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方志馆布展大纲讨论稿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17388198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65.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盘水市方志馆布展大纲讨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盘水市方志馆布展大纲讨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盘水市方志馆布展大纲讨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六盘水市方志馆布展大纲讨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水市方志馆布展大纲讨论稿(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盘水市方志馆布展大纲一、功能定位六盘水市方志馆总体定位为地情馆。通过地情展示和发 展收藏,力争建设成为地情展示、方志收藏为一体的公共文 化设施,具有资治教化、地情展示、方志收藏、研究交流等 功能,使之成为再现建制沿革的载体、浓缩地域文化的平台、 展现历史变迁的窗口、彰显时代风采的长廊、开展文化交流 的场所、收藏地方文献的宝库,成为六盘水市的重要的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认识六盘水、了解六盘 水的必到之地,广大青少年和干部群众、地情研究者常去之 地。二、展示要求 在展示理念上,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通过直观、生 动的、感性的图片、场景、实物以及动漫、沙盘、雕塑、道 具等组合展示手

2、段,对方志反映的六盘水历史发展与现状进 行诠释,以充分展现展馆的主题、观点、思想和内容,力求 展示的科学性。在展示内容上,以方志文化为主线,建成全面与重点相 结合。展示内容涵盖六盘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的历史与现状,但考虑场馆的面积及结构,主要突出四个 方面,即重点反映方志文化(含方志文化发展、传承、成果。)、 六盘水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历史变迁和发展现状、六盘水 地域文化特色。沿循发展脉络,突出节点事件,用脉体现全 面性,用点体现主动性。在展示手段上,建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建成传统布展 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图 文说明、模型陈列、场景复原,计算机演示、

3、影视互动等形 式进行立体展示,强化信息传播和交流。三、结构布局根据展区的面积和内部的结构特点,基本布局为: 1、 展区;2、藏区;3、控制区;4、办公区;(5、公共区)。每 个区要根据实际分为不同的版块。每个版块分别填充必要的 要素和内容。展区展区主要分为以下九个版块(展区):序厅(第一展区) 序厅(第二展区) 方志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第三展区) 图书展区(第四展区) 阅读区(第五展区) 方志六盘水(第六展区) -信息 发布区(第七展区)走廊式图片展区(第八展区) 研究中心(第九展区)六盘水荣誉与方志馆筹建始末(第 十展区)(一)门厅。主要元素有接待前台,入馆指南门禁 报警系统,意见箱,大屏幕

4、。盘水市方志馆的简介宣传片,用flash动画展示的方式,模拟出场馆的全景效果,用户可以在线对 馆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支持热点等功能,通过热点功 能可方便地使用户体验更加真实和有效。)。(二)序厅。主要元素有、前言、电子沙盘、大屏幕播 放六盘水市的概况)为圆弧形主背景,背景画面为古典画卷图案,在序厅北 侧墙正中墙壁上标出:“六盘水市方志馆”馆名,(隶书。楷 隶)。序厅中央设一圆形多媒体立体沙盘,展示六盘水地形全貌。前言。设在沙盘的一侧,造型为翻开的一本书,一侧设 毛笔一支,一侧刻上前言导语:“汉属夜郎腹地,唐为牂牁 腑脏。七擒孟获,火铺先民亦资孔.”沙盘另一面墙则设大型显示屏,滚动播放六盘水

5、概况、 山川地理、民风民俗、地方特产等地情视频(视频来源:1、 六盘水市境内各电视台;2、曾经到六盘水市摄制节目的其 他电视台或单位;3、自己选择性的区摄制)。(三)方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元素有方志的起源 及历史演变(含志坛名家及其主要作品和理论采购)、旧志 编纂与传承(含场景模拟与实物展示(刻板印刷模具、电子 翻书等)、新方志编纂与管理等。1、一侧以图文的形式展示方志的起源及历史演变;同 时设大屏幕滚动播放方志中国类的视频。2、中央或一侧墙下设虚拟“电子翻书”平台,电子书蓝本为(嘉靖)普安州志(乾隆)普安州志(光绪)普 安州志水城厅采访册水城县志稿水城县志草稿郎 岱县访稿羊场分县访册水城

6、县杂事述大定府志 等。3、另一侧则设古代修志的场景,展示形式为图文、雕 塑、场景模拟(道具)。4、新方志编纂与管理(1)墙面图文展示新发展编纂的相关内容和历代发展工作照片;(2)展示六盘水地方志相关成果的实物展品(封闭柜展)。5、当代修志。视频介绍当代修志的理念及方法(四)图书展区,主要元素有、壁式书架、志书、六盘 水市名人专柜及其作品、读者规范等。1、以走廊式弧形墙的形式开放柜展示全国各地的志书 成品。重点收存方志、年鉴及六盘水地情资料书。其中,方 志类图书包括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县(县级市)、乡 (镇)、村的旧志、新志、部门志、专业志、特色志以及方 志理论研究、方志工具书等;年鉴类图书

7、包括各省市、自治 区、直辖市的专业年鉴、部门年鉴等;北京地情资料书涵盖 了北京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史籍、史 料、研究、大事记、工具书等各种书籍。2、设六盘水市名人专柜展示其名作。(五)阅读区,主要元素有电子书查询和阅览设备、纸 质书阅览设备和饮水区及厕所、在图书展区入口墙挂式展示 读者规范1、电子设电子阅览室。设多台以上的电脑提供读者上 网、信息检索、信息查询等服务。将电子信息服务作为一项 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建设。不断地扩大电子文献的收藏和使 用范围,同时,还有大量的电子图书,馆藏资源等信息。2、小书吧为阅读者提供纸质书休闲阅读场所(此区应保证光亮, 靠近开水区);(六)方志

8、六盘水以方志为主线和引导,用图片、实物、模型、虚拟场景、 电子显示等形式,展示六盘水市的历史变迁(含区域渊源及 变化、城区历史面貌和现状等)山川地理、人文风情,主要 物产,历史名人等等。设方形大屏幕,以六盘水行政区划为基础,利用大型对 媒体投影技术对六盘水的城市变迁等进行阐述和情景复原, 从地方志的角度来放映六盘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 社会等基本情况。(七)信息发布区1、墙面设多个电子显示屏,适时多方位发布六盘水最 新发展状况和志、鉴编修等对心信息与成果。2、中央设多媒体互动桌面,查阅者可以通过点击各地 区甚至乡镇等,查看相关宣传短片,短片来源:各县区电视 台和矿务局电视台。(八)走廊式

9、图片展区1、一侧展示如王如柏老人等的名人名作及其收藏。2、一侧展示六盘水历届主要领导(市长、市委书记) 及其功绩。(九)研究中心(功能定位:研究中心、放映厅、小型会议厅、会客厅)1、墙面挂图文形式的历代修志名人及其成就。2、设小型多功能会议厅多功能会议厅是由显示系统、扩声系统、数字会议讨论、 表决系统、升降投影显示系统、LED系统、灯光系统等等一 系列子系统构成,能实现会议报告、理论研究、座谈会议、小型接待、多媒体演示、技术交流、无纸会议、投票表决会 议、表演娱乐等多种用途。(十)六盘水荣誉与方志馆筹建始末。图文展示六盘水荣誉与方志馆筹建始末藏区(一)设立标准书库,并配齐移动书架、“五防”设备

10、1、藏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2、藏区要有防光照和防紫外线防水、防潮、防虫、防鼠 防盗等要求。3、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等设施。(二)设立重要文献、物品及资料安全保护室。控制区设立消防、空调、监控、声光电等为一体的控制室。办公区方志馆内设文献编研部、展示交流部、地情资料采编部、 借阅咨询部、网络技术部和后勤服务部共六个部门的办公场 所:文献编研部:负责拟定文献编研部长期工作规划和短 期工作计划,开展地方志和地情资料的编纂研究工作,编纂 出版北京地情丛书和文献资料丛书,参与完成其他地方志编 修任务。展示交流部:负责拟定方志馆宣传、展览、讲座、交 流等的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定期举办展览和讲座,

11、展示首 都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传统与地情研究成果,开展各类 地方文化交流活动。地情采编部:负责全馆藏书建设的规划,采选订购方 志图书等相关地情资料,实施地情资料的分类、主题标引、 编目、加工等工作并承担数据采集、加工等地情信息资源开 发利用工作。借阅咨询部:负责库室图书、期刊流通管理和读者服 务工作,承担借、还、续借图书和书刊的整理、装订、修补 等管理和技术工作。负责馆藏图书、期刊资料的宣传、读者 咨询、意见和建议等。网络技术部:负责建设和维护本馆读者服务和业务办 公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施,维护与管理图书、图片、业务 资料等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数字方志馆信息资源与服 务集成等。后勤服务部:负责拟定有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工作制度 与计划,保障方志馆日常运转、各项维护的督导、协调和沟 通工作,保障方志馆后勤服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