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解说词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7387456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3.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湖十景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湖十景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湖十景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西湖十景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湖十景解说词(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杭州西湖十景解说词E*茁惹厂城已舌4断桥残雪用据桂罚回荷H!*l7tl rct. &!型JS董曲幸:喷AHffttIS向司启i1:l3sS西湖無嵐IftfM尽芯马可箪罗;in;丄人孕 七割肾反涌曲占应西期人厲古I ill 羌 N-.IftWH 元 大3SS抚泊磋mMsua三潭印月如3双峰播云斯卅花3SL1JI1应山早岳刀I山苏堤春晓阳呻隔箱械 ,雷峰夕照 网盼南屏晚钟木子週心叵1 永丄匚壮臂漩骷蝌黑.平湖秋冃貂励财肛.柳浪闻莺帯壮椚%花港观鱼同学们,来杭州之前,你们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甸日垃卫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 景有着

2、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 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 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 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皇山和凤 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乘船去游览西湖吧,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 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

3、南北长约 3.2 公里,东西宽约 2.8 公里,绕湖一周近 15 公里。面积约 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 6.3 平方公 里,平均水深 1.55 米,最深处在 2.8 米左右,最浅处不足 1 米,蓄水量在 850 万到870 万立方米之间。西湖在 12000 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 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 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 定,到隋朝它才真正固定下来,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 湖和小南湖 5 个部分。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他们分别是:苏堤 春

4、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 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茑。一、苏堤春晓大家好,“苏堤春晓”作为西湖十景之首,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为什 么叫它苏堤呢?这就要从苏东坡做杭州太守开始说起。其实苏东坡在杭州当过两 次官,在第二次上任的第二年,也就是北宋元佑五年时,他发动杭州军民以工代 赈、开浚西湖,巧妙地把疏通西湖挖出来的淤泥连接成了长达 2.8 公里的长堤。 苏东坡离职后,接任的太守林希非常钦佩他,一次他在苏堤看美景时,欣然题写 了“苏公堤”三个字。从此,苏公堤的名字就叫开了。后来人们为了通俗顺口, 简称为“苏堤”。那春晓又是怎么来的呢?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5、一日之计在于 晨,苏堤的景色在春天的清晨观赏最佳,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苏堤春晓”。今天我们将从苏堤的南口,一路往北,沿途经过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 压堤桥、东浦桥,最后到达跨虹桥。苏堤边上还种着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 40 多个品种,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株杨柳或一株桃树,故有“西湖景致六吊桥, 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民谚。等下大家可以细心观察。值得一提的是,苏堤的建设完美的体现了园林艺术,下面等我慢慢给你们道 来。(走到景名牌前时)大家请看:这里有一块英汉对照的景名碑,碑上“苏堤” 二字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写。可能“堤”字的写法令人诧异,其实这是旧体写 法,因为古汉字中的“堤”字是左耳旁的,与土字

6、旁的“堤”字是相通的。现在我们来到苏堤的第一座桥映波桥。请看东面湖区。这是西湖最大的 一部分湖面,称为“外西湖”。再请看西面湖区。这是小南湖,是西湖最小的一 部分湖面。一大一小,打破平衡。小南湖的那边就是花港观鱼公园。水榭茶楼, 小桥长廊,倒映在波光之中,将桥取名为“映波桥”正是恰到好处! 这是花港观鱼的大门,大门对面的那块平台是游船码头。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亭子名为“夕阳亭”。每当夕阳西下时,从这儿隔着湖 面南望突出于湖岸的那座山,正好晚霞满山,因此山名就称“夕照山”。原有的 雷峰塔就建在夕照山上。这夕阳亭和那夕照山隔湖相望,互相烘托,这在园林艺 术上称为对景。现在我们来到了苏堤的第二座桥锁

7、澜桥。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这“锁 澜”二字和“映波”是对仗的。“映波”给人以起伏荡漾的感觉,而“锁澜”则 有风平浪静的意思了。请看,东面的外西湖,水域广,游船多,动感强;而西面 的西里湖则相对宁静多了。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御碑亭。亭子里“苏堤春晓”四字是康熙皇帝所 题。北宋始建的苏堤还没现在这么宽这么高,是明朝的杭州郡守杨孟瑛在 1508 年的时候,主持了填高拓宽苏堤的工程,奠定了现在的基础。1951 年,市政府 全面整修苏堤,重建苏堤六桥,这御碑亭也得以重修。我们已经来到了苏堤的第三座桥望山桥。苏堤六桥中,这座桥离岸边的 山最近。站在这桥上,环顾四周,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三面青山怀抱着一湖碧

8、水。 若是春夏之际,更能领略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西湖秀色的 独特风韵。如果我们泛舟湖面,向西正好能望见西岸的青山及更远的北高峰。若 请您取桥名,说不定也会取“望山桥”了。这是园林艺术中借景手法的灵活运用。我们现在来到了苏堤坝的第四座桥压堤桥。“压”字在这儿有使其稳定、 平静的含义。这座桥位于苏堤中段,桥名寓含着人们的希望。大家请看左前方,那边有座桥叫“玉带桥”,它是由原有小桥改建成的一座 石桥,用三孔桥墩交错形成三角形以疏导水势。这一景名为“玉带晴虹”,在清 代是西湖十八景之一。晴天的时候,桥身映在水中如长虹卧波,“玉带晴虹”因 此得名。玉带桥使得苏堤和曲院风荷相通,并把西湖

9、西面的水域分隔成两个湖区 西里湖和岳湖。二、平湖秋月我们现在所到的地方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了。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 大去处:一是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是在湖中赏月;二是历史上南宋皇城遗 址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是在山上赏月;至于在西湖岸边,首推这月白风清、水 天一碧的平湖秋月了。平湖秋月景区东临白堤西端,南濒外西湖。其实,作为西 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是指秋夜于湖中泛舟尽揽秋风明 月的情景。这可以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舟夜湖,舟 中赏月的角度抒写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 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

10、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 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 望月为画面主体。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虽在唐代时就建有望湖亭,但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 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 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建景 碑亭于其左。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 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 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曾说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西湖秋月之夜,自 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月光下

11、的西湖,山溶水意,一派清绝,有 多少人为之陶醉?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 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真是“万 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啊。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 骧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道出 了平湖秋月平日赏景的绝妙之处啊!三、断桥残雪白堤尽头的这座单孔石拱桥就是著名的断桥了。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 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 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 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

12、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 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这座桥看起来虽然很普通,但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却是最大的。 在白蛇传中,白蛇娘子与许仙在此雨中相逢,借伞定情;又在此邂逅重逢, 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因这段人与妖之间的奇情 奇事,断桥名望冠于西湖且蜚声天下,享湖上第一情人桥之誉

13、。断桥之名得于唐 朝,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 词。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断桥,是1941 年改建, 50 年代又经修饰的。“断桥残雪”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 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 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也有人 说,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的画家取残山剩水之意,于是拟出了桥名和景名, 后一种说法似乎更可取。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写道:白堤 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

14、雪。”他认 为“断桥残雪”,事实上是说月影。“断桥残雪”景致确实美不胜收,然而在断桥上观西湖雪景,更是销魂。每 当雪后初晴,伫立桥头西眺北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铺琼砌玉,湖山晶莹朗 澈,些许冷艳,些许凄清,胜却喧哗热闹、绿浓红盛多多,名列西湖十景当之无 愧。难怪古人常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了。当然,断桥 观景,不止冬日雪残时分,明末画家李流芳曾说:“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 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 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可知,断桥观景,可得湖山之神髓, 岂独残雪。四、曲院风荷 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

15、西湖十景第二位。位于西湖西侧,金沙 涧(西湖最大天然水源)流入西湖处岳飞庙前面,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 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南面有湖,湖上有九孔桥。湖西将近一里长的土堤, 略仿西湖苏堤意境,称“苏堤春晓”。南宋时,这里有一座宫廷酒坊,取金沙涧 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荷田有红莲、白莲、洒金莲、锦莲边、并蒂莲 等各种荷花,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因 名“曲院风荷”。西湖天下名胜,自古骚人墨客蜂聚、诗词题刻如云,十大胜景更是世人瞩目 首选,为其题名者非至尊之主即至显之人。当今的如江泽民题写了“花港观鱼”、 启功题写了“平湖秋月”。南宋画家马远等品题西湖

16、十景时,把这里也列为“十 景之一”,而 “曲院风荷”则由康熙皇帝题写,立碑在曲院亭中。可惜的是这位 “千古一帝”写了个别字“曲”,害得 300 多年的游客苦苦寻求这个“院”到底 “曲”在哪里。当然,他刚刚写出时,杭州人心知肚明是皇帝老倌写了个大别字, 不敢指出而已,因为从宋朝(或晚至明朝)起,当地人已把此地叫为“曲院”。 明朝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说:“曲院,宋时取金沙涧之水造曲以酿官酒。 其地多荷花,世称曲院风荷是也”。而这个“曲”当时没有对应的简化字, 是不可以写成“曲”的,写“曲”就是别字。一定要写,就得找出个什么“曲院” 来。到了康熙的孙子坐天下时,这个“曲院”仍然没着落。别字赫然摆在那

17、里, 乾隆觉得连自己的颜面都一并不好看,于是在碑的背面刻诗说:“莫惊误笔传新 榜,恶旨崇情大禹同。”“榜”就是题字。“恶旨”则是“绝旨酒”。战国策说 大禹“绝旨酒”并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乾隆诗的意思是,康熙哪里 是笔误,是因为厌恶旨酒,就连造酒的“曲”都不愿意写了。这样一来,爷爷不 但没有写别字,还借改“曲”为“曲”倡导“恶旨,”长保国运,用心何其良苦。 乾隆真是端的了得,隐恶扬善挖空心思。天子至尊,口含天宪,张嘴就是法律, 叫臣子三更死,臣子就活不到五更天。说“曲”不是别字就绝不是别字,天下何 人敢说半个“不”。正因为这样强势,康熙还毫无顾忌地写错字,“把避暑山庄” 的“避”字右上

18、角“辛”下两横写成三横,搞得“辛”不“辛”、“羊”不“羊” 的;把“花港观鱼”的“鱼”下面 4 点写成 3 点。曲院风荷最重要的就是赏荷了!这里的荷田有上百种荷花,红莲,白莲,重 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夏日来就更美啦!同学们又没有想起周敦 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流传千古的采莲曲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郎去采莲花,侬去收 莲子。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知莲子?”和越江词“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 生女尽如花。”五、雷峰塔(雷锋夕照)现在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雷峰塔,它坐落在西

19、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虽名 为皇妃塔,但更多的人称之为雷峰塔,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 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 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 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 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 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 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 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20、。而在之后的历史沿革中,雷峰塔数次遭到 战争侵袭也几次重建,雷峰夕照的景观一直都闻名在史。想来大家对雷峰塔并不陌生,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经久流传,而这雷峰塔便 是故事中法海镇压白娘子的地方。法海曰雷锋塔倒,西湖水干,才放白娘子出来。 西湖水从未干,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在这西湖上留下深刻的一笔。而历史上的雷 峰塔,确实在 1924 年9 月突然倒塌,雷峰夕照的景象变再也不复所有。如今的 新塔是建造在旧址之上,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也有保护历 史遗迹的作用。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面积8公顷,主要景观和设施有: 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

21、 点等。六、南屏晚钟现在我们来到的景点是“南屏晚钟”,它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听 到这富于诗意的名字,看到这秀美的景色,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南屏山净慈寺傍晚 清越悠扬的钟声。在西湖十景中,唯一以佛教寺庙中的法器作为一个景观的,就是净慈寺里的 “南屏晚钟”,一口钟居然能够独立成景,可见其地位的非同凡响。这里的“南 屏”是指净慈寺后的南屏山,“晚钟”是指净慈寺内的青铜大梵钟。古时候,铜 钟敲响,钟声宏亮,山鸣谷应,悠扬回荡,“南屏晚钟”于是声名远扬。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东。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 壁如屏,北麓山脚下是净慈寺。放晴的日子里,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秀 色可餐;

22、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像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 954 年),距今已有 1000 多年历史, 是吴越国王钱弘叔为供养南山佛教开山祖师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慧日永明禅 院”,地处怪石参嵯,宛若屏障的南屏山间。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与灵 隐寺,昭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净慈寺初建时就设钟楼一座。明 代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 年),因嫌旧钟太小,人们重铸一口重达 10 吨的巨钟。 因钟声洪亮,再加上寺后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钟敲响,钟声更是穿穴回荡,传 播山谷,远飘大半个杭城。清康熙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簌俱寂, 钟声乍起,

23、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之由,改称“南屏晚钟”。重铸的青铜大钟高3米,重10余吨,钟上铸有 6.8万余字妙法莲华经, 每逢除夕之夜,许多市民和游客还会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举行新年撞钟除旧 迎新活动。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正好是新年伊始之时。浑厚深沉的钟声响彻 云霄,传递给我们的除了靡靡梵音,还有美好的祝愿。这一象征着祥和、欢乐、 安定、团结的活动,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铜钟在连年战乱中悄然消失,钟声沉寂近百年。1986 年在杭州绝响百年的 “南屏晚钟”获新生。1986年 11月 21 日上午 10 时许,108 下雄浑壮阔、沉郁 磅礴的钟声,回荡在杭州群山、碧湖上空。大家可

24、以发现这里宁静庄严,香烟缭绕,没有灵隐寺的人多杂闹,非常安静 美好。大家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去听一听南屏晚钟的音乐。七、花港观鱼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花港东大门。门前这座小拱桥,名叫“定香桥”。 据说宋朝时此处有座定香庵,现已改为石平桥。过了小桥,大家看到公园门口挂 着一块“花港观鱼”横匾,这是著名书法家舒同的手迹。那么“花港”之名从何 而来呢?从前在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过此处注入西 湖,因名“花港”。至于“花港观鱼”的名目,宋时的内侍官卢允升,在这花家 山下的花港侧畔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花园别墅,在园内广种奇花异草,蓄养了 数十种异种鱼。所以后人将这个景点叫做 “花港观鱼

25、”。下面一同进公园参观。我们先去看一下右边的碑亭。这个碑亭是在清康熙三 十八年初建的,到了同治八年又进行重建。这上面的“花港观鱼”四个字是康熙 皇帝的手笔。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鱼”字少了一点,为什么呢?这其实跟康 熙信奉佛教的有关。“火”字在古汉字中也可写成四个点,所以康熙故意在写鱼 时少写了一点,表示鱼是在水中畅游,而不是火中烧烤。大家再来看碑的背面, 上有乾隆皇帝书写的诗:“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 底须秋水悟南华”。这块碑的碑阳和碑阴,分别由祖孙两代皇帝题写,这在全国 也是不多见的。当然,这只是以前的“花港观鱼”。新建的花港观鱼,掩隐在那排雪松后面。现在我们来到

26、这座幽静的竹院,院内这幢画楼,原名小万柳堂,因后来罢售 给上海商人蒋苏盦,故称“蒋庄”右边的一亭一池,就是当年康熙题景处,也就 是原来花港观鱼的旧址。穿过竹院,绕过雪松,前面是一片大草坪。草坪周围种填了雪松和广玉兰林 带,用来区分分开,隔离噪声。草坪北临西里湖,从这里可远望苏堤烟柳、西山 层林。草坪西侧,种、植了一棵红杉树,红杉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于 1972 年访 华时赠给我国的礼物,周总理决定把红杉树苗种在杭州,花港的这一棵,是经培 育后为纪念周总理而栽种的。看假山叠石上建有藏山阁。这里原属于红栎山庄,建筑古色古香,毁于抗战 期间,现在仅存的是这座玲珑剔透的假山和山上的鸥渡亭。花港观鱼在景区

27、的布局上,根据自然地形,不是采用主轴线的导游方式,而 是采用不规则的景区组合,将游客引向主景区。它的整个布局是由牡丹园、红鱼 池和松林湾后面的花港三个部分组成。穿过大草坪,现在大家来到的是红鱼池,花港观鱼所指的“观鱼”胜景就在 这里。这池中有 5000 多条红鲫鱼。说到鱼,大家看这座假山像不像一条跃上水 面的鱼?顺便告诉大家,我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的祖先就是野生鲫鱼,杭州又 是我国金鱼的发源地之一,早在 900 多年前的宋朝,杭州就有金鱼,当时最大的 金鱼饲养家就宋高宗赵构。大家请看,在红鱼池的岸边,还栽种了色彩绚丽的各 和花木,分别是海棠、玉兰、茶花、碧桃、紫薇等。走完了红鱼池的九曲桥,大

28、家看到前面一处竹制的长廊,称为“濠上乐”,名字取自庄子濠水垂钓怡然自乐 的意境。大家可在这里停留观赏。再往前就是牡丹园。牡丹园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占地 1 万平方米,建于牡 丹园中央那个古朴重檐的八角亭,就是牡丹亭。“牡丹亭”三字为著名文学家茅 盾所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牡丹亭的顶,都只看到一部 分,这种顶在园林建筑中称“攒尖顶”。在牡丹亭的四周,可以看到各种名贵牡 丹 400 多株,多数是 “玉楼春”品种,花呈粉红色。说起牡丹,大家知道,我 国原是牡丹的故乡,其栽种历史至少已有1400 多年。杭州栽种牡丹最早是从白 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开始的,大约在公元 822 年前后,白

29、居易就把它种在园中。 牡丹性喜干燥,然而南方多雨的天气给牡丹的栽培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园林工 人引进了适合杭州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在牡丹亭下东南的一株梅树处,那个用黑白鹅卵石铺成的平台,上有梅树倒 影的图案,就是“梅影坡”,它是西湖园林布局的佳作。梅影坡由马一浮先生题 名,借用宋代诗人林各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而造景。 牡丹园里的花木,除春季的牡丹、芍药展姿在花池中外,还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 习性和观赏特点,因地制宜地配置了较多观花、观叶、观茎的植物,如春有紫藤、 杜鹃;夏有栀枝;秋有紫薇、红叶;冬有腊梅、耐寒(杨妃茶)。观花的有海棠、 碧桃、白玉兰;观叶的有红枫、羽毛枫;观茎

30、的有五针松、白皮松、赤松、罗汉 松、匐地柏等。从整体上来看,牡丹园好比是一个大盆景,它用湖石、假山、松 竹和卵石小径分割成大小面积不等的 18 个小区,路面低隐于小区之间,远望看 不见路面,避免因道路而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保持了牡丹园艺术构图的完整画 面。在造园艺术上,应用了障景和借景的手法,亭前的八株雪松就起了障景作用, 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步移景换,变幻多姿,如同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从牡丹园下来,山回路转,前面就是密林区和花港,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 走到了花港西大门,前面这条路叫做西山路,所以花港公园一度也被称为“西山 公园”。八、柳浪闻莺各位同学,在西湖众多的花草树木中,最能够体现其万种

31、风情的是什么树, 我认为应该是柳树。它给西湖平添了几分妩媚,成为西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或许已在白堤上看到了垂柳依依、桃花灼灼的景观,现在我将带大家去游览 一个以柳树而著称的公园柳浪闻莺公园。“柳浪闻莺”是南山风景线上离市 区最近的一个公园,也是西湖旧十景之一。柳树是公园的主景。这里地处西湖南 岸,汇集了春柳500 株。这些垂柳,以景寓意。我们进了公园,就可以看到各种 各样的柳树,公园南面杆弯枝斜的那种,微风吹拂时,左右摇曳,像贵妃醉酒, 称为“醉柳”;临湖而蹲的那种,双枝俯垂湖面,远望如西施浣纱,名“浣纱柳”; 闻莺馆附近树杆特矮、枝叶茂密的那种,酷似雄狮的头部,叫“狮柳”。各位同学,

32、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公园的大门,上面悬挂着一块“柳浪闻莺” 的门匾系当代作家周而复的手笔。南宋时,这里曾经是皇帝的御花园,称“聚景 园”。1949 年前,整个园景只剩下钱王祠一隅之地。现在的柳浪闻莺是1951 年 开始逐修起来的,如今已扩建成为占地 20 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园了。下面我们 就进内去游览。公园内部,又根据不同景目,划分为闻莺园、友谊园、聚景园和 南园等四个各具特色的园林。除南园还在规划之外,闻莺园、友谊园、聚景园都 已初具规模。我们先去闻莺园参观。人们游“柳浪闻莺”,总爱到闻莺园的闻莺馆坐坐。 那里是公园的中心,也是公园的主景。大家看前面这座亭廊相接、曲折有致的建 筑就是闻莺馆。它

33、的北面,是建筑别致的科技画廊;南侧是绿树环绕的露天舞台, 每到夏天,公园开辟“夜花园”,夜游这里成为游人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人们就 在这个露天舞台上即兴表演节目。在舞台和草坪之间,有水池相隔;沿湖边,是 一座新建的“柳浪桥”,它与对面的柳浪莺碑亭遥相呼应。这里前后都是宽广的 草坪,外景开朗。透过柳丝,我们可以看见左面是苏堤、三潭印月,右面是湖滨 公园,正面是孤山、葛岭。在这里远望湖山秀色,近听枝头莺啭,真是妙趣无穷。看完了闻莺馆,接下去我们去游览后面的友谊园。友谊园由一片绿草如茵的 草坪和一组造型美观的建筑构成。友谊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面这座矗立在樱 花丛中的“日中不再战”纪念碑。大家随我走近

34、前去观赏。这座由米黄色花岗石 制成的纪念碑,碑高 3。1米,于 1963 年 12月落成。正面镏金碑文,系日本国 岐阜市前市长松尾吾策所书。不久前,对这座纪念碑又进行了拓建,把原来的碑 座台基升高,四周嵌种了各种花卉,使整座纪念碑簇拥在鲜花丛中。中日两国是 “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但也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历史。就以柳浪闻莺公园来 说,在日军侵占时期,这里曾被划为禁区,成了枪杀中国人民的屠场。日本发动 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中日两国人民 在这里共同建立了这块碑,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它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反对侵略 战争,要求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共同愿望。1979 年 2

35、 月 21 日,杭州市和岐阜市 又结成了友好姐妹城市。日益增进的情谊,将如碑前烂漫的樱花,开得更加绚丽。 纪念碑旁新建的建筑是友谊馆和鸽亭,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和平与友谊渲染的氛 围。从友谊园出来,我们最后去参观一下聚景园。它原是南宋的御花园,聚景园 即旧钱王祠,现在已改建为一座精巧优美的室内园林,园内有玲珑奇巧的假山, 还有泉池、漏墙、亭轩台榭。根据规划,这里将逐步恢复南宋聚景园中的含芳、 瀛春、瑶津、寒碧等景目,使其成为江南园林的佳绝之处。现在我们来到钱王祠内。这里原有苏东坡所书的表忠观石碑四块,帮钱王祠 又称“表忠观”。现在的表忠观石碑,是在明嘉靖年间,由当时杭州知府陈柯重 新易石摹刻的。

36、钱王祠是祀五代吴越王钱鏐的祠庙。它本是钱鏐的故苑。钱鏐是 临安人,先前以贩盐为业。唐朝末年,黄巢举行农民大起义,并进军杭州。唐朝 镇将董昌组织地主武装,任用钱鏐为偏将迎击起义大军。钱鏐设伏兵击退了农民 义军的先锋部队,以后就以军功逐渐升迁至节度使。此后又依靠武力,扩展地盘, 以杭州为都城,建立了吴越国。号为吴越王,雄据一方。钱鏐虽然镇压过黄巢起 义,但他治理杭州却是有功绩的。他曾大兴水利,设置兵士千人,专门从事西湖 的疏浚工作。他又修筑了钱塘江海塘,防止潮患。因其有功于民,故后人就以其 故苑改建为祠庙纪念他。九、双峰插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两峰 遥相对

37、峙,绵延相距十余里,是古时候西湖群山中喧盛一时的佛教名山,山顶都 建有佛寺、佛塔。每当山雨欲来之时,群山云雾迷漫,双峰的塔尖若隐若现插入-AJJLJ云端,自西湖舟中远观,但见:云海浩茫茫,峰尖隐隐现。故名“两峰插云”,南宋 时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代以来,两峰佛塔被毁,“插云”景观名存实亡。到了 清康熙帝品题名胜时,改两峰插云为双峰插云以足西湖十景全数,并建景碑亭于 洪春桥,景观内涵迁演成登高眺望湖山大观。站在亭前沿正南和正西方向远眺, 可以望见南北高峰,其实南高峰海拔仅 254米,北高峰海拔314米,只因湖西近处 群山低缓才得“高峰”之名。两峰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晴雨晨昏不同,尤其在雨后或阴翳

38、多云天气,彩 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 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西湖志描述道:“每逢春秋佳日,凭栏四望, 俨如天门双阙,祥云随风卷舒,日光遥映,常观五色,引人入胜。”清晨,缕缕 薄雾从山下冉冉升起,遥望双峰,恰似一对面蒙轻纱、身披蝉翼的少女,娇怯含 羞,好像有意使你看不清,猜不透,表现出一种飘逸的美;在春雨霏霏或秋雨绵 绵时节,山间云雾蒸腾,势如潮涌,云浓似山,山淡似云,使你云山难分,它又 表现出一种雄奇的美;雨后初晴,云铺山腰,茫茫一片,翠黛的双峰若沉若浮, 时隐时现,彷佛浩瀚大海中的两个仙岛,它又显示出一种神秘的美。诡异多姿的 双峰云景,

39、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据说白居易任满离杭后,曾对朋友们说:“一片温来一片柔,时时常挂在心 头,痛思舍去总难舍,若欲丢开不忍丢。恋恋依依唯自系,甜甜美美实她留,诸 君能问吾心病,却是相思不是愁。”他的朋友问他究竟相思什么?他莞尔一笑, 答道:“乃南北两峰,西湖一水也”西湖南北双峰的云景竟使大诗人相思成病, 能不令人神往么?十、三潭印月古时候,人们常把想象中的海上仙山琼岛统称为“蓬莱三岛”分别称做瀛洲、 蓬莱、方丈。后来在中国古典园林营建中也恪守“一池三山”的模式,隐寓“蓬 莱三岛”。西湖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被称为小瀛洲的三潭印月岛。全岛 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

40、的“田”字,呈 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 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此外,历史上三潭印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三潭印月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堆积而成的。早在吴越的时候,这 里就建造过水心保宁寺。明万历年间,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 坝,形成初步的格局。到了清雍正年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对此苦心经营,堤 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并建亭桥楼阁,植奇花异草,形成了西 湖十八景之一的鱼沼秋蓉。清光绪年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 具风貌。小瀛洲最使人忘情的要数岛南面的那三座石塔了。这三座塔始建于宋元佑四 年,是当年苏东坡

41、疏浚西湖时,为防西湖淤塞而在苏堤外湖水最深处所立的标志, 称为“三潭”,规定三塔之内禁止种植菱藕。南宋时,马远等人因此地波光潭影, 风景秀丽,是湖中赏月最胜处,就题名为“三潭印月”。明代时三塔被毁,现在 所见的三塔并不是原址,是明天启元年在此重建的。三塔位置呈等边三角形,每 两塔之间相距62 米,塔高 2 米,塔身呈球形,塔腹中空,四周排列着五个小圆孔, 饰着浮雕图案。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中秋佳节,皓月当 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洞口糊上薄纸,烛光外透,倒映在湖面,这时“塔影, 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呈现“天上月一轮, 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 舞处,人在镜中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