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综合实验实验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463506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综合实验实验(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热综合实验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次 序 项目1234567空气进 口温度 t C148.446.845.143.541.139.938.4空气出 口温度 t C282.782.181.280.879.877.175.1空气流 量Vm3/h46.28644.54543.54541.35739.87338.34737.135空气进 口处密 度Pkg/m31.0531.0551.0591.0621.0651.0701.075空气质 量流量 m kg/ss20.01350.01310.01280.01220.01180.01140.0111空气流40.9539.4138.4436.5

2、935.2733.9232.85速um/s空气定性温度C65.5561.8560.359.9559.558.9558.3以下计算以次序1作为计算实例:空气进口密度 p = 10-512 -4.5X10-31 +1.2916 =10-5*48.4 2 一4 5*10-3 *48.4+1. 2916=1.053 kg/m3;空气质量流量 m =p V=1. 053*46.286/3600=0.0135kg/s ;s2空气流速 u=4V/(n d2)=4*46.286/(314*0.02*0.02*3600)=40.95 m/s ;空气定性温度(t +t )/2=(48.4+82.7)/2=65.5

3、5C;12换热面积 a =兀 d l = 3.14*0.016*1=0.0502m2;22空气的比热 C =1005 J / (kg C);p2对数平均温度At A -12)-勺-1)=33.001 C;mT tln i 2T t21总给热系数 K二m2cp22-1)=0. 25933 W/(m2C);AAtm2.计算结果列表次序1234567空气定性温度OC65.5561.8560.359.9559.558.9558.3密度Pkg/m31.091.101.101.101.101.091.08导热系数入W/(mC)0.02840.02830.02810.02810.02820.02830.02

4、85雷诺准数Re6397.639060.4112852.5115469.9518845.5421773.3124262.17普兰特数Pr0.6940.6960.6970.6970.6950.6960.695理论值 a W/(m2 C)39.1151.5467.7378.5692.22103.94114.07努塞尔数Nu22.0329.1438.5744.7352.3258.7664.04密度 p = 10-512 - 4.5 x10-3 t +1.2916=10-5*50.252 -4. 5*10-3 *50.25+1.2916=1 09kg/m3 流体粘度卩 =(-2 x10-612 + 5

5、 x10-31 + 1.7169)x10-5=(-2 x 10 -6 *50.25 2 + 5 x 10 - *50.25 +1.7169 ) x 10 -5=1.96E-05 Pa s;t=定性温度;0. 0284 W/(m C);流体导热系数 九=-2 x 10-812 + 8 x 10-51 + 0.0244-2 x 10 -8 *50.25 2 + 8 x 10 -5 *50.25 + 0.0244 =雷诺准数 Re =如=0. 016*7.19*1.09/1 96E-05=6397.63 ;普兰特数 Pr =仝=(1005*1.96E-05)/ 0.0284=0.694 ;九理论值

6、a = 0.023 - Re0.8 Pr0.4 = 0.023 0.0284 *6397.630.80.6940.4 =3911 W/(m2 C); d0.016努赛尔数 Nu 旦=39.11*0.016/0.0284=22.03。九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冷流体给热系数实验计算值与理论值列表比较次序1234567总给热系数50.6763.8378.4789.17100.72112.84123.40K理论值a39.1151.5467.7378.5692.22103.94114.07误差29.56%23.85%15.85%13.50%9.21%8.56%8.18%分析讨论:1) 在对实验值与理论值

7、进行比较得,在温度的较小时误差较大,随着温度的 升高,误差减小。2)产生误差的原因:我组是接在另外一组后面进行实验的,可能是由于上组累 积了一些污垢,而我们计算的时候没有把它计算在内。同时我组的实验数据是从 低流量到高流量测出,可能由于设备的温度没有下降就开始测量,可能导致误差 比较大。在做实验的时候,没有进行高端排气和低端排液,这些都会影响总给热 系数。2、实验数据图表注:见附图1思考题:1、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对传热效果有何影响?答:无影响。因为Q=a AAtm,不论冷流体和蒸汽是迸流还是逆流流动,由于蒸 汽的温度不变,故Atm不变,而a和A不受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的影响,所 以传热效

8、果不变。2、在计算空气质量流量时所用到的密度值与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是否一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位置的密度,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计算。答:不一致。计算空气质量流量时所用到的密度值是冷流体进口温度下对应的密度;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时是冷流体进出口算术平均温度对应的密度。3、实验过程中,冷凝水不及时排走,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及时排走冷凝水?如果采用不同压强的蒸汽进行实验,对a关联式有何影响?答:冷凝水不及时排走,附着在管外壁上,增加了一项热阻,降低了传热速率。在外管最低处设置排水口,若压力表晃动,则及时打开排冷凝水阀门,让蒸汽压力把管道中的冷凝水带走。在不同压强下测试得到的数据,将会对a产生影响,因为PV

9、=nRT,P与V是变量,P变化后T也随之改变,T改变后,蒸汽进口处的温度就会改变,Atm也会改变。心得:1.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可以说是我处理过的实验数据中最繁琐的一次。这里的数 据我都先后分别用 excel 和计算器计算,几乎每个数据都要算两遍。在计算过程中, 我了解到处理数据的时候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第一次算的时候,我用 excel 来计算,保留了许多的有效数字,最终画出的图像不是很理想,后来我再次重新计 算,使每个数据都保留两位有效数据,结果得到了现在的图像。这次的实验让我明 白正确处理数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2.在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它让我明白实验报告的书写 时很不容易的,在书写过程中,我对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的印象,在通过翻阅书本 来解决报告里遇到的问题,让我可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3.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我的知识只是建立在书本上,没有什么实践的经历。通过 这次的实验,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让我可以理论知识结合我的理论知识实践更好得掌握怎样测定总传热系数这个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