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7460360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故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故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故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故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乡》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故乡【教学目标】:1、理解比照的写法和在记叙中使用议论的作用。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3、小说采用比照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4、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教学难点】:1、理解

2、使用比照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教学方法】:讲解法、比照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板书: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小说是哪一篇?(明确:社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于1921年的呐喊集中的另一篇小说故乡(板书:故乡)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值得留恋的、美丽可爱的故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写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故乡呢?二、指导学生探究写作背景:提问:本篇小说的写作时间是哪一年?(明确:1921年1月)假如时间倒退10年,同学们想一想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

3、件?(明确: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广大的劳动人民,仍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1919年底,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敝的景象和农民贫穷痛苦的生活,心情非常悲凉,一年以后以自己的见闻为素材写了这篇题为故乡的小说。与我们学过的小说不一样,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请注意: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但反映了作者的感情。三、复习小说知识:提问: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明确:人物、情节、环境)今天我们就从人物入手来研读这篇小说。四、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思考:、划分文章的结

4、构。提示: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线索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将材料串联组织起来的某个事物,它能够是某个人物、事件、实物,小说就是围绕线索来选择和组织材料的。阅读时若能抓住线索,就能理清小说的段落层次,把握它的结构。),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局部。明确: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分析:全文分三局部。第一局部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个局部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 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局部从第6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局部,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

5、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局部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明确: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他是小说的描写中心。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重逢,写出了他的变化,寄予无限的同情;宏儿和水生正是我与闰土的后辈,他们是 一气的,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五、分析人物形象: (比照的描写方法)(一) 闰土1、少年-天真活泼,健康勇敢,无忧无虑中年-麻木迟钝,悲哀痛哭2、作者在描写闰

6、土这个人物形象时,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学生会找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教师小结:、外貌描写: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 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 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 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 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然、悯然)。、动作、语态对照:少年闰土: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 “我”没有问,闰

7、土便说出了很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 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 ;说话后的神态,“他仅仅摇头;脸上虽然刻着很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仅仅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 无间)。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 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

8、、观潮(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 情和希望)。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 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3、总结:在上述描写中,作者使用了比照的手法。思考:使用这种比照的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遭受着经济上的剥削,政治 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使他们的命运越来越悲惨。4、文中还有那些类似的比照?(学生自己找出并实行分析)类似的比照还有年青的杨二嫂-中年的杨二嫂家乡景物的比照【作业布置】:分析小说中杨二嫂和家乡景物的比照【板书设计】:二十多年前:小英雄闰土 比照

9、二十多年后:木偶人【课后记载】:9、故乡鲁迅【教学目标】:1、理解比照的写法和在记叙中使用议论的作用。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3、小说采用比照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4、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

10、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教学难点】:1、理解使用比照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教学方法】:讲解法、比照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br1、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2、小说的要素是: 、 、 。3、故事情节分为 、 、 、 。4、故乡选自 ,作者 ,写于 ,在这前十年,中国爆发了 革命。5、小说按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局部,即 、 、 。明确:1、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2、 人物、情节、环境。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

11、、呐喊,鲁迅,1921年,辛亥。5、 时间,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二、新课讲授:1、分析杨二嫂的形象:年轻时的杨二嫂与中年的杨二嫂的比照教师小结:年轻时:年轻美丽,人称“豆腐西施”,因她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中年:“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自私、尖刻、贪婪、势力,爱搬弄是非通过比照,突出了杨二嫂的可悲、可怜、可气、可恨。年青时的美,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美貌不再时,她把任何东西都当作获取利益的手段。2、杨二嫂形象的意义:明确:通过外貌、对话、动作描写杨二嫂形象。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点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

12、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3、环境比照(小说中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形成比照)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皇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 )以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样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小结:故乡景物的比照,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

13、闰土的比照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三、分析议论作用:刚刚我们通过研读发现,作者使用比照的手法表现了故乡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下来我们总结一下:(见板书)回忆中的故乡 杨二嫂故乡的景色 变故乡的人(比照手法) 闰土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作为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对故乡的苦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 他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主要表达在最后三个自然段上 。 阅读后解决两个难点 。第一:理解“新生活”的含义 。明确: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闰土、杨二嫂的生活 。 实质上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封建剥削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 膜的生活 。第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14、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比喻确切、含义深刻。它告诉我们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 , 等于没有希望。作者以路作比,形象地说明新生活要从斗争中获得。这表现了作者踏平路上荆棘,争取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个名言表达了十分重视实践意义的深刻哲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鼓舞人们为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勇往直前,英勇奋斗。作者是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来描绘20年前的故乡的美丽和未来故乡的美丽的。但不同的是,以前的画面中有一个小英雄,而后来的描写中却没有了,假如再给这幅未来美丽的故乡图画画上人物的话,要画上谁适宜呢?根据小说想像一下 。明确:宏儿、水生,因为鲁迅有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想法,他认为宏儿和 水生应该过一种新的生活,所以对新生活展望的画面上要画上这两个人物 。【作业布置】:1、 课后研讨与练习。2、长江作业本第9课【板书设计】:回忆中的故乡 杨二嫂故乡的景色 变故乡的人(比照手法) 闰土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