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措施

上传人:孙哥 文档编号:17353075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6.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高地应力区域的隧道施工,易发生塌方和岩爆等变形破裂现象,当围 岩类别较高,质地坚硬、干燥无水时,极易发生岩爆,当围岩类别较低时, 易发生软岩变形并引起塌方。一、岩爆的预测及施工措施:(一)、预测1、地质预报:当隧道埋深较大时,每一开挖循环结束后,进行一次地 质调查,绘制开挖工作面的地质素描图和地质展示图,根据地质调查结果, 进行地质预报。2、岩体二次应力场现场测试:采用钻孔应力解除和应力恢复测试方法, 分段对洞壁及掌子面现场测定围岩表层岩体二次应力场。同时进行现场岩 石点荷载强度试验,利用洞壁切向应力洞壁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b来预报岩 爆和判定等级。(二)施工措施:1、施工支

2、护和安全防护:增设临时防护设施,对靠近开挖工作面,易发生岩爆区段的主要施工 机械安装防护网和防护棚架,施工人员配发钢盔和防弹背心,掌子面加挂 钢丝网。根据地质预报和现场测试结果分析,对可能发生岩爆地段喷钢纤维砼,钢纤维掺量5%左右,喷层厚度810cm,对于轻微光爆可能效预防,以确保 表层能够承受较大变形而不改开裂。对于中等岩爆地段,采用锚杆加固岩体,同时改变洞壁岩体的应力状 态,改变岩爆的触发条件,控制岩爆发生的前两阶段的发展,从而防止岩 爆的发生。锚杆施作应及时,长度为2.5m左右,间距视现场民政部而定, 在中等和强烈岩爆区,除了安装系统锚杆外,再配合网喷或喷钢纤维砼等 综合防治手段,以控制

3、岩爆的强烈程度,当岩爆特别严重时,增加钢拱架 支护,拱架之间用22钢筋焊连并焊接到锚杆外露外露端上。2、调整围岩加应力状态,消除或减轻岩爆:喷洒高压水:爆破后立 即向工作面及附近洞壁岩体喷洒高压水,喷洒范围延长到离工作面 100m 处,施作锚杆时,再利用锚杆孔向岩体深处洼水,以增强岩体的塑性,减 弱岩体的脆性,经常保持岩体的潮湿状态,可降低岩爆的强烈程度。超 前应力解除:在强烈岩爆区,可在隧道两侧拱脚附近打地应力释放孔,孔 深3.0m,间距0.51.0m,拱部则以010的仰角打超前应力释放孔,孔径 42mm 以上,孔深根据钻机性能,尽可能加深,使前方拱部围岩的高地应力 提前释放。使用岩台车施工

4、时,在掌子面周边拱线处钻两排4.5m5m深的炮眼, 炮眼间距50cm,外插用30度左右,间隔装药,引爆后在拱部23m以上的 岩体内部形成一个爆破松动圈,截断岩体内部应力的集中,使岩体本身形 成一个保护层。采用线孔爆破,减少一次装药量,拉大不同部位的炮眼的管段信间隔,从 而延长爆破时间,减少爆破动应力声的叠加,降低岩爆的频率和强度衬砌 工作紧跟开挖工序,减少岩层暴露时间,有利于减少岩爆的发生。 二、软岩变形的预测及施工措施:高地应力区段的隧道围岩类别较低时,易发生塌方及软岩塑性大变形 等变形破裂现象,可建立一套围岩变形跟踪监测系统,来了解和判定围岩 是否有大变形现象,这个系统由长度分别为 3.5m、3m、2m、1m、0.2m、3.5m 元根22的钢筋简易位移传递杆组成,钢筋用锚固剂固结在孔底。由于离 开挖洞越高,其变形越小,较3.5m传递杆或视为座标杆,通过定时测量它 与其他不同深度的传递杆间的相对位移,可以得到围岩不同深度的经向位 移,再辅以其他常规量测平段得出的数据,作为判定围岩是否发生变形的 依据。在施工中,除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利用喷、锚网、钢栅等强支护 手段加强支护外,提前释放应力,根据量测结果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并封 闭成环,都有利于隧道的安全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