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402465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及解读(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2015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解读2004年版“新生儿常频机械通气常规”,为我国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救治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引领作用。10年来,由于产前糖皮质激素及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S)普遍应用,以及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管理手段日臻完善,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疾病谱和严重程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通气的方式也随之而改变。在NICU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对某些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高频通气作为常频机械通气补救措施或首选治疗也取得较好的疗效。欧洲部分新生儿专家于2007年首次发布欧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管理指南,并分别于2010、2013年进行了2次修订

2、。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更新了早产儿出生时的呼吸支持指南。CPAP也称持续呼吸道正压的自主呼吸,为新生儿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方式。是指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由于呼气末增加了气体存留,功能残气量增加,防止了呼气末肺泡萎陷,从而提高肺氧合及减少肺内分流。CPAP可通过鼻塞、鼻罩、鼻咽管、面罩等方式进行辅助呼吸。(1)有自主呼吸的极早产儿(出生胎龄2528周),产房早期预防性应用;(2)可能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高危早产儿(如胎龄0.3时,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

3、O2)50 mmHg(1 mmHg0.133 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trans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TcSO2)60 mmHg,pH0.4或临床情况尚未稳定时,很难成功撤离CPAP。患儿病情稳定,可逐渐降低压力,当压力45 cmH2O时,无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无TcSO2下降,呼吸做功未增加时可考虑撤离。(1)经气管插管CPAP不推荐使用,特别是早产儿,因产生较高气道阻力而增加呼吸功;(2)产房内极早产儿,若心率0.60.7,PaO25060 mmHg或TcSO26065 mmHg,伴有持续性酸中毒(pH值12 14 d,FiO20.6,且有呼吸机依赖的早

4、产儿,可考虑使用短疗程(7 d)小剂量地塞米松:0.25 mg/kg,每12小时1次,共4 d,然后以0.05 mg/kg,每12小时1次,共3 d。地塞米松也用于拔管后的气道水肿:共3次,首剂可在拔管前8 12 h给予0.25 mg/kg,然后间隔12 h 1次;(4)甲基黄嘌呤:咖啡因可显著降低拔管失败的概率,枸橼酸咖啡因剂量为:负荷量2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8 mg/kg,每天1次;(5)利尿剂: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常规使用利尿剂可促进撤机。(1)尽量缩短CMV时间,以减少并发症及减轻肺损伤发生;(2)使用目标潮气量通气,可缩短CMV时间;(3)患RDS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

5、体重儿,拔管后会发生肺萎陷,撤离呼吸机后给以鼻塞CPAP,可减少撤机后的再插管率。近年来,HF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其可能降低BPD发生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尚无统一标准,常用于CMV失败后补救性治疗。如下情况下可考虑使用HFV:(1)肺气漏综合征:如气胸、间质性肺气肿、支气管胸膜瘘等;(2)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膈疝、肺发育不良、严重胸廓畸形;(3)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特别是需联合吸入NO者;(4)严重的非均匀性改变的肺部疾病,如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肺炎;(5)足月儿严重肺疾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前最后尝试;(6)早产儿RDS:在CMV失

6、败后可作为选择性应用,也可作为首选HFV使用及模式的选择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其工作原理不同,但均以快速频率送气,小潮气量快速叠加,提供持续张力维持肺容积增加,主要包括如下3种类型:(1)高频喷射通气(high 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HFJV):是高压气源通过小孔射气管,以高频率提供潮气量而实现,所提供的潮气量可大于或小于解剖无效腔,呼气模式是被动的。HFJV可与CMV模式同时使用。(2)高频气流阻断通气(high frequency flow interrupter ventilation,HFFIV):是通过间歇阻断高压气源,以高频率提供较小潮气量而实现,所提供

7、的潮气量大于或小于解剖无效腔,呼气模式也是被动的。(3)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在目前新生儿HFV中使用频率最高。与其他高频呼吸机不同的是,HFOV呼气模式是主动的,所提供的潮气量一般小于解剖无效腔。(1)HFOV:平均气道压力(MAP):如插管后直接HFV,先选择较低MAP(68 cmH2O),当FiO20.4时,逐步缓慢增加(每次12 cmH2O)以达到持续肺扩张、TcSO295%所需压力;如从CMV过渡到HFV,MAP应高于CMV时23 cmH2O,肺气漏综合征患儿,MAP设置与CMV相同;吸气时间百分比:3

8、3%;频率:1015 Hz;一般体重越小,设置频率越高;振幅:根据胸廓起伏及PCO2而调定,初调值可设为MAP数值的2倍;通过FiO2、MAP调控氧合,通过振幅调控PaCO2。(2)HFJV:PEEP(MAP):低于CMV时20%,一般为810 cmH2O;吸气时间:0.02 s;频率:7 Hz;振幅:根据胸廓起伏及PaCO2而调定。HFJV时背景CMV参数设置:吸气时间:0.40.5 s;频率:210次/min;PIP:与CMV时相同。精确地测量肺容积较为困难,一般通过动态拍摄胸片观察横膈位置和肺野透过度进行评估。理想的肺充气应使横膈位于第8后肋下缘,不超过第9、10肋间隙(如有肺气漏,应较

9、无并发症者高一肋间隙)尚无统一的HFV撤离标准。可选择直接拔管脱机或CPAP,也可过渡到CMV再撤离。撤离前先下调FiO2,然后降低MAP,振幅根据PaCO2调节,呼吸频率一般不需调节。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当MAP68 cmH2O,FiO20.250.30,即可考虑撤机,对于体重较大新生儿,即使参数高于此值,也可撤机。如果过渡到CMV,一般PEEP5 cmH2O,PIP 7.207.25。在NICU,无创通气支持模式的使用频率将逐渐增加,除CPAP外,还包括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高流量鼻

10、导管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e,HFNC),特别是早产儿,对减少有创呼吸支持的使用、降低拔管的失败率、甚至减少BPD发生,均有一定益处。对于有创通气CMV和HFV,各有其优缺点,尚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表明哪一种模式更具有优势,因此,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模式可能就是最好的模式。2015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2015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解读CPAP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由于其非侵人性、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容易撤离等优势,已成为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大量临床研究表明,CPAP使用越早,越可能避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甚至可能降低支气管肺

11、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因此,本常规补充了CPAP的应用指征、参数调节及撤离条件等。1.有关CPAP的应用指征,首先包括极早早产儿在产房早期使用,目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被普及。2.有学者建议,CPAP于复苏一开始若被使用,更有助于功能残气量的早期形成,提高肺氧合。3.te Pas和WaltherMl将产房中207例极早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鼻咽管早期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另一组先经面罩一气囊反复通气后再进行NCPAP,比较两组需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天数、NCPAP时间、肺气漏及中重度BPD发生率,结果前者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后者。4.一项回顾性综述显示,多数极早早产儿能接受CP

12、AP治疗,50出生体重750 g的患儿早期接受NCPAP,即使未补充Ps,也获得治疗成功5.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更新早产儿出生时的呼吸支持指南,通过CPAP荟萃分析得出结论:早期应用CPAP和随后选择性予以PS治疗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和BPD发生率;对于仅接受早期CPAP治疗的早产儿,即使PS给药被推迟或未给予,患儿不良转归的风险并不会增加;早期开始CPAP可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减少出生后糖皮质激素应用。6.其他类似随机对照研究(RCT)和临床荟萃分析证实出生早期使用CPAP对极早早产儿有益,有学者甚至认为CPAP可作为PS和气管插管的替代物。7.早期使用CPAP是否能降低BPD发生率,尚缺

13、乏足够的证据。8.如产房中患儿心率没有上升到100次分,或持续、频繁的呼吸暂停,或显著增加的呼吸困难,均应气管插管,不适合用CPAP。9.CPAP也常被应用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通过增加肺功能残气量、维持肺氧合及防止气道萎陷而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因此CPAP可减少阻塞性和混合型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而对中枢性呼吸暂停及呼吸动力不足的新生儿无效。10.RDS也是CPAP应用指征之一越来越多证据注重早期预防的重要性,2014年欧洲早产儿RDS治疗指南推荐,RDS高危早产儿(如胎龄30周不需要机械通气者)出生后均应使用CPAP,直到临床状态被进一步评估一旦发生RDS,CPAP联合补救性PS是最优化

14、的管理方案。11.近年来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使用CPAP通气(INSURE)技术备受临床关注,甚至认为,对有RDS风险的早产儿,早期给予INSURE技术,能降低机械通气、减少肺气漏和BPD的发生,因为需要气管插管,该技术并非没有风险。有研究显示,NSURE会导致一段时间的脑电活动抑制,那么是早期就使用INSURE,还是当单纯CPAP不奏效时再插管补救PS,目前研究显示,两者在对机械通气需求、病死率、BPD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多数学者还是支持后者。12.有关CPAP撤离尚无统一的标准:CPAP压力、使用时间选择都应根据病情及医生经验而定。当患儿没有呼吸暂停及心率下降,需要吸人氧气

15、分数(Fi02)较低(03),压力04或临床情况尚未稳定时,很难成功撤离CPAP。由于CMV具有双刃剑的作用,高浓度氧气、过高气道压力、过大潮气量、以及长时间机械通气,不仅导致CMV相关的并发症,特别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更增加了BPD的风险。因此,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参数,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高碳酸血症,可能会避免高参数设置的需求,甚至减少机械通气患儿短期和长期呼吸、神经系统不良结局的发生。1.CMV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危重新生儿救治的重要支持手段。2.CMV的应用指征与2004年版相比,主要补充了“RDS患儿需使用PS治疗。3.此类早产儿补充PS后,若病情稳定,

16、要尽早撤离呼吸机,并给予NCPAP,因拔管后会发生肺萎陷,撤离呼吸机后给以NCPAP,可减少撤机后的再插管率。4.2011年美国新生儿诊疗手册推荐,对于RDS患儿当CPAP的FiO,035040时,应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给予PS。5.应用哪种CMV呼吸模式更合适,在疾病的急性期差别不大,最好选择自己擅长的模式,但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高。6.有研究显示,容量保证同步通气会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和减少BPD发生的可能。7.在撤离呼吸机之前,SIMV联合压力支持(PSV),与单纯SIMV相比,能更快脱机。8.在该常规中,不再推荐撤机前先转为CPAP,因为气管导管细

17、,阻力大,可增加患儿呼吸功。9.近年来,采用NCPAP、NIPPV等无创通气的序贯支持,可提高呼吸机撤离的成功。如一项纳入8个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机械通气的患儿拔管后使用NCPAP能显著降低(RR:062,95CI:049077)需要额外治疗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包括呼吸暂停、呼吸性酸中毒、对氧需求增加)另一项RCT表明,拔管后的CPAP能很好的保证氧合,但并不能显著增加拔管的成功率。与CPAP相比,NIPPV预防拔管失败可能更有效,如Bhandari等报道,每3例应用NIPPV治疗的患儿就能预防1例拔管失败。Moretti等证实在63例早产儿(出生体重06且PIP30cmH20时,应将传统通气

18、模式向HFOV转化。5.2013年欧洲早产儿RDS管理指南指出:对CMV治疗失败的RDS患儿,HFOV补救治疗可能有效,但可能也会增加脑室内出血(IVH)风险。、6.近年来有RCT研究证实,HFV作为RDS患儿首选方式,应用越早,能减少慢性肺病(CLD)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PS用量及提前拔管,因此,本常规推荐早产儿RDS可作为选择性应用,也可作为首选。7.尽管缺乏临床证据证明HFOV治疗MAS优于CMV,但HFOV已成为接受CMV失败的严重MAS患儿的重要支持手段。大量的数据表明,需要插管和机械通气MAS患儿,20一30接受HFV,其中大部分是HFOV。特别是MAS合并新生儿PPHN的患儿

19、,若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O),无论是提高肺氧合还是避免体外膜肺氧合(ECMO),都显示出CMV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有资料表明,只有约5接受HFOV和iNO失败的患儿最后转为ECMO治疗。8.对于肺气漏综合征患儿,尤其是肺间质气肿,HFOV及高频喷射通气(HFJV)疗效优于CMV,因此,对于严重肺气漏,HFV可作为呼吸机治疗的首选。但振荡频率的选择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选择错误的通气频率则会潜在地加剧肺气漏基础疾病的恶化,最佳通气频率应通过测量肺阻抗及肺转角频率而定,而目前此方法仅用于研究,还不能用于指导临床。9.HFV与传统的CMV相比,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证实HFV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且每种通气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对通气模式的深人理解和使用经验可能要比模式的选择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