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8****7 文档编号:17387371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9.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世界卫生组织将ao2定为4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消毒效率是用单位质量的消毒剂得电子数来表示的,ao2作消毒剂时和氯气一样,还原产物均为a。下列关于a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CZO2的摩尔质量为67.5b. ao2属于过氧化物2.C. ao2在消毒时表现强还原性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D. a%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2.63倍A.向电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 =2Fe2B.C.D.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02气体:OH CO2= HCO3铁和稀硫酸反应:2

2、Fe 6H =2Fe33H2 T3.AIC1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330H =4Z(0H)3J4.A. AB. BC. CD.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同体积同浓度“2。2溶液中,分别加入16。21的caa2、a3溶液,加a3溶液的“2。2分解快则3对2。2分解速率的影响比加2大B相同温度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Z。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儿NaCZO溶液的M大酸性:HCZO 仆(。叭A.钾与铯同一主族,铯比钾更容易从水中置换出氢B.澳化钾与碘化钾溶液置于空气中,澳化钾更容易变质C.卤族元素气态氢化

3、物的水溶液的酸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D.卤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增强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离子晶体的是()A.氯化铵 B.硫酸C.食盐D.氧化钠6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用K2FeO4代替CZ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汽油D.面粉中禁止添加以。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其中以。2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7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的是()A.晶体硅 B.冰醋酸 C.液态氯化氢D.氧化铝8 .下列各项中:土地沙漠化酸雨水资源危机臭氧层空洞沙尘暴,其

4、中属于因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是()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9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混合物中B.测定未知NaOH溶液浓度时,碱式滴定管应用标准碱液润淞3次C.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防止硫酸铜变成其他产物D.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将滴管下端紧靠试管内壁10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铁丝蘸取某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一定不含KB.某钠盐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钠盐一定是Na2CO3C.某溶液中滴加KSC

5、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舒源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1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2411 .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CO2气体,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金属镁反应生成MgO和a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2与金属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CO2不能用于扑灭金属镁的着火C.干冰形成co2气体是吸热反应D.上述两个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力分别是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12.已知尸C时,某些物质的平衡常数K的值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HGO4gCZ4g/平衡常数勺109Ka 仁10741011%1.8 x 1010K

6、sp合8.51 x 1017A.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增强氯水漂白性B.相同温度和浓度下,NaCZO溶液的0H比N%CO3溶液的0H小C.产时,AgCl(s)+/(aq)三 Agl(s)+ Cl (aq)的平衡常数K =2.1 x 106D.将4gCZ和4g/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4型。3溶液,会生成等量的4gCZ和4g/沉淀13 .根据现行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如果第七周期排满,下列预测正确的是()A.第七周期共有50种元素B.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C.第七周期VII4族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得至U1个电子D.第七周期任何一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不超过

7、8个电子14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以提高产率B.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C.恒温密闭容器中的反应:H2(g)+/2(g)=2H/(g),加压气体颜色变深D.浓氨水加热,有氨气溢出15 .用锌块与20mL3加。21硫酸反应制取/,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再加入20mL 同浓度的稀硫酸加入几滴CaS04溶液改用粉末状锌适当升高温()A. B. C.D.16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羟基B.该有机物不仅能使滨水、酸性KM九。4溶液褪色,也能与FeCZ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8、C.一定条件下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D.该有机物显弱酸性,能与NaOH溶液、NaHC03溶液发生反应17 .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Na2s04、H2s04、NaHS04、Na2s 中所含离子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B.=C.D.=18 .下列根据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加置于双氧水和过量氨水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 H202+4NH3.H20=Cu(NH3)42+20H +4H20B.已知5(5)+;。2(0)=5。3(0%月=395.7划/6。1,则硫磺的燃烧热为395.7划/6。1C.已知4P(红磷,

9、s)=P4(白磷,s)=+29.2划/6。2,则白磷更稳定D.已知“+(。9)+。”(aq)= H2O(l) H =57.3kJ/mol,则稀H2c2。4和稀NaOH反应生成2mo出2。的反应热 H c(OH )= c(H )D.当滴入BOH溶液10 mL时,溶液中:cQ4) c(B ) c(H ) c(OH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21 .4%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KOH加入适量溶液,生成4%。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边搅拌边将一定量K2s2与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反应方程式为2AgNOq

10、 4KOH KSOa -AgOl2KNO .2AT SO2H03Z Z oZ ZdZ 4Z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剂是否完全的方法是.(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0H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442转化为4。负极的Z九转化为 K Zn(OH)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3)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设仅含4%。,和A%。)2.5580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4g和。,,得到224.0海。2(标准状况下).计算样品中铀20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2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装量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的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已知:Pdcq溶液可用于检验C0,反应的化

11、学方程式为:c。PdCl2 H20= C022HCI Pd J (产生黑色金属铝粉末,使溶液变浑浊)。(1)实验时要通入足够长时间的N2,其原因是o(2)装置B的作用是。(3)装置C、。中所盛试剂分别为、,若装置C、。中溶液均变浑浊,且经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4)该装置的缺点是023 .伊潘立酮是新一代的抗精神分裂药,化合物H是合成伊潘立酮的一种中间体,H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反成的化学方程式为0(2)C的结构简式为 o(3)。的化学名称是。(4)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5)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你是。(6*的一种芳香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

12、面积比为3:2,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能与CZr溶发生显色反应。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o y(7)己丙酰胶(:一 L)可聚合生成尼龙-6。设计以氯苯为起始原料制备己苯酰胺的合成路线:1(0119/心 U ,(无机试剂任用,已知贝克曼重排反应-ClMH , R、?为煌基)。ir24 .(1)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O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碳碳双键和 OlmoZ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 moL(2)CZCH2 cOOH 的名称是ocH- UHCH一,分子中在同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是个。与二

13、OCH-CHTOO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种。(4)某小组探究苯和澳的取代反应,并制取少量澳苯(如图1)。已知:澳单质易挥发,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澳苯密度为1.5 g cm3装置4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字母)。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证明苯与澳发生取代反应,预期应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反应后,将烧瓶中的红褐色油状液体进行提纯,用NaOH溶液多次洗涤有机层至无色,得粗澳苯。NaOH溶液的作用是。图1(5)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4可发生如图2所示反应:已知:4的分子式为。57Hl06。6。16。2该天然油脂4经反应可得到16

14、。以16。2不饱和脂肪酸B和26。2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 H:。=9:16:1。B的分子式是 ,C的分子式是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4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则ao2的摩尔质量为67.5g/moZ,故A错误;B.ao2不属于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ao2中。为-2价,故B错误;C.ao2具有强氧化性,在消毒时表现强氧化性,故C错误;D.C102 T a-得到5个电子,ci2 T 2a-得到2个电子,ao2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a2的言=2.63倍,故D正确;2册X271故选:D。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15、g/m。1;B.ao2不属于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C.ao2具有强氧化性;D.ao2中a元素化合价为+4价,被还原为-1价,结合消毒效率时单位质量的消毒剂得电子数的多少计算。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涉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以及电子转移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

16、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等。A.向FeCZ3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9。3+尸。=39。2+,故A 错误;B.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月-+。2= HC。-,故B正确;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H+= Fe2+ H2 T,故C错误;D.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3N44。=(。月)31+3可月+,故D错误;故选:B。3.答案:B解析:解:4两种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不同、铁离子和铜离子不同,有两种不同因素,所以无

17、法得出正确判断,故A错误;B.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越小,相同温度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Z。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NaCZ。溶液的M大,说明前者水解大于后者,则酸性HCZ。 CH3COOH,故B正确;C.K元素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滤去黄光的干扰,故C错误;D.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该现象说明&Mg(OH)2K,所以铯比钾更容易从水中置换出氢,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3r/,所以澳化钾与碘化钾溶液置于空气中,K/更容易变质,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

18、引电子能力越强,则氢化物的电离程度越小,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所以其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故D错误;故选A.A.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越容易;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氢化物的电离程度越小;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最高价氧化

19、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简单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C,注意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与其稳定性无关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把握判断化学键的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含离子键的晶体为离子晶体,一般来说,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铵盐中铵根与酸根阴离子间存在离子键,以此来解答。A.氯化铵是铵盐,存在离子键,是离子晶体,故A不选;B.硫酸中不存在离子键,是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故B选;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氯离子与钠离子间存在离子键,是离子晶体,故C不选;D.氧化钠中氧离子与钠离子间存在离子键,

20、是离子晶体,故D不选;故选B。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A.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常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故A错误;B.K2FeO4具有强氧化性,且还原产物铁离子可水解生成胶体,则用K2FeO4代替CZ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故B正确;C.地沟油经过皂化反应制肥皂,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生物柴油,不能制汽油,故 C错误;D.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过氧化钙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7 .答

21、案:D解析:解:4晶体Si由原子构成,只含共价键,故A不选;8 .冰醋酸由分子构成,只含共价键,故B不选;C.液态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只含共价键,故C不选;D.氧化铝含离子键,由离子构成,故D选;故选:D。一般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含离子键,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及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题目难度不大8 .答案:D解析:解:土地沙漠化是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的;酸雨主要是人类使用含硫元素的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造成的;水资源危机由于人类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水造

22、成的;臭氧层空洞由于人类使用含氟冰箱等造成的;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大量砍伐造成的,则都属于因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破坏而带来的后果,故选D.根据士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酸雨、臭氧层空洞、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常见环境污染及治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各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应该关注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9 .答案:C解析:解:4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故A错误;B.滴定管洗涤后一定要用标准液润洗,否则滴定管壁附着的水将标准液稀释,标准液的浓度偏低,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增大,则酸式滴定用标准酸液润淞3次,NaOH可选移液管量

23、取体积,故B错误;C.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为了防止晶体飞溅,需用小火缓慢加热,不可灼烧,防止硫酸铜变成其他产物,故C正确;D.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下端悬空正放,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D错误;故选:C。A.蒸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B.碱式滴定管量取碱性溶液,滴定管洗涤后一定要用标准液润洗,否则标准液的浓度偏低,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增大;C.加热时需要用小火缓慢加热,避免硫酸铜晶体飞溅,影响测定结果;D.滴加试剂时,滴管悬空正放.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0 .答案:C解析

24、:A、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若不用钻玻璃也会发出黄色火焰,A错误;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可能是碳酸盐溶液或亚硫酸盐溶液,B错误;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氯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亚铁离子,C正确;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力a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芯堡或 SO2, D错误。故选C。1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置换反应的概念、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键和分子间

25、作用力,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A.CO2与金属镁的反应生成Mg。和C,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加热时。2与Mg反应,不能用于扑灭金属镁的着火,故B正确;C.干冰形成。2气体属于物理变化,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2与金属镁发生化学变化,反应中克服化学键,故D正确。故选C。12.答案:D解析:解:4由Ka可知,酸性为“/。3U。2。“。3,则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VaHCO3, HCIO浓度增大,增强氯水漂白性,故A正确;B.由对应酸的酸性可知,NaCZ。溶液比Na2CO3溶液的水解程度小,则NaCZ。溶液的瓯比Na2CO

26、3溶液的pH小,故B正确;C.AgCl(s)+ I (aq)三 Agl(s)+ Cl (aq)的平衡常数K =心刈狗)=1010=2.1 X 106,故 C 正 Ksp(AgF)8.51X1017确;D.由Ksp可知,4gCZ和4g/的饱和溶液中CZ浓度大于/浓度,则再加入足量4gN%溶液,生成4gCZ 的量大于4g/沉淀的量,故D错误;故选:D。A.由Ka可知,酸性为“/。3HCZ。HCO3;B.由对应酸的酸性可知,NaCZ。溶液比Na2CO3溶液的水解程度小;C.4gCZ(s)+/(aq)三4g/(s)+ CZ (aq)的平衡常数K =1(皿;Ksp(4g/)D.由Ksp可知,4gCZ和4

27、g/的饱和溶液中CZ浓度大于/浓度。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为高频考点,把握Ka及Ksp的应用、K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I3.答案:D解析:解:4第七周期现有26种元素,第六、七周期均最多有32种元素,第八周期若排满最多有50种元素,故A错误;B.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为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故B错误;C.第七周期皿4族元素的原子,可能为金属元素,则在反应中可以失去电子,故C错误;D.任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个,则第七周期任何一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不超过8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D.A.第六、七周期均最多有32种元

28、素;B.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为稀有气体;C.第七周期皿4族元素的原子,可能为金属元素;D.任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本题考查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第七周期排满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14.答案:C解析:解:4工业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可以提高产率,则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8.氯水中存在平衡。22+与。=。1。+“+67,光照“67。分解,溶液中“。2。浓度降低,平衡向生成HCZ。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可逆反应为H2(g)+/2(g)=2H/(g),增大压强/

29、2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选;D.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NH3+H2OUNH3,H2O,升高温度促进一水合氨分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故选:C。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本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明确勒夏特列原理内涵是解本题关键,只有能引起平衡移动的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题目难度不大。15 .答案:B解析:解:再加入20mL同浓度的稀硫酸,

30、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加入几滴CaS04溶液,锌置换出铜,可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改用粉末状锌,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适当升高温,可增大反应速率,故正确.故选B.加快生成氢气的速率,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以及形成原电池反应,以此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6 .答案:D解析:解:4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羟基,故A正确;8.含双键能使滨水、酸性KM九。4溶液褪色,且酚OH与FeCZ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仁含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加聚反应

31、,含OH可发生氧化、取代反应,故C正确;D.含酚OH,具有弱酸性,与NaOH反应,但与NaHCO3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D。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酚OH,结合烯烃及酚的性质来解答。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及酚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7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中带电微粒种数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盐的水解对离子种类的影响,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水解知识和电离知识的应用能力.解:Na2s。4是强电解质,能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2so4=2Na SO2,且由于N%S04是强酸强碱盐,

32、故不水解,故溶液中的离子有四种:Na、SO卷、H、OH ;4与SO,是强酸,能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HSO4=2HS02,故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有三种:H、24244S02、0H ;4NaHSO,是强电解质,能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S0.= Na S02H,且由于NaHSO,是4444强酸强碱盐,故不水解,故溶液中的离子有四种:Na、SO卷、H、OH ;4Na2s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Na2s =2Na S2,但由于S2是二元弱酸根,故在溶液中水解:S2 H206 Hs OH ,HS H206H2s OH,故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有五种:Na、 S2、HS、OH、H .故选D.Na2s。4是强

33、电解质,能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且由于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据此分析离子种类;h2so4是强酸,能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据此分析离子种类;NaHS04是强电解质,能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且由于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据此分析离子种类;Na2s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但由于S2是二元弱酸根,故在溶液中水解,且水解分步进行,据此分析离子种类.18 .答案:A解析:解:4将Ca置于双氧水和过量氨水中,铜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Ca(NH3)4,反应为:Cu H2024NH3-H20=Cu(NH3)4)220H 4H2。,故 A 正确;B.lOlkPa条件下,1加。2固体硫完全燃烧生成1加。2二氧化硫气体时

34、放出的热量为硫磺的燃烧热,故B 错误;C.为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较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C错误;D.草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则稀H2 c2。4和稀NaOH反应生成2moZH2。的反应热”2 X57.3划/moZ,故 D 错误;故选:儿A.铜在氨水中能被。2氧化;B.硫磺完全燃烧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D.草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分析应用、离子反应的实质是解答关键,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相关概念的理解,题目难度中等。19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较小。

35、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来确定金属被保护还是被腐蚀。A.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在铁上镀铜时,铜作阳极,铁作阴极,故A正确;B.作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作电解池阳极,加速被腐蚀,故B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D.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被保护,铁、铜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加速被腐蚀,故D错误。故选A。20 .答案:D解析:解:40.10006。/的HA溶液中瓯=2, H4是弱酸,其电离程度较小,所以该溶液中c(4)-c(

36、H )=0.01mol/L, c(H)合0.1000mol/L,H4的电离平衡常数K =()皿)=0-01x0-01=a c(HA)0.10001X103,故A错误;B.根据图知,滴定终点pH值在8左右,选择的指示剂变色范围应该在8左右,应该选取酚欧作指示剂,故B错误;C.当滴入8。月溶液20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4根据图知,溶液的pH c(OH ),故C错误;D.当滴入8。月溶液10mL时,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4和B4 A水解平衡常数与=%=K,=1011 /,说明H4电离程度大于B4水解程度,溶液的pH 1031014c(OH ),根据电荷守恒得c(4)c(B ), H4

37、电离程度较小,所以存在c(4) c(B ) c(H )c(OH ),故D正确;故选:D。从0.1000加。24的月4溶液中0月=2, H4是弱酸,其电离程度较小,所以该溶液中c(4(H )、c(H)0.1000mo/L,H4的电离平衡常数K =皿上44; a c(H4)B.根据图知,滴定终点瓯值在8左右,选择的指示剂变色范围应该在8左右;C.当滴入8。月溶液20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4根据图知,溶液的pH 7,溶液呈酸性;D.当滴入8。月溶液10mL时,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4和B4 A水解平衡常数与=%=“0皿j=1011K,说明H4电离程度大于B4水解程度,溶液的pH 10

38、3ac(OH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正确计算H4电离平衡常数、H4电离平衡常数和其对应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图象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21.答案: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Ba(NO3)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浑浊,表示已洗涤完全(或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酚欧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表示已洗涤完全)4g2。22Z九4K0H 2H2。=2K2Z九(OH)424g解析:解:(1)检验是否洗涤完全,可取最后一次滤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堡或OH,滴入12滴Ba(NO3)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浑浊,表示已洗涤完全(或取少

39、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酚欧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表示已洗涤完全),故答案为: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Ba(NO3)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浑浊,表示已洗涤完全(或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酚欧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表示已洗涤完全);(2)电池放电时正极的44%转化为4g,负极的Z九转化为K2Z“0H)4,反应还应有KOH参加,反应的方程式为4%。22Z九4K0H2H2。=2K2ZOH)424g,故答案为:4%。22Z九4K0H2H2。=2/九(。月)424g;(3)n(O )=224,0-=1.000 x 102 moZ,222.4L/moZx1000mL/L设样品中4%

40、。2的物质的量为,4%。的物质的量为y248/moZ x %232g/moZ x y =2.558g%=1.000 x 102 moZ乙x =9.64 x 103 moly =7.2 x 104 molW(Ag 0)=恒口2。2)=9.64x103 mo/x248r/mo/=09322m(样品)2.558g,答:样品中4%。2的质量分数为0.93.(1)检验是否洗涤完全,可取最后一次滤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或OH ;4(2)电池放电时正极的44%转化为4g,负极的Z九转化为K2Z九(。月)4,反应还应有KOH参加;(3)结合质量守恒列方程组计算.本题考查较为综合,在原电池的基础上综合考查

41、物质的分离、检验以及含量的测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计算.22.答案:要用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澄清石灰水PdCZ2溶液3Si%+4c_2CO,+2CO +3Si没有尾气吸收装置将。吸收2解析:解:(1)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所以实验时要通入足够长时间的外,故答案为:要用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2)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故答案为:作安全瓶,防止倒吸;(3)根据元素守恒,碳与二氧化硅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装置用来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装置用来检验

42、一氧化碳,所以置C、。中所盛试剂分别为澄清石灰水、PdCZ2溶液;若装置C、。中溶液均变浑浊,说明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SiO,+4c 高温ZCO,+2co +3Si,22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Pd%溶液;3SiO,+4C*2CO,+2CO +3Si;22(4)一氧化碳有毒,有能排放到空气中,而该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鸵。吸收,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吸收装置将。吸收。(1)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2)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3)根据元素守恒,碳

43、与二氧化硅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装置用来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装置用来检验一氧化碳;若装置C、。中溶液均变浑浊,说明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化学方程式;(4)一氧化碳有毒,有能排放到空气中,而该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方法,过程分析判断,实验设计,注意题干信息的分析判断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23.答案:(OKQhJ-3-二氟苯或间二氟苯(酮)羰基(CHJiC-C。CH3coOH1 CH,或HjCF(CH,) jC00-C N H,CClClUHJ; J11巴,A _A_N,A凸口1

44、或 R%也COOH解析:解:(1)据分析,反成为|IT和ch3cooh,属于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1TCHsCDXg2= v g0ISUHa J1顺刈阳广中/),O KM U -与(CH3CO)2。反应生成,八、n11-CHsCOOH ,X i toil故答案为:()(2)据分析,C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的化学名称是1, 3-二氟苯或间二氟苯,+ CH3COOH .故答案为:1, 3 -二氟苯或同二氟苯;),属于取代反应,反应为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故答案为:;(5)由流程知,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酮)娘基,故答案为:(酮)镖基;(6*()的分子式为C14Hl5NO/2,E的一种芳香异构体

45、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面积比为3:2,则分子内有2种氢原子,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Z3溶发生显色反应,即该同分异构体含酚酯基水解生成酚羟基,则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l则由氯苯催化加氢获得,则合成路线为:COOfI4为由流程中B的分子式、反应的条件及E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C与。反应得以),结合。的分子式可知,D为,E和HCZ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几F和NH2- HCZ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G, G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III】(7)要合成目标产物己丙酰胶(按信息贝克曼重排反应知,需得到、OH反应生成,则仿照流程尸T G反应可知,CI一、则由氯苯催化加氢获得。0

46、-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充分利用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进行分析判断,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题目涉及有机物结构复杂,难度中等。24.答案:q0H803酯基3氯代乙酸194 D生成淡黄色沉淀除去未反应的单质澳 C18H32。2。184602解析:解:(1)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10H8。3,故答案为:c1Oh8o3;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碳碳双键和酯基,故答案为:酯基;含有的酚羟基能与NaH溶液反应,所含酯基水解后引入的酚羟基和竣基Clb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则16。2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ZNaOH,故答案为:3;(2)acH2 c

47、。”为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故名称为氯代乙酸;由苯分子12原子共平面,乙快分子4原子共直线,乙烯分子6原子共平面,甲烷为四面体结构,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可知,-色分子中除甲基上最多有一个氢原子在平面上,其余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是19个,故答案为:氯代乙酸;19;(3)据信息推断G的同分异构体,因为官能团不变,只需将C = C键与-COOH做位置变化即可得出两 CODTT类:只有一个链,匚口两个链,c = c键与-COOH在苯环上处于邻、间、对3种位置,共有4种符合的结构,故答案为:4;(4)装置4中盛放的试剂的作用是吸收挥发的单质澳,

48、且不吸收HBr,澳能溶于四氯化碳,而HBr不溶,故答案为:。;苯与澳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HBr,在装置B中形成氢澳酸,电离生成澳离子,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澳化银,可观察到有淡黄色沉淀出现,故答案为:生成淡黄色沉淀;反应后的物质为苯、澳苯及澳的混合物,澳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澳化钠、次澳酸钠和水,则 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单质澳,故答案为:除去未反应的单质澳;(5)根据B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原子个数比,假设5的分子式为C9dl6/九,有12x9n+1X16n +16xn=280,求得n=2,所以B的分子式为48H32。2;天然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反应为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

49、肪酸和甘油,A +34。2C + B +。34(。月)3,即C57Hl06。6+3H2。f 2C + C184202+q4(H)3,可求出C的分子式为。184602,故答案为:4%。2;。1846。2。(1)有机物含有酚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结合酚、酯以及烯烃的性质解答该题;(2)C7CH2 c。”为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故名称为氯代乙酸;由苯分子12原子共平面,乙快分子4原子共直线,乙烯分子6原子共平面,甲烷为四面体结构,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3)据信息推断G的同分异构体,因为官能团不变,只需将C = C键与-COOH做位置变化即可得出两 CODTT类:只有一个

50、链,_屋小,两个链,C = C键与-COOH在苯环上处于邻、间、对3种位置;(4)装置4中盛放的试剂的作用是吸收挥发的单质澳,且不吸收HBr;澳离子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澳化银;反应后的物质为苯、澳苯及澳的混合物,澳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澳化钠、次澳酸钠和水;(5)根据B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原子个数比,假设5的分子式为C9dl6/九,有12x9n+1X16n +16xn=280,求得n=2,天然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反应为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4+34。2。+8+。3&(。叭,即C57H106。6+犯。2。+。18%。2+守5(。切3,可求出C的分子式。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把握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熟悉有机物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