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

上传人:桂梅 文档编号:17445368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感知觉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摘要:对于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是否有帮助,本文试从感知 觉统合对正常儿童的重要性和个案的分析来探讨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 的重要性。关键词: 感知觉 人 孤独症 感觉统合 感知觉统合训练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for the perception of whether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help, 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egrate per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2、 normal children, and cas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sensory per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on children with autism.Keywords: autism sensory integration Perceptual integration training一、关于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知识感觉和知觉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开端,是获得经验的源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存在着不可分隔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

3、基础上产生的。1关于感觉的相关知识 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的属性,如颜色、气味、声音、味道、温度、软硬等。当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作用于 我们的感觉器官(跟、耳、鼻、舌、触觉)时,大脑就对它产生反映。这种由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心理学名词辞典对感觉进行了这样的叙述:感觉(se nsatio n)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 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到脑的相应部位,便产生感觉。因 分析器的不同,感觉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每种感觉器官都分工执行不同的反映职能。 人的感觉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与

4、动物的感觉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的感觉只是自然 发展的结果,人的实践越丰富,对事物的感觉也就越敏锐。感觉是人认识事物的第一步,为思维提供感性材 料。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通过感觉而获得的材料基础上产生的。但是感觉有它的局限性, 因此,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阶段,而应当在感觉的基础上使认识不断深化,使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 识即思维阶段。由以上叙述我们看到感觉的生理机制是这样的:感觉的产生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而造成的,一 是有机体的内外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事物或现象,形成了刺激;二是有机体对刺激做出了反应。从神经生理学 的角度分析,感觉的产生经历着这样的过程一一首先,有机体内外环境

5、的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这里, 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脉冲;然后,经由传入神经,把神经脉冲传递到中枢;最后,在大脑皮层的相应感觉投 射中枢产生特定的感觉。按照巴甫洛夫的解释,感觉是整个分析器对刺激物个别属性分析与综合的结果,是 人脑对单一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对感觉生理机制的理解,必须注意把握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感觉器官是在进化过程中对专门刺激的长期适应的结果。 对于每一种感觉器官,适宜的刺激物只有一种。 第二,感觉的产生总是要伴随着相应的应答性活动的。这表现为有机体的某些动作或植物性神经活动过程的产生,同时又以适应性的反应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 发出神经冲动,以调节整个有机体的全部反射活

6、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反馈”。第三,从接受刺激至产生应答性的感觉反应,有一个潜伏期。 在不同的感觉反应中,潜伏期是不同的。感觉通常分为三类: (1)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特性的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其感受器位于 体表。皮肤感觉和味觉感受器称为接触性感受器。外界事物只有和这两种感受器直接接触才能引起感觉。而 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感受器称之为远距离感受器,外界事物在一定距离外,通过媒介的作用引起感觉。(2)内部感觉。 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内脏器官状态的内部感觉,如饥、渴等内脏感觉。(3)本体感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位置情况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平衡觉等。

7、 讲到感觉,我们常常用到这样一个词,即感觉能力。心理学对感觉能力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感受性。感 受性是指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感觉能力呢?心理学上用感觉阈限的值来说明。能够引起感受 的那种来源最小量叫感觉的绝对阈限。某分析器能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之为绝对感受性。感觉阈限 和感受性成反比关系。感受性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1) 感受性能不断适应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并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2) 感受性不仅决定于感受的功能状态,也受其他感觉的影响。不同的感觉通道可相互影响,相同的感觉 通道也可相互影响。(3) 感觉具有补偿功能。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一感觉通道障碍,其他感觉通道超常的

8、发展,以补偿某一感觉通道的缺陷。感觉的发 展是不断受到外界刺激的结果。在实践过程中感觉的水平会逐渐提高,学习、游戏、活动就是感觉发展的过 程。2、关于知觉的相关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人脑总是以事物的整体为单位来反映的。譬如,儿童面前有只苹果,他们并非只对苹果 的某一属性,如红色、或香味、或光滑等做出反映,而是把苹果的色、形、味等属性综合起来做出反映。脑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就是知觉。知觉对事物整体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 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名词辞典对知觉进行了这样的叙述:知觉(perception)是

9、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多种分析器综合活动的结果。知觉的基本特征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由于人在知觉的过 程中遵循着这些规律,所以,虽然客观事物通常只有部分直接作用于感官,人就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 以补充,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完整的认识。因此,知识和经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常有不同。知觉 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知觉仍是认识的感性阶段。由此可见,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和某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 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10、刺激化为整体经验,知觉是个体对 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经验。人的态度和需要 使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知识经验的积累使知觉更丰富、更精确和更富有理解性。知觉的生理机制是这样的,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 知觉产生的生理机制有以下几种情况:(1) 当事物的属性、成分同时或先后作用于同一分析器时,便引起该分析器内的神经兴奋,这时,经过大 脑的分析综合活动,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反映。(2) 事物的各种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复合刺激物。它们通常作用于不同的分析器。当复合刺激 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引起了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兴奋。这时兴

11、奋区域相互沟通,在各个分析器之间 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同时恢复了经验中相应的暂时联系。另一方面,大脑通过分析,把事物的关键属性从 背景中区分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的神经过程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实现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从而形成事物的整体 映像。(3) 复合刺激物的各个成分以及复合刺激物之间都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大脑中 就形成了关系反射。当复合刺激物的各种成分以不同的关系相互联系、组合时,大脑就反映出不同的知觉整 体。在复合刺激物各个成分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关键性的成分。只要关键性的成分保留,尽管其他成分改 变了或丧失了,仍然不会破坏业已存在的“关系”。在分析知觉机制的过程中,必须把握

12、的两个问题:一是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中,常常以一种分析器为主, 特别是视觉分析器和听觉分析器两者在许多知觉中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在知觉过程中,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起 着重要的作用,这在刺激物提供的信息不足时尤为明显。因为第二信号系统可以激活头脑中的第一信号系统 的图式,恢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的形象以补充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使人的知觉更具有随意性和目的性。对知觉系统的又一种解释认为,知觉认识事物是通过知觉链来反映的。知觉链由5 个环节组成:(1) 外界环境,环境中的物质属性是知觉源泉;(2) 中介物,外界环境中的物质的各种属性,通过中介物(如光、空气力、热等)传达到人的感觉器官;(3) 各种形式的能量以

13、及中介物中的其他刺激与知觉系统的感受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机 械地,简单地进行;(4) 感受器到大脑的感觉神经,感受器把外界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通过感觉神 经传至大脑;(5) 大脑,特别是感觉神经终止于大脑皮层上的相应投射区。上述5 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人形成正确知觉不可缺少的。知觉链的概念,还能为人提供知觉过 程的线索。 对知觉研究的主要理论有:(1) 格式塔理论。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知外界刺激,知觉遵循“概略”规律;知 觉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2) 知觉的推断理论。假定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它一部分信息来自当前的

14、感觉大部分信息是从贮存的信息库中提取出来 的。知觉可以预测外界刺激的性质,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3) 心理物理对应理论。认为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设有推理过程参与,因为刺激已经相当完整和详细足以产生知觉,知觉与刺 激相对应。3、对感知觉认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反映现实最简单的心理过程。知觉是人 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将各种感觉有机地结合而成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心理过程,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 映,映像都是客体的具体的形象,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感觉

15、和知觉都是对客观事 物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感知觉才会产生,事物消失了感知觉也就消失了。感知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第一,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第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 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知识经验的映像比较突出。第三,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认识感知觉的理论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到感知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感知觉是人与外界事物保持 接触的关键。没有感知觉就不能形成记忆、思维、想象等复杂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是人

16、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是获得经验的源泉。认识感知觉的现实意义在于使我们加深了对感知觉作用的认识。感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现象,通过感 觉我们才能获得周围环境的信息,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适应环境是以信息平衡为前提的,信息不足或信息 超载都会导致身体机能的严重障碍。1954 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 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 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者单独待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 了三四天后,被试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对外界刺激敏感、

17、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产 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精神上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急切要求停止实验,实验后需数日方恢复正 常。上述实验表明,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 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 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当然沉湎于网 吧中接受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声光刺激,也会因信息超载而损。了解了感觉和知觉间的辩证关系,对于科学 设计指导感知觉统合训练具有积极意义。二、关于感知觉统合训练的有关知识感觉统合(Se

18、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理论。感觉统合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Sherrington C.S.(1960),Lasshley K.S.(1960)提出,并广泛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1972年美国加州艾尔斯(Ayres)博士于1972年根据对 脑功能的研究、 Ayres 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结果,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 Sensory Integtion Theory,1972)。感觉统合是指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统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即机 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

19、觉、前庭觉 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 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借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 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对儿童进行感知觉统合训练,实际上就是以科学有效地运用社会环境和使用各种物理器材为手段,以运用适当强 度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的发展他们的感觉器官功能的协调能力为内容,以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整合 功能,促进儿童感知觉健康发展

20、为目的的综合性训练。(一) 为什么要对神经系统失调儿童进行感知觉统合训练心理学名词辞典(袁之琦、游恒山编译)对感觉器官做了如下表述:感觉器官(Sense organs)普通称为接 纳器官,从前一般人相信人类只有五种器官,就是眼、耳、鼻、舌与皮肤,所産生的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 觉与触觉等五种感觉。 但是科学研究显示感觉器官共有十一种, 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外部感官 (extrocptive sense organs),接受体外刺激;第二种是内部感官,接受体内刺激;第三种是运动感官,接受运动 与身体位置刺激。外部感官又可分为距离感官与接触感官两种,距离感官接受距身体相当距离的刺激,接触感官

21、 接受和身体接触的刺激。距离感官在眼、耳与鼻,产生视觉、听觉和嗅觉三种。接触感官在舌与皮肤,发生味觉 触觉、温觉与冷觉四种。内部感官在内脏与游离神经,发生有机觉和痛觉两种。运动感官在肌肉与内耳三半规管, 发生运动感觉与均衡感觉两种。我们知道,感知觉的发展是陪伴我们一辈子的。感觉和知觉既分工又整合,促进我们的健康发展。如果感觉出 问题,知觉势必受到影响。如果感知觉统合有问题,左右脑的成长也会遭到挫折。左右脑运作混乱,认知和学习 能力势必陷入困难中。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力发展,主要依赖于大脑和身体运动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知觉统合。 当感知觉统合不协调时,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活动就向

22、拥挤的交通一样,众多感知到的信息流通不良,混乱而 缓慢,使孩子的认知、行为、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发展出现异常。当感知觉统合协调时,孩子在学习、运动、移 动时,其大脑、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协调,在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则表现出适应性强、在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强。神经系统失调儿童往往在感知觉统合方面展现出各感官信息在进入大脑后整合出现问题或不足。譬如说,人类 在进行一项工作时,会先观察自己和环境间的关系,再依照需要逐步完成,这便是所谓的运动协调能力。运动协 调能力并非思考,它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没有记忆积累,属于身体的智能。幼儿的语言学习,重于沟通,而 不在思考。幼儿从不去记忆他讲过的话,需要怎么讲,

23、他便怎么讲,不受思考的局限。幼儿语言学习能力远超过 大人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运动协调能力会影响孩子对环境的认知,使自己和环境得以进行更积极主动地协调, 也就是所谓的知觉运动。我们知道幼儿在7-18个月期间,大脑右半球的语言区和运动协调区(motor plan)逐渐发 展成熟,早期的感觉通路和感觉运动,逐渐发展出知觉运动(motor play)的能力,幼儿的自发性学习也大幅增加了。这段期间,幼儿颈部后方的前庭神经核的功能也逐渐成熟,前庭觉在前庭平衡的促动下,快速成长。本体感也在 触觉、大小肌肉及关节的协调下,发展的更成熟,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也更为灵活了。婴幼儿透过耳朵输入言语的 信号,大脑的听觉区

24、会分辨声音的形态,并操作发音器官唇舌、声带、鼻腔做出回应,并从为期一年的呀呀学 语中,逐渐发展到能发出较清晰明确的言语。除了用耳朵听,语言也需要视觉,对方的表情、手势、肢体动作, 以至于语调、声音大小,这是比语言本身更具有沟通的能力。但是,如果平衡感(前庭觉)不良,往往造成幼儿 好动不安。平衡感(前庭觉)不协调,不但会使大小肌肉和身体其他感官配合不协调,而且会造成笨手笨脚,好 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弊端,并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和左右脑的均衡发展。人类感知觉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感觉通路;第二阶段:发展感觉动作;第三阶段:认 识身体形象;第四阶段:形成知觉运动;

25、第五阶段:发展认知学习。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大肌肉的健全 成长,所以平衡感的好坏,扮演着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前庭信息及平衡感协调而成的前庭平衡能力,会直接干 扰运动协调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健全发展。经由触觉及大小肌肉、关节运动、婴幼儿逐渐能掌握身体的灵活度,知 道如何操作自己的身体。本体感和运动协调能力,使婴幼儿对环境有足够的认知,进而影响语言表达、逻辑思考、 科学探索及人际关系的成长。因此我们说,当婴儿出生后,进行必要的以感知觉统合为内容的发展性训练都是必 要的。特别是神经系统失调儿童,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二)感觉统合失调有哪些表现?1、本体感觉不良,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本体感功能不足的

26、儿童常表现出穿脱衣裤、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 动作缓慢及笨拙;害怕或逃避运动,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均显笨拙,运动协调不佳,不敢做跳高、荡秋千、走平衡 木等活动,活动中常常经受挫折,更无创造力;吃饭时常掉饭粒等;常常站、坐姿势异常,端坐十分困难;写字 姿势不正确、速度慢、字迹不规则,阅读跳行、漏行 。2、语言发展迟缓。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肌肉发育欠佳,影响舌头及唇不肌肉、呼吸和声带的运动,从 而造成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佳.。3、结构与空间知觉障碍。其原因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一方面可能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有脑 半球的功能有关。其表现大多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辨不清,易迷

27、失方向;视觉不平顺,无法做平 顺移动,所以,喜欢看移动中的物体,看书易跳字、跳行,严重者则无法进行阅读,做功课是眼睛易疲劳,造成 学习能力的不足。4、触觉防御障碍。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时,触觉防御系统就会做出防御性反应(自卫性或保护性防御、辨别 性反应)。当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良,会影响到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导致触觉防御障碍(即防御过强 和防御过弱)。其主要表现为:其一、触觉敏感的儿童,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较弱,而固执于已经熟悉的环境和 经验上,排斥对新事物的学习与适应,常常胆小、害怕陌生环境、害羞、喜欢粘人,洗头和洗澡等都会反抗;在 团体中独占性强,朋友少,常陷于孤独之中;对周围环境

28、信息的过滤、整理能力明显不足而注意力不集中。其二、 喜欢某种特殊的熟悉的感觉,如咬指甲或吮手指;讨厌被触摸或拥抱,却喜欢触摸或拥抱别人摇晃;缺乏痛觉, 甚至有自伤等行为;味觉异常,容易偏食、挑食;喜欢触摸生殖器等。其三、触觉过分迟钝的儿童则反应慢、身 体动作不灵活、手脚笨拙,缺乏自我意识,不敢爬高、无法顺利下楼梯、怕坐旋转木马;重心不稳,情绪特别不 安定,无法保护自己;大脑的分辩能力差,发音甚至学习能力也很难发展。5、听觉语言障碍。这可能与前庭平衡功能统合障碍有关。儿童在早年的听觉较弱,太大、太高的声音(如环境 的嘈杂声音太多、父母经常发脾气或责骂等)都会给儿童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的保护膜,养

29、成拒绝听别人讲话 的习惯,长大后,就会表现出听力不佳或对别人的指令性语言反应迟钝,并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还会表现出语 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等。6、前庭功能障碍。地心引力对人类的影响最大。人的翻、爬、坐、站、跑等学习与前庭功能关系密切。前庭功 能影响身体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由于胎位不正、爬行不足、剖腹产婴儿以及婴儿期活动不足都会引起前庭功能不 足。其主要表现为:其一、前庭信息处理不良的儿童,视觉很难跟着目标移动,双眼更难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 眼球不能平移,常常以跳动的方式抓住新目标,因而在划线、玩球、阅读等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其二、前庭神经 功能不佳的儿童有的手脚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桌椅,甚

30、至害怕行动的现象。其三、前庭系统活动量低的儿童, 则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爬上爬下、不安地乱动以及注意力涣散等。其四、前庭感觉不良的儿童常常无法判断距 离与方向,在读写数字、字体或偏旁部首时常常读反或写反(如:“25”读或写为“52”、“p”读写为“b”、“入”读写 为“人”等等),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迷失方向或过分*近甚至碰撞到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进而使儿童 经常遭受挫折、丧失信心,以致阻碍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7 、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也跟感觉统合失调有关。其表现为:读写时常跳字、漏字、笔划颠倒;眼睛能够易酸, 怕数学;不专心,坐不住,上课常左右看等。无法写字,可能与大小肌肉发展不良

31、或手眼协调不佳有关;眼球运 转困难,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和耐心不足。 由此可见,哪些触觉、前庭感觉及听觉体系明显有问题的儿童;经常出现同类异常行为、有自伤倾向、自我刺激 行为的儿童;操作教具和完成某种特殊目的行动有明显困难的儿童;喜欢独处,无法参与群体游戏和沟通的儿童; 对触摸过分害怕或特别喜欢者;对爬高、旋转过分喜欢或过分害怕的儿童;语言发展迟滞的儿童;姿势及平衡感 显著不佳,或全身运动机能明显不佳的儿童应该加强感知觉统合的训练。(三)感觉器官发展与感知觉统合的关系脑科学告诉我们,婴儿出生后的7 个月里,大脑在感官接受外界事物的不断刺激后,逐渐在左脑开始进行初步 的对照、了解,以及记忆的统合。大

32、脑功能分化及神经系统便在感觉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并促进了知觉的进一 步发展。视觉区、听觉区、味觉区、嗅觉区均位于左脑的底层,触觉及平衡区位于脑的中央。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但是,在3 岁之前,幼儿的视力尚未发育成熟,虽然他已经认识大部分的图形,颜 色,甚至文字,但视觉的清晰度仍远不如成人。这倒不是视觉的辨别力不足,而是两眼的焦距的成熟度还不够。 人类有两只眼睛,所以有两个视觉,中间是重叠区,成为中心区,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焦距。两旁则成为周边视, 是两眼视觉不重叠的地方。焦距的稳定性全来双眼视觉神经及视觉肌肉的成熟。焦距稳定后,幼儿的注意力才能 比较集中,也才开始有阅读的能力。通常焦距的稳定大约

33、在3-4 岁之间。在这以前,幼儿的中心视无法完全协调 成一个影像,所以,给孩子看的东西最好要大,要简单一点。正是由于正前方的中心视看不清楚,眼旁的近距离 物体会对他们产生特别的吸引力。所以婴幼儿非常需要东张西望,它不但可以促使幼儿颈部肌肉及神经体系发展 成熟,还有助于幼儿视、听觉肌肉及神经稳定发展,有助于他们的视觉焦距及倾听能力的成长。视觉肌肉及视觉 神经由眼皮及眼眶附近开始,顺着眼尾,通过天灵盖附近,在耳朵上方,顺着后耳连接听觉肌肉及听觉神经,由 耳下方倾斜向后颈部,左右两个系统交接后颈头盖下面的前庭神经核,再传至后脑的视觉区及听觉区。所以,如 果颈部肌肉和颈部神经发展不成熟,连带影响视觉肌

34、肉及神经的发展,造成幼儿焦距不稳定,看书时容易跳字、 跳行,眼睛也容易疲劳,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的使用也显得不灵活。听觉区的信息深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中,因此听觉的辨音能力,对人类的潜意识影响很大,在心理上也产生很 大的作用。婴儿出生的那一刹那的强烈挤压,使得大脑记忆区受到强大的冲击。胎位变化的感觉长而缓慢,逐渐 对大脑平衡神经产生左右。出生时的挤压则短而强烈,记忆区立刻形成对感觉的接收架构,辨音能力也因此产生, 对一个人终生的乐感能力都有影响。剖腹产的孩子触觉差,记忆区接受感觉层次的架构不良,而影响孩子的发音 的正确性。充分利用孩子喜欢听的声音,引导他对声音及环境关系的认知,如声音的大小、长短、高

35、低、音源、 动物声、自然声等的分辨及了解,便可养成孩子对声音的敏锐度及关心,对孩子长大后的倾听能力也有较大的帮 助。其实,胎儿从母体怀孕5个月起就有了听觉。所以我们又可以说,辨音能力与触觉有密切关系。 嗅觉是潜在的智能基础。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最复杂的器官。原始人类便是*着嗅觉,来寻找水源、食物, 并能避开可能的危险。嗅觉能协助我们灵敏地认识环境,进而保护自己。一般来说,嗅觉教灵的人,大多是判断 力及敏锐性较强,较有智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人。味觉会影响生活品质。味觉也是婴幼儿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舌头的味觉分化相当复杂,前面甜的、 中段苦的,旁边酸辣的,必须让食物留在嘴里较长的时间,才能感

36、觉出各种味道的“美”,味觉教育需要相当的耐 心和时间。 14-15 个月左右,要让孩子自己吃饭,即使吃的满地都是,只要等一会儿清理即可,这能锻炼孩子大 小肌肉及手眼的协调。味觉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避免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习惯。触觉在感觉中,接受刺激最多、也最复杂。触觉又以出生那一刹那受到的刺激最具有爆发力,那时全身感觉细 胞及感觉神经同时和大脑记忆区进行强而有力的互动,所以触觉学习不足,会引发大脑分辨能力不足,对外界的 刺激不是太迟钝,便是太敏感,造成婴幼儿适应环境的困难。触觉感觉不足,经常会有害羞、粘人、怕生、笨手 笨脚、情绪不安以及发音不良等现象,还会衍生挑食、偏食、咬人、

37、自伤等行为,严重的话更会出现自我封闭现 象。触觉神经分布在全身各处,影响最广,也最多元,因此在大脑的整合的作用中也最大。触觉感觉差,会引发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分辨力不佳,甚至会造成大小肌肉及关节协调不良。处理前庭平衡的整个感觉系统,则称为前庭觉.。视、听、嗅、味等感觉,头部和颈部的所有活动,以及这些信 息和大脑功能区脑细胞的互动,都属于前庭觉。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在 脸的正前方,传达视、听、嗅、味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神经 核。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信息的守门器官,身体任何信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处

38、理前庭 信息,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称为前庭体系。前庭体系正好位于身体倒三角形架构的上方,是 最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前庭体系必须和平衡体系保持密切的协调,人类才能理解视听信息和身体间的正确关系, 进而做出应有的反应,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由于前庭平衡的关系,前庭觉的成熟与否与平衡感觉关系密切。平衡感失调,会造成身体行动不稳定,形成好 动不安的现象。多动的孩子,前庭觉的发展普遍存在问题。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 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遭到障碍。实际上词汇体系的成熟,和运动协调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 3 岁前后的左右脑功能分化,如果前庭觉发育不好,对于

39、这些功能也会形成障碍。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传送的信息,必须经过颈部才能到达大脑,所以颈部的神经结构最为复杂,而影响人类学习能 力最大的前庭觉也在颈部。婴儿的爬行阶段是发展他们的平衡感及视觉空间最重要的时期。爬行中,颈部运动也 最多,有助于颈部神经结构的完整发展,因此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绝对不能缺少爬行的。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通常孩子2 岁半到3 岁期间,左右脑的功能逐渐发展成熟。人类刚出生时,位于后脑叶的 左脑区,先以被动接收方式,让感觉信息分别进入视、听、嗅、味、触觉及平衡功能区内,6-7 月左右,前叶脑 的右脑,逐渐产生主动响应环境的语言与运动协调能力,幼儿也开始发挥较积极的学习能力。

40、特别在 1 岁半以后, 这个能力快速地发展。这也是右脑学习的高效率时代。这时幼儿的语言能力出现爆发似的成长,独立生活能力也 在快速发展中。而在这个时候,左脑在感觉经验及身体运作相互间的作用下,逐渐了解和积累经验,并发挥思考 的功能。幼儿 3 岁后,左脑功能已有明显基础,幼儿也渐渐有他的个性、意见和习惯。表面上,他的左脑功能虽 然增加了,若没有跟右脑取得平衡的话,反而限制了他的学习发展。但这段期间,右脑接收功能仍很强,幼儿会 在心中残留记忆痕迹的现象不高,除少数触觉发展不良的幼儿外,过分运用左脑的现象,很少发生。左脑的功能 为组织、理解、推论、逻辑,也就是所谓的认知发展,它是感觉经验的整合,感觉

41、充分发展的幼儿,左脑思考能 力也较成熟。幼儿由于右脑发达,注意力容易被吸引,而且也较感性,所以1 岁半以后的幼儿左脑的教育也非常 重要。认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前叶脑的右脑功能区,专门负责观察、想象及创新。左脑是旧经验的积累、右脑 则是新情景的接收,左脑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右脑则协助我们掌握现在。右脑没有储存,没有记忆、没有成见、 没有意识形态,它鲜活地存在生命中,并真正体会生命的喜悦和快乐。左脑过于发达的人,会变得僵化、固执、 紧张,但右脑过强则会分不清应有的人际关系,成为社会适应性差的人,有时甚至会神经兮兮的,如同电影中的 莫扎特。右脑虽然珍贵,但过犹不及,同样会制造问题。强化右脑功能,也

42、绝不是刻意去压抑左脑便可办得到。 一般成人的左脑比较发达,所以右脑经常无法发挥,若是想改善这种情况,反而要在左脑下功夫。当左脑能完全 放松时,右脑就能发挥其功能,左右脑均衡发展的人才能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并且热情地看待生命。右脑的成熟 会连带使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绪更趋于成熟。左右脑要均衡发展,有赖于大脑感觉信息的顺利整合,也就是各种感官和神经体系的协调能力,若感觉统合不 佳,左右脑的成长也会遭到挫折。一旦左右脑运作混乱,学习能力也势必陷入困境。左右脑交替成长是个自然现 象,应该让他们相辅相成、均衡发展。(作者:陈文德来源: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综上所述,进一步证明了感觉器官作为信息接收体在感知发

43、展中的积极作用。由于感觉和知觉在人类发展过程 中具有不可分的特点,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只讲感觉器官发展而不谈他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的作用,则 无法说明感知觉统合的价值和其科学意义。三、感知觉统合训练的组织与实施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对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许多科学的理论和理念已经开始走出书本,进入我们的生活,感觉统合理论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这一理论对神经 系统失调儿童进行的训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理论,其实不仅适用于神经系统失调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同样适用于正常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目前国内除了特殊学校建立了感知觉训练

44、室,配备专门 的“感统器材”外,许多普通幼儿园都建立了感知觉训练室,配备了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甚至一些公园的儿童游乐 场也配备了许多可以用来进行感知觉训练的器材,当然他们仅将其作为儿童游戏、玩耍的器械。实际上,对一般 儿童感知觉发展进行训练的器材和条件随处可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感知觉训练决不是感觉训练,而是通过环境和物理器材,通过对儿童感官的刺激,促进大脑 神经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即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 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并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提高的训 练。感知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科学的训练

45、方法,因此,他必定要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组织来完成。否则,只能 说是“游戏活动”。进行感知觉统合训练,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对受训儿童进行前期评估;其次要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别训 练计划;第三组织实施并适时进行阶段评估;最后进行终结评估。(一)前期评估 感知觉统合训练的前期评估是通过观察、访谈和测验工具等多种途径来收集有关信息、鉴别施训对象、确定教育 目标和检验教育效果的综合过程。进行前期评估的目的就是要对施训对象进行全面把握,即对他们身心发展的各 个方面进行较全面地把握,包括感官功能、平衡协调能力、语言、日常行为、社会交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并依 据评估的结果制定个别教育方案和组织实施计划

46、。评估的内容与方法:(方俊明)1、身体形态指标:包括出生年月、身高、体重、呼吸和脉搏、腰(胸)围等;2、感觉器官功能指标(1)听觉。听觉是个体对声波物理特征的反应。听力评估主要通过听力检查进行。听力检查通常包括主观测听和 客观测听两种。主观测听包括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检查、纯音测听等,主要通过被测者的主诉、手势或控制 指示灯,测定被测对象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纯音或语音刺激的反应。客观测听则以被测者接受声音刺激后引 起的生理反应(如耳对声波的声阻抗现象、脑干电位等)作为判断听觉功能状态的指标。(2)视觉。眼睛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它具有机敏度、能见度和视觉感受速度等视觉功能。有关检查主要从光感

47、、 视力、视野、色觉、眼压等方面来进行。(3)嗅觉。嗅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嗅觉的适宜刺激主要是呈气态的、有机的、可挥发性化合物分子, 刺激源常常离嗅觉感受器有一定的距离。检查主要通过运用不同的可挥发的化合物让其分辨,如臭味、香水、酸 味、水果味等。(4)味觉。味觉也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舌头上的味蕾(taste bud)是味觉感受器,分布于口腔粘膜内。 检查主要通过食物液体让其进行辨别,如酸、甜、苦、辣、咸等。(5)触觉。触觉,有的书上称之为肤觉,指的是皮肤得到的感觉。皮肤是人的重要感觉接受器。皮肤细胞通过神 经,向大脑反馈环境的变化和肌体所受到刺激。如通过皮肤知道冷、暖、温、凉、

48、痛痒、尖硬、柔软等。检查主 要运用可取器材对其进行皮肤刺激并观察、询问其感觉。3、神经系统功能指标 神经系统是体内神经细胞形成的各种神经组织和结束的总称。包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个部分。其功 能是调节体内各器官的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在脑内产生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临床检查主要 考虑一般视诊、头颅检查、颅神经检查和反射等方面的检查。( 1)一般视诊。包括生气状况、面容、意识状态(清醒、昏迷、嗜睡等)、反应情况(活跃或迟缓、激动或冷漠、 安静或好动、健忘或幻觉)、动作与步态、肌肉张力和运动协调等。( 2)头颅检查(3)颅神经检查。主要针对12 对脑神经功能的检查。( 4)反射

49、。包括深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膝反射、跟腱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病理反射 等。组织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成立评估小组,通常 35 人组成,主要任务是访谈、观察、组织测试、记录等。(2)制定评估方案。依据测试对象,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案和测试计划。整体测试时间通常不少于一周,单项测试 时间一般安排在当天完成。( 3 )组织测试。依据方案进行,测试过程应加强对测试对象的观察,尽可能的将测试者的原始状态记录下来。(4)客观的分析测试结果并做出相对科学的结论。(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IEP)人总是有差异的,神经系统失调儿童也是有差异的,而且他们的差异性更加突出。因此,我们不能用

50、一个方案和 一个训练计划去服务所有对象。我们看到一些机构给儿童进行感知觉统合训练,就是让所有孩子在所有器械上完 成一样的训练,甚至完成数量也是一样,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是由专门的小组来完成的,小组成员包括教师、康复师、医生、 心理师、政府官员、家长等参加,在我国目前阶段还做不到这点。但是我们应尽可能让家长参与进来,这样可以 使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了解整个计划的制定过程和具体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这对于家长配合计划的 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个别教育计划通常有综合计划和单项计划两种,但是不管是那种计划,计划的制定一定要 呈现阶梯式的渐进。个别教育计划的

51、主要内容通常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行为界定。行为界定的内容依据评估报告的结果给出,文字简明扼要,是什么问题就写什么问题。2、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是预设目标,是组织者依据自己的经验和预计达到的目标而确定的。文字必须简明扼要, 做到条理清楚。3、短期目标(阶段性目标)。是通过训练后近期拟实现的目标。短期目标依据长期目标制定,为实现长期目标服 务。短期目标的制定要具有适当的弹性,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整。文字也必须简明扼要,做到条理清楚。4、具体实施计划(干预措施)。具体实施计划依据短期目标制定,围绕实现短期目标服务。具体实施计划的条目 尽可能细致、周详(感知觉统合训练计划的制定,要详细到每个器械每天要达

52、到的训练强度(次数和组数 )。文 字也必须简明扼要,做到条理清楚。(三)训练的组织实施 训练是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感知觉统合训练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就是在各种器械上按计划完成每天应该完成的 训练量,但是作为训练指导组来说,一是要对受训者完成计划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要十分注意观察他们的 体力和情绪变化状况,注意对孩子安全的保护。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尽可能将器械使用顺序设计的更合理。必要时,可以将童话故事与训练结合起来,以调 动孩子参加训练的兴趣。三是要适时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四)儿童感知觉统合训练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原则 训练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配备是感知觉统合训练所必

53、要的硬件条件。场地建设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1、场地面积:80150m2,地面平整,有一定弹性(可用地毯或地板革),四周墙壁以暖色调为主(不要装大的 镜子),据地面1.2m以下要进行软包,以保证儿童安全。2 、器械布置。感知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场地的摆放,尽可能沿场地的四周摆放,器械离墙的距离一般为5 0公分左 右。场地中央必须保留出不小于20 m2的活动空间。3、所有器械在使用前要进行详细检查,对有棱角的部位要用泡沫包裹起来,防止碰伤儿童。4、对使用滑道的场地,在滑道终点要有防撞设施。5、训练场地附近要设立更衣室,有条件的要设立淋浴间和卫生间。 感知觉统合训练器材配备的基本原则:各地和各个学校可以

54、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配备。配备中切忌贪大求洋, 做到大型器械与中、小型器械合理选配。单个器械数量可以根据场地同时可以安排训练的儿童数进行配置。对于 一些易损、易耗的器械要有一定的储备量。由于接受训练的都是儿童,对器械或器材的选择一定坚固耐用,确保安全。切不可图便宜而忽视器械设备的安全 可靠性。参考文献:王振宇:心理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袁之琦、游恒山:心理学名词辞典,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0年 【美】斯腾伯格著,杨炳钧、陈燕等译:认知心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生, 2005年【美】温克斯特恩、琼斯玛著,刘昊译:特殊教育指导计划,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 谢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徐景俊:特殊儿童康复概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