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综合鉴赏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7398364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的综合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歌的综合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歌的综合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诗歌的综合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综合鉴赏(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首诗的综合鉴赏综合鉴赏,包括从内容、手法和语言等几个方面对一首诗进行鉴赏 (一)内容诗歌内容鉴赏,认识诗歌中的形象; 领会诗人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品的意境; 分析作品思想价值等。1. 叙事诗 把握事件的脉络,理解诗歌所塑造人物的性格、思想、命运,分析事件的意义以及诗 人寄托在事件中的思想感情2. 写景诗 抓住景物的特点,分析所绘景物的变化,理解凝聚在景物描写中的作者的主观感 情,品味诗歌的意境3. 咏物诗 从物象的特点或特有内涵入手,把握作者的心志,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4. 怀古诗(咏史诗)基本了解诗歌所咏的历史事件,找到诗人对 此段历史的观点,揣摩作者借咏叹历 史所抒发的对现实的感慨5

2、. 边塞诗 注意诗中描写了边塞怎样的景色、戍边将士怎样的生活,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哲理诗 透过诗人写景、叙事、咏物的文字,领悟诗人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哲理上 的启迪(二)手法1. 章法结构 线索贯穿、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铺垫伏笔、 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等2. 表达方式 描写: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和静景、多角度描写、色彩渲染 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3. 修辞方法 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比、对偶、反复、双关、互文、用典等4. 表现手法 起兴、象征、烘托、反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三)语言 从“炼字”的角度认识诗歌语言的凝练,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评析诗

3、人的语言风格1. 诗歌的“炼字”炼形容词(包括重叠式形容词、色彩形容词、拟声词) 炼动词(包括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2. 诗歌的语言特点 有隽永与雄浑,平淡与绮丽,直白与含蓄等3. 诗人的语言风格 了解重要诗人的语言风格注意诗人的主体风格和风格的多样性,在不同时期具有不 同风格和风格的变化发展二、两首诗的比较鉴赏比较是鉴赏作品的一种方法。诗歌鉴赏采用比较的方式,能够拓宽内容,增加纵深 度。常见的比较有以下几种:(一)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 ,分析比较此类作品:1. 关注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其变迁2. 注重诗人身世和家庭遭际3. 要重视诗人创作风格的变化例: 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可以分为

4、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爽朗明快,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咏别恨离愁。如: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酒”书写对春天的热爱,对春天将消逝的惋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书写怀念远行的丈夫,抒发笃深的爱,感情真挚、热烈。后期的词多为思旧怀乡与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流露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 关怀,情调凄苦哀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将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凝为一体,深沉的感伤之情,内容上更为深刻、 丰富,方式上更加含蓄曲折。(二)题材相同,手法、主旨不同作品比较 同类题材的创作

5、中,不同诗人各有其生活经历、文学修养、时代背景、情趣爱 好,表现出不同的主旨和语言风格。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罗隐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柳诗描绘了纯洁空灵、纤尘不染的白雪世界,表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向往纯洁高尚 的理想世界;罗诗通过“丰年又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呢”的设问,写出了达官贵人温暖无忧、 贫苦百姓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在写法上,前者由雪及人,重在写人物的内心感受,含蓄隽永;后者由雪及理,重 在说理,直白显豁,显示出了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比较鉴赏的类别:1、题材相同、体裁不同的作品,如诗与词的比较2、主旨相近、所用的

6、题材不同的作品比较3、题材、主旨不同,但某些表现手法相同的作品比较等4、近年高考中还出现题材相同的诗歌和对联的比较鉴赏三、古代诗歌综合鉴赏高考题例(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2003 年高考上海卷)望海楼 米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 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沧洲:滨水的地方。1、本诗所咏的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2、 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 和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3对“三峡江声

7、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 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B. 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C. 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D. 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13 题(2008 年春考上海卷) 步入衡山 范成大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注散诞:逍遥自在。1. 诗人推“应有人家”的依据是?2. 对颈联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如墨、小雨如丝的山景。B.

8、在描绘雨中山景的同时,也对尾联的情感表达起了衬托作用。C. 通过对乌云、小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衡山气候的变化无常。D. 四周乌云似瘴,小雨连绵,山道泥泞,作者顿感游兴索然。3. 分析尾联所含 的寓意。乙雨 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3 题 2000 年高考上海卷)甲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1. 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的2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季节景物甲家家雨、处处蛙乙春天3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

9、明。(四)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后题(2004 年上海秋季高考题)赤 壁 杜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胪。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杜庠 :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 不得志,放情诗酒 舳胪: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曹瞒:即曹操。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1. 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2. 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一事。3. 就诗歌中画线的

10、句子,结合全诗,选择一个角度(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 (不超过 80 字)四、古代诗歌综合鉴赏能力训练(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读山海经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频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1. 这首诗从那些角度描写诗人的读书生活?2. 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融入诗人怎样的感情?3这一首读山海经与我们在课内读读山海经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哀江头 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

11、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清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齿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1. 这是一首体诗,作者杜甫,字,号。2这首诗的背景是“安史之乱”。“昭阳殿里第一人”本指汉成帝的宠妃赵合德(赵飞 燕之妹),此处指。3. 这首诗的主题体现在题目中的一个“哀”字上。作者所“哀”的 4.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

12、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1. 结合全诗,说说诗中“露”、“月”、“泉”、“鸟”的作用.2.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3诗中直接抒发感情的一句诗是“”。诗人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是(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唐 多 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客:指词人自己。 裙带:借指词人所思念的人。 漫:莫,不要。长是:

13、总是。1. 这首词写悲秋怀人的愁思。作者的愁由与会合而成。2. “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本是登楼赏月的好时机,而作者却为什么“怕登楼”? 3. 下面诗句中加点的意象与“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中的“芭蕉”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B.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C.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D.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4. 这首词所用的修辞手法有()A.设问夸张 B.反问夸张C.反问比喻 D.设问比喻5.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写出词人怎样的奇想?乙登

14、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 河流入断山。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1. 从体裁看,这两首诗都是近体诗中的。2. 王之涣、畅当的登鹳雀楼,都写出景物的特点。两首诗,层次感都非常强,所不同的是,王诗有,还有 ;而畅诗先是再写,思路清晰,图景鲜明,富有诗情画意。3. 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说说理由。(六)阅读王勃的两首江亭夜月送别,完成题目其一其二丿、丿、 江送巴南水,乱烟笼碧砌,山横塞北云。飞月向南端。津亭秋月夜,寂寞离亭掩,谁见泣离群?江山此夜寒。1. 诗人送客之地是,话别之所是,启行之

15、时是,分手之处是行人所去之地可能是。2. 这两首同题送别诗,表达感情的技法有何不同?请作简要评点。3. 前人评点“其二”时,曾称赞“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请就 此谈谈你的看法。七)阅读下面两首散曲,完成题目甲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释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 防盗和御 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古道,古老的驿路。1.“天净沙”是这两首曲子的 曲牌名,乙曲的作者是;从内容上看,甲曲写的是季景物,乙曲写的是季景物。2. 从

16、艺术手法的角度比较这两首曲子的异同。乙登岳阳楼 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甲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甲诗的“孤舟”句和乙诗的“一柁”句分别写了诗人的生活。2. 两首诗都写了洞庭湖的景色,甲诗观景的立足点在,乙诗观景的立足在.3. 甲诗以咏叹登楼起笔,感慨落笔,诗的风格;乙诗以开始,以登楼揽胜结束,诗风清新飘逸。4. 简要分析甲诗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或乙诗中“犹 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