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改进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38982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20KV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20KV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20KV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220KV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改进(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20KV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改进一、220KV1号变压器冷却系统运行概况我省花山变电站220KV变压站1号主变是90年代的产品,至今己运行了20多年。2003年,该主变经过技术改进从无载调压改为有载调压。经多年的运行,该变压器冷却系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冷却系统冷却效率下降,造成变压器本体油温偏高,同比2号主变上层油温要高9至10摄氏度;潜油泵、风扇电机进入故障高发阶段,冷却系统渗漏油缺陷较多等。近几年来,冷却系统的缺陷每年达十多次,严重影响主变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增加了检修工作量。潜油泵烧坏还导致主变压器本体油中有微量乙炔;冷却系统风扇噪音过大,1号主变又靠近主控制室,恶化了值班人员的工

2、作环境。二、冷却系统改进经过2.1冷却系统改进后应达到的要求冷却系统改进后,当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环境温度为+40。C时,主变压器上层油温不超过+70。C,上层油温不大于30K,冷却系统总噪声要比原来噪声有大的降低。2.2冷却器型号及组数的确定1号主变压器有关技术参数:型号OSFPSZ7120000/220,产品代号1CB710。001,冷却方式ODAF,负载损耗Pg-z=312.64KW、Pg-d=260.6KW、Pz-d=361.77KW,空载损耗Po=49.13KW。原来采用七组YF120型冷却器,沿变压器长轴方向布置,面对变压器高压侧右边三组,左边四组。改造后的冷却系统准备使用YF12

3、00型冷却器,所需冷却器数量计算如下:(1) Ng-z=1.15P1/KQ+1(备用)=1.15X(312.64+49.13)/0.8X200+1=2.6+1=3.6(组)Ng-d=1.15P2/KQ+1(备用)=1.15X(260.6+49.13)/0.8X200+1=2.2+1=3.2(组)Nz-d=1.15P3KQ+1(备用)=1.15X(361.77+49.13)/0.8X200+1=2.95+1=3.95(组)=4组.注:P总损耗KW(P1=Pg-z+Po、P2=Pg-d+Po、P3=Pz-d+Po)Q冷却器的标称冷却容量KW。K为修正系统:考虑该变电站的海拔高度大于1000M及夏季

4、环境最高温度为40*C1号主变最高上层油温为70*C取K=0.8。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决定选用四组YF1200型冷却器来进行冷却系统改造。冷却器布置方式与原来的保持不变,即在主变长轴方向两边各摆放两组冷却器,每两组冷却器采用一组集中支架,用申125管道将集中支架与主变油箱进行连接。2.3冷却系统改造效果理论计算2.3.1原冷却系统理想工作状况点的确定通过冷却系统阻力与潜油泵流量的关系曲线及潜油泵的扬程特性曲线可以确定冷却系统的理想工作状况点。改造前冷却系统的布置方式为面对高压侧在主变的长轴方向左侧集中摆放四组YF120型冷却器,右侧集中摆放三组YF120型冷却器,共计七组YF120型冷却器对主变

5、进行冷却。以左边四组集中冷却器为依据进行阻力计算(忽略主变本体内部阻力)。每组YF120冷却器参考油流量选为Ql=40m3/h;四组冷却器总油流量为Q=4X40=160m3/h,由主变到四组集中冷却器的管道为两进两出,管道公称口径为125,得出每根管道的流量为80m3/h。经过计算可得出系统阻力AP与每根管道总流量QV1的关系为(计算过程略):AP1=1.643X1OQV1由表一数据绘出系统阻力AP1与油泵流量QVl的关系曲线,与所用的潜油泵(QB40160/3.0T)的扬程特性曲线就可以确定原YF120型冷却系统的理想工作状况点为Gl(忽略主变本体内部阻力),见图1,(图中红色数字和曲线所表

6、示的图形)。当四组YF120冷却器一侧的冷却器全部运行时每组冷却器理想工作流量为G1=49.6m3/h,根据“强油风冷却器的选用及计算”查得YF120的参考冷却容量为110KW。2.3.2改造后冷却系统理想工作状况点的确定按照改造后方式,以主变一侧两组集中冷却器为依据进行阻力计算(忽略主变本体内部阻力)。每组YF1200型冷却器参考油流量选为Q2=80m*h,两组冷却器总油流量为Q=2X80=160m3/h。由主变到两组集中冷却器的管道为两进两出,管道公称口径为150,得出每根管道的流量为80m3/h,经过计算可得出系统阻力AP1与每根管道总流量QVl的关系为(计算过程略):AP1=5.8X1

7、0-3Q,2Vl根据上式可得出系统AP2、每根管道总流量QVl及油泵流量QVl的关系如表2所示。由表二数据绘出系统阻力AP2与油泵流量QVl的关系线,与备选潜油泵(6BP1354.6/3V及6BP804.5/2.2V)的扬程特性曲线就可以确定改造后的YF1200型冷却系统的理想工作状况点分别为G2、G3(忽略主变本体内部阻力),见图二。(见图中黑色线表示的曲线)当变压器一侧的两组YF1200冷却器全部运行时,每组冷却器理想工作流量分别为:G2=99.1m3/h;G3=85.8m3/h2.3.3潜油泵的选择根据阻力计算结果,改造前后主变到集中支架之间的管道油流量均为80mh,改造前后管道的阻力分

8、别为11.615KPa和5.56757KPa(计算过程略)。可以看出改造前的阻力偏高是由于管道系统中存在两个直角弯管。另外从阻力特性线图1、图2的对比看出,改造后比改造前的阻力要低。由阻力特性曲线图2得出(在同等条件理想状态下):使用6PB1354.5/2.2V油泵时,油流量为85.8m3/h;使用6PB1354.6/3V油泵时,油流量为99.1m3/h;如考虑主变内部阻力,6PB804.5/2.2V油泵油流量会更低,不能充分发挥冷却器的冷却能力。只有采用6PB1354.6/3V油泵才是最隹选择,因该油泵的扬程特性比较平稳,能较好的发挥冷却器的冷却能力。2.3.4实施改造后主变油平均温升的理论

9、计算改造后变压器冷却系统正常运行时YF1200型冷却器投入数量N=3组,环境最高温度T1=40C,主变压器顶层油温T2=70C,主变压器总损耗(取负载损耗最大一组)P3=361.77+49.13=410.9KW,每组冷却器所承担的冷却容量:Q=P3/N=410.9/3=136.97KW考虑主变压器内部阻力的情况,每组冷却器的油流量应在60100m3/h之间变化。YF1200型冷却器的传热系数为,当油流量为60m3/h时,传热系数Kl=5.898W/K;当油流量为100m3/h时,传热系数Kn=6.5618W/K。油平均温升理论计算为:油流量为60m3/h时AT1=Q/Kl=136.97/5.8

10、98=23.22(K)油流量为100m3h时:ATn=Q/Kn=136.97/5.5618=24.627(K)由此可以确定:根据冷却系统所在环境最高+40C,主变压器顶层油温+70C时,要求的温升为30K,经冷却器温升计算数值均小于30K;故选用四组YF1200型冷却器(两组工作、一组辅肋、一组备用),因此,选用6PB1354.6/3V油泵,对主变压器冷却系统进行改造是可行的。三、冷却器改造的实施及效果2010年2月按上述方案对变压器冷却系统进行了改造,利用这次冷却系统改造的停电机会,还进行了变压器大修,冷却系统改造后,效果较好。通过改造前后1、2号主变上层油温对比可以看出(见表3),改造前1

11、号主变上层油温同比2号主变要高出59C,改造后1号主变压器上层油温反而比2号主变压器低16C;在改造后两个月运行期间变压器带80MW负荷,变压器上层油温不超过40C,温升小于20C;冷却系统改造后,1号主变压器场地及附近的主控制室噪声大大降低,改变了运行值班人员的工作环境,彻底消除了原冷却系统风扇电机、油泵电机故障率高,渗漏油缺陷频发等安全隐患。四、结束语通过花山变电站220KV1号主变压器冷却系统改进的实践,使我们学到了如何正确的掌握改造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技能和计算,保证了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和运行,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节省了变电站设备投资。同时,为国内同类变压器冷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转自电子工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