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五章职业环境与健康二ppt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40829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预防医学第五章职业环境与健康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预防医学第五章职业环境与健康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预防医学第五章职业环境与健康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第五章职业环境与健康二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第五章职业环境与健康二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铅中毒、汞中毒、刺激性气体中毒了解铅中毒、汞中毒、刺激性气体中毒等常见职业中毒的症状等常见职业中毒的症状 理解常见的各类职业性中毒(铅中毒、理解常见的各类职业性中毒(铅中毒、苯中毒等)的处理原则苯中毒等)的处理原则 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原则原则及预防原则2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铅中毒一 铅中毒铅中毒(一)理化特性理化特性u 铅是一种质地较软,具有易锻性的蓝灰色金属,比重11.3,熔点32.7,加热至400-400时,即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在空气中氧化成氧化亚铅,并凝结为铅烟3(二)接触机会接触机会 铅的接触主

2、要有铅矿开采及冶炼,溶铅作业,蓄电池,玻璃,油漆,颜料等制品的生产过程(三)铅中毒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在生产环境中,铅主要以铅烟,铅尘或铅蒸汽形式经呼吸道吸入,进入血液循环后,早起分布于肝、肾,脑、皮肤,骨骼中,约有95%以难溶性的磷酸盐形式沉积于骨骼、毛发、牙齿中,中毒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铅中毒4(1)血液系统血液系统:卟啉代谢紊乱和影响血红素合成是铅中毒的重要和较早的变化之一(2)细胞毒性细胞毒性:铅对红细胞,特别是骨骼中的幼稚红细胞具有较强的毒作用,形成点彩红细胞增加(3)神经神经:消化系统及内脏:铅能影响脑内儿茶酚胺的代谢,对神经髓鞘细胞产生毒作用,使大脑皮质兴奋与

3、抑制的正常功能发生紊乱,导致铅中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铅中毒5(四)铅中毒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症,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形腹痛,腹泻或便秘血液及造血系统可有轻度贫血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对肾脏的损害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铅中毒6(五)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处理铅吸收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轻度中毒经驱铅治疗后可恢复工作中度中毒经驱铅治疗后,原则上调离铅作业重度重度必须调离铅作业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铅中毒7(六)预防原则预防原则降低铅浓度:加强工艺改革,加强通风,控制熔铅温度,以无毒或低毒物代

4、替铅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操作制度职业禁忌症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8二 汞中毒汞中毒(一)理化特性理化特性 汞,俗称水银,为银白色液态金属,比重13.5,熔点-38.9,在常温下即能蒸发,蒸发 比重6.9(二)接触机会接触机会 汞的接触机会主要有:汞矿开采与冶炼,电工器材等(三)汞中毒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金属汞主要以蒸汽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吸收率可达到70%以上,最初集中在肝,随后转移至肾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9(四)汞中毒临床变现临床变现(1)急性中毒: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可致急性中毒(2)慢性中毒:早期为类神经症,随病情发展分为三大典型症状:易兴奋、口腔炎、震颤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

5、0(五)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患者应脱离汞接触作业,进行驱汞对症治疗,首选药物是二巯基丙磺酸钠(六)预防原则预防原则(1)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控制工作场所空气汞浓度(2)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卫生操作制度(3)职业禁忌症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1三 苯中毒苯中毒(一)理化特性 苯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芬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沸点80.1,极易挥发,着火,蒸汽比重为2.8(二)接触机会接触机会(1)作为有机化学合成中的一种常用原料(2)作为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3)苯的制造(4)用作燃料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2(三)苯中毒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苯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汽形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吸收很少,经消化道吸收

6、完全,但实际意义不大,迄今,苯的毒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四)苯中毒临床表象临床表象 急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3(五)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急性苯中毒,立即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2)慢性苯中毒(六)预防原则预防原则(1)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2)改革生产工艺和通风排毒(3)卫生保健措施(4)职业禁忌症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4四 刺激性气体中毒刺激性气体中毒(一)概述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性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在化学工业中最常见(二)

7、毒作用表现(1)急性刺激(2)化学性肺水肿(3)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症(4)慢性影响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5(三)常见的刺激性气体中毒1 氯气氯气(1)理化特性:氯气为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2)接触机会:电解食盐,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等(3)毒作用机制:氯气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低浓度仅侵犯眼和上呼吸道,对局部粘膜有烧灼和刺激作用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62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1)理化特性理化特性:氮氧化物是氮和氧化合物的总称,俗称硝烟(2)接触机会接触机会:制造硫酸,用硝酸浸洗金属或硝化有机物等(3)毒作用机制毒作用机制:二氧化氮对上呼吸道粘膜刺激作用弱,主要进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

8、气管及肺泡,与水作用,形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导致肺水肿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7(四)预防措施预防措施(1)卫生技术措施(2)个人防护(3)卫生保健(4)环境监测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8五 窒息性气体中毒(一)概述u 窒息性气体指经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分两类:(1)单纯窒息性气体(2)化学窒息性气体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19(二)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中毒1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1)理化特性理化特性: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2)接触机会接触机会: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过程均可产生一氧化碳(3)毒作用机制毒作用机制: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

9、,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之失去携氧功能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0(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五)防治原则防治原则:治疗原则(维持呼吸道通畅,适当给予氧疗。预防措施预防措施:设立一氧化碳报警器,防治管道漏气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12 氰化氢氰化氢(1)理化特性理化特性:为无色气体,有苦杏仁的特殊气味(2)接触机会接触机会:电镀,金属表面渗碳及摄影等等(3)毒作用机制毒作用机制:氰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毒性主要似乎在体内解离出氰离子所引起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2(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轻度中毒时,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中毒时,

10、患者先出现轻度症状,继而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极度困难等(5)防治原则防治原则:治疗原则(立即脱离现场,就地及时治疗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普及防毒和急救知识,加强个人防护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33 硫化氢硫化氢(1)理化特性理化特性:为无色气体,具有腐败臭鸡蛋味,蒸汽比重1.19,可燃,易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和原油等(2)接触机会接触机会:硫化氢一般为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很少直接应用(3)毒作用机制毒作用机制:体内硫化氢未能及时被氧化解毒,能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硫键或与三价铁结合,使之失去电子传递能力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4(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硫化氢经呼

11、吸道进入后,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继而呼吸困难,昏厥(5)防治原则防治原则:治疗原则(脱离现场,实施人工呼吸,吸氧支持和对症治疗处理)预防原则预防原则(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密闭和通风)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5六 农药中毒农药中毒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物,包括提高药物的辅助剂,增效剂等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一类农药,在农药所致的职业危害重占有很大的比例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61 理化特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2 毒作用机制(1)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12、 (2)迟发型多发性神经毒作用3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毒蕈碱样毒蕈碱样症状(轻度中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2)烟碱样烟碱样症状(中度中毒):全身紧束感,动作不灵活(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度重度):头痛、头晕、惊厥、昏迷等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74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清除毒物清除毒物,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头发、指甲等(2)应用特效解毒药物应用特效解毒药物:轻度中毒者可单独给予阿托品,中度中毒者,需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85 预防原则预防原则(1)遵守安全用药操作规程(2)加强管理,限制用药范围(3)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药物(4)职业禁忌症第三节 常见的职业性中毒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