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462256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9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9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9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第9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肌松药的临床运用肌松药的临床运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学教研室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刘庆刘庆概概 述:述:肌松药是全麻中最重要的辅助用药肌松药是全麻中最重要的辅助用药:1、麻醉诱导时麻醉诱导时,有利于作气管内插有利于作气管内插管。管。2、麻醉期间、麻醉期间,可使病人在浅麻醉下可使病人在浅麻醉下坚持良好坚持良好 肌松肌松,有利于手术操作,防止深有利于手术操作,防止深麻醉对麻醉对 病人的不良影响。病人的不良影响。3、和其它全麻药合用时、和其它全麻药合用时,可减少其可减少其它麻醉药它麻醉药 的剂量。的剂量。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神经末梢介质释放神经末梢介质释放乙酰胆碱

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乙酰胆碱神经肌肉结合部神经肌肉结合部突触泡突触泡突触节突触节肌纤维肌纤维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肌松药的作用原理: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去极化肌松药:分子构造与乙酰胆碱类去极化肌松药:分子构造与乙酰胆碱类似,与运动终板上的胆碱能受体结合,似,与运动终板上的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运动终板继续性去极化,使运动终引起运动终板继续性去极化,使运动终板暂时丧失对乙酰胆碱的正常反响。板暂时丧失对乙酰胆碱的正常反响。临床特点:继续性去极化、肌颤、双临床特点:继续性去极化、肌颤、双相阻滞。相阻滞。非去极化肌松药:竞争性阻滞乙酰胆碱非去极化肌松药:竞争性阻滞乙酰胆碱与胆碱能

3、受体结合,使肌肉松驰。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使肌肉松驰。临床特点:占据受体、无肌颤,临床特点:占据受体、无肌颤,抗胆碱酯酶药可抗胆碱酯酶药可拮抗。拮抗。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肌松药的分类肌松药的分类:去极化肌松药去极化肌松药 琥珀胆碱琥珀胆碱 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氨基甾类化合物氨基甾类化合物 泮库溴铵泮库溴铵 维库溴铵维库溴铵 哌库溴铵哌库溴铵 罗库溴铵罗库溴铵 瑞库溴铵瑞库溴铵苄异喹啉类化合物苄异喹啉类化合物 阿曲库铵阿曲库铵 顺式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 美维库铵美维库铵 杜什库铵杜什库铵异喹啉异喹啉筒箭毒筒箭毒箭毒箭毒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肌松药的作用原理及分类肌松

4、药产生肌松有一定规律肌松药产生肌松有一定规律:颜面肌对肌松药最敏感颜面肌对肌松药最敏感 膈肌对肌松药最不敏膈肌对肌松药最不敏感感运用肌松药的顺应证运用肌松药的顺应证气管内插管的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的麻醉诱导全麻期间维持良好肌松全麻期间维持良好肌松危重病人行机械通气时危重病人行机械通气时控制肌肉痉挛控制肌肉痉挛肌松药的临床运用原那么肌松药的临床运用原那么 肌松药无镇痛和麻醉作用,临床上不能单独运用,肌松药无镇痛和麻醉作用,临床上不能单独运用,必需合用全麻药。必需合用全麻药。加强呼吸管理加强呼吸管理,必需有作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的条必需有作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的条件。件。合理选用肌松药。合理选用肌松药。

5、合理掌握用药剂量,以最小有效剂量为原那么。合理掌握用药剂量,以最小有效剂量为原那么。术后残留肌松作用的处置原那么术后残留肌松作用的处置原那么:在肌张力未恢复在肌张力未恢复前前,均应运用人工通气作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以均应运用人工通气作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以保证病人有足够和有效的通气量。保证病人有足够和有效的通气量。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运用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运用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插管:1 去极化肌松药去极化肌松药:司可林司可林 (琥珀琥珀胆碱胆碱)禁用司可林禁用司可林:大面积烧伤病人。大面积烧伤病人。严重创伤的病人。严重创伤的病人。上或下运动神经损上或下运动神经损害的病人。害的病人。有恶性高热家族

6、史有恶性高热家族史的病人。的病人。2 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与强度呈起效时间与强度呈反比。反比。预给法:是一种给药的方法预给法:是一种给药的方法,其目的有其目的有两个两个缩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时间缩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时间:给药方法给药方法:第一步第一步:小剂量的非小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去极化肌松药 第二步第二步:5分钟分钟后后 注入一样的非去极化肌松注入一样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余下的剂量药余下的剂量减轻司可林所致的肌颤减轻司可林所致的肌颤:预箭毒预箭毒化法化法 给药方法给药方法:第一步第一步:小剂量的非小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去极化肌松药 第二步第二步:5分钟分钟后后 注入插

7、管注入插管剂量的司可林剂量的司可林 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运用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运用肌松的维持肌松的维持气管插管:气管插管:TOF只需只需T1,T2、T3、T4消逝消逝普通外科手术:普通外科手术:TOF坚持坚持T1、T2即可即可坚持绝对不动:坚持绝对不动:TOF的的 T1、T2、T3、T4全部消逝全部消逝,必要时必要时PTC 90%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插管u 腹部手腹部手术术u肌颤恢复到肌颤恢复到 25%拮抗非去极拮抗非去极化肌化肌u 松药的作用松药的作用,可运用可运用拮抗剂。拮抗剂。强直刺激u特点:特点:u2030Hz,继续刺激,继续刺激肌肉强直收缩;肌肉强直收缩;u频率越大,时间越长,肌肉发生易化

8、和衰减频率越大,时间越长,肌肉发生易化和衰减的现的现u 象也越明显;象也越明显;u易化和衰减景象可鉴别肌松药的阻滞性质和易化和衰减景象可鉴别肌松药的阻滞性质和程度;程度;去极化阻滞无易化及衰减去极化阻滞无易化及衰减非去极化阻滞有易化及衰减非去极化阻滞有易化及衰减 强直刺激的临床运用强直刺激的临床运用u鉴别阻滞性质及程度鉴别阻滞性质及程度u 强直刺激后有无易化及强直刺激后有无易化及衰减。衰减。u评定术后剩余肌松作用评定术后剩余肌松作用u 强直刺激用强直刺激用50Hz,5无衰减无衰减景象景象u 随意肌张力恢复的目的。随意肌张力恢复的目的。四个成串刺激四个成串刺激 TOFu定义定义 4 个刺激频率为

9、个刺激频率为2Hz的的u 单刺激组成一单刺激组成一串刺激串刺激u优点优点 不需对照值不需对照值u 可用于清醒的可用于清醒的病人病人u特点:神经肌肉传送功能正特点:神经肌肉传送功能正常时未用肌松药时四个常时未用肌松药时四个肌颤高度正常并相等。肌颤高度正常并相等。T1=T2=T3=T4TOFu特点:特点:去极化肌松药去极化肌松药uA 为给药前,为给药前,B、C、D 为不同的阻滞为不同的阻滞程度。程度。u无衰减景象:无衰减景象:T4/T1 0.9 或或 1u脱敏感阻滞时脱敏感阻滞时,T4/T1比值变小比值变小,出现出现衰减景象。衰减景象。u T4/T10.7 能够发生能够发生 II 相阻相阻滞;滞;

10、u T4/T1 0.5 确诊发生确诊发生 II 相阻相阻滞。滞。ABCDu特点:特点: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u A为给药前,为给药前,B、C、D为不同阻滞程为不同阻滞程度度.u有衰减景象:有衰减景象:T4/T1 0.9,咽肌的正咽肌的正常功能常功能u 仍未恢复,对缺氧的仍未恢复,对缺氧的调理功能调理功能u 还是缺乏。还是缺乏。强直刺激后单刺激的肌颤计数强直刺激后单刺激的肌颤计数PTC定义:强直刺激定义:强直刺激(50Hz,继续,继续5)后后,间隔间隔3 再给予再给予1Hz单刺激。单刺激。非去极化肌松药完全抑制了肌颤,非去极化肌松药完全抑制了肌颤,可用可用PTC来进一步来进一步估计阻滞的程

11、度。估计阻滞的程度。PTC=0,完全抑制了膈肌的活动;完全抑制了膈肌的活动;PTC=23,可防止猛烈咳嗽;可防止猛烈咳嗽;PTC=10,TOF已开场恢复已开场恢复T1出出现现双短强直刺激双短强直刺激DBSDBS的肌收缩衰减较的肌收缩衰减较TOF衰减更明显,衰减更明显,因此,在无记录安装的条件下,用手因此,在无记录安装的条件下,用手 触觉得评定术后剩余肌松,用触觉得评定术后剩余肌松,用DBS较较TOF分辨效果好。分辨效果好。神经肌肉传送功能监测的临床运用神经肌肉传送功能监测的临床运用 麻醉诱导时选择最正确插管时间;麻醉诱导时选择最正确插管时间;麻醉期间指点合理运用肌松药;麻醉期间指点合理运用肌松药;鉴别呼吸抑制的性质鉴别呼吸抑制的性质 并合理运用拮抗药;并合理运用拮抗药;评定术后肌张力恢复程度。评定术后肌张力恢复程度。谢谢光临谢谢光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