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综合素质评价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7349530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5.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辽宁综合素质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综合素质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综合素质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辽宁综合素质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综合素质评价(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辽宁综合素质评价之医疗机构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行政建 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燕国置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 置进入了有史可考 的时代。辽宁的地方行政建置日趋完善,基本上为省、市(地区)、县三级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地区设辽东、辽西省和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 个中央直辖市,两省共辖 9 市、1 个专区、49 个县。1954 年 8 月 1 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 政机构和 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辽东、辽西省合并,成立辽宁 省,原 5 个中央直 辖市划归辽宁省管辖;辽宁省设 10 个地级市、1 个县级市,36 个县。1955

2、年 7 月 3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 销热河省 建置,将原由热河省管辖的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县、建昌 县、北票县和喀喇 沁左旗划归辽宁省管辖。1969 年 7 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的昭乌达盟地区所属的赤 峰市及其 3 县、7 旗划归辽宁省管辖,1979 年 7 月又划回内 蒙古自治区管辖。至 1985 年末,辽宁省设置 13 个地级市,4 个县级市,40 个县(5 个民族 自治县)和 56 个市辖行政区。截止到 2006 年底,全省下设 14 个省辖市、17 个县级市、27 个县(其中 8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6 个市辖区。截至 2010 年,辽宁省总人

3、口为 4374.6323 万人。其中 男性人口 为 22147745 人,占 50.63%;女性人口为 21598578 人,占 49.37%。辽宁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 全省除汉族以 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回664495730945804039884443878749396662421063286711696153199885221987372418611266047281730558990361988939710878336LHLU卅00T1CN黑與養着hnl晝置理毀窗辆小8mo0822980690527879958065109538727893113286824245955

4、066701050573372960739332568132358249463940744071638471788023188668255095350805LHLU卅00T1CNH0 與養映矗番器小8TO0O0()oe 帅軽甲驱磁3)辽宁省卫生费用支出情况2015-2018年辽宁省卫生费用支出情况分析2015 年1226826452016 年1349509092017 年1484460002018 年 E1632906004 )辽宁省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水平2016-2017年辽宁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乙辽宁省医疗机构行业地位(1 )辽宁省医疗机构发展规模2017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 3

5、5767个。其中,医院1268个,卫生院1033 个,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13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238个,村卫生室 19519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97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41个。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 29.9万张,卫生技 术人员29.1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11.6万人,注册护士 12.8万 人。全年总诊疗人次2.0 亿人次,出院人数728.8万人。2)辽宁省医疗机构服务情况1、门诊和住院量。2017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 17854.3 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256.2 万人次 (增长 1.5% )。

6、2017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 4.1次。2017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 8414.7万人次(占 47.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9117.5万人次(占 51.1 ),其他医疗 机构 322.1万人次(占 1.8)。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 623.4万人次,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减少 346.6 万人次。2017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 7770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 92.3% ),民营医院 644.7万 人次(占医院总数的 7.7% )。2017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达 3014 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17万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

7、 16.9% ,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2017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 596.3万人,比上年增加 47万人(增长 8.6% ), 年住院率为 14.1% 。2017年入院人数中,医院 514.3万人(占 86.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73.2万人(占 12.3),其他医疗机构 8.8万人(占 1.5 )。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增加 129.5万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减少 0.3 万人, 其他医疗机构入院减少 0.3 万人。2017年,公立医院入院人数 465.2万人(占医院总数的 90.5% ),民营医院 49.1 万 人(占医院总数的 9.5% )。2、医师工作负荷。2017年,

8、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 5.4人次和住院 2.7床日,其中: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 负诊疗 5.5 人次和住院 2.8 床日。与上年比较,医院医师日均担负工作量略有增加。3、病床使用。2017年,全省医院病床使用率 88.5 ,其中:公立医院 91.9% 。与上年 比较,医院病床使用率增加 1.3个百分点(其中公立医院增加 2.1百分点)。 2017年医院出 院者平均住院日为 11.5日(其中:公立医院 11.7日),比上年缩短 0.3 日。3)辽宁省医疗机构地位变化社区医疗机构地位不断上升。 2017 年,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 897 万人次, 入院人数 8.8万人,门诊和住院量比上年增加

9、;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量 2.6万人次,年入院量 251 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 10.2 人次和住院 0.7床日。2017 年,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人 次 456 万人次,平均每站年诊疗量 5809 人次 ,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 10.7 人次。三、辽宁省医疗机构运行现状1、卫生人员总数。2017年末,全省卫生人员总数达 33.9万人,比上年增加 1.01万人(增长 3.0% )。卫 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 25.5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3万人,其他技术人员 1.3万人, 管理人员 1.7万人,工勤技能人员 2.8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 10.3万人 (其中全科医生 0.3

10、 万人),注册护士 10.3 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 0.9 万人 (增长 3.7% )。2017年末卫生人员机构分布:医院 21.4万人(占 63.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9.9万 人(占 29.2%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2.3 万人(占 6.8% )。2017年末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占 28.3% ,大专占 33.0% , 中专占 28.6% ,高中及以下占 10.1% 。与2012年相比,本科及以上提高 1.6个百分点,大专下降 0.1 个百分点,中专下降 0.6 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下下降 1.0 个百分点。2017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 2.35 人

1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2.35人,每万人口全 科医生 0.7 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 5.33人。2、床位数。2017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24.2万张 ,其中:医院 19.8 万张(占 81.8% ),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 3.5万张(占 14.5% )。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 0.8 万张,其中:医院床位 增加 1.3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下降 0.3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 2012 年 5.27 张增加到 2017 年 5.52 张。四、辽宁省医疗机构竞争现状2017年辽宁省公立医院数量为500所,民营医院为768所2017年辽宁省按床位数分组医院数量床位数0-

12、4950-99100-199200-299300-399400-499500-799800以上医院数量4742802066750338177五、辽宁省医疗机构发展规划1、规划目标。以“控规模、调结构、优布局、补短板、促效率、建中心、升能级”为主线,以深化 改革、整合资源、多元办医为动力,合理布局卫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增进资源利 用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 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资源配置标准。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公立医院床位规模,重在调控床位的过快增长。依据全 国医疗卫生服务

13、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卫生资源指标目标, 结合辽宁省实际, 制定出2020年全省医疗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指标。到2020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医疗 卫生机构病床位数控制在 6.1张,其中,医院5.3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0.8张。在医院床位中,公立医院床位数 3.8张,按照每千常住 人口 1.5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在公立医院床位中,省办医院 0.55张,市办医院 1.3张,县办医院床位数为1.8张,其他公立医院0.15张。 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 超过 3.3张的市,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可以按照每千常住人 口 0.55张配置。同时,可以按照

14、15%公 立医院床位比例设置公立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设置。提高利用效率,到2020年,将医院床位使用率提高 到90%以上,将平均住院日从10.9天控制在9.0天以内。至V 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 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4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19人,医护比达到1 : 1.25,市级及以 上0.83人,每万人口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 : 0.6,千人口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数达到全科医生达到2-3人。2020年全省医疗卫生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6.1指导性医院(张)5.3指导性公立医院(张)3.8指导性其中:省办医院0.55指导性市办

15、医院1.3指导性县办医院1.8指导性其他公立医院0.15指导性社会办医院1.5指导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张)0.8指导性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54指导性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3.19指导性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0.83指导性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2约束性医护比1 : 1.25指导性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1 : 0.6指导性县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张)500指导性市办综合性医院适宜规模章(张)800指导性省办综合性医院适宜规模(张)1000指导性二级以上医院平均住院日(天)9指导性注:县办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举办3、资源配置标准调整思路。针对辽宁省卫生资

16、源总量大、市级医院数量多、卫生资源效率低、结构不合理等特点, 本着“一提、三压、三增”的原则调整配置全省卫生资源标准。即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缩短平均住院日,压减省办和市办及企业办综合性医院床位规模,增加县办医院、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社会办医院床位规模的原则调整编制全省卫生资源标准。适度压缩省办和市办医院中床位利用率低、技术水平不高、床护比偏低、卫生人力资 源不足和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的床位规模,致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和科研教 学条件等。部分市办和二级医院也可通过迁建、整合、转型、改制、重组等形式转为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及康复、老年医学等卫生资源薄弱领域的专科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等。

17、康复医疗机构 主要承接急性期治疗后的康复病人,推进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和缩短平均住院日。鼓励中心 城区的二级医院或企业医院转为康复医院或将二级医院部分床位转为康复床位,加挂康复医 院牌子。鼓励三级医院康复科与康复医院建立多种形式的指导协作关系。通过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和对口支援等方式,提高县办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 配置标准和服务能力。通过鼓励引导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提高社会办医在全省卫生资源配 置比例。六、辽宁省医疗机构发展优势由于计划经济时期,辽宁省形成的市政、企业各办一套医疗卫生机构的历史原因,辽宁 省卫生资源总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七、辽宁省医疗机构发展前景1、疾病谱变化。随着人口

18、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快速变化以及辽宁省居民“嗜肥油、喜 腥膻、重油偏咸”的饮食习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患等慢性病成为致残、致死 的主要疾病负担,要求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结构,从单纯的疾病诊治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干预 和健康管理,推动形成以“维护健康”为中心的各类卫生资源分工协作格局,发展预防、治 疗、康复、护理相协调的健康服务体系。2、医疗需求变化。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预 计到 2020年全省人均年门诊次数为 5.2-5.6次,年门诊人次总量将达 2.3-2.5亿人次,年住 院率为 14.4%-16.9% ,住院总量将达 633-741 万人 次;随着

19、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对医疗 卫生服务的需求将呈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辽宁省是我国老龄化、高龄化趋 势突出的省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医疗保健等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康复、老年 护理等薄弱环节问题将更为凸显;随着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辽宁人口 负增长的情况将会改变,新增出生人口的增加 , 妇产、儿科、生殖保健等相关医疗服务的供 需矛盾也将更加突出。3、信息技术发展。随着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 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应用,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 务效率提供了条件 ,也为 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的革新带来的无限可能,使互联网 +医疗卫生成为辽宁卫生事 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