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的建构过程PPT中国思想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373460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4.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宋代理学的建构过程PPT中国思想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宋代理学的建构过程PPT中国思想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宋代理学的建构过程PPT中国思想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宋代理学的建构过程PPT中国思想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理学的建构过程PPT中国思想史(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宋代理学的建构尊孟思潮唐韩愈始提倡孟子,至宋代王安石唐韩愈始提倡孟子,至宋代王安石特尊孟,奉之入孔子庙。自宋以下,特尊孟,奉之入孔子庙。自宋以下,始以孔孟并称,与汉唐儒之始以孔孟并称,与汉唐儒之称周称周公孔子者,大异其趣。此乃中国儒公孔子者,大异其趣。此乃中国儒学传统及整个思想史上一绝大转变,学传统及整个思想史上一绝大转变,此风虽始于韩愈,而实成于宋儒。此风虽始于韩愈,而实成于宋儒。宋代逞臆说经的倾向 自宋代以来自宋代以来春秋春秋学界存在一个逞学界存在一个逞臆说经的倾向。著有臆说经的倾向。著有春秋尊王发微春秋尊王发微一书的北宋孙复就开认为一书的北宋孙复就开认为“专守专守左左氏氏、公羊公羊、榖梁

2、榖梁、杜预、杜预、何休、范宁之说而求于何休、范宁之说而求于春秋春秋,吾,吾未见其能尽于未见其能尽于春秋春秋者也。者也。”他的他的思路接续了唐代啖、赵、陆等思路接续了唐代啖、赵、陆等春秋春秋学者学者“舍传求经舍传求经”的研究范式。孙复的研究范式。孙复之后,又有崔子方承袭这种思路。之后,又有崔子方承袭这种思路。逞臆说经与穿凿附会逞臆说经与穿凿附会 从孙复到二程到胡安国,宋儒的从孙复到二程到胡安国,宋儒的春春秋秋学研究展现出一种逞臆说经的学学研究展现出一种逞臆说经的学术路径。他们往往热衷自己的判断,术路径。他们往往热衷自己的判断,对于三传则不尽信,而且在很多地方对于三传则不尽信,而且在很多地方常常力

3、作强解。逞臆说经虽能打破传常常力作强解。逞臆说经虽能打破传统注疏,别出心裁,但也在学术界导统注疏,别出心裁,但也在学术界导致了穿凿附会的流弊。致了穿凿附会的流弊。尊孟的王安石逞臆说经尊孟的王安石逞臆说经:新学新学 王安石的王安石的“新学新学”,一般指其一般指其三三经新义经新义(即即诗义诗义、书义书义、周礼义周礼义),),及其为释经而作的及其为释经而作的字说字说,反对新学者对这四部书,反对新学者对这四部书也尤加攻击。也尤加攻击。三经新义三经新义的撰修,的撰修,体现了王安石体现了王安石“以经术造士以经术造士”的思的思想。想。化民成俗 王安石认为,经术造士是盛王之事:王安石认为,经术造士是盛王之事:

4、训释经义,教育士子,符合盛王的做训释经义,教育士子,符合盛王的做法;衰世伪说诬民,私学乱治;孔孟法;衰世伪说诬民,私学乱治;孔孟经学精义自经学精义自“秦火秦火”后散失,章句传后散失,章句传注陷溺人心,淹灭了经义的注陷溺人心,淹灭了经义的“妙道妙道”,遂使异端横行;因此他们要重新训释遂使异端横行;因此他们要重新训释经籍,使义理明白,解除以往对经学经籍,使义理明白,解除以往对经学的曲解,从而能够以经学来化民成俗。的曲解,从而能够以经学来化民成俗。三经新义 在在三经新义三经新义中,以中,以周礼义周礼义为为最重要,它是变法的理论依据,因此最重要,它是变法的理论依据,因此由王安石亲自训释;由王安石亲自训

5、释;诗义诗义、书书义义则由其子王雱和吕惠卿等共同参则由其子王雱和吕惠卿等共同参与训释的。与训释的。三经新义三经新义成后,由官成后,由官方在全国正式颁行,方在全国正式颁行,“一时学者,无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各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自各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标志着汉唐经学的真正结束和宋学的标志着汉唐经学的真正结束和宋学的全面展开。全面展开。新学的性质 新学的性质,属于北宋时期开始兴起的儒新学的性质,属于北宋时期开始兴起的儒家心性之学,即所谓的家心性之学,即所谓的“道德性命之学道德性命之学”,是当时理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学派。王安是

6、当时理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学派。王安石对传统章句训诂之学的否定,对佛道思石对传统章句训诂之学的否定,对佛道思想的汲取,对孟子其人其书的推崇,对道想的汲取,对孟子其人其书的推崇,对道德义理的提倡,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性德义理的提倡,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性命、情欲、义利等问题的探究,丝毫不逊命、情欲、义利等问题的探究,丝毫不逊色于同时代的任何一思想家。色于同时代的任何一思想家。金朝赵秉文的说法“自王(安石)氏之学兴,士大夫非自王(安石)氏之学兴,士大夫非道德性命不谈,而不知笃厚力行之实,道德性命不谈,而不知笃厚力行之实,其蔽至以世教为其蔽至以世教为俗学俗学。而。而道学道学之蔽,亦有以中为正位,仁为种

7、姓,之蔽,亦有以中为正位,仁为种姓,流为佛老而不自知,其蔽反有甚于传流为佛老而不自知,其蔽反有甚于传注之学。此又不可不知也。注之学。此又不可不知也。”(滏滏水文集水文集卷一卷一性道教说性道教说)新学学派成员新学学派以王安石为首,其主新学学派以王安石为首,其主要成员有:王雱、吕惠卿、蔡要成员有:王雱、吕惠卿、蔡卞、常秩、陆佃、蹇序辰、邓卞、常秩、陆佃、蹇序辰、邓洵武、王令、龚原、许允成、洵武、王令、龚原、许允成、沈括、王子韶、章惇、蔡京等。沈括、王子韶、章惇、蔡京等。汴京与洛阳: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 当王安石正在政治重心汴梁改革的时当王安石正在政治重心汴梁改革的时候候.在洛阳,却聚集了一批一直有相

8、当在洛阳,却聚集了一批一直有相当的影响,却暂时没有权力的士大夫,的影响,却暂时没有权力的士大夫,他们坚守着一种高调的文化保守立场。他们坚守着一种高调的文化保守立场。前任宰相富弼,枢密使文彦博,御史前任宰相富弼,枢密使文彦博,御史中丞吕公著,当然还有最有人望的司中丞吕公著,当然还有最有人望的司马光。思想家邵雍,以及二程都居住马光。思想家邵雍,以及二程都居住在这里。在这里。政治冲突转向了学术冲突宋代儒学的复兴本来是针对佛老的,宋代儒学的复兴本来是针对佛老的,但是熙宁变法之后,二程已把王安石但是熙宁变法之后,二程已把王安石新学当作超过佛老的新学当作超过佛老的“大患,所谓:大患,所谓:“在今日,释氏却

9、未消理会,大患者在今日,释氏却未消理会,大患者却是介甫之学。介甫之学,坏了后生却是介甫之学。介甫之学,坏了后生学者学者”)。可以说,道学的王霸、义)。可以说,道学的王霸、义利、理欲之辨主要是针对王安石新学利、理欲之辨主要是针对王安石新学的。的。内圣而后外王的思路至于富国强兵一类的事,二程认为这至于富国强兵一类的事,二程认为这要看统治者的要看统治者的“存心存心”如何,是出于如何,是出于“公公”还是出于还是出于“私私”。如果统治者。如果统治者真是为真是为“养民养民”而富国,为而富国,为“保民保民”而强兵,那就是出于而强兵,那就是出于“公心公心”,富国,富国强兵可以成好事。如果统治者只是为强兵可以成

10、好事。如果统治者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扩大自己的统治,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扩大自己的统治,那就是出于那就是出于“私欲私欲”,虽富国强兵也,虽富国强兵也可以变成坏事。可以变成坏事。“天理”背后的焦灼在激进的改革者的主导下,面在激进的改革者的主导下,面对皇权与政府权力加强的这一对皇权与政府权力加强的这一局势,理学诞生了。以文化权局势,理学诞生了。以文化权力抵消政治权力,试图以文化力抵消政治权力,试图以文化重心与权力重心取得平衡。重心与权力重心取得平衡。北宋理学的几个代表周敦颐(周敦颐(1017101710731073)继承)继承易传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

11、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无极而太极极”,“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生阴阳万物。程颢程颢(1032(10321085)1085)、字伯淳,、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又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0331107)1107),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世称“二程二程”。著作有。著作有二程二程集集。他们认为。他们认为“理理”作为宇作为宇宙本体而气化万物。宙本体而气化万物。张载(公元张载(公元1020-10771020-1077年),字年),字子厚,陕西人,人称横渠先生。子厚,陕西人,人称横渠先生。他的代表著作有

12、他的代表著作有正蒙。太正蒙。太 虚虚 即即 气,人通过能动变化气质,气,人通过能动变化气质,尽性穷理、灭欲,最后达到性尽性穷理、灭欲,最后达到性与天道合一,进入与天道合一,进入 孔颜乐处孔颜乐处 的境界。的境界。龟山学派 龟山学派,是由二程著名弟子杨时创龟山学派,是由二程著名弟子杨时创立的一个理学学派。又由于他从学程立的一个理学学派。又由于他从学程颢后南归时,程颢目送之曰:颢后南归时,程颢目送之曰:“吾道吾道南矣!南矣!”故其所传学人又称之为故其所传学人又称之为“道道南学派南学派”。南宋朱熹、吕祖谦、张栻,。南宋朱熹、吕祖谦、张栻,与龟山学派都有师承关系,杨时的与龟山学派都有师承关系,杨时的“

13、龟山学派龟山学派”也就成为从二程到朱熹也就成为从二程到朱熹“理学理学”之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之最重要的中间环节。道学与官僚集团的对立 淳熙十四年高宗死后,孝宗的淳熙十四年高宗死后,孝宗的恢复冲动重被燃起,于是部署恢复冲动重被燃起,于是部署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行动;为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行动;为了改变淳熙以来因循苟且的安了改变淳熙以来因循苟且的安静局面,他任命新相,并引入静局面,他任命新相,并引入包括朱熹在内的大批理学士大包括朱熹在内的大批理学士大夫进入中枢以为羽翼,图谋为夫进入中枢以为羽翼,图谋为恢复大计作内政的准备。恢复大计作内政的准备。道学与官僚集团的对立 然而这一与理学派士大夫的结盟,然而这一

14、与理学派士大夫的结盟,将更改淳熙以来的政治路线(国将更改淳熙以来的政治路线(国是),更势必引起权力的重组,故是),更势必引起权力的重组,故激起了淳熙后期一直主政的官僚集激起了淳熙后期一直主政的官僚集团的恐惧和反抗,从而酿成了持续团的恐惧和反抗,从而酿成了持续十几年的政海波澜,最终导致了庆十几年的政海波澜,最终导致了庆元党禁作为结局,宋代儒家的政治元党禁作为结局,宋代儒家的政治文化也因此耗尽了它的全部活力文化也因此耗尽了它的全部活力。庆元党禁 绍熙末,宋宁宗由赵汝愚和韩侂绍熙末,宋宁宗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为相,收揽名胄拥立为帝。赵汝愚为相,收揽名士,朱熹被召入经筵。韩侂胄图谋士,朱熹

15、被召入经筵。韩侂胄图谋排斥赵汝愚。时宋宁宗信任韩侂胄,排斥赵汝愚。时宋宁宗信任韩侂胄,朱熹因罢去,庆元元年朱熹因罢去,庆元元年(1195)(1195)二月,二月,赵汝愚罢相,出知福州。反对赵汝赵汝愚罢相,出知福州。反对赵汝愚罢官的人都陆续被放逐。愚罢官的人都陆续被放逐。庆元党禁 庆元二年正月,赵汝愚暴死于衡庆元二年正月,赵汝愚暴死于衡州州 (今湖南衡阳)。韩侂胄当政,今湖南衡阳)。韩侂胄当政,凡和他意见不合的都称为道学之人,凡和他意见不合的都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禁毁理学家的后又斥道学为伪学。禁毁理学家的语录一类书籍,科举考试稍涉义理语录一类书籍,科举考试稍涉义理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

16、。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庆元三年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庆元三年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及其同情者定为“逆党逆党”开列开列“伪学逆党伪学逆党”党籍凡五十九人党籍凡五十九人包括周必大等。名列党籍者受到程包括周必大等。名列党籍者受到程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嘉泰二年考试。嘉泰二年(1202)(1202)二月史为二月史为庆元党禁。庆元党禁。朱熹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源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14岁丧岁丧父,随母

17、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五里夫。19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讲。庆元三年(11971197),韩侂胄擅权,),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1209)诏赐)诏赐遗表

18、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改徽国公。朱熹的主要著作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四书章句集注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太极图说解、通书解通书解、西铭解西铭解、周易本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易学启蒙等。此外有等。此外有朱朱子语类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答录。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

19、的哲学体系。其核心范畴是系。其核心范畴是“理理”,或称,或称“道道”、“太极太极”。朱熹的理,有几。朱熹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理是先于自然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是事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气气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有状

20、、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性与心 性则始终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性则始终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精神本质。是理对人身的投注,关精神本质。是理对人身的投注,关于性的具体内容,孟子和朱熹具有于性的具体内容,孟子和朱熹具有一致的解释,那就是仁义礼智。心一致的解释,那就是仁义礼智。心中除了性

21、之外,还有情和欲,这些中除了性之外,还有情和欲,这些则是由于身体刺激注入人心的。则是由于身体刺激注入人心的。从人心到天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到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到道心(天理)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心(天理)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要去除私欲,通程,在这个过程里要去除私欲,通过格物致知,一步一步地走向天理,过格物致知,一步一步地走向天理,这个过程就是成仁成圣的过程。朱这个过程就是成仁成圣的过程。朱熹是一个工夫论者,他的方法类似熹是一个工夫论者,他的方法类似于北宗禅法。于北宗禅法。怎样达到内圣: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朱熹用大学大学“致知在格物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

22、理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理。内圣外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23、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何外王:得君行道 得君行道仍是南宋理学士大夫得君行道仍是南宋理学士大夫的崇高理想,政治关怀仍对理的崇高理想,政治关怀仍对理学士大夫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学士大夫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他们不仅把自己作为文化主体,他们不仅把自己作为文化主体,也把自己作

24、为政治主体,发挥也把自己作为政治主体,发挥其政治的主动性。其政治的主动性。朱熹的思想史意义 、通过经典诠释、历史重构、通过经典诠释、历史重构以及对思想世俗化的努力,再以及对思想世俗化的努力,再度确立所谓的道统。即历史系度确立所谓的道统。即历史系谱的真理性。谱的真理性。伊洛渊源录伊洛渊源录朱熹的思想史意义、重新突出了作为思想依据的经典,、重新突出了作为思想依据的经典,指出了作为理解经典意义的新途径。指出了作为理解经典意义的新途径。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先读先读大学大学,以定其,以定其规模;次读规模;次读论语论语,以定其根本;,以定其根本;次读次读孟子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中庸,

25、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的思想史意义、通过思想一系列具体化和世俗、通过思想一系列具体化和世俗化的努力,使本来属于上层的道德化的努力,使本来属于上层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渐渐进入了民众的生与伦理原则,渐渐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这也是外王的另一途径:活世界。这也是外王的另一途径:教民化俗。教民化俗。家礼家礼 增损吕氏乡约增损吕氏乡约鹅湖之会 11451145年,陆九渊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年,陆九渊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朱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鹅湖寺会晤。朱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认为应陆九渊持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

26、然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后使之博览”,所谓,所谓“心即是理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支离”,朱讥讽陆朱讥讽陆“禅学禅学”,学术见解争持不,学术见解争持不下。下。朱陆的异同朱陆的异同 内圣与外王的结构关系是内圣与外王的结构关系是“论本末,论本末,修身为本;论轻重,天下国家为重修身为本;论轻重,天下国家为重”;而朱陆的异同,异在内圣,同在外王。而朱陆的异同,异在内圣,同在外王。也就是说,不管道学有何特色,不管也就是说,不管道学有何特色,不管道学内部有何分歧,道学不论是整体道学内部有何分歧,道学不论是整体还是个人,都作为儒学的一分子而分还是个人,都作为儒学的一分子而分享着宋代儒学的政治文化和理念。享着宋代儒学的政治文化和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