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385022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0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0年度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优化我科根据实际情况遴选出了2个优势病种,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通过一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科在该项工作中尚存在明显的不足,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完善。现将2010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总结如下:喘证中医治疗方法总结、分析、评价、优化一、临床资料喘证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呼吸困难的一种病证。喘证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疾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在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共收治住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9

2、例。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9岁。病程8个月40年。二,诊断标准(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证的诊断标准。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

3、气分析等。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史等病史。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的临床症状。有肺气肿和(或)肺动脉高压的体征。辅助检查X胸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可予超声心电图以增加诊断可靠性。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或涂片可获得有价值的病原。具有以上13条加上X胸片或心电图符合诊断条件,排除其他心脏病即可作出诊断。三、疗效评定(依据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

4、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3、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四、结果在49例喘证患者中,风寒闭肺5人,占10.2%,痰热遏肺证27人,占55.1%,痰浊阻肺证8人,占16.3%,肺肾气虚证3人6.1%,水凌心肺7人14.3%。49例中治愈8例,占16.39%,好转33例,占67.32%,未愈8例,占16.3%。五、分析、总结、评价及优化喘证的本质总属标实本虚,辨治要分清标本主次,虚实轻重。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临床中体会到喘证的主要特点:痰邪是主要病理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密切相关。所以治疗中祛痰贯穿始终。方案优化:临床中发现痰热郁遏证桑白皮汤清肺泄热较强,而祛痰之力不足,故加清

5、金化痰汤加减以加强化痰之力。风寒闭肺证使用麻黄汤加减,平喘止咳之力较强,而解表之力稍弱,所以改用小青龙汤以加强解表之力更妥,因肺合皮毛,肌腠闭郁则肺失宣降,故解表为先。痰浊阻肺证使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化痰降浊但理气之品不足,不利于肺复其宣降之职,故加以血府逐瘀汤加减以加强理气活血之力,且药性平和,可随病症寒温偏盛而加减。六、难点及解决思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个难治的疾病,它虽然很早被我们祖先所认识,并积累了不少治疗经验,但是由于喘证急性加重期发展迅速,易出现呼吸衰竭,并发症众多,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有关预防、减少急性发作和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我们治疗上的难点。难点:如何预

6、防喘证的发生由于喘证的病因复杂,发病是遗传与环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预防上要从消除环境因素上着手。解决思路如下:1、戒烟:吸烟是发生肺心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吸烟者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患病后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被动吸烟亦可引起肺心病的发生。2、防护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吸入职业性粉尘,有机、无机粉尘,化学剂和其他有害烟雾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可引起肺心病的发生。3、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在通风欠佳的居所中采用生物燃料烹饪和取暖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是肺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4、控制感染:一般的感染源通常有细菌和病毒两种,中药控制病毒感染方面有较好的疗效。辛温解表药中的麻黄、

7、桂枝、防风、荆芥、紫苏、升麻以及辛凉解表药中的金银花、连翘、桑叶、香薷、薄荷等对消除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黄芩、蒲公英、鱼腥草、败酱草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疗效;射干、黄连、黄芩、厚朴、百部、鱼腥草、银花、蒲公英、乌梅对细菌亦有一定效果;如果能在辨证施治的方药中适当选择上述药物加入,使感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有效地减少喘证的急性发作。但临床验证,需结合临床辨证使用上述药物加强疗效,若不辨证使用上述药物则效果不好。南城县中医院内儿科2011.1.7咳嗽中医治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一、临床资料咳嗽是外邪犯肺,或痰浊内蕴,气阴亏虚等,使肺失清肃而肺气上逆,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8、咳嗽之属于新起,病程短暂者为暴咳,肺咳时日巳久,或反复发作者为久咳。本方案讨论的咳嗽包括西医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及感染后咳嗽。我科在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共收治住院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及感染后咳嗽共53例。其中男23例,女3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1岁。病程5天21年。二、诊断标准(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属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或感染后咳嗽的患者。三、疗效评定(依据中

9、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一)评价标准以咳嗽症状分为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0分)。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9分)。有效:咳嗽症状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25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二)评价方法咳嗽症状计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前24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计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总分值=日间计分+夜间计分。计分日间咳嗽症状夜间咳嗽症状0无咳嗽无咳嗽112次短暂咳嗽仅在清晨或将要入睡时咳嗽22次以上短暂咳嗽因咳嗽导致惊醒1次或早醒3频繁咳嗽,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因咳嗽导致夜间频繁惊醒4频繁咳嗽,影响日常活动夜间大部分时间咳嗽5严重咳嗽,不能进

10、行日常活严重咳嗽不能入睡四、结果在53例患者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5人,占9.4%,慢性支气管炎45人,占84.9%,感染后咳嗽3人,占5.7%。53例中治愈28例,占52.8%,好转22例,占41.5%,未愈3例,占5.7%。五、分析、总结、评价及优化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证虚实。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4。同时,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方案优化:临床中风热犯肺证使用桑菊饮加减以宣肺止咳,上焦如羽,清宣透达,热盛可加黄芩,石膏,知母。风寒束肺证使用三拗汤加减,解表力较强,而止咳之力稍

11、弱,所以改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以加强止咳之力。六、难点及解决思路急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涉及人群面广,常年均可发生。如治疗控制不当,可发展为肺炎。反复发作者,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西医治疗以控制感染和对症疗法为主,中医多从外感咳嗽论治,对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者,则从内伤咳嗽人手。目前也根据其发病有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的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于此,如何防止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而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如何针对急性支气管炎迂延不愈而见顽固性咳嗽的治疗等,是临床上有待解决的难点。难点:如何防止急性支气管炎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若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或

12、反复发作,易迁延成慢性支气管炎,最终导致肺气肿、肺心病的发生。故应重视急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中止其迁延演变,杜绝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大体分三期。早期宜重“宣散”,宜轻辛宣肺祛邪为法,因“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在早期邪气轻浅于上焦,宜辛凉宣肺外邪自散。不宜过早用润降之品,否则不但邪气不解,反有恋邪之弊。后期宜“补肺健脾”,外邪已除,此时宜补肺健脾,调畅气机,杜痰饮内生之源,以防止复发。在补肺的同时要处处顾及脾气,培土以生金,同时配合酸敛之品,以收敛耗散之肺气,巩固疗效。急性支气管炎若按上法,治疗得法,则可防止反复咳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对于一些气虚体弱容易反复的病者,可常服玉屏风散治疗以提高免疫力。南城县中医院内儿科2011.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