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大纲

上传人:悦** 文档编号:1738910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6.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大纲(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三部分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I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大纲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 区域的概念;区域的特征1. 1. 2 社区与农村社区 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 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1.2. 1 农业及其功能1. 2. 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3 发展与发展观1. 3. 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1.3.2 发展观的演进 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2 区域发展理论2. 1 平衡发展理论2. 1. 1 最小努力命题论2.1.2 低水平陷阱论2. 1. 3 大推进论2. 1. 4 贫

2、困恶性循环论2.2 不平衡发展理论2. 2. 1 梯度推进理论2.2.2 增长极理论2.2.3 中心一外围论2.2.4 区域成长理论2.3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3 区域发展的条件3. 1 自然资源3. 1. 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3. 1. 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晌3.2 人口与劳动力3.3 技术条件4 区域发展战略4. 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4.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4.2.1 战略目标4.2.2 战略重点4.2.3 战略方针4.2.4 战略措施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 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5. 1. 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5.1.2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5.1.3 农村人力

3、资源开发5.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5.2.1 农村劳动力转移6 农村可持续发展6. 1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6.2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6. 2. 1 我国农村的现状6.2.2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2.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7 农村社会发展7. 1 农村人口7.1.1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7. 1. 2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7.2 农村教育7.2.1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7.2.2 农村教育政策措施7.3 农村扶贫7.3.1 贫困的含义及测量 贫困的含义;贫困线7.3.2 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7.3.3 中国的扶贫目标及

4、扶贫方式的选择 农村扶贫目标;扶贫方式的选择7.4 农村社会保障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的内容7.4.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7.4.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 总体思路;建设重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8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8. 1 农村城市化8. 1. 1 农村城市化的涵义8. 1. 2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8.2 农村社会现代化8.2.1 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8.2.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8.2.3 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指南1 概述1. 1 区域与社区1

5、. 1. 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 对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 把区域理 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 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 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 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与区域 相近的词有地区、 ”地域”其实质是一致的。只是区域是泛指,而地区则是特指,如华东地区;区域 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1.1.1.2区域的特征区域的本质特性

6、有二: 是整体性,这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联系性决定的。区域的整体性 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 致整个区域的变化。某一区域某种资源的发现和生产,会影响 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某一区域中心 城市的崛起会改变了整个区域的城市格局和系统。 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区域的 结 构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区域结构源于区域的联系。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不同,所处的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结构。1. 1. 2 社区与农村社区1. 1. 2. 1 社区的概念 人们对社区可能有各种不同理解,但对这一概念包含的基

7、本内容看法比较一致。第一, 社区是社会和区域的共同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区域性质;第二,社区反映不同地区 人口、群体、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社会基本要素的差异和 特征;第三,社区是随着社会 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概念。从这些比较共同的认识中,我们可 以归纳出社区的基本含义,即它是由 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 的社会有机体。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 地域,有 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 生活方式和民情、 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

8、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1. 1. 2. 2 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 有一定社 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中国农村社区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社区结构、功能,其 社会关系 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都显示出差别性。农村社区的类型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1) 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城郊社区和一般农区。城郊社区又可分为近郊和 远郊社区。 这种类型的社区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 济、社会发展程度 上,由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

9、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 态。近郊的农村社区,由于 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援,经 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 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起到一般农村社区先导的作用。(2) 按经济结构即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村、渔村、矿业村、牧村、综合村等社区。(3) 按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分类,我国现在一般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设衬民委员会,自然村设 村民小组。(4) 按聚居规模和社区生活服务的功能大小可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基层村是农村中从事 农副业生产 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生活服务设施很少 F 中心村是从事生产活动较大的居民 点,有为本村

10、和周围基 层村服务的较多的设施,如商店、服务点(如理发等)、完全小学或不完全 小学等。(5) 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分为散村、集村、小集镇等社区。有些学者认为, 小城镇社 区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了,因此,不主张放在 农村社区的范畴之 内。另外一些学者主张将集镇社区放在农村社区中,作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一 种类型来加以讨论。其主要 的理由是:农村社区的不同类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从某种意义 上说,小城镇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过渡形态。从农 村社区变为小城镇社区再变为城市社区,这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1. 2 农业与农村

11、非农产业1.2. 1 农业及其功能根据习惯划分方法,农业大体上可以分成农、林、牧、渔四个生产部门,每一个部门还可以 进一步 分成更小的部门或生产类型。每一个部分都相对独立,各自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功 能,同时相互之间 又密切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生产、研究和管理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例如,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 质,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和养殖 业。又如,根据生产 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上述两大类农业生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 粮棉油为主的大田作物生产, 以果树、蔬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生产,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生 产,以及以

12、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 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 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根据各国的具体自然条件 和生产实践,农业通常还包括林业和渔业等部门。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 门。为了区别起见,前一个农业通常称为大农业,后一个农业通常称为小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自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和经济系统。在人类社会的经济 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 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也是获取外汇以进口 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

13、至惟一途径。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 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1. 2. 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农村从来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区域,而是同时存在许多 与农业密 切相关的生产部门。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农产业即使是与农业无关的非农产 业,由于收入方面 的作用,对农户和农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2. 2. 1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途径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原有附属于农业、附属于农户家庭经营的副业生产,从扩大 规模开始,直到最终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例如,家庭手工业生产,如编织藤、荆、柳条工具、用具 粮油初加工等,都可能逐渐形成

14、独立的非农产业。另一条是通过内部或外部的投资,建立当地原来没有的 非农产业。这样建立起来的产业,如果能与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及现有的农业产业协调一致,通常能 获得较大成功,和当地农业即其他非农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共同体。1. 2. 2. 2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意义农村社区的非农产业获得一定发展以后,就可能对当地农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其他剩余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 充分利用 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当地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当地社区及其成员的收入。 当地社区和农户可 以将增加的收入直接投入农业生产,也可以用来增加教育、推广、文化和医疗卫生方面

15、的投入,从而间接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 人均生产 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其边际产品的数量 和从事农业生产的 边际收入也将显著增加。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提高农业生产的总收 入和边际收入两方面刺激农 户增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再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越多,对 农产品的 需求越高。同时,由于非农产业的收入较高,非农产业生产者对农产品的收入弹性系 数也较高,他们不 仅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人口增长速度,而且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 较高的市场

16、价格。因此,非 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增加农产品生产者的收入, 刺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 2. 2. 3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 农村社区的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从总体上看,农业的发展决定非农产业的发展, 而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非农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和非农产业相互促进的必要前提条件是双方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协调一致,农村 社区的经济形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否则,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就可能争资金、争其他资源,或 者以污染环境等形式破 坏对方的生产条件,从而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17、全面协调 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发展规模,力争社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和高速发展。由于农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整体性,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表现得比城市更明显。只有充分认识 到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才能在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之间实现良性循环。1.3 发展与发展观1. 3. 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1. 3. 1. 1 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次大战以后,对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了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但什么是发展,由于各学 科对发展研 究的侧重点各异,视角不一致,一直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综观不同学科 对发展概念理解的差 异,主要存在于对发展所涵盖的内容认识上的区别。归纳起来有以

18、下3 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社会发展,即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持这种 观点的学 者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生态环境、人口等各个子系统,社会发展是各 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社会有意识地逐渐向科学和成熟变化的过程,目的是实现既定 的、估计可 行的社会和经济进步。这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由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方面组成 的。第三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进步与优化。 显然,上述观点的分歧实质上是对社会所涵盖范围的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从广义上理解社会,社 会发展包含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

19、个方面;由第二种观点到第三种观点,是对社会 理解逐渐狭义化的过 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以及国际间经常用社会发展一词来表示与经济发展相平 行的概念。从 发展观的演变历程看,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经历了由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直至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断扩展过程。因此可以认为,发展是由社会 发展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组成。1. 3. 1. 2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 生活水平有 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 和,农业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

20、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 过程。因此,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 产出增长。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 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经济发展的涵义 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 和某些制度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定是经 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产出的增 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系 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 而谈发展。但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1. 3. 1. 3 社会发展 二次大战以后,无论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社会

21、问题的干扰, 社会发展研究也流行起来,并同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由于 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 遇到的社会问题不一样,因此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社会发展概念的 理解也各异。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 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 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 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第二世界由于面临着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真正自主发展的道路,以及在经济发 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进步,在与外部世界平等交往中重新确立自己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 位问题,因此把社会发展理 解为铲除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障碍,这些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3 个方面:一 是人口因素,包括人口

22、增长、密度、结构、规模;二是制度,主要指社会的阶级、阶层制度以及家庭、生 产资料所有 制度、宗教制度;三是个人的因素,如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因素。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 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 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随着经济的发 展,社会有机体规模的增大或社会系统的作用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合理化,为经济 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 提,脱离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一句空话,任何最优越的制度,没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是不可能 体现其优越性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重要保

23、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 段,通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增进人们的幸福,促使人的潜能的发挥,也 就是说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只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发展顺利进行。因此,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证。1.3.2 发展观的演进20 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到增长极限论,再到 综合发展观飞 到可持续发展论的历史演进过程。1. 3. 2. 1 经济增长论 这种观点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二战 结束以后, 一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如何振兴本国经济,

24、走上独立自主的发 展道路,自然成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另外,西方各国为谋求战后重建,同样面临 着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期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标。这 种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战略,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 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忽视发展的其他方面。实践证明,经济增长论 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以GNP为中心的发展受到资源的限制;忽视了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了一些无 法解决的社会问题,GNP的增长并没有真正消除贫困;即使这种发展最终能使人们达到相当高的物 质 消费水平,也不能保证人民

25、能真正得到幸福。1. 3. 2. 2 增长极限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大多数国家带来GN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 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开始对发展 就是增长的思想进行 全面反思。特别是1971年由麦多斯等人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震动。增长的极限的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 的 5 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人口的增长将直接形成对粮食指数 增长的需求。未来粮食的供给,决定于土地和淡水的数量,还决定于农业资本,农业资本的形成又依赖

26、于 资本投资。而允许资本存量增长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未来粮食生产的扩大实际上决定于不可再生 资源的可利用性。至于环境污染有些直接与人口增长或农业活动有关,有些直接与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有 关,有些与两者都有关系。由于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吸收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 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就会到来。增长的极限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该书的性质及其假 设和论点上。有人批评麦多斯忽视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有人指出麦多斯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的 能动作用。1. 3. 2. 3 综合发展观在对以经济增

27、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反思的过程中,除形成了像增长极限 论这样的悲观 论点以外,另一种新的发展观一一综合发展观也应运而生。综合发展观认为,发 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 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 构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 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 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 内生的。所谓整体的是指发展模式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观点,既要考虑到作为整体的社会一一人的各个方面, 又要看到人们相互依存关系中出现的多样性,任何方面

28、的发展都必须从人类社会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所谓 综合的是指各个部门、地区的协调一致,发展不是各个部门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 过程,最终获得总体的最佳发展;所谓内生的则是指充分正确地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来促进发展,尤其 是发展中国家,不应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重走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老路,应寻找新的发展途径。1. 3. 2. 4 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环境问题遍布全球并愈演愈烈的现实中,在采取了各种各样 科学技术 手段而未能根本奏效的情况下,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所 走过的发展道路以 后,所得到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伊始,联合国大会成立了由当时的

29、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高级专家委 员会。该委员 会于1987 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 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 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 展战略,是人类求得自下而上地发 展的唯一途径。随后又在1992年6 月于里约热内卢、1994 年9月于开罗、1995年3 月于哥本哈根先后召 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可持续发 展成了世纪转换之际最重要的命题 和各国尤其是重大国际会议所关注的焦点。在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定义中,得到了最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30、会上, 得到共识的定义是布伦特兰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 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 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 发展;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 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可持续 发展的全部重要因素中,人口是中心,经济是 基础,环境是前提。布伦特兰的这个定义至少体现 3 个原 则:一是公平原则,包括代内与代际间 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在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满足当 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实现人类

31、的长远发展;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 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显然,可 持续发展强调自 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 持续性, 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又不可分割。2 区域发展理论2. 1 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主要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产业平衡 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 区域经济的平衡发 展,即在区域间及其内部对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以使工农业、轻重工业、 一、二、三产业及原

32、料、加 工工业等各部门基本得到协调平衡发展。代表性的理论有:赖宾斯坦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 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论;纳克斯的贫困 恶性循环论等。平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 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 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 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 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 ,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 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 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2. 1. 1 最小努力命题论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努力使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 状态,以 取得长期的持

33、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剌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 发展的努力达不 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剌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 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 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2.1.2 低水平陷阱论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 轮回的现 象。不发达经济的痛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 平均衡状态;很低的 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 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

34、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2. 1. 3 大推进论 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强调 产业间的关 联互补作用,主张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 业各个部门都得 以平衡发展,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此论在发展中 国家较有市场。2. 1. 4 贫困恶性循环论 贫困恶性循环论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 诱力不足 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 在恶性循环

35、。但贫困 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 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 法。2.2 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 发达地区不 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等) ,因而理论上 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 的。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 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 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并认为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整体的行为。因此,在不 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

36、 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2. 2. 1 梯度推进理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应用广泛的理论是梯度推进论,它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 教授弗农等 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将这种产业的生命周期 阶段论引入了区域经济发 展研究中,创立了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 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 又取决于地 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 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 新和经济繁荣的阶段,无论在经济或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因而,新 兴产业和高技术生

37、产部门适宜 于在较发达地区布局,而传统的产业部门,适宜于在技术、资金 和劳动力素质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或 低梯度地区布局。(2) 由科技进步引致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 发源于高 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和集中。(3) 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 地区向低梯 度地区多层次转移。首先是按距离远近向外围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局部推进, 而总体范围推进则按 梯度高低顺序,跳跃式地向周围扩展,即先向第二梯度地区推进,随着产 业生命的盛衰,再逐步向处在 第三、四梯度的地区推进。(4) 梯

38、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 高梯度地区 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将 造成地区间两极分化。 2.2.2 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它主要建 立在抽象的经 济空间上,认为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他认为,受力 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 着若干中心(或极) ,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 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 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些少数中心对其他经济单位 存在着支配效应,这种支配效应主要来自创 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经一

39、些学者的研究,这一理论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经 济空间的概念进一步拓展到内容更为广泛 的区域范围,它不仅包括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变量之间 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 现象的区位关系,增长极既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从而提出 了区域增长极概念。 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无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理论,还是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的 应用, 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 归纳 为下列几方面:(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 过 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

40、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 为经济增长 中心(极或城市)。(2) 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集 中相当规模 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 即周围交通、通讯、 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 成增长极的形成。(3) 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理论上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 主要表现 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者都可以 从不同的方面带动 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 的。一

41、般说来,在增长极的初 期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 削弱,扩散效应则加强;再进一步发 展,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极化和扩散机制互相作用, 推动整个地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地区间 的差距。2.2.3 中心一外围论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 结构划分 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 越,经济效益较高, 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 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 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 结构十分明显,最

42、初表现为一种单 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被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 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 面发展。2.2.4 区域成长理论 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认为: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 倾向不平衡成长,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 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成长,此时 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43、,即所 谓倒”u ”字型理论。2.3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1) 平衡发展理论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特别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资金 短缺,不可能平衡地安排投资方向和生产力布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和 企业都应讲求最 佳经济效益,强行推行平衡发展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2) 不平衡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并可实现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如 果忽略了中 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把握不了中国的经济现实与发展趋势,改革开放的 实践已充分证实了这 一点。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不平衡发展是主要的理论基础。但考虑到我国向东部沿海地区实行 倾斜的政策造成了地区间差距

44、的扩大,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矛盾问题,因此在实施不平衡发展的同时,应 当进行协调发展。而且,不平衡发展也并非总是向东部沿海倾斜,我国九五及2010 年计划已开始向中、 西部倾斜。(3) 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实行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认为在不平衡推进中, 应把重点 发展和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将东部 地区的发展和中、 西部地区、边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建设 和优先增长带动中、西部地 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和东、中、西三大地带各地区经济有 序的连续增长和协调发展,在缩小 区际政策梯度差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协

45、调区际 关系,减少区际间的矛盾和摩擦,充分发挥 东、中、西三大地带各自的优势。(4)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均较少涉及可持续发展观。我国中、西部发展决不能走东部沿海 地区先发展(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此,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工厂、企 业不能原封不动 地搬过来,对高污染的工艺和工厂则应拒之于门外。对新的企业,无论东、中、 西部地区,都应注意厂 址的选择和三废处理问题,一些资源性企业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5)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都有其应用价值和适用条件,同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 的局限性。 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和争论都最大的梯度推进论而言,梯度的存在是一种客

46、观的现实,表现在 地理梯度、技术梯度、产业梯度、经济发展水平梯度等方面。因此,当较发 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时,以其资金、技术、管理、产品等优势向低梯度地区推进,是客观实际情况使然,同时也是一些欠发达 地区所欢迎的。但问题在于这种推进不一定要按照梯度的顺序,因为即使在较发达地区内部也存在着不同 梯度,更不能按东、中、西三大梯度顺序进行推进。再者,以技术梯度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要较中、 西部地区高出许多,但中、西部的航空、 航天技术,军转民中某些技术及部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其水 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 的某些资源开发技术也是领先的,完全可以逆梯度推进;第三,中、 西部的发展应该高起

47、点,有 条件采用高科技就不走传统技术的老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也决不是 东部沿海地区才 能办到,中、西部地区某些方面同样具有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条件,特别是资源 开发方面 的技术、设备。这些都是梯度推进论较明显的局限性。(6)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首先应对区域划分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标准。不同 的区域划分 会产生不同的对策,这是研究区际收入差异、区际经济增长率差异、区际经济联系 方面的一个不可忽视 的问题。如果按东、中、西三个大地带划分,仅能在实行宏观调控方面有一十分粗略的导向,而在付诸实 施时,则需要更具体地对三大地带中的各省市、自治区甚至各县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研究将会

48、发 现,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是极其不平衡的,存在着不同级别的增长中心,虽其辐射力不同,但可以采取中心 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来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而在几个省交界处的落后地区,则可由几个省联 合采取措施予以解决。3 区域发展的条件3. 1 自然资源3. 1. 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自然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来源,以及生产 布局的必 要条件和场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及开发利用条件等都将对区域发展 产生重要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 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

49、源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和 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概念也在变化,那些在当前不能为人类利用而 转化为自然资源的自然环境 因素,可能在今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 进步而被人类利用,转化为自然资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发现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扩大资源范畴的过程。按照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应用的目的可将自然资源进行多种分类。如根据自然资源的 赋存条件可 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可将其划 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 源、旅游资源等;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将其划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鱼 类等)和

50、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 ;根据自然资源能 否再生可将其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 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三类。 自然资源有3 个特性: 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 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从这一点上讲,世界上任何 一种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不但不可再生 的资源是有限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可更新的自然 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角 度出发,针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合理利用和 保护自然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 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

51、殊的地域分布规律。自然 资源的地域差异(区域性)不但表现在不同区域 同一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别,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自然资源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这两个方面的差别,都会对自然资 源的利用产生重大影响。 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 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 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 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自然资源的这种 整体性特征,要求人们在自然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中,坚持全面研究、综合开发的原则。3. 1. 2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晌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

52、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它由 劳动力、 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等组成,其中,后两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 自然。所以,人类 社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资源。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但是, 一个地区存在某种资源,并不一定就能发展某种生产活动,因为某种生产活动的 发展不仅受资源条件决 定,而且还受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以及市场供需条件等决定。所以,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 然资源仍 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

53、然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一方面对作为直接的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开发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另一方面对 自然资源的不断加工而形成的间 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迅速扩展。这似乎使人感觉到当 今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自 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发展的基础作用大为减低。实际 并不然,因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的扩 展,只说明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增 多,或找到了某种自然资源的可替代物,或对某种资源的利用 率提高,暂时摆脱了某种自然资 源在数量上或性能上的限制,但并未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对自然 资源不断加工所形成的 间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迅速扩展

54、,也是以作为直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的自然资源 为基础的。所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是脱离不了自然资源的。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是:(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如前所述,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自 然物质基础,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 大。例如,当粮食 单产一定时,耕地面积越大,粮食生产的规模就可能越大。相反,某些自然资 源的数量越少,对区域生 产发展规模的限制也就越大,如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缺乏对 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发展规 模就构成了限制。(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

55、动的经济效益。同一种资源,其质量 及开发利用 条件不同,则开发利用的方式不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及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市场售价等也 就不同,经济效益存在差异。(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有某种资源,就 有可能发 展起以开发利用该种资源为主的产业部门。因此,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 可能导致以这些自 然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的产业部门的发展,即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3.2 人口与劳动力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作为生产者 的人口即 为劳动人口,这些人口要作为劳动人口,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技能与

56、经验结合而形 成的劳动能力。虽 然有这种劳动能力的人口只是区域总人口的一部分,但其生产却要为整个区 域的所有人口服务。作为生 产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 用的规模一一生产规模的大小。在一定 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人口的多少及其在区域总人口中 的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区 域的生产规模、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用作区域发展的投资的积累水平。 后两者又反过来通过 消费和投资再次影响到区域生产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 此,在人口 稀少的地方,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受到人口数量(或更确切地说为人力资源)不足的限制。而在

57、人 口稠密的地方,则不会存在这种限制。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口数量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相反, 在人口过多的地方,由于资源的限制,生产规模不能与人口规模同步扩大,将会出现人力资 源过剩,失 业问题严重,人口收入水平不能提高,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问题,从而影响生产规模扩大,不利于区 域发展。(2) 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区域人口素质对区 域发展的影 响就是人口的体质、文化技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共同作用的集成。人口素质好的区 域,具有较高的劳动生 产率,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人口所创造的价值也高,区域社会稳定和 谐,从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 平就高。相反,人口素质差

58、的区域则低。另一方面,人口素质与 人口数量一起又影响到区域生产的部门 构成。劳动力多,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则有利于发 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少的 地区,要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或较大的生产规 模,必须借助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工具(即机械化、自动化设 备)来从事生产,相应地其劳动者就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质。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一般发展在人口素质 高的区域,而技术落后的 产业部门则存在于人口素质低的区域。因而,人口的素质影响着区域生产的部 门构成。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作为生产主体,即劳动力的人,只有和作为生产资 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源在时间及空间上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

59、开展并完成某种生产。所以资源的开发,生产 的发展总是从人口分布稠密的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扩展的,历史上新的资源的开发,疆土的扩展总是 与人口的迁移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同步进行的。如,解放以后,向东北及西北边疆的移民,使边疆地区人口 密度增加,经济得到了发展。昔日的北大荒成了米粮仓,戈壁滩上建起了石油城,使解放前生产布局不平 衡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变。可见,人口分布是影 响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3.3 技术条件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技术来自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科学研 究。它包括 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指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东西, 是技术的软

60、件,为技术的决定性因素。在科学比较落后的时期,技术和科 学一直是遵循各自的道路发展, 技术不超出单纯经验的范围。近代科学兴起后,技术主要依靠 自觉的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实验的成果。 进入现代科学技术阶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更加密 切,有人甚至将技术的定义改为科学知识在生产上的 应用。二是知识、经验的物化成果,即生产 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技术的硬件。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条件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自然条件和自 然资源提 供了区域发展的可能性,而技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没有一定的技术,区域 生产无法进行,经 济不可能发展。目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已达到

61、 50%-80%。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区 域发展的重要程度。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有4 个方面:(1) 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 至可以变废 为宝,变害为利。技术越是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越是广泛,自然资源的经 济价值越能够充分 体现。(2) 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一般认为,扩大生产,增加 产出,有 两种办法:即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完全靠增加要素投入)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靠提高 要素的效能,用较少 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或用同量的投入获取更多的产出)。技术进步的作 用就表现为后者。从这个意义 讲,技术进步就

62、是指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同样产出量下,技术进步就意味着对投入要素的节约。按照 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特点,技术进步可分为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3 种类型。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 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 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能力。(3)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 于社会分工、 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技术 的提高,使农业劳动 生产率提高,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消 费,可能使更多的劳

63、动力从农 业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专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工业技术的进步, 使工业原料结构改变,农产品原料比重下降,工矿产品 比重上升,从而使生产和加工工矿原料的工业部 门得以形成发展;技术的进步,再加上生活水 平的提高,也使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食物 消费下降,耐用消费品、住房、劳务消 费增加,从而提高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地位,导致区域产业结构 变化。(4) 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屋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 (包 括劳动力 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即在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 变动的基础上,一 部门内劳动投入的

64、减少,相应扩大了其他部门(特别是新增部门的劳动需 求,或者使社会在新的水平 上(因技术进步,使收入增加,而产生的需求增加)增加劳动投入。4 区域发展战略4. 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 大意义。战 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 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2) 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3) 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 和影响,如 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

65、潜力问题等。(4) 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 解决不同 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 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 划。它的 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 即经济总体发展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 开发战略。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 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 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