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养生观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463509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养生观(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养生观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的普及,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也越 来越少,“文明病”的增多和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居高不下,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体育在现代社 会中的重要价值,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发掘新的 健身养生方式,使人们在追求健康和养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在对 待生命态度的问题上,给了我们答案。“道法自然”,养生思想的出发点 道家养生思想包含着对和谐精神的深刻体悟: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这 个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人体的养护应该具 有一种整体协调的观念,不能孤立地看待

2、自身的炼养。只有保持一种“天之道”精神即整 体和谐精神,个体才会各安其任而彼此扶助,整体才能相安无事而和谐共处。道德经将 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基本原则定位为“法自然”。究其实质,“法自然”主要包含两方面含 义:一方面,人类只有法于自然,才能保持个体生命的本真,而个体生命的发展历程也不过 是“道法自然”的一个体现;另一方面,自然本身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虽然养育了万 物生灵,却不以造物主自居,即对待生灵之态度不是“主宰之”而是“尊重之”,是不断地 赋予个体生命以充分而又自由的发展空间。人处于这种理想的状态之下,就会表现出一种洒 脱而超越的精神风貌。“柔弱处上”,生命活力的彰显 道家将“柔弱”视

3、为一大美德,认为这是秉承生命活力的充分体现,并视其为保养生 命的宗旨和信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 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生命的保养必须认识到“柔 弱处上”这一条养生原则。人体养护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应该围绕着如何保持生命之“柔弱” 而展开。因为,人类只有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柔弱”,才能保持住生命的那份活力。这一思 想落实到具体的个体生命,就是人体养生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在于生命的最原初阶段状 态。这一状态是人类的生命历程中最为柔弱的时期,

4、但也是生命体保持其原初时的质朴与本 真的阶段。老子的柔弱主张是建立在他对柔与刚、弱与强的辩证理解至上的。老子在实际生 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我命在我不在天”,生命自主精神“人命近在汝身,何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当清谁乎?有身不自爱乎,当爱 谁乎?有身不自成,当成谁乎?有身不自念,当念谁乎?复思此言,无怨鬼神。”从这一连 串的发问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健康的生命有赖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命” 是可以从自身中寻求依据的,反躬自省是必要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是养生的核心与关键。“形神俱炼”道家养生思想的基本指向 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神即精神意识活动。

5、形与神是有机统一的,“神”不能脱离 形体而存在,它与人有生俱来,亦与死俱灭。这种状态其实就是指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 谐统一。即道家养生强调两个层面的生命应该得到协调保养,也就是修身与养心的合而为一。 首先,比较强调肉体生命的养护和延益。这也是各种养生功法的入手处。其次,注重“养神”, 以导引之术养先天元气,使人的后天体质得到改善,呈现精满、气足、神旺之象。晋代道教 养生家葛洪也进一步指出:“形须神而立焉”,“形者神之宅也”,“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 认为生命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在道家先哲的思想中,认为人 的生命过程是形神统一的过程,形体与精神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6、处于相对平衡运动之中。 精神由形体产生,并依附于形体而存在。而形体又依赖于精神的支配。由于道家的养生思想 强调形神合一,因此在修炼过程中,既重视精神的修养,也重视形体的锻炼,并竭力把精神 与肉体的修炼密切结合起来。倡导形神兼修,并且力图达到形神俱妙的效果。“道法自然”,道家养生思想的出发点 道家养生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养神”、“养形”思想,具备了形神相济、内外兼修、 身心两键的养生原则,对我们科学认识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化解心理冲突提供了较好的途 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方法。庄子刻意:“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 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吹嘘呼吸,吞吐空气,像熊一样攀树自

7、悬,像鸟一样 腾空伸腿,为了延长寿命而已,这是导引养形的人。此后道教继承并丰富发展了导引术,用 于健身、防疾、治病。道家导引之特点是肢体运动,配以呼吸及按摩,其治病健体来自吕 氏春秋中“流水不腐”以运动强身的原理。随着现代体育保健和养生实践的发展,以道家养生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逐 渐被世人所关注, 其文化内容和合理的价值内核也得到客观的揭示和肯定。它强调生命与自 然之间的本然联系,将生命的本原、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归宿都归结为自然,体现了将生命 与自然联为一体的思想特征。道家在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和谐关系上的看法, 对人类应如何遵循自然之道锻炼身体、培养情操所持的观点对今天大众生活和健康的发展具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多相关文章请参阅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