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PPT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415319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虽有佳肴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虽有佳肴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虽有佳肴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虽有佳肴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有佳肴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age 1虽有佳肴 礼记【学习目标】n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n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n【学考考点】:n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n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Page 4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

2、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课文节选自课文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它对。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预习检测n 1、给下列红字注音:n 佳肴()()自强()兑命()学学半()n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n

3、 虽()旨()至道()n 善()困()是故()自强()自反()n 故曰:教学相长()n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n 。ji yoqingyuxio即使即使甘美甘美最好的道理最好的道理自我勉励自我勉励好处好处不通,理解不了不通,理解不了所以所以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_,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儒儒仪礼仪礼儒

4、家儒家仪礼仪礼周礼周礼小戴礼记小戴礼记 孔子和弟子孔子和弟子修身作人的准则修身作人的准则礼制、礼仪,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解释仪礼 礼记礼记,又名,又名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礼记和和周礼周礼仪礼仪礼合称合称“三礼三礼”。虽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旨也;虽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善也。是故是故/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能自反也;知困,然后知

5、困,然后/能自强也。能自强也。故曰:教学故曰:教学/相长也。相长也。兑命兑命曰:曰:“学学/学半。学半。”其其/此之谓乎?此之谓乎?古文朗读古文朗读2、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翻译翻译(1)虽虽有有嘉嘉 肴肴(2)弗)弗食食,不知其,不知其旨旨也也(3)虽有)虽有至道至道,弗学,不知其,弗学,不知其善善也也(4)是故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即使即使好,美好,美用鱼、肉做的菜。用鱼、肉做的菜。吃,品尝吃,品尝(味道)甘美(味道)甘美最好的道理最好的道理好处好处所以,因此所以,因此不通,理解不通,理解不了。不了。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

6、有美味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己也有不懂的地方。(5)知不足,然后能自)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也;也;知困,然后能知困,然后能自强自强也也(6)故曰:教学相)故曰:教学相长长也也(7)兑命兑命曰曰“学学/学半。学半。(8)其其 此之谓乎此之谓乎反省反省自我勉励自我勉励促进。促进。表示推测语气。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大概,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此之谓乎

7、之谓乎”是一种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大概说的就是吧。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所以说“教教”和和“学学”是相互促进的。是相互促进的。兑命兑命说: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译文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之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

8、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合作探究1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道理:道理:“教学相长”-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2、文章开头写、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虽有嘉肴”有何作用?有何作用?类比论证。从从“佳肴佳肴”写起,是为了由写起,是为了由“佳肴佳肴”、“至道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佳肴”、“至道至道”作类比,教与学

9、的关系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类比推理推理”。(用用“佳肴佳肴”作喻,由浅入深,作喻,由浅入深,引出要论证的道理。)引出要论证的道理。)3、课文结尾引用、课文结尾引用兑命兑命的语句,有的语句,有什么作用?什么作用?引用论证。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的观点。“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兑命曰:“学/学半。”n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

10、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谈谈“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道理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还意味着

11、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知困”而而“自强自强”。主题归纳主题归纳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的,即“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告,告诉我们实

12、践出真知的道理。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归纳探究(1 1)通假字:兑命曰()(2 2)古今异义:虽有至道(古义:今义:)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然后知不足(古义:今义:)(3 3)词类活用不知其旨也()不知其善也()通通“说说”,指殷商时,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的贤相傅说即使即使虽然虽然甘美甘美意义意义不通,理解不了不通,理解不了困难困难促进促进增长增长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作名词,好处形容词作名词,好处这样以后这样以后语气词,表顺承,语气词,表顺承,可不译可不译(4 4)一词多义:学学半()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不知其旨

13、也()(5 5)文言句式教教向别人学习向别人学习表示推测表示推测它的它的判断句判断句 倒装句(倒装句(“此此之谓也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常翻译为是一种固定句式,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大概说的就是吧。吧。”积累n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n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n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背景资料】:n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n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

1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脉络梳理虽有佳肴虽有佳肴类比引入类比引入逐层论证逐层论证引用作结引用作结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学学半,此学学半,此之谓之谓教学能相长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主题n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语言特点字词句归纳n 一、通假字n 兑命曰 n 二、古今异义n 1、虽有至道n 2、不能知其旨也n 3、教然后知困n 4、教学相长也n 三、词类活用n

15、1、不知其旨也n 2、不知其善也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古义:甘美。今义:意义。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古义:促进。今义:增长。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作名词,好处。n 四、一词多义n n 学n 其n 五、文言句式n 1.判断句n 2.倒装句学学半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不知其旨也教向别人学习表示推测它的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积累n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n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n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检测n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课堂检测n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儒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与 周礼 仪礼 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仪礼 ,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做人的准则 。解释翻译虽()旨()至道()善()困 ()是故()自强()自反()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