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7452755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

2、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3、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

4、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荣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

5、的改革蓝图,其实就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强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韩毓海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法思想产生于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却难被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接受,最后

6、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 B.墨法两家强调的贵族和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等思想在文明发达地区根本不能实行。 C.墨法思想成于魏,归于秦,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对中原文明进行“武器的批判”。 D.秦国之所以能够走向富强,最根本的原因是秦地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高度评价了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阐明观点,统领全文。 B.文章第二段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墨法思想在戎狄秦地能够被接受的原因。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了中原文明的弊端和秦地文化的优点。 D.文章多处引用古代典籍

7、作为论据,都直接论证了墨家和法家思想在当时的先进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现在其中。 B.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之成就,但也是其文明走向异化的开端。 C.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秦地百姓与官吏身上的朴素风气,并预见到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D.“西戎”之秦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可以说是其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5月5日电(

8、记者余建斌、刘诗瑶)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5日18时0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与长征五号运送目的地主要为距离地球大约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38万公里外的月球以及最近距离也要5千万公里的火星不同,长征五号B专注于200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主要承担着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

9、航天发射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全长约53.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据了解,长征五号B火箭上采取的许多措施,未来也将应用在长征五号火箭上。 (摘编自长五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人民日报2020年5月6日) 材料二: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中国由此成

10、为了世界上第5个能够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开始了对浩瀚宇宙的漫漫“长征”路,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50年后,我们已迈进了世界航天大国的序列,正向着航天强国迈进。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第3个实现独立自主载人航天的国家;2011年,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一号实现重大突破,超期服役了两倍寿命;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2019年,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这一切的成就,是成千上万中

11、国航天人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结果。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离不开“两弹一星”精神,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 航天技术水平和成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先进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基础和雄厚经济实力共同支撑。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剧增等问题的严峻考验,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将会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性进步,促进空间资源开发,缓解当下问题,为人类造福。 (摘编自评论员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2020年5月6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按照构型,火箭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类,火箭助推器通常被算作半级。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一级

12、上捆绑了4个助推器,属一级半火箭。 多级火箭工作特点是,火箭点火后一级发动机开始工作,燃料用完,一级发动机关机,并和燃料储箱一起从箭体上分离;其余各级发动机也是如此。通过这种“卸包袱”的形式,让火箭轻装前行,持续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能。在此基础上,各级火箭“接力”一般,分别承担“起跑、加速跑、冲刺”的任务。比较而言,多级火箭适合跑“长途”。 对于多级火箭来说,级间分离是火箭飞行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之一。火箭级间分离时,下级发动机关机,级间分离火工品工作使两级分开。为避免分开的两级发生“追尾”和“碰撞”,要用侧推小火箭或反推小火箭点火,让分离开的两级隔出一段安全距离,上级火箭发动机再点火继续飞行。

13、这一系列动作十分复杂,对控制的要求极高。 而只有一级半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统简单,无级间分离,可靠性自然就高。从点火到入轨一气呵成,是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中唯一一款直接入轨的火箭。但它没有上面级进行轨道修正,还需大推力直接入轨技术支持。该技术能在火箭点火之后,依靠先进的制导技术,不断调整火箭弹道,使它直奔目标而去。 (摘编自它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火箭,中国科普网) 链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简介: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

14、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为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目标奠定 了重要基础。 B.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有助于促进空间资源的开发,有益于缓解当今世界困扰人类的 诸多问题。 C.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火箭,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运载性能优于长征五号。 D.多级火箭级间分离动作非常复杂,易出现问题。火箭级数越少,分离次数就越少,可靠性就越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

15、的一项是(3分) A.只要坚持“两弹一星”精神,时刻牢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国就能迈 进世界航天强国的序列。 B.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 了比肩美国的巨大成就。 C.一个国家的航天技术水平,与国家的科学技术、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有密不可分的关 系,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 D.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可以直接进入轨道,是因为一级半火箭系统简单,无级间分离, 这大大提升了入轨的稳定性。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的大

16、学 尹延哲 院子里的青蒿、灰灰菜一人多高,还在疯长。尽管房屋有些破,可这毕竟是家。院里的两棵枣树、一棵石榴树和一棵苹果树,枝叶都蔫蔫的,恍若人间弃儿。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斑点点,努力拼凑出对往事的记忆。 那一年,娘狠心撇下俺爷儿仨,一个人静静地躺在村南的山坡上。为了过日子,爹不得不南下打工。那年,姐姐十二岁,我才六岁。 家里面,只剩下两个瘦小的身影孑然矗立,失去娘亲的悲痛,还不足以让当时的姐姐与我真正理解到此后生活的艰难。 缓步院深处,被惊飞的不知名的雀儿,犹如孩子欢快的脚步声从时间的不知名处传来,伴随着的是怎么也抑制不住的欢笑。 姐,我又考了个100分。姐,100分!这声音似乎来

17、得过于遥远。遥远到屋里墙上那原本贴满的喜庆的鲜红色奖状,褪色成几近残缺的白纸。 但是,总还有一些物品留下来。比如那个作为奖品的保温杯。后来就被外出打工的父亲带着走遍了山南海北。据说父亲经常向工友们炫耀,说这是我家娃子获奖的奖品。那保温杯应该还保留着。就如同父亲的心头宝贝,总被小心地珍藏在行李之中。 苹果树虽然枝叶有些萎靡,可也有两人多高了,当初,它是由一根苹果枝嫁接的。记得那一年,爹回家收秋。我对姐姐说:“姐姐,这次爹回来,肯定能在家待七天,因为苹果树结了七个果子,去年结了三个爹在家待了三天。这次,爹准有时间带咱俩去镇上玩了。”奶奶眼里含着笑,摩挲着我的头。姐姐也笑了,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光。

18、在爹打工的那几年里,爹回信总是说他很好。因为爹总是在不同的地方打工,他信件上的邮票五彩缤纷,有历史人物、自然风景、花鸟虫兽、文化艺术等,邮戳上的地名也是天南海北。 爹就行走在花花绿绿的邮票上。 我考上高中时,姐姐考上了公费留学研究生。上高中后,我每年寒暑假都会去打工。高中班主任郝老师听说了我的情况,安排我中午帮助学校食堂打饭,可以免费吃顿午饭。可大多数情况是饭还没有吃饱,预备铃就“叮铃铃”地响起,我得赶紧往教室跑。衣服上的葱花油烟味,没少挨同学的埋怨。 我就读高三那年,奶奶去世了。办完奶奶的丧事,爹又走了。高三上学期我参加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决赛,我写的作文题目叫作我的一家。在作文里,我写我拥

19、有一个圆满和睦幸福的家庭,没想到这篇作文竟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从北京领奖回来后,班主任郝老师在全班读我的一家。读着读着,郝老师哽咽得读不下去了。 半年的时光似乎是一段神秘的距离,迈过去进入的是一个稍微有些不同于记忆的世界。因为,这房屋有一两处房顶露了天,大的窟窿像脸盆,小的像碗,正午时分,阳光充足的时候,光线从窟窿斜照进来,刺得我有些眩晕。墙壁角落里的蜘蛛网纵横交织。地上还有好几个老鼠洞,蚂蚁、地鳖虫、蟋蟀、蝼蛄也在地上肆无忌惮地爬来爬去。 高中毕业,我终于踏进了日思夜想的大学的门槛。大学四年之后,我也和姐姐一样,考上了研究生。 再后来,我开办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在母校高中举办三十年校庆时

20、,我给学校捐建了一座图书馆,倒忘了修缮我家的老屋 我蹲在老屋灶台的角落里,还好,煤油灯里还有小半瓶油,我用火柴把煤油灯点燃,又从奶奶的线筐里找到一根生锈的针,拨了拨灯捻。灯光亮了许多,我看到了灶台上面神龛里灶王爷那张和善的脸庞。 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原来是郝老师,后面还跟着六七位同学。堂屋门外,站着两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手里拿着铁锨、瓦刀和水泥托板 (选自中国小小说,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以我的大学为题,却对大学生活只字未提,而叙事的重心则放在家庭变故、生活磨难、高中生活上,这是对高尔基我的大学的致意

21、,“苦难”这所大学教会主人公自立自强。 B. 班主任郝老师是“师魂” 写照:热爱学生,忠于教育事业。既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最终“我”的成才及对社会的回报体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C. 小说最后一段概述郝老师和六七位同学,以及两位修缮工的不期而至,省略号省去了师生见面的场景及修缮老屋的细节,言有尽而意无穷,营造了一种令人浮想联翩的“艺术空白”。 D. 小说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增强了小说的客观性、真实性,便于感情交流。主人公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冷静地回想成长的经历,让思绪在过去与现实间不断切换,娓娓道来,令读者感到真实而亲切。 8. 请从小说时空转换的角度,梳理“我”意识

22、流动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9. 请简要分析小说开头第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陆象先,本名景初。少有器量,应制举,拜扬州参军。秩满调选,时吉顼为吏部侍郎,擢授洛阳尉。元方时亦为吏部,固辞不敢当。顼曰:“为官择人,至公之道。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实不以吏部之子妄推荐也。”竟奏授之。迁左台监察御史。景云二年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太平公主将引中书侍郎崔湜知政事,密以告之,湜固让象先,主不许之,湜因亦请辞。主遽言于睿宗,乃并拜焉。象先清净寡欲,不以细务介意,言论高远,雅

23、为时贤所服。湜每谓人曰:“陆公加于人一等。”太平公主时既用事,同时宰相萧至忠、岑义及湜等咸倾附之,唯象先孤立,未尝造谒。先天二年,至忠等伏诛,象先独免其难。以保护功封兖国公,赐实封二百户加银青光禄大夫时穷讨至忠等枝党连累稍众象先密有申理全济甚多然未尝言及当时无知之者其年,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在官务以宽仁为政,司马韦抱真言曰:“望明公稍行杖罚,以立威名。不然,恐下人怠堕,无所惧也。”象先曰:“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竟不从抱真之言。历迁河中尹。六年,为蒲州,象先为刺史,仍为河东道按察使。尝有小人犯罪,但示语而遣之。录事白曰:“此例当合与杖。”象先曰:“人情相去不

24、远,此岂不解吾言?若必须行杖,即当自汝为始。”录事惭惧而退。前后为刺史,其政如一,人吏咸怀思之。十年冬,知吏部选事,又加刑部尚书,以继母忧免官。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陆象先传) 注元方:即陆元方,陆象先的父亲。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女儿,曾揽朝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实封二百户/加银青光禄大夫时/穷讨至忠等枝党连累稍众/象先密有申理/全济甚多/然未尝言及/当时无知之者/ B.赐实封二百户/加银青光禄大夫时/穷讨至忠等/枝党连累稍众/象先密有申理/全济甚多/然未尝言及/当时无知之者/ C.赐实封二百户/加银青光禄大夫/时穷讨至忠等枝党/连累

25、稍众/象先密有申理/全济甚多/然未尝言及/当时无知之者/ D.赐实封二百户/加银青光禄大夫/时穷讨至忠等/枝党连累稍众/象先密有申理/全济甚多/然未尝言及/当时无知之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举,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是为皇帝亲自策问应举之士以选拔人才而设置的特科。 B.御史,是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朝的以监察、弹劾为职责的官职,历代具体名称有别。 C.兖国公,爵位名。爵位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等级的高低与权利的大小。 D.州,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其数量多少及所辖地区大小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26、的一项是(3分) A.陆象先深受推许。太平公主想要提拔崔湜主持政事时,崔湜说陆象先高人一等,坚决要求与他一起接受任命,不肯自己一人为相。 B.陆象先不阿权贵。太平公主专权,萧至忠、岑义以及崔湜等人都依附于她,但陆象先不随波逐流,从不曾前往拜访太平公主。 C.陆象先为政宽仁。司马韦抱真建议他施行杖罚来树立威名时,他没有听从;当某录事希望他杖打犯罪者时,他对其进行了批评。 D.陆象先备受认可。在参加官员调选时,吏部侍郎吉顼提升他为洛阳尉;他先后担任刺史,处理政事如一,百姓和吏属都怀念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实不以吏部之子妄推荐也。(

27、5分) (2)象先清净寡欲,不以细务介意,言论高远,雅为时贤所服。(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此诗作于李白晚年参加永王瑞的起兵失败后。雕胡:菰米,秋季结实,色白而滑,古人当作英食。漂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馈赠食物。韩信贫贱时,一位在江边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他富贵后,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即题而咏,交代夜宿荀媪家,“寂寥”

28、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孤寂落寞之感,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由点及面,写尽农家的酸辛悲苦。一“苦”一“寒”语义双关,很耐人寻味,折射 出诗人的悲悯情怀。 C.颈联写荀媪对诗人的热情款待。白色盘子里的花米饭在在月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展示出主人的心灵品行。 D.全诗即事抒情,风格朴素自然,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 , ”。 (2)逍遥

29、游中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_ _, _”两句,运用典故表明诗人虽然仕途失意,仍然希望得到朝廷信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

30、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不仅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笔法的变换、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

31、,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

32、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够畅达,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仅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见 B.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笔法的变换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这不仅体现在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笔法的变换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

33、021题。 20. 准确提取下面文字里的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画的实验步骤。(6分,每个步骤不超过15个字) 为了挽救博物馆的名画,技术人员想到了用性质非常活泼的单原子氧来清除油画上的清漆膜。同时,为了对珍贵的古油画负责,也让博物馆管理人员放心,技术人员决定先用一张涂有清漆膜的普通油画来实验。技术人员把制取的足够的单原子氧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馆做实验。开始阶段,单原子氧撕开了清漆分子中的碳和氧之间的粘合,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随着这些气体不断被真空泵抽出,古油画表面的清漆越来越薄,不久便旧貌换新颜,而且整幅油画毫发未损。 步骤一:_ 步骤二:_ 步骤三:_ 21. 下面是一则产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其中在结构、内容、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本产品采用创新的外形设计,弧度优美,结构雅致,安装及拆卸都很便宜,面框组合丰富,产品功能齐全。 产品的使用方法请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请勿在插座和电线破损的情况下使用。请勿用干手插拔插头。 产品的维修一定期适当保养可以延长插板的使用寿命,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