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软膏剂.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415001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7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7章软膏剂.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7章软膏剂.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7章软膏剂.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第7章软膏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软膏剂.(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子教案电子教案 目录绪论绪论 第一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八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知识目标知识目标l掌握软膏剂的概念和常用基质、制备方法掌握软膏剂的概念和常用基质、制备方法.l熟悉凝胶剂的概念、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检查和包装熟悉凝胶剂的概念、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检查和包装储存。储存。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外用制

2、剂指主要用于皮肤表面,用于保护皮肤、外用制剂指主要用于皮肤表面,用于保护皮肤、治疗皮肤各部位疾病(如烧伤、湿疹、痤疮等)或治疗皮肤各部位疾病(如烧伤、湿疹、痤疮等)或治疗某些系统性疾病(主要指透皮贴剂)的一类制治疗某些系统性疾病(主要指透皮贴剂)的一类制剂。剂。特点:特点:n局部作用:局部作用: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n全身作用全身作用:药物经透皮吸收:药物经透皮吸收 TTS(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一、皮肤结构和生理一、皮肤结构和生理 脂溶性药物的贮库脂溶性药物的贮库透皮贴剂的主要

3、吸收部位透皮贴剂的主要吸收部位药物不吸收药物不吸收,被被酶酶降解降解角质层角质层+活性表皮活性表皮(基底、棘、粒、透明层基底、棘、粒、透明层)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一)皮肤用药的目的(一)皮肤用药的目的1 1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防紫外线照射、皮肤损害、水分蒸发防紫外线照射、皮肤损害、水分蒸发2 2对角质层的作用对角质层的作用 治疗角化过度。治疗角化过度。3 3作用于活性表皮和真皮作用于活性表皮和真皮 如治疗皮炎、湿疹、癣如治疗皮炎、湿疹、癣等。等。4 4作用于皮肤附属器作用于皮肤附属器 如治疗痤疮。如治疗痤疮。5 5通过皮肤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如硝通过皮肤进入体循环,

4、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如硝酸甘油软膏用于预防心绞痛。酸甘油软膏用于预防心绞痛。二、皮肤病变与局部用药二、皮肤病变与局部用药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不同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适用于不同的剂型。不同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适用于不同的剂型。1.1.急性阶段无渗出液:混悬剂、散剂;急性阶段无渗出液:混悬剂、散剂;2.2.急性阶段有渗出液:溶液剂;急性阶段有渗出液:溶液剂;3.3.亚急性阶段有丘疹与小片增厚:软膏剂、亚急性阶段有丘疹与小片增厚:软膏剂、乳剂、混悬剂;乳剂、混悬剂;4.4.亚急性阶段有糜烂或少量渗出液:糊剂;亚急性阶段有糜烂或少量渗出液:糊剂;5.5.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乳剂、软膏剂

5、;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乳剂、软膏剂;6.6.苔藓样变:软膏剂苔藓样变:软膏剂(二)常用皮肤外用制剂(二)常用皮肤外用制剂局限性皮肤增厚、粗糙,表面纹理加深、增宽局限性皮肤增厚、粗糙,表面纹理加深、增宽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二节第二节 流变学流变学一、流变学定义一、流变学定义流变学流变学是研究物体是研究物体变形变形和和流动流动的科学。的科学。是把是把固体固体和和液体液体的性质结合为的性质结合为整体整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在外力作用下,物体会在外力作用下,物体会变形变形和和流动流动。变形变形-理想固体弹性有关理想固体弹性有关流动流动-理想液体粘性有关。理想液体粘性

6、有关。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一)弹性变形(一)弹性变形 给给固体固体施加施加外力是,固体就变形,外力外力是,固体就变形,外力解除解除时,固体就恢复时,固体就恢复到原有形状,是一种到原有形状,是一种可逆可逆的形状变化。的形状变化。弹性率弹性率大大:有脆性:有脆性,易破碎,易破碎,小小:有韧性,不易:有韧性,不易(二)粘性流动二)粘性流动 液体液体受应力作用产生变形(受应力作用产生变形(流动流动),应力),应力解除解除后,不能恢复后,不能恢复原有状态,是一种原有状态,是一种不可逆不可逆的过程。的过程。粘性粘性是液体内部存在的是液体内部存在的阻碍阻碍液体流动的摩擦力。液体流动的摩擦

7、力。液体的液体的粘性粘性不同,不同,流动流动速度不同。速度不同。二、弹性变形和粘性流动二、弹性变形和粘性流动弹性率将决定材料刚性的强弱弹性率将决定材料刚性的强弱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在流速不太快时,可将流动着的液体视为互相平行移动在流速不太快时,可将流动着的液体视为互相平行移动的液层叫的液层叫层流层流,由于各层的速度不同,便形成速度梯度,由于各层的速度不同,便形成速度梯度,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D Dy y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1.1.在单位液层面积(在单位液层面积(A A)上施加的)上施加的使各液层间产生相对运动的

8、外力称使各液层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外力称为为剪切应力剪切应力,简称,简称剪切力剪切力,以以S S表表示。示。2.2.剪切速度剪切速度,以,以D D表示。表示。X X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三、牛顿流动三、牛顿流动牛顿粘度定律:牛顿粘度定律: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下的剪切应力(S S)与剪切速度()与剪切速度(D D)成正比。遵循该)成正比。遵循该法则的液体为牛顿流体。法则的液体为牛顿流体。式中,式中,粘度或粘度系数,是表示流体粘性的物粘度或粘度系数,是表示流体粘性的物理常数。理常数。S1DDAFS或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

9、(一一)牛顿液体牛顿液体的切变速度的切变速度D D与切变应力与切变应力S S呈直线关系呈直线关系,且且直线经过原点。直线经过原点。(a)(a)牛顿流动牛顿流动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四非牛顿流动四非牛顿流动u把把不遵循牛顿粘度定律的不遵循牛顿粘度定律的物质称为物质称为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这种物质的流动现象称为,这种物质的流动现象称为非牛顿流动非牛顿流动。u 非牛顿流体的剪切速度非牛顿流体的剪切速度D D和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力S S的变化规的变化规律,经作图后可得四种曲线的类型:律,经作图后可得四种曲线的类型:塑性流动、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胀形流动、触变流动。假塑性流动、胀形流

10、动、触变流动。u 对于非牛顿流体可以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对于非牛顿流体可以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一)塑性流动(一)塑性流动(plastic flow)(plastic flow)塑性流动的流动曲线:曲线塑性流动的流动曲线:曲线不过原点不过原点,在横轴,在横轴S S轴上的某轴上的某处有交点,得处有交点,得屈伏值或降伏值屈伏值或降伏值。当当S S增至屈伏值后增至屈伏值后,液体开始流动,液体开始流动,切变速度切变速度D D和切变应力和切变应力S S呈直线关系呈直线关系。液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液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塑性流动塑性流动。塑性粘度(塑性粘度(plastic

11、 viscosityplastic viscosity););S S0 0屈伏值、致流值或降伏值屈伏值、致流值或降伏值(b)(b)塑性流动塑性流动0SSD引起液体流动的最低剪切应引起液体流动的最低剪切应力为力为屈伏值屈伏值S S0 0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二)假塑性流动(二)假塑性流动(pseudoplastic flowpseudoplastic flow)随着随着S S值的增大粘度下降的流动现象称为值的增大粘度下降的流动现象称为假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的特点假塑性流动的特点:没屈伏值;过原点;切应速度增大,没屈伏值;过原点;切应速度增大,形成向下弯的上升曲线,粘度

12、下降,液体变稀。形成向下弯的上升曲线,粘度下降,液体变稀。假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某些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及微粒分散体系处于絮某些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及微粒分散体系处于絮凝状态的液体。凝状态的液体。)1(1nSDna(c c)假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 a a 表观粘度表观粘度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三)胀性流动(三)胀性流动(dilatant flowdilatant flow)经过原点,且随着切变应力的增大其粘性也随之增大,表现经过原点,且随着切变应力的增大其粘性也随之增大,表现为向上突起的曲线称为为向上突起的曲线称为胀性流动曲线胀性流动曲线.(d d)胀性流动)胀性流动 胀性液体的流动

13、公式胀性液体的流动公式:n1n1,为胀性流体;,为胀性流体;当当n n接近接近1 1时,流动接近牛顿流动。时,流动接近牛顿流动。)1(1nSDna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胀性流体的结构变化示意图胀性流体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胀性流动的特点胀性流动的特点:没屈伏值;过原点;切应速度很没屈伏值;过原点;切应速度很小时,液体流动速度较大,当切应速度逐渐增加时小时,液体流动速度较大,当切应速度逐渐增加时,液体流动速度逐渐减小,液体对流动的阻力增加,液体流动速度逐渐减小,液体对流动的阻力增加,表观粘度增加,流动曲线向上弯曲。,表观粘度增加,流动曲线向上弯曲。在制剂中表现为胀性流动的剂型为含有大

14、量固体微在制剂中表现为胀性流动的剂型为含有大量固体微粒的高浓度混悬剂如粒的高浓度混悬剂如50%50%淀粉混悬剂、糊剂等。淀粉混悬剂、糊剂等。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四)触变流动(四)触变流动(thixotropic flow)(thixotropic flow)当对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或某种软膏剂进行搅拌时当对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或某种软膏剂进行搅拌时,由于其粘度下降,故流体易于流动。但是,放置一段时,由于其粘度下降,故流体易于流动。但是,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又恢复原来的粘性。象这种随着切变应力的下降间以后,又恢复原来的粘性。象这种随着切变应力的下降,其粘度下降的物质,即在等

15、温条件下缓慢地恢复到原来,其粘度下降的物质,即在等温条件下缓慢地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现象称为状态的现象称为触变性。触变性。(e e)触变流动)触变流动 凝胶溶胶凝胶滞后时间 D 下行线 上行线 滞后面积 S0 S 图 7-8 触变流体的流变曲线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产生触变的原因:产生触变的原因:对流体施加切应力后,破坏了液体内部的对流体施加切应力后,破坏了液体内部的网状结构,当切应力减小时,液体又重新恢复原有结构,恢网状结构,当切应力减小时,液体又重新恢复原有结构,恢复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因而上行线和下行线就不重合。复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因而上行线和下行线就不重合。触变流动的特点:

16、触变流动的特点:等温的溶胶和凝胶的可逆转换。等温的溶胶和凝胶的可逆转换。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性流体中多数具有触变性,它们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性流体中多数具有触变性,它们分别称为触变性塑性液体、触变性假塑性液体、触变性胀性分别称为触变性塑性液体、触变性假塑性液体、触变性胀性液体液体。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四、流变性的测定四、流变性的测定20毛细管粘度计(中低粘度牛顿流体)式中为粘度,P为液体密度t是样品流过毛细管的时间。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四、流变性的测定四、流变性的测定同轴圆筒粘度计 22粘度的测定粘度的测定 毛细管粘度计 式中为粘度,P为液体密度t是

17、样品流过毛细管的时间。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半固体制剂流变性测定仪器半固体制剂流变性测定仪器 penetrometer penetrometer 第三节 软膏剂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一、概述一、概述 u 软膏剂定义软膏剂定义 药物药物适宜的基质适宜的基质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外用制剂u分类分类: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 溶液型软膏剂溶液型软膏剂混悬型软膏剂混悬型软膏剂乳剂型软膏剂乳剂型软膏剂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按分散介质分按分散介质分:油脂性油脂性 水溶性水溶性 乳剂型(乳剂型(O/W,W/O)

18、u 软膏剂质量要求软膏剂质量要求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1 1均匀细腻,稠度适宜;均匀细腻,稠度适宜;2 2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3 3性质稳定;性质稳定;4 4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u 药物药物u 基质的类型基质的类型 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乳剂型基质u 基质的选择基质的选择二、二、软膏剂的组成软膏剂的组成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的特点油脂性基质的特点1 1)强疏水性物质,包括烃类、油脂类、类

19、脂类。)强疏水性物质,包括烃类、油脂类、类脂类。2 2)能促进皮肤的水和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无)能促进皮肤的水和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无刺激性。刺激性。3 3)性质稳定,不易长菌,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性质稳定,不易长菌,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4 4)油腻性大,不易洗,不适宜有渗出液的皮肤。)油腻性大,不易洗,不适宜有渗出液的皮肤。(1 1)烃类烃类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烃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烃凡士林凡士林 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 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用于调节其他基质的稠度 硅酮硅酮 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

20、性基质,不宜做眼膏基质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基质,不宜做眼膏基质 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2 2、常用品种、常用品种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液的患处可加入适量羊毛脂等吸水性较好的成分,增加吸水性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2 2)类脂类类脂类 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及其混合物,多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及其混合物,多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吸水性。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吸水性。羊毛脂羊毛脂 蜂蜡与鲸蜡蜂蜡与鲸蜡 二者均为弱的

21、二者均为弱的W/O型乳化剂,可在型乳化剂,可在O/W型乳剂基质中起增型乳剂基质中起增加稳定性的作用。加稳定性的作用。(3 3)油脂类)油脂类 易氧化酸败易氧化酸败 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 主要成分:胆固醇类棕榈酸酯及游离胆固醇类 吸水性强,为W/O乳剂基质 稠度大,常于凡士林合用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特点特点 为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无油腻,释为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无油腻,释药快药快,易涂展,可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润湿、易涂展,可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润湿、糜烂创面。但润滑性差,易变干,易长霉。糜烂创面。但润滑性差,易变干,易长霉。常用品种:常用品种:甘油明胶甘油明胶

22、 10%10%30%30%的甘油的甘油+1%+1%3%3%的明胶的明胶+水加热制成水加热制成 淀粉甘油淀粉甘油 7%7%10%10%的淀粉的淀粉+70%+70%的甘油的甘油+水加热制成水加热制成纤维素衍生物类纤维素衍生物类 MCMC和和CMC-NaCMC-Na聚乙二醇类聚乙二醇类 将不同分子量的将不同分子量的PEGPEG按适当比例混合以得到稠按适当比例混合以得到稠度适宜的基质度适宜的基质 水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1 1乳剂型基质的乳剂型基质的组成组成:油相油相:硬脂酸、石蜡、蜂蜡及调稠度的凡士林、液状石蜡和植物油:硬脂酸、

23、石蜡、蜂蜡及调稠度的凡士林、液状石蜡和植物油水相水相:蒸馏水蒸馏水乳化剂乳化剂:皂类、月桂醇硫酸钠等。:皂类、月桂醇硫酸钠等。防腐剂防腐剂 尼泊金类、山梨酸等。尼泊金类、山梨酸等。保湿剂保湿剂 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甘油、丙二醇、山梨醇2 2乳剂型基质乳剂型基质特点特点:油腻小,易涂布,能与水和油混合。油腻小,易涂布,能与水和油混合。因含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的透皮性,不防碍皮肤的正常因含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的透皮性,不防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且易洗除。功能,且易洗除。含大量水分,能与水混合,药物的释放和皮肤穿透性较好。含大量水分,能与水混合,药物的释放和皮肤穿透性较好。缺点缺点:因含水,不适于遇水不

24、稳定的药物,易变硬和霉变:因含水,不适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易变硬和霉变 乳剂型基质乳剂型基质 肥皂类肥皂类一价皂 新生皂多价皂 脂肪醇硫酸(酯)钠类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乳剂型基质乳剂型基质3.3.常用品种常用品种 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十六醇及十八醇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类 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平平加O乳化剂OP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油脂性基质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制成乳剂型基质。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制成乳剂型基质。水溶性

25、基质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水溶性基质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排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乳剂型基质一般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乳剂型基质一般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和脓泡症。损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和脓泡症。u 基质的选基质的选择择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三、三、软膏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u 制备方法制备方法 研和法研和法 熔和法熔和法 乳化法(生产录像)乳化法(生产录像)u 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第

26、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基质已形成半固体时采用此法。基质已形成半固体时采用此法。通过加热,使基质熔化、混均,再加入药物研磨混匀。通过加热,使基质熔化、混均,再加入药物研磨混匀。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直接加入熔化的基质中直接加入熔化的基质中粉碎、过筛、加液研磨,然后加入基质粉碎、过筛、加液研磨,然后加入基质加入的降温的基质中,以免挥发加入的降温的基质中,以免挥发研和法研和法:先与羊毛脂混合再加入凡士林等油基质中先与羊毛脂混合再加入凡士林等油基质中u 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 药物不溶于基质时药物不溶于基质时 药物可溶于基质时药物可溶于基质时 半固体黏稠性药物半固体黏稠性药物

27、 共熔性成份共存时共熔性成份共存时 中药浸出物为液体时中药浸出物为液体时 受热易破坏或挥发性药物,采用熔和法或乳化法制备时受热易破坏或挥发性药物,采用熔和法或乳化法制备时浓缩浸膏后加入基质浓缩浸膏后加入基质 【课堂活动】水杨酸硫磺软膏 本品用于治疗体癣、头癣及疥疮等 软膏基质由羊毛脂100g、凡士林900g组成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一)基质类型的选择(一)基质类型的选择(二)基质组成的选择(二)基质组成的选择1水值水值 25时时100g基质能容纳的水量。基质能容纳的水量。2乳化剂的乳化剂的HLB值值根据根据HLB值选择油相所需的乳化剂,

28、混合乳化剂值选择油相所需的乳化剂,混合乳化剂HLB值具有加和性。值具有加和性。四、处方设计四、处方设计 BABBAAABWWHLBWHLBWHLB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常用附加剂主要有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等。常用附加剂主要有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等。防腐剂:羟苯酯类、苯甲酸、山梨酸、三氯叔丁醇;防腐剂:羟苯酯类、苯甲酸、山梨酸、三氯叔丁醇;保湿剂:甘油;保湿剂:甘油;抗氧剂:抗氧剂:抗氧剂: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羟基茴抗氧剂: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香醚(BHABHA););还原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和还原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和亚硫酸盐等;亚硫酸盐等;抗氧剂

29、的辅助剂:枸橼酸、酒石酸、抗氧剂的辅助剂:枸橼酸、酒石酸、EDTAEDTA和巯基二丙酸等和巯基二丙酸等 (三)软膏剂附加剂的选择(三)软膏剂附加剂的选择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四)药物、基质和附加剂的配伍变化(四)药物、基质和附加剂的配伍变化在设计处方时,必须考虑主药和辅料之间的配在设计处方时,必须考虑主药和辅料之间的配伍变化。伍变化。(五)处方、工艺(五)处方、工艺应通过正交实验或均匀实验设计各组分的用量应通过正交实验或均匀实验设计各组分的用量和工艺参数。和工艺参数。熔点、稠度、酸碱度及释放度均可作为考察指熔点、稠度、酸碱度及释放度均可作为考察指标。标。u 主药含量测定主药含

30、量测定u 物理性质的测定物理性质的测定u 刺激性刺激性u 稳定性稳定性u 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u 其他检查其他检查u 包装与贮藏包装与贮藏 n 软膏剂的质量检查及包装软膏剂的质量检查及包装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u 物理性质的测定 熔程熔程 软膏剂的熔程以接近凡士林的熔程为宜。稠度稠度 对属于非牛顿流体的软膏剂、乳膏剂,通常用插入度插入度计测定稠度。酸碱度酸碱度 药典规定应检查酸碱度,以免产生刺激。物理外观物理外观 软膏和基质应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污物,无粗糙感。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u 刺激性 测定刺激性可在动物或人体上进行

31、。u 稳定性 稳定性试验的方法是加速试验法加速试验法 将软膏均匀装入密闭容器中填满,分别置 恒温箱(391)室温(253)冰箱(52)中13个月,检查上述项目,应符合要求。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u 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 体外试验法体外试验法 离体皮肤法 半透膜扩散法 凝胶扩散法 微生物法 体内试验法体内试验法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四节第四节 凝凝 胶胶 剂剂l 凝胶剂凝胶剂 乳胶剂乳胶剂 胶浆剂胶浆剂 混悬型凝胶剂混悬型凝胶剂n 水性凝胶基质水性凝胶基质n 水凝胶剂的制备水凝胶剂的制备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特点:涂布性好,不油腻,易洗除,

32、能吸收组织特点:涂布性好,不油腻,易洗除,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黏滞度小,故有利于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黏滞度小,故有利于药物的释放。但润滑性较差,易失水,易霉变药物的释放。但润滑性较差,易失水,易霉变。n 水性凝胶基质u 卡波普卡波普u 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处方处方 卡波普940 10g 乙醇 50g 甘油 50g 聚山梨酯80 2g 羟苯乙酯 1g 氢氧化钠 4g 纯化水 加至 1000g 制法制法 将卡波普与聚山梨酯80及300ml纯化水混合,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后加入上液搅匀,再将羟苯乙酯溶于乙醇后逐渐加入搅匀,加纯化

33、水至全量,搅匀,即得。【实例分析】卡波普水性凝胶基质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水性凝胶剂的一般制法为:水溶性药物先溶于部分水或甘油中,必要时加热以加速溶解;处方中其余成份按基质配制方法制成水性凝胶基质,将药物溶液与水性凝胶基质混合并加水至全量即得;对于不溶于水的药物,可先用少量水或甘油研细、分散后,再加入基质中搅匀即得。n 水凝胶剂的制备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处方处方 吲哚美辛 10g 交联型聚丙烯酸钠(SDBL400)10g 聚乙二醇4000(PEG 4000)80g 甘油 100g 苯扎溴铵 8g 纯化水 加至 1000g 制法制法 取PEG4000和甘油置烧杯

34、中微热至完全溶解,加入吲哚美辛混匀,SDBL400加入800ml水在乳钵中研匀后,将基质与PEG4000、甘油、吲哚美辛混匀,加入苯扎溴铵,搅匀,加水至1000g,搅匀即得。【课堂活动】吲哚美辛凝胶剂制备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课堂【课堂活动活动】根据吲哚美辛凝胶剂制备根据吲哚美辛凝胶剂制备,分析讨论分析讨论:(1)分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且说明本品的临床应用;(2)本品采用何法制备,制备中操作要点。(1)本品可消炎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2)处方中PEG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使其经皮渗透作用提高2.5倍;甘油为保湿剂;苯扎溴铵为防腐剂。第七章第七章

35、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五节第五节 洗剂、搽剂与涂膜剂洗剂、搽剂与涂膜剂 1 1洗剂:系指药物的澄清溶液、混悬液、乳状液,供涂敷皮肤洗剂:系指药物的澄清溶液、混悬液、乳状液,供涂敷皮肤或冲洗用的制剂。或冲洗用的制剂。2 2搽剂:系指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澄清溶液、搽剂:系指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澄清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无破损皮肤揉搽用。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无破损皮肤揉搽用。3 3涂膜剂:系指药物溶解在含成膜材料的有机溶剂中的外用液涂膜剂:系指药物溶解在含成膜材料的有机溶剂中的外用液体制剂。用时涂布于患处,有机溶剂挥发形成薄膜,保护患处,体制剂。用时涂布于患处,有机溶剂挥

36、发形成薄膜,保护患处,并缓缓释放药物起到治疗作用。并缓缓释放药物起到治疗作用。l常用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常用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火棉胶等。火棉胶等。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小结小结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1 1下述哪一种基质不是水溶性软膏基质下述哪一种基质不是水溶性软膏基质 A A聚乙二醇聚乙二醇 B B甘油明胶甘油明胶 C C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MC(MC、CMC-CMC-Na)DNa)D羊毛脂羊毛脂 E E卡波普卡波普2 2下列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下

37、列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液状石蜡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 B B水溶性基质释药快,无刺激性水溶性基质释药快,无刺激性 C C水溶性基质由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加水组成,需加防腐剂,水溶性基质由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加水组成,需加防腐剂,而不需加保湿剂而不需加保湿剂 D D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可增加吸水性 E E硬脂醇是硬脂醇是W WO O型乳化剂,但常用在型乳化剂,但常用在O OW W型乳剂基质中型乳剂基质中3 3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 A A均匀细腻、无粗糙感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B B软膏剂是半固

38、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的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的 C C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 D D应符合卫生学要求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E E无不良刺激性无不良刺激性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4 4不属于基质和软膏质量检查项目的是不属于基质和软膏质量检查项目的是 A A熔点熔点 B B粘度和稠度粘度和稠度 C C刺激性刺激性 D D硬度硬度 E E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5 5凡士林基质中加入羊毛脂是为了凡士林基质中加入羊毛脂是为了 A 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B B防腐与抑菌防腐与抑菌 C C增加

39、药物的稳定性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D D减少基质的吸水性减少基质的吸水性 E E增加基质的吸水性增加基质的吸水性6 6研和法制备油脂性软膏剂时,如药物是水溶性的,宜先用少研和法制备油脂性软膏剂时,如药物是水溶性的,宜先用少量水溶解,再用哪种物质吸收后与基质混合量水溶解,再用哪种物质吸收后与基质混合A A液体石蜡液体石蜡 B B羊毛脂羊毛脂C C单硬酯酸甘油酯单硬酯酸甘油酯 D D白凡士林白凡士林 E E蜂蜡蜂蜡 第七章第七章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一一)多选多选:1 1有关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是有关软膏剂基质的正确叙述是 A A软膏剂的基质都应无菌软膏剂的基质都应无菌 B BO OW W型乳剂基质应加

40、入适当的防腐剂和保湿剂型乳剂基质应加入适当的防腐剂和保湿剂 C C乳剂型基质可分为乳剂型基质可分为O OW W型和型和W WO O型两种型两种 D D乳剂型基质由于存在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与皮扶的接触乳剂型基质由于存在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与皮扶的接触 E E凡士林是吸水型基质凡士林是吸水型基质2 2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 A A研和法研和法B B熔和法熔和法 C C分散法分散法 D D乳化法乳化法 E E挤压成形法挤压成形法问答问答:1.1.塑性流动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胀性流动胀性流动,触变流动有那些特点触变流动有那些特点.2 2常用软膏基质有哪几类常用软膏基质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各有何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