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412843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3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新课程高一历史新课程(专题一专题一)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文明时代的?有哪些突出的标志?阅读教材,请思考: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政治文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早期有哪些主要的政治制度?阅读教材,请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早期”概念的时间范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公元前(公元前207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6年)年)中国早期政治制

2、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清朝(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年1912年)年)内容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分封制二、分封制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宗法制一、宗法制宗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历史假说: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妃嫔所生);二儿子(王后所生);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第一、嫡长子继承制第一、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长不以贤第二、大宗与小宗第二、大宗与小宗立子以贵贵不以长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西

3、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周武王像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阅读下列两段材料: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西周分封和等级示意图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天子与诸侯之间是何关系?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伯

4、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中肩。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左传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一、宗法制一、宗法制1、嫡长子继承制2、大宗与小宗二、分封制二、分封制目的、分封对象、重要封国、诸侯与天子关系等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回顾与小结回顾与小结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你认为这两项制度对西周王朝的统治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探究与思考:这两项制度又会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分析民间大量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参考有关书籍及网上资料,试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你的认识。探究与思考:宗法与分封宗法与分封阅读材料,思考问题: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