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儿童疾病救治与安全防护工作方案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7433464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疫情期间儿童疾病救治与安全防护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疫情期间儿童疾病救治与安全防护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疫情期间儿童疾病救治与安全防护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疫情期间儿童疾病救治与安全防护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期间儿童疾病救治与安全防护工作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疫情期间儿童疾病救治与安全防护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做好新冠流行期间我省儿童安全管理,根据卫健委新冠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省内外相关文件,特制定本方案。一、居家儿童安全管理(一)婴儿居家护理与疾病防护1. 保持居室通风,生活用品实行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尿片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2. 家庭观察:每天早晚各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册;记录喂养及呼吸情况。假设出现发热或吃奶差、吐呛奶、精

2、神反应差、气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3. 家庭预防性物品消毒:台面、婴儿床等新生儿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地面、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可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4. 母乳喂养:母亲哺乳时要佩戴罩,注意手和乳房的清洁卫生。由于尚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存在于母乳中,对疑似/确诊病例不建议母乳喂养。但建议定期挤出乳汁,保证泌乳,直至排除或治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方可母乳喂养。(二)儿童居家预防措施1. 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2. 疫情期间建议推迟或取消常规的儿童保健健康检查,儿

3、童疫苗预防接种的建议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冠流行期间预防接种临时指南。3. 儿童应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走亲访友,防止与呼吸道感染者、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及接触过来自疫区人员的人群接触,确需外出的正确佩戴罩,做好防护措施。4. 保持居室清洁,温度适宜。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到1小时,通风时,可将孩子转移至另一房间,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5. 督促儿童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避免年幼儿童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诉儿童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如电梯按钮等人群频繁碰触的表面)。教育或帮助儿童饭前便后、游戏玩耍、咳嗽喷嚏、接触过唾液和分泌物

4、之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6.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修指甲、勤换衣物,并保持衣物干净整洁。教导儿童如果要咳嗽或打喷嚏,应用纸巾遮住鼻,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有盖的垃圾箱,用流动的清水认真洗手。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可以用弯曲的手肘遮挡自己的鼻,再彻底清洗手臂。7.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多食用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新鲜的水果蔬菜,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AD和矿物质等。多饮水,不吃野生动物,所有肉类烹饪熟透才能进食,所有饮食用具消毒。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均衡营养,培养良好饮食行为,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适当锻炼或活动,增强抵抗力。

5、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三)儿童外出预防措施1. 假设需外出,应给儿童佩戴儿童专用的一次性罩,尽量与无防护人员保持距离。有条件应优先选择儿童N95防病菌罩,其次儿童外科罩T儿童医用罩T 一次性罩T儿童棉罩,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罩。密切注意儿童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情况,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罩,易引起窒息。2. 外出时建议随身携带纸巾和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鼻,用来捂住鼻或擦鼻涕的纸巾应包好并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外出中不方便流水洗手时,咳嗽、打喷嚏、给儿童擦鼻涕后家长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3. 外出时可戴上手套,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6、教育儿童外出时不要到处乱摸,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鼻、眼。4. 外出回家后,儿童应注意清洁顺序:洗手T取罩T脱衣服换鞋T认真洗手T清洁面部,如果儿童配合,再清洗鼻腔和漱。外出时穿戴的衣物、手套、携带的物品,如怀疑有沾染病毒可能(如发热门诊就诊),应及时清洁消毒。外出回家后家长清洁顺序:家长先更换自己和儿童外衣;家长洗手,再帮儿童洗手;家长再洗手;家长换衣洗手后方可与儿童接触。(四)儿童疾病处理措施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假设儿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先确定是否存在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者是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7、(核酸检测呈阳者)有接触史;或者是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者是有聚集性发病。如果有上述流行病学史,需前往定点医院进行诊治。如果没有明确的上述流行病学史,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无明显食欲变差,精神尚可,先居家监测儿童体温,按正常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假设症状无缓解,进行性加重,精神状态变差,呼吸急促,建议就近到开设儿科门诊的医院就诊,遵医嘱按预检分诊流程检查治疗。前往就医时的个人防护注意事情请参照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冠流行期间公众就医临时指南。(五)家长或照护者预防措施1. 家长或照护者应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护知识,知晓婴儿居家

8、隔离措施、家庭护理及观察要点。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暂停新生儿病房探视和送母乳或捐赠母乳等事宜。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签署告知书或需要办理出院的家长,须经医院统监测排查后方可。2. 家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罩,勤洗手,外出回家后更换衣物和鞋,彻底全身洗漱清洁再接触儿童。3. 主动戴罩,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将手肘遮挡自己的鼻,再彻底清洗手臂,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流动水洗手。4. 儿童的物品、玩具和餐具定期消毒。避免与儿童共用毛巾、水杯。建议儿童有固定的餐具,家庭提倡分餐;如不能实现分餐,建议家庭其他成员使用公筷公

9、勺。每顿饭后仔细清洗餐具,对耐热的物品建议蒸锅开锅后,蒸十分钟。5. 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儿童(包括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儿童喂食)。级预检分诊制度。执行发热儿童接诊、筛查流程,加强发热儿童预检分诊、登记、报告等工作,做好病例排查,及时识别可疑病例,认真落实发热儿童登记报告制度。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新冠诊疗方案做好临床诊疗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需向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将病例转诊到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儿童隔离病区,新冠救治专家组成员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儿科医生,治疗方案由发热病房医生及儿科医生共同确定。2. 强化院

10、感防控。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院感控制管理,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消毒和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严防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要强化院内疾病人群与健康人群就诊区域隔离分流,加强儿科病室管理,减少家属陪护,暂停病房探视和新生儿陪护。3. 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对医务人员全面开展新冠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密接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对门诊、急诊、检验科等重点岗位医务人员要开展培训效果考核评估,确保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二)托幼园(所)1. 加强感染管理。托幼园(所)主要责任人是

11、本单位新冠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切实保障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和最新版新冠防控方案,建立防控工作体系,在开学前做好疫情排查、园区消毒、防护用品配备、健康教育等准备工作。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学后应严格晨检及全日健康检查,做好因病缺勤的登记和追踪。发现疑似/确诊新冠的患儿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了解教职员工和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托幼园(所)应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的风险。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等工作。2. 做好清洁消毒管理。加强托幼园(所)环境

12、(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儿童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处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做好终末消毒。由于目前尚未有新型冠状病毒儿童流行病学相关具体数据,故建议暂不进行托幼园(所)托管服务。三、辖区儿童安全管理(一)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联系,加强对辖区儿童保健管理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做好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托幼机构人员疫情防控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对有流行病学史尚在隔离期间的儿童,应按照最新版本的有关新冠诊疗、防控方案及有关指南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部署要求,指导家长或照护者做好儿童的隔离观察。对辖区内儿童家长或照护者进行预防新冠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儿童家长或

13、照护者科学认识,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5号)和民政部、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民发 9号)的要求,全面掌握辖区内儿童信息,做好社区儿童疫情防控工作。在当地委统部署下,会同城乡社区组织按照“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规范运转、异常就医的原则将来自疫情发生地区、外地返回居住地的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发热和症状检测,进行有效管理。(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儿童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作用,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利用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儿童及其照护者开展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鼓励以互联网形式,通过开设“网上问诊、“发热门诊等服务板块,开展儿童保健在线咨询和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