淀线。若两种抗原成分完全相同,则两条沉淀线可互相融合;如两种抗原部分 相同,则两条沉淀线互相交叉;如标本中存在多个抗原抗体系统,则可形成多条沉淀线。 因此该法可定性测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分析鉴定提纯抗原或抗体的纯度等。3. 免疫标记技术:注意:操作中每一步加样

31、反应结束都需要充分洗涤,洗去未结合的、游离的 抗原或抗体,以避免非特异性因素的干扰。(1)免疫荧光法:A. 直接法:将标记抗体直接加在玻片上固定的待测抗原,用于检测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 菌细胞抗原。待测标本(未知抗原)+荧光标记抗体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物。B. 间接法:标记一种抗人球蛋白抗体,可检测多种抗原抗体系统。待测抗原(或抗体)+已知抗体(或抗原)+荧光标记抗人球蛋白抗体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物。(2) 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包括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和抗原竞争法。A. 间接法:检测抗体。 可溶性抗原(已知)吸附在24孔或96孔反应板表面(包被) 待测血清(未知抗体) +酶标记抗人

32、球蛋白抗体f加酶作用底物显色f酶标仪检测光密度值,计算抗体含量。B.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未知抗原。特异性抗体吸附载体(包被)待测标本(未知抗原)酶标记特异性抗体 酶作用 底物f 显色,酶标仪检测。(二)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1) 高度特异性:就像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受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产生的 抗体,只能和该种抗原决定簇结合(共同抗原除外)。抗原和相应抗体的这种特异性是建立 在相互构象上的互相匹配,是所有免疫学检测的理论基础。(2) 表面可逆性结合:抗体和相应抗原的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可解离,并未给抗原带来任何结 构上的损伤。因此,单纯抗体无杀菌功能,

33、只有在补体和吞噬细胞的协助下,才能破坏靶 细胞抗原如细菌、病毒等。(3) 适当的浓度和比例:抗原和抗体只有在双方比例合适的情况下才可形成大分子的凝集物。 因此一般凝集反应检测抗体时需稀释抗体,沉淀反应检测可溶性抗原时需稀释抗原。(4) 反应分两个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快,肉眼不可见,几秒钟几分钟 完成;反应可见阶段:需较长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现象,如凝集、沉淀、细胞溶解等。2.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1) 电解质:抗原、抗体多为蛋白质,易受电解质影响其表面携带电荷而发生凝集、沉淀。反应常用电解质为0.85%盐水。(2) pH值:通常为pH6pH8。过髙或过低都会影响抗原或抗体的表

34、面电荷而发生非特异性 凝集或不出现应有的反应。(3) 温度:最适温度为371,故一般将反应板或反应管置371温箱内孵育。(三) 淋巴细胞的鉴定及苴功能检测1. T细胞的检测(1) 检测人类外周血T细胞数量:E花环形成试验。(2) 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外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 检测人类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内试验:采用PHA、旧结核菌素(0T)、结核菌素纯蛋白衍 化物(PPD)等非特异性丝裂原或特异性抗原注入前臂掌侧皮内,2472小时观察局部皮 肤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直径超过0.5cm为阳性反应。细胞免疫功能正常者均应为阳 性反应。2. B细胞检测(1) 检测人类外周血B细胞数量

35、:免疫荧光法。利用B细胞表面特有的SmIgM/D,制备荧光 标记的兔或鼠抗人IgM/D抗体,直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荧光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发荧光的细胞即为B淋巴细胞,通常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8%12%。(2)检测小鼠外周血B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外试验:溶血空斑试验(3)检测人类体液免疫功能的体内试验:A. 速发型超敏反应皮试:在注射青霉素、普鲁卡因、抗毒素血清等制剂前均需做皮试,以 判定体内是否存在致敏状态。B. 毒素皮肤试验:狄克试验和锡克试验。前者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红疹毒素(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引起猩红热)的抗体;后者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白喉毒素的 抗体。【同步练

36、习】一、填空题(将合适的答案填在空格内)1. 可检测抗原的凝集反应试验方法包括、和。2. 可半定量检测抗体的凝集试验是,如辅助诊断伤寒的,操作时需将待测血清做。3. 常用的定量测定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含量的试验是。4. 免疫酶技术常用的标记酶有和。5. 免疫荧光技术常用的荧光素有和。6. 免疫标记技术主要包括、和三类。7. 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和。8 .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主要包括 、 和等。9. 目前常用的测定T细胞功能的体内试验法为。检测外周血T细胞数量可采用 试验。10. 检测B细胞数量可采用法检测B细胞表面的。11. 鉴定细菌的抗原型别可采用,目前常用的检测乙型肝

37、炎表面抗原的敏感、快速方法是。12. 诊断妊娠的简易、快速方法是。二、A型选择题1. 自然被动免疫的获得方式是(A.隐性感染 B.注射抗体2. 自然自动免疫的获得方式是()C.)注射抗原D.通过胎盘和初乳E.通过患病A.隐性感染和患病B.注射抗体毒素3. 人工自动免疫的获得方式是(A.隐性感染 B.注射抗体4. 人工被动免疫的获得方式是(A.隐性感染B.注射抗体5. 下列减毒活疫苗中除外()C.注射疫苗 D.通过胎盘和初乳E.注射类)C.)C.注射抗原注射抗原A.麻疹疫苗B.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疫苗6. 可用于治疗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是(A.卡介苗 B.灵芝多糖 C.7. 活疫苗的优点不包括

38、()A.接种量小 B.接种次数少 间长左旋咪唑C.C.易保存D.通过胎盘和初乳E.D.通过胎盘和初乳E.腮腺炎疫苗 D.卡介苗通过患病通过患病E.乙肝)D. CD4单克隆抗体 E. IL 2D.类似隐性感染 E.免疫维持时8. 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的一组疾病是(A.破伤风、乙型脑炎、白喉 坏疽、肉毒中毒D.白喉、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9. 使用抗毒素的错误做法是()A.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给儿童反复注射 毒素过敏者D.早期足量应用10. 细菌型别鉴定可采用(A.间接凝集抑制试验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肉毒中毒、霍乱、破伤风C.结核、气性E.气性坏疽、肉毒中毒、破伤风、白喉B.用前做过敏皮

39、试 C.脱敏注射可用于对抗E.既可治疗也可紧急预防)B.直接凝集玻片法E.单向琼脂扩散C.对流免疫电泳11. 既可检测抗原也可检测抗体的试验方法是(A.单向琼脂扩散B.间接凝集抑制试验D.火箭电泳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2. 间接乳凝抑制试验的阳性结果是()A.试验侧、对照侧均凝集 不凝D.试验侧不凝,对照侧凝集13. 可检测可溶性抗原的方法除外(A.间接凝集试验D. ELISA双抗体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管法B.试验侧、对照侧均不凝C.试验侧凝集,对照侧14. 外周血T细胞的定量检测可用(A.免疫荧光法D. 0T试验15. 外周血B细胞的定量检测可用()E.试验侧快速凝集,对照侧缓慢凝集 )B

40、.反向间接凝集试验E.火箭电泳)C.间接乳凝抑制试验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肥达反应C. E花环形成试验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B.免疫荧光法D. PHA皮试E. CD4单克隆抗体16. 用细菌做载体颗粒的凝集试验是( )A.间接凝集试验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D.直接凝集试验E.协同凝集试验17. 可定量检测抗原的沉淀反应是()A.环状沉淀反应B.双向琼脂扩散D.对流免疫电泳E.絮状沉淀反应18. ELISA中常用的酶是()A.过氧化氢酶B.酸性磷酸酶 C. DNA酶19. 常用作免疫增强剂的细菌是()A.分枝杆菌 B.短小棒状杆菌 C.真菌 球菌20. 检测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常用体内试验是(

41、A. PHA皮试B. OT皮试 C. PPD皮试D.锡克试验E.狄克试验C. E花环形成试验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C.单向琼脂扩散D. RNA酶 E.辣根过氧化物酶D.革兰阴性肠道杆菌E.链三、名词解释1. 自然免疫2. 人工自动免疫3. 人工被动免疫4. 活疫苗5类毒素6抗毒素7凝集反应8沉淀反应9免疫酶技术10免疫调节剂四、简答题 1简述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异同。 2请比较活疫苗和死疫苗的异同。 3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免疫标记技术有几种常用类型?无需特殊设备、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最方便的是哪一种?试 述其简单的原理和用途。【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反

42、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2直接凝集反应试管法,肥达反应,倍比稀释3单向琼脂扩散 4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 5异硫氰酸荧光素,罗丹明6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同位素标记 7疫苗,类毒素8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细胞因子9. PHA皮试,E花环10. 免疫荧光法,SmIg11. 直接凝集反应的玻片法,ELISA中的双抗体夹心法12. 间接乳凝抑制试验二、A型选择题1.D2.A3.C4.B5.E6.D7.C8.E9.A10.B11.E12.D13.A14.C15.B16.E17.C18.E19.B20.A三、名词解释(参见概念简释) 四、简答题1. 简述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

43、被动免疫的异同。 答:(1)相同点:均属人工免疫,均需接种生物制品。(2)不同点:见表。2. 请比较活疫苗和死疫苗的异同。 答:(1)相同点:均属微生物制备的生物制品,均用于人工自动免疫。(2)不同点:见表。3.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答:参见重点难点内容: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4. 免疫标记技术有几种常用类型?无需特殊设备、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最方便的是哪一种?试 述其简单的原理和用途。答:(1)免疫标记技术常用类型有三种: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和同位素标记法。(2)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有现成试剂盒卖、无需特殊设备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有三种方法,可分别检测抗原或抗体。最常用的检测抗原的方法 是双抗体夹心法,可检测各种可溶性抗原,包括病毒抗原如乙肝表面抗原、肿瘤抗 原如甲胎蛋白等,进行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3) 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是在聚苯乙烯板上先吸附特异性抗体,然后加上待测标本中的 抗原,使其与板上的抗体结合。然后再加入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也与吸附在板上的 抗体-抗原结合。若标本中不存在相应抗原,则酶标记抗体无法结合在板上。最后加 入酶作用底物显色,其颜色的深浅与抗原量成正比。通过直接肉眼观察或酶标仪检 测光密度值可判断标本中是否存在抗原及其含量。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