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辅导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361043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辅导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辅导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辅导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辅导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辅导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教版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辅导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小古文阅读。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注释)临:临摹。日:每天。率:标准。遂:于是,就。于:对,对于。尝:曾经。苟且:敷衍了事,马虎。简札:信件,书信。少:同“稍”,稍微。易:改换,更换。愈益:愈加,更加。1(字词理解)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玉树临风B.兵临城下C.身临其境D.唐临晋帖2(句段理解)对下面这句话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故愈老

2、而愈益精妙。A.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B.因为他越来越老了,所以书法更加敷衍了事。C.因此,愈老的书法水平更加精致巧妙。D.因此,他的年纪越大,千字文就背得更加熟练巧妙。3(提取信息)文徵明之所以“愈老而愈益精妙”,是因为他( )A.有兴趣,肯用功。B.人聪明,练得多。C.练得多,不随意。D.不随意,有耐心。4(分析判断)下列句子中不是文徵明勤奋刻苦习字的具体行动的一项是( )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5(评价人物)读了这篇小古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2. 课内阅读理解。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

3、弃去。过是溪,逢老媪(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 )A.离开B.放弃C.不要2“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刚才B.正在C.开始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是:_。4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D.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5下列名言与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6“太白感其意

4、”,他当时会想些什么?_3. 小古文阅读。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注释 抟(tun):用手将松散的物质搓捏成团。剧务:工作繁重。力不暇供:力不从心。1这则小古文讲的是_的神话故事,关于女娲还有另一个神话故事是_。2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3“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A.于是女娲便用草绳置于泥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一个个的人。B.于是女娲便用草绳置于泥中,举起绳子就变成一个人。4请用“”划出造人过程的句子,再结合句子谈谈

5、神话故事的特点?_5神话故事知多少:中国神话故事里,有许多伟大的神:看到“天地开辟”一词,会想起化作万物无私奉献的_;看到“太阳”,会想起执着的_和勇猛无敌的_;看到“百草五谷”,会想起勇于开拓的_。外国神话故事也很经典,你最喜欢的故事有_、_。4. 课文理解。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中,“人问之”的“之”指的是_,“取之”的“之”指的是_。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3你认为王戎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_5.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6、,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恭勤不倦(_)a疲倦b倦容c倦意(2)以夜继日焉(_)a继而b继续c继承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_3车胤在夏天的晚上是怎样读书的?用波浪线画出来。4你从中看到了一个_的车胤。5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A.萤火虫可以照明用,效果好,还特别环保。B.无论环境多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成就一番事业。C.只有家贫的孩子,才会努力学习。6. 阅读理解。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媪(

7、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7. 课外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C.何不/试之以足D.私拟作/群鹤舞空2下列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

8、求之/昂首观之C.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D.遽契其舟/常蹲其身3解释划线的词语。楚人有涉江者_遽契其舟_4翻译下面的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5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_8. 小古文阅读。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注释)宋:宋国。坏:毁坏,损坏。筑:修补。盗:小偷。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家:指这家人。智:认为聪明。1(朗读停顿)下面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

9、(翻译句子)下面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大雨毁坏了墙壁。B.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C.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D.其家甚智其子。 翻译:他家的儿子十分聪明。3(整体感知)富人家被盗的原因是_。面对相同的看法,富人认为孩子聪明却怀疑邻居的原因是(_)(填序号)。A孩子先说的“必将有盗”,邻居是跟着孩子说的B孩子和邻居与富人的亲疏关系不同4(品读感悟)这个故事主要是想告诉我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9. 阅读下

10、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冀复得兔(_)2翻译下面的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3用原文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_经过:_结果:_4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_10.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词语。曰:_故:_溺:_为: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_3这个故事,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是什么?_11

11、. 阅读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下列词语。(1)方_ (2)感_(3)意_ (4)还_2解释下列句子中“卒”的意义。(1)还卒业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未成,弃去。译文:_12. 阅读短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尝与诸小儿游(_)A经常 B曾经 C尝试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A曲折的树枝 B折取树枝 C压弯树枝2面对多子的李树,其他小朋友都

12、争着去采摘,王戎却无动于衷的原因是:_。3王戎说“此必苦李”的原因是:_。4面对同一件事,王戎的表现和其他小朋友很不同,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充分说明王戎是一个_的人。1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文中多次出现“度”。根据你的理解,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A尺码,标准。 B刻度。 C量,计算。(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_)(3)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3、。”(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3根据情境,想象人物的表情或动作,填入句中横线上。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_,说:“宁信度,无自信也。”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14.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涉:跋涉,就是“度过江河”的意思。 遽(j):急遽,立刻,表示时间紧迫。 契(q):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迷惑,这里指“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坠于水(_)(2)入水求之(_)2请说说列句子的意思。(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3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