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参考稿件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7362549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参考稿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参考稿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参考稿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参考稿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参考稿件(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教 学 部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年 月27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教 学 部 经管教学部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学号 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国经贸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要求: (一)主要内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中美两国间

2、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加。纺织品贸易摩擦同时也成为了中美贸易之间的一个敏感话题,频频出现摩擦,本文将以输美纺织品配额取消为界限,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研究中美纺织品的现状,并就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策略。本文从简述中美贸易的现状及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开始,具体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及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开始,依次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多层次原因、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国经贸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不断升级的趋势。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阐述。近年来,中美纺织品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连出台贸易保护举措,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指责。频繁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

3、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各方面影响。最后本文将对如何健康发展中美贸易提出建议。(二)基本要求分成四步:1)实习、收集资料,调研;2)阅读文献,资料综述、提交开题报告并答辩;3)论文总体框架设计,比较分析;4)初稿、修改稿、定稿。在实习、调研、收集资料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阅读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管理学、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确定论文框架,进一步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成论文终稿。完成的论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论文主题明确,论述充分;语句通顺,书写规范;论文字数在15000字以上;翻译与选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000字以上(三)参考

4、文献1 康学芹 高云龙 孟萍莉, 我国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商场现代化, 2007(1):18-21.2 文媛 赫楠, 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经济学解读J, 商业时代, 2006(3):45-47.3 崔日明, 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国际贸易, 2007(6):28-31.4 郭燕,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贸易格局变化趋势分析及其对我国出口影响J, 纺织导报, 2006(5)5 覃蔚,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美国国内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08(3)6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7 蒋珠燕, 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问题及原因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9.1

5、0(29-5) 39-41.8 周仁东, 试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www. .10 王勇, 中美经贸关系M. 北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11 Bown, Chadp. Rache McCulloch. U.S. Trade Police Toward China: Discrimin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200512 Rndt, Sven W, Henry Kierzkowski, eds, Fragmenatation: New production and Tra

6、de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3 Robert C, Feenstra.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300-30114 中新网. 外交部: 中国为解决中美贸易逆差作出很多努力. 15 钱尧年, 新世纪的中国纺织出口蒸蒸日上解读WTO 2005年全球纺织贸易统计报告J , 纺织科学研究. 2007,18(2).-1-816 陆玫琳, 中美

7、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复旦大学, 2009年5月20日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负责教师 年 月 日摘 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加。主要表现在纺织品贸易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并且美国对中国产品采取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实行特别保障措施,是对自由贸易的严重扭曲。根据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任何对自由贸易的扭曲都将损害贸易国的社会福利水平,给整个世界带来“无谓损失”,也不符合“对症规则”。毫无疑问,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正在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顺

8、利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来看待这一现象?又如何加以应对?已成为我国政府、企业及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现状如何?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何在?中美两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来避免这种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一系列问题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简述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及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开始,依次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多层次原因、贸易摩擦对中国经贸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快速积累,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不断升级的趋势。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阐述。近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连出台贸易保护举措,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指责。频繁

9、发生的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各方面影响。最后本文将对如何健康发展中美贸易提出建议。关键词:纺织品摩擦中美经贸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应对措施Abstract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bilateral trade and bilateral invest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ve maintained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

10、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Sino-American trade friction is increasing,mainly in Textile trade, trade imbalance, anti-dumping accusi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and so 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 chinese products to an increasing

11、number of anti-dumping, countervailing and a special security measures is a serious distortion for free trade.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theory, any distortion for free trade would damage the social welfare of the trading nations, to bring “deadweight loss” for the whole world,

12、 and this is not in accord with “symptomatic rules”. No doubt, the increasing Sino-American trade friction has an negative a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ties. How to view this phenomenon and how to cope with it have become the common focus of our government, academia and en

13、terprises. What is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Sino-America Trade Friction, what is the reasons caused the Sino-American trade frictionand, what correct policies should be adopt to avoid the Sino-American trade friction growing. This series of problems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study. Starting with a bri

14、ef introduction to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Sino-America Trade Friction and the form of trade friction, the article sequentially introduces the multilayered reasons of the Sino-American trade friction, the influence of trade friction to Chinas trade and economic,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jum

15、ped, which have appeared an increasing trend to the Sino-American trade frictio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deliberating about what should be done to resolve the trad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t present, the issue of bilateral trade balance-much too stressed and even exaggerated by the

16、 United States-has hind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t has also caused concerns among releva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ory and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makes aconstructive attempt on the solution to bilateral

17、trade balanc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in the hope of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raising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Keywords: the Textile Trade friction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trade friction Anti-Dumping countervailing Countermeasures 目 录前

18、 言1第一章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分析及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31.1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分析31.1.1中美经贸关系优势所在41.1.2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51.2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61.2.1技术性贸易壁垒61.2.2美国的国内法7第二章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及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102.1纺织品贸易现状分析102.2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112.2.1反倾销112.2. 2反补贴13第三章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典型案例及评析163.1案例回顾163.1.1画布反倾销案163.1.2双反事件173.1.3召回事件183.2案例评析19第四章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22结束语25参考文献

19、26致 谢27前 言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是从1994年起,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是从2000年起,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国“入世”后,美国人原本期望美中贸易逆差缩小,就业岗位增加,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对华贸易逆差增加、工作岗位大量流失、先进技术产品净流出等贸易失落在美国国内聚合成一股强烈的排华贸易的情绪,由此,两国间贸易摩擦持续发生,制裁与反制裁、限制与反限制等贸易交锋此起彼伏。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两国的正常贸易往来,也引起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甚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成为美国国会的一个痛处,特别是美国大选时,他往往成为美国两党攻击对方,争取选票的一个议题。这样下去,不仅无助于改善两国贸易摩擦的现状,甚至会对双边经贸关系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由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以及贸易顺差不断加大而引发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是影响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于减少贸易争端,促进双边贸易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美贸易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

21、TO以来,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旱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内的一些学者、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都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进行了相关研究。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左大培认为,通常讲的贸易都是两国模型,而中美贸易失衡实际上是中国、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三角问题。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最低档,中国如果能继续快速增长,一定意味着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升级,产品不断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转型,这样,我们从东亚国家进口减少,同时也会降低对美国低端劳动的出口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志军博士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美国对

22、华技术出口管制是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复旦大学尹翔硕认为,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中国对美国有较大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美贸易摩擦的领域不断扩大。近年来,在货物贸易领域,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从最初的农产品、化工原料、鞋类、纺织品等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向钢铁、彩电、电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转移。中美关贸易摩擦的手段多样化。反倾销仍然是中美贸易的卞要摩擦形式,保障措施(尤其是特别保障措施)、“337条款”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美国对华实行贸易保护的新手段。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有所变化。目前中美贸易摩

23、擦已由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层面,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非市场经济地位” 、履行入世承诺等问题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焦点。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分析及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中美经贸存在互补互利关系并从中研究得出中美贸易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其中“两大不利条款” 、美国的国内法是本章节的研究重点。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反倾销、反补贴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部分主要通过近年来中美纺织品摩擦的典型案例来说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性文章结,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提出几点策略。本文框架:前言(选题背景)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表现形式中美纺织品贸易

24、摩擦的案例及评析中美纺织品现状及表现形式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反倾销画布反倾销案双反事件召回事件技术性贸易壁垒反补贴美国国内法案例分析第一章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分析及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1.1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据商务部2010年就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结果及中美双方的经贸关系情况最新统计,两国建交30多年以

25、来,中美的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2982.6亿美元,增长了近120倍。按照中方的统计,在过去的五年当中,中美的贸易额年均增长9%。中美在投资领域多年来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到2010年2月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58362个,美方实际投入达到了628.2亿美元。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同时,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到今年1月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各类投资超过45亿美元,投资范围广泛。在贸易逆差方面,对于其真实原因美国高层更是心知肚明。(请参看图表)(单位:亿美元)中方统计美方统计年份出口进口顺差出口进口顺

26、差20041288 410.5 877.5 347.21967-1619.820051629487.3 1141.7 327.72343.7 -201620062034.7592.11442.6 551.92877.7-2325.8 20072327693.8 1633.3652.43215.1-2562.720082523814.41708.6 744.6 3377.9-2663.320092208.2774.41433.8695.82964.0-2268.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09年从这些确切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的顺差也好,美国的逆差也好,都是一个变数。1992年之前,中

27、美贸易中国为逆差,1993年之后,中国变为顺差,美国为逆差,19932008年美国的逆差不断跃升,从2009年6月开始下降,今年1月又比去年12月下降6.6%,达到去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充分说明中美贸易中的顺差和逆差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的。中美两国分属两个不同链条断,一个是上游,一个可以说是绝对的下游。美国如果想改变贸易逆差的现象,只要放松一下对华贸易限制,就不存在所谓贸易逆差问题了。说白了,贸易逆差问题就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已,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清楚的知道巨额外汇对中国所意味的风险,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而这一切的“元凶”就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

28、起的金融危机。但无奈的是中国必须和全世界一起为美国买单不得不继续买入美国国债,特别是中国。因为美国国债是现在相对最好的避风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容下2万亿美元这个近乎可以成为“巨无霸”的外汇储备。尽管美元贬值的话,外汇会巨额缩水,可也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不买进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可能会很快崩盘,这样对外汇以美元为主的中国来说损失会更大。也许有人会说,抛售美国国债或用美元资产到国外并购来减少外汇不就行了。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敢卖出美国国债谁能买、谁敢买?再者说你这个最大债权国都急着抛售美国国债,那其他的国家不就更急着抛售出去吗?这只会更快的加速经济的衰退!还有,买入别国资产,可对于如此大块的外

29、汇涌入,别的不说,单就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也没有国家敢接啊。所以对中国来说这更多是一个无奈之举,中不想美经济崩盘,以减少损失,美国更不想了。所以美中形成了一个“金融恐怖平衡”,把双方结实的困在了一起。1.1.1中美经贸关系优势所在互利互惠是中国经贸合作的基本特征。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中方而言,中美经贸合作不仅带来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税收等收益。这方面信息很多,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了。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互补性强,合作基础深厚,发展迅速,已形成相互依存、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

30、市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3659.8亿美元,比两国建交之初增长了130多倍。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说,从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到共同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两国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富生机活力、最具重要影响、最具发展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有力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互惠互利平等的贸易关系基础上,随着美国经济走向复苏,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中美贸易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抓住这个机遇,挖掘潜力,进一步扩大两国的共同利益。1.1.2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包括非经济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影响着

31、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美国全球化战略、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构成了中美经贸关系中摩擦加剧的焦点问题。贸易不平衡是中美经贸关系中问题的一大热点,也与其他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中美贸易的总体利益是基本平衡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限于货物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与投资。20042009年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年均增长35.4%,远高于同期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增幅。2009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与美对华出口额相加,达到2247亿美元,当年中国对美出口额2208亿美元,扣除运费、保险等增值因素,两国在对方市场的销售额接近平衡。第二,人民币汇率不是解决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关键。2005200

32、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1%,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年均增长20.8%;200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下降16.1%。世界范围看也是如此,2009年美元对欧元、日元、韩元等都有贬值,但美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状况并没有发生逆转。事实上,人民币与美元都保持基本稳定才能符合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利益。第三,中国始终主张并力求平衡的贸易,希望美国积极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惟有平衡的中美贸易,才有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实现这一目标,不能靠限制中国对美出口,而要靠扩大美国对华出口。希望美国在实施扩大出口战略的过程中,摒弃冷战思维,放宽对华出口管制,扩大优势产品对华出口。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问

33、题: 知识产权保护之争:市场准入问题:贸易失衡问题:假冒注册商标案中美钢铁贸易摩擦问题美加大对华贸易出口管制侵犯著作权案农产品转基因问题美逆差威胁美元货币地位倾销案问题市场供求关系高科技出口管制问题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消极打压中国的出口于事无补,中国支持美国企业扩大对华出口,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创造更加公平优良的投资环境,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高层对话和双边磋商等有效机制,增进理解与信任,中美贸易前景是光明的。1.2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据我海关统计,2007年,中美贸易额为3020.8亿美元,增长15%。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1

34、633.2亿美元。随着中美贸易额不断增加,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美国对我国采取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国内法代替国际法及反补贴等非关税壁垒措施。1.2.1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TBT)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TBT是指所有能对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狭义的TBT是指那些具有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用以确定进口货物某些特征的技术规章、技术标准,以及旨在检验进口货物是否符合这些技术规章、技术标准的认可、审批和试验程序所形成的不合理的贸易障碍。具体来讲,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钾布法律、

35、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境外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所形成的贸易壁垒。就知识产权来讲,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世界各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能够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但是,自由贸易制度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根据表现形式的变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高关税壁垒阶段;第二阶段是一般的非关税壁垒阶段;第三阶段是一般非关税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重阶段。第四阶段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主的贸易保护主义阶段。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

36、趋势,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撤除的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更强的隐蔽性和灵活性以及在实施和操作上的方便性,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青睐。现采用两国博弈的方法,分析贸易国设置技术壁垒的内在动机。假设:(1)甲国和乙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2)甲国和乙国只允许采用技术壁垒方式来限制对方出口。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双方都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种是不设置技术壁垒;一种是设置技术壁垒;(3)甲乙两国的决策者不存在信息约束,他们对任何政策的满意程度可以用准确地数值进行衡量。他们的利得和策略如下图所示。这里,用古典囚徒博弈模型的方法分析设置技术壁垒国家的动机。任何一国政府把别国的政策视为既定的话,

37、作为理性的国家都会有选择占优策略的动机,即设置技术壁垒。而除去严格的劣策略即不设置技术壁垒。这种决策给各国带来的福利比两国都不设置的福利要小。乙国 甲国设置技术壁垒不设置技术壁垒设置技术壁垒 0 ,0 -1 ,1不设置技术壁垒 1 ,-1 0.5 ,0.5注:矩阵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甲国的利得,第二个数字表示乙国的利得如图所示:在甲国设置技术壁垒的情况下,同时乙国也设置技术壁垒,那么甲乙两国将都不获益;如果其中一国设置技术壁垒,一国不设置技术壁垒,那么一国利益将受到损害,则另一国福利将提高;如果两国都不设置技术壁垒,那么两国利益平衡。虽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知道,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够提高

38、福利,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使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但他们还是有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机,这是追求自身利益博弈的结果。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由于科技方面的创新,使其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处于明显的领先优势,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获得的是垄断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它所保护的对象往往是技术商品的出口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外贸增长速度达到19.8%。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的主要逆差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急剧增多是必然的。而在WTO框架下,各种关税壁垒已大幅下降,传统的进口配额

39、、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受到约束和限制,进一步被取消和规范。由于美国主要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可以使受到保护的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得益,还可以使美国长期保持技术优势,有利于它的长期发展。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缺乏核心专利技术。因此,在中美双方的博弈过程中,美国必然会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利益,而其中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在核心专利技术上的缺乏,势必使美国采用知识产权壁垒会得到更大的利益。因此说,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知识产权摩擦的产生实际上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体现。1.2.2美国的国内法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后,美国的贸易政策从大力提倡自由贸易逐

40、步转为自由与公平贸易相结合的政策。美国国会在1962年贸易法的基础上,修订产生了1974年贸易法,为美国公平贸易政策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允许了总统在处理与国际贸易和对外事务有关的事宜时拥有更多的灵活性。该法还同时对给予非市场经济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最惠国待遇的问题进行了苛刻的规定。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贸易政策从公平贸易基础上向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构成了以自由贸易换取对等条件、以公平贸易保障自身利益、以单边主义强制实施保护的三个层次贸易政策体系。2000年到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渐缓,尤其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关闭边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布什政府宣称推进“无约束的自由贸

41、易”(Unfettered Free Trade),却把贸易自由与民主、自由和人权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借公平贸易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美国相继利用其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中的“特别301条款”及“337条款”,数次公布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美国国内通常认为,增加的贸易赤字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加上美国纺织品、钢铁、汽车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逐渐相继丧失,国内纺织业主、钢铁与汽车生产商对政府施加压力,引起了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政府为了迎合这些国内势力,也不断将国内经济问题归结于巨额贸易逆差,导致了双边的贸易争端。美国政府之所以一直以来

42、如此关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知识产权产业是美国的主要经济来源。美国出口额的一半以上来自知识产权产业,经济增长的40%来源于知识产权产业,180万美国人从事知识产权产业,美国的知识产权价值5万亿美元约占其GDP的一半。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正是中美贸易摩擦一种形式。2001年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和时代,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单边制裁或进行双边对话式谈判逐渐过渡到如今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且由美国的国内法程序转入到WTO项下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和WTO争端解决程序之下。中美知识产权争端WTO第一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美国的某些法律具有单边主义倾

43、向,“301条款”很有代表性。1994年6月,美国认为中国在实施立法方面很不力,并且实质上也没有保护著作权作品的立法,盗版严重,以音像制品盗版和计算机软件盗版问题再次把中国列入“重点国家”名单,重新对中国发起“特殊301调查”。美国认为中国市场上94%以上的计算机软件都是盗版,提出我国有关部门的计算机软件必须更换等要求;同时要求中国不但要保护美国在中国注册的商标,也要保护美国没有在中国注册的商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及转口商品,凡是侵犯知识产权的,都不得放行;美国的音像制品要自由进入中国市场,对制品不能实行配额许可证,并且允许美国在中国建立音像制品的合资、独资企业;另外,美国认为我国的诉讼费用太高

44、,诉讼期限对外国人一审超过6个月的规定不合理等等。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中国与美国之间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七轮磋商,但未能达成协议。经历了报复与反报复之后,双方又在北京恢复谈判,并在1995年2月26日深夜草签了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协议由双方换函和“有效保护及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组成。在该协议中,中国承诺采取立即的步骤在全国围内打击盗版活动、采取长期措施,保证知识产权的有效执行、保证美国权利持有人增加进入中国市场等。美国对中国的承诺是撤销“301”行动,不实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并在保护知识产品方面,为中国提供技术援助,同时继续通过协商办法与中国就其他货物、外国竞争性产品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

45、进行工作,以及提供相应的协助等。该协议还有一项规定,即从1995年6月1日开始,中美两国就其国内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活动每季度交换信息。就有关本协议实施的任何事项,中美双方将应任何一方政府的要求及时进行磋商。这就是第二次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与中国在1992年中美详解备忘录中承诺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不同,1995年中美签署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及其行动纲领是建立在中国对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实施基础之上的。第二章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及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纺织品及服装是中美贸易中贸易量最大的商品,也是中国对美出口最主要的商品。由于纺织品一向被视为敏感性商品,收入弹性和变化幅度较大,因此中美两国纺织品贸

46、易的历程十分坎坷。中美经贸关系或许是近30年来最为复杂的双边经贸关系。2.1纺织品贸易现状分析一、中美纺织品摩擦历史。自2003年始,纺织品摩擦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大焦点。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我纺织品出口的强大竞争力客观上对美纺织业界形成压力。近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位居全球之首,并自2002年起超过墨西哥成为对美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2005年前9月,美对我国取消配额的103个类别产品输美量激增。而在失去配额体制庇护后,本已一路下滑的美纺织业界愈加恐慌,于是对我国纺织品抡起大棒。其次,中国出口高速增升挤占了有关发展中国家在美原有份额,影响了美贸易盟友及其自身经济利益。为了缓解中美双边纺织

47、品贸易摩擦,中美两国政府于2005年在伦敦达成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双方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协议产品2006年基数基本上是2005年有关产品美国从中国的实际进口量,2007年和2008年基数均为上一年度全年协议量。中美纺织品协议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于2008年12月31日终止。根据协议,对协议外产品,美方将克制使用242段条款。美国对协议签署日之前因242段设限个案造成的卡关货物立即放行,不计入协议量。从协议内容来看,中国政府在谈判过程中维护了中国企业的利益,历时半年的艰苦谈判也表明中国政府对通过谈判来解决中美双边贸易

48、摩擦的诚意;从出口角度来说,中美双边的安排显然比美国单边的设限好得多,协议出口增速也比此前美国要求的速度高一些;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协议约定了2006年到2008年的出口增速,至少在这三年内,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形势的可预见性增强了,稳定性也增强了,但这个协议仍然有数量限制。二、贸易协定中止,无配额时代。从2009年1月1日起,专门针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纺织品与服装特别保障措施”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输美21类纺织品服装配额也将取消,至此意味着,今后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将进入自由贸易阶段,不再受配额限制。对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的中国而言,配额的取消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当我们在为纺织品的贸易

49、自由化雀跃不已时,我们还得提防其道路上隐藏的陷阱。这是因为虽然WTO成员方针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特保措施将于2008年12月31日失效,但在2013年12月11日前,中国纺织品服装仍受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约束,且将长期受WTO保障措施协定的制约。输美纺织品配额取消仅过半年,美方就已按捺不住对我编织电热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7月2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编织电热毯进行反倾销调查。继6月30日Jarden Consumer Solutions公司对中国编织电热毯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之后,7月9日,美国Berwick Offray公司代表美国内产业对中国输美的带织边窄幅织带

50、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申请,这也是入世以来我纺织行业遭受的首起反补贴调查申请。这不仅是美国在纺配取消后对华采取的第一起贸易救济措施,也是对华纺织品的首起“双反调查”。 在美国的引导下,欧盟纺织业在今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持续对其政府施压,要求对华纺织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比如,欧盟业界正在筹备向欧委会提出申请,对中国精梳羊毛、床单和户外服装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欧洲服装和纺织组织(EURATEX)也正在酝酿对中国纺织业的所谓“补贴”问题要求欧盟政府向WTO提起申诉。3月30日,阿根廷对中国粗斜纹布发起反倾销调查;5月28日,乌克兰对中国带绒织物(含长绒织物)和毛巾织物做出反倾销终裁;6月8日,秘

51、鲁决定对中国棉布和混纺布征收反倾销税在美国的示范下,为了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各国相继对中国纺织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导致中国纺织品贸易危机四伏。2.2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中国连续11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目标国榜首,全年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63起,涉案金额21亿美元。从涉案产品看,主要集中于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国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其中尤以纺织品贸易摩擦更为突出。在表现形式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2.2.1反倾销这两个条款都适用于中国入世之后的一些限制性条款。分别是中国当年加入世贸组织签

52、署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协定书第十六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护机制”。倾销是指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用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商品的行为。它已经或有可能给进口国生产相同产品的行业或企业造成损害,因而受到进口国的反对。通俗来讲话倾销就是以低于普遍成本价销售的恶性竞争。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反倾销是以前的关贸总协定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所承认的用以抵制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的一种措施。简单地说反倾销就是在确定是倾销时,采取相

53、关措施提高价格(主要是提高进口关税)。为了制止倾销而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反倾销措施也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国际贸易的扩展造成阻碍性影响。例如,武断地认定原本不存在倾销行为性质的商品为倾销商品,或无根据地夸大倾销幅度,从而无理地实施反倾销措施或不适当地提高反倾销税征收金额,这些都会阻碍正常进口贸易的进行。迄今美国已经对中国产品实施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从1980年到2009年美国反倾销立案指控的中国产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涤棉印花布、氯化钻、漆刷、蜡烛、搪瓷橱具、缝制

54、布帽、大苏打、电风扇、电动吊扇、弹簧垫圈、曲别针、铅笔、大蒜、一次性打火机、自行车、浓缩苹果汁、氛化钡、高锰酸钾、硫酸盐、冷冻灌装暖水虾等近百种产品,在已经结案的产品种类中有80%左右被美国加征反倾销税。就1988年的缝制布帽为例。1988年5月26日美国帽子协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缝制布帽进行反倾销调查。1988年5月26日和1988年6月21日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分别公布立案通知,决定进行调查,国际贸易委员会案号为731TA405,商务部案号为A570801。商务部1988年11月8日初步裁定倾销幅度为9.71%126.06%;1989年3月23日最终裁定倾销幅

55、度为5.30%32.06%。国际贸易委员会1988年7月初步裁定为有实质性损害威胁;1989年5月最终裁定无实质性损害以及实质性损害威胁。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一、“非市场经济条款”。“非市场经济条款”的适用将在自中国加入之日后十五年终止(即2016年12月10日)。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十五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中规定:成员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过程中,在比较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时,如受调查的中国生产者能够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应使用受调查产业的中国价格成本;反之,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

56、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中国虽已加入世贸组织,但根据中美协议中国入世十五年内美国仍然可以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可能是不适当的,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来比较,这样就导致美国对世贸组织反倾销条款的滥用。2003年美国加大对华“反倾销”调查力度,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或者实行配额限制,这是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典型表现,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重要原因。二、“特定产品过渡性保护机制条款”。“特定产品过渡性保护机制条款”指在中国出口激增对进口国造成市

57、场扰乱的条件下,允许WTO成员对中国产品实行撤消减让和限制进口的条款,此条款的适用在自中国加入之日后十二年终止(即2013年12月10日)。中国承诺这两个歧视性条款有其特定背景。一方面,中国入世谈判一拖十多年悬而不决,美国始终坚持在一般保障条款、特殊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条款等三方面的要价,而中国的改革到了攻坚阶段,内部动力比较薄弱,急需引入外来机制增加改革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时,对自己的市场开放也不是一揽子的,在汽车、金融、电信等许多领域,都做了相关保留。这种保留,对于在这些领域有强大实力的出口国而言,也形同一种“特别保护”。中国政府对于经济领域的干预仍然广泛而强力,在资本市场、汇率、服

58、务业准入等方面,在欧美国家看来和他们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市场准入协议。在谈判中,美国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立场导致的直接结果,一是增加了关于在确定倾销和补贴时的价格可比性的规定,二是增加了“特保”条款。从议定书的整体、中国入世的权利义务的综合平衡以及WTO现有规则的总体平衡来分析判断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条款,从最终解决加入WTO问题的大局考虑,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2.2. 2反补贴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

59、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其中的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机构向本国的生产者或者出口经营者提供的资金或财政上的优惠措施,包括现金补贴或者其他政策优惠待遇,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未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处于有力的竞争地位。反补贴包括临时反补贴,承诺征收反补贴税。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后,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反补贴措施。反补贴调查就是对对象国政府提供给该国生产补贴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便确认这种补贴是否造该国出口产品不正当的竞争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采用歧视性“替代国”的反倾销措施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了在贸易摩擦中把握主动,开始考虑在隐蔽性更强的

60、反补贴领域开辟第二战场。反补贴措施可能成为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新工具。美方就已按捺不住对我编织电热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7月2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编织电热毯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有关人士表示,编织电热毯是出口小宗商品,在纺织服装产业中所占份额极小,货值与那些大案相比微不足道。据统计,20062008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编织电热毯的总量增长了16.8%,2008年进口额约为2970万美元,而当年我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69.12亿美元。美国业界限制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的初衷一直未曾改变。根据惯例,他们通常会先选择小宗产品来试探中方的反应。美国业界称“中国产品价格便

61、宜”不过是个幌子,他们可能是想从编织电热毯入手,逐渐向其它大宗纺织服装商品推进。美国内产业对中国输美的带织边窄幅织带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申请,这也是入世以来我纺织行业遭受的首起反补贴调查申请。对于“倾销”一说,我认为美国国内编织电热毯生产能力相当有限,他们需要中国的产品。2009年7月,美国对华织边窄幅织带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不仅是美国在纺配取消后对华采取的第一起贸易救济措施,也是对华纺织品的首起“双反调查”。 另外,金融危机虽然使中国纺织品遭受了一定的影响,但其在欧、美、日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基本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口退税率上调,以及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更符合金融危机下消费

62、者的需求。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受中国轮胎特保案的鼓动,美纺织产业和工人联合会正在酝酿对中国纺织品提起特保调查,包括男式棉制织衬衫、棉制裤、棉制针织衬衫等我输美的主要产品。不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2009年以来,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对中国纺织品“出招”。综上所述,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WTO规定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属于合规性贸易壁垒。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相比,反补贴作为新型贸易壁垒对一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其特点如下:应诉主体为政府补贴是政府行为,反补贴的调查对象是政府的政策措施。会影响被调查国的贸易和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总体经济战略。是三种保障措施中,影响范围最大的。调查范围广与其他两种保障措施不同的是反补贴涉及面更为广泛,调查对象为接受政府补贴对象下的企业,甚至为整个产业链,危害更大。影响时间较长相对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更加持久。为应对反补贴调查,一国政府必须逐步调整相应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这种调整将在长时间内对一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具有更强的连锁效应在一成员方反补贴调查中被定为反补贴,可以直接被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