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析电子管风琴作品《今夜无人入睡》的音色表现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7341173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原创浅析电子管风琴作品《今夜无人入睡》的音色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原创浅析电子管风琴作品《今夜无人入睡》的音色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原创浅析电子管风琴作品《今夜无人入睡》的音色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原创浅析电子管风琴作品《今夜无人入睡》的音色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浅析电子管风琴作品《今夜无人入睡》的音色表现(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本文首先对电子管风琴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以电子管风琴改编曲今夜无人入睡为例,分析作品在曲式结构以及各种音色和典型的演奏手法在电子管风琴作品中的表现和应用,通过分析希望为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电子管风琴;曲式;音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39-03 电子管风琴(electronic organ)又称双排键电子琴,它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中国被引入、学习,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才开始慢慢兴起。而其真正走上银幕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和认识,是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首次出现。通过“玖月奇迹组

2、合”的演出,人们才开始慢慢了解这种堪称为“小型乐队”的乐器,之后他们也多次在各种场合 中演奏该乐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乐器的普及和发展,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然而很多人却常常将电子管风琴误认为是人们所常见的电子合成器,其实它的演奏效果远远要超过于其他的电子乐器。从电子管风琴的发展来说,它与电子琴和管风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渊源。 电子管风琴与其他的乐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音色处理系统,这是很多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电子管风琴采用的AWM2音源和VA音源,使其在音色创作力方面区别于其他乐器。再加上新的后触键键盘技术和第二表情踏板的引入以及电子管风琴的音色叠加等功能,使其可以模仿乐队多种乐器齐

3、奏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电子管风琴演奏的艺术效果。 正是基于电子管风琴的以上特点,因此,也要求演奏者不论是在作品的改编或者作品演奏时,都应当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处理好不同音色的表现效果,认真分析各个声部的关系,才能使电子管风琴的演奏真正达到“乐队”的效果。 本文将以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中著名的唱段今夜无人入睡为例,浅谈音色在电子管风琴中的应用。今夜无人入睡是由日本现代管风琴音乐家内海源太改编而成,无论是在音色的改变还是在节奏的运用方面,编者对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处理和编排。此唱段,是图兰朵歌剧中第三幕男主角所唱咏叹调,经由“世界三大男高音”的不断传唱,其流行程度可谓家喻户晓,也成为作曲家的

4、音乐标识。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能对音色做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才能更好的表现乐曲的灵魂,抓住听众的心。笔者将从该曲的曲式结构、织体以及音色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阐释,希望能给演奏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作品与演奏分析 (一)曲式结构 今夜无人入睡的曲式结构为复乐段,其结构如图1: (二)织体表现 本首乐曲主要以单声部织体为主, 由引子加一个复乐段构成;引子(1-12小节)中的主导动机为附点节奏的音型,使人印象深刻,树立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在其后的音乐中也多次出现。从第4小节开始高音声部每小节的结束拍都以附点节奏型结束,左手声部则以保持音叠加的形式出现和弦。曲调以bB大调开始,在第4小节转入其关系小

5、调g小调,低音持续于G音,在演奏中要表现出遥远、飘渺的感觉;12小节转入其关系大调G大调,并结束于G大调的主和弦,为进入主题作了属调性上的准备。而引子中的织体也是变化多样,引人入胜。1-3小节的旋律进行为连续下行,在第3小节的演奏中要求渐弱渐慢安静下来。之后,安静的出现附点音型的旋律,期间有小幅度的波状进行(4-9小节),之后音域不断向下方扩展,出现g小调的和弦音,为进入主题做准备。 主题部分(13-38小节)a乐句由主调D大调开始,仍以单声部织体展开陈述,进入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旋律。b乐句(16小节)出现八度叠置进行,在第19小节中,左手声部出现柱式和弦,21-23小节,出现了短暂的离调(进

6、入g小调)。但在b乐句的结束处又回到主调D大调,并最终结束于其下属和弦G和弦上,形成开放型乐段,为下面乐思的进入和发展作好了准备;本段的节奏音型,以“二八音型”(两个八分音符)以及引子中的附点节奏型为主;旋律中则以主音围绕进行(13-15小节),在16小节音乐开始级进上行,并在21小节出现了引子中的材料(持续音叠加和弦),将乐曲推向第一个高潮,但由于本段是在主调的属和弦上结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再现的a乐句(25小节),与前面遥相呼应,但与之相比,音乐是在前一个a乐句的高八度音区以单声部织体展开陈述,给人更加激动、振奋的感觉;低音声部持续于主音D音上,运用此手法起到背景作用,使主调调

7、性更加突出,加以肯定。c乐句的材料是b乐句材料的派生,在右手声部中织体加厚,出现了柱式和弦的织体结构(第29-31小节),并在31小节中左手声部中也出现了D和弦与G和弦的变化进行,将整首乐曲推向高潮,并最终以完满终止结束该乐曲,在力度上则是以突强(sf)对主和弦进行强调,使听众达到了极大的视听满足。 二、音色的处理 电子管风琴(electronic organ)对各种声音可以进行逼真的模仿,无论是室内乐还是交响乐,流行乐或是爵士乐,电子管风琴都可以进行很好的模仿,并且达到绝佳的表现效果。而对于电子管风琴各种音色的了解,可以有助于提高演奏效果和音乐的表达。 (一)弦乐音色的表现 在一首交响乐作品

8、中,弦乐队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因此,处理好弦乐音色是整首乐曲的关键。而了解弦乐音色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准确的掌握音色的特点,更好的与演奏技巧中加以配合,使得旋律音色鲜明和准确,突出乐曲所要表现的乐思。 1、弦乐音色的特点 首先,弦乐有着广阔的音域,并且弦乐中各个乐器音色统一,富有歌唱性和抒情性,能很好的表现音乐。其次,由于弦乐器是用弓拉奏,使它具备了较强的延长音响的表现力。另外,弦乐具有大幅度音响力度变化的能力,可以使力度产生急剧的变化,将音乐的感情表现的更完美。 2、电子管风琴中弦乐音色的表现 电子管风琴的“触前”技术和“触后”技术,是该乐器区别于其他的

9、传统乐器(如钢琴和管风琴)以及一些电子乐器(如电子琴、合成器、电钢琴)的最大不同点,此技术可以使演奏者更富有表现力地对音色的音量和音质加以控制,更好的再现真实乐器的细微的动态和音调变化。其中,“触前”技术,是指手指瞬间的触键技术,主要是可以通过手指瞬间的触键力度,在专业术语中常以I-T表示,该技术可以控制弦乐音色音头的强弱变化。例如可以模拟弦乐器擦弦的效果等;而“触后”技术,主要是指触键后的压键技术,在专业术语中常以A-T表示,该技术可以模拟弦乐器的可持续发音的效果。对于弦乐音色长音强弱层次的变化具有很好的表现力,并且对弦乐音色的糅弦效果也可以做细致入微、更加逼真的表现。 例如,在今夜无人入睡

10、的这段谱例中,a,b乐句都以弦乐为主导音色。演奏者应该利用压键技术,通过手腕去控制指尖力度的变化,以及指尖力量的转移,从而实现弦乐音色强弱的变化。同时,又要注意乐句见的划分,大的连音线之间应当注意连贯性,如从15小节的mi音至16小节的#dol音为一个呼吸口,分清乐句间的呼吸,使旋律更有歌唱性和线条感,再现弦乐音色浑厚、连绵的效果。 谱例1: (二)木管音色的表现 木管乐器不像弦乐器那样在音色上具有统一、匀称和协调性,木管组里的各种乐器有自己鲜明的音色个性。如果将几种不同乐器组合起来演奏,其音响会变得更加丰满、稳定而可靠,音色也更加多样化。 1、木管音色的特点 在演奏木管乐器时,由于木管乐器是

11、靠气息发声的乐器,因此,在处理作品时,对呼吸口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木管乐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远距离音程跳跃的准确性,擅长演奏快速的音阶、半音琶音及快速的同音反复等。因此,这也要求演奏者在手指的跑动方面有过硬的技术,才能够很好对木管音色有很好的诠释。 2、电子管风琴对于木管音色的处理 电子管风琴的VA音源擅长最逼真地模拟管乐和弦乐,从嘴唇动作到吹气强弱,都模仿得维妙维俏,并可以创造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乐器,演奏的感觉接近原声乐器。因此在电子管风琴的演奏中,应当特别注意手指尖的力量。在开始的触键时,要以触前技术为主加以触后技术的压键处理,才能更好的再现吹管乐器气息的微妙变化。另

12、外,还应当准确的把握好旋律中的气息口,有助于更好的再现木管乐器的音色特点。 如本曲的c乐句中第31小节以木管音色为主奏乐器,此时在进行乐曲的演奏时,演奏者应当充分考虑演奏木管乐器时的呼吸问题,讲究手指的力量,指尖应注意触键开始的时候稍重一些,结束时要适当收一下,使得木管音色能够发挥得更加惟妙惟肖,更好的表现木管音色和弦的色彩性变化。 谱例2: (三)打击乐音色的表现 1.打击乐音色的特点 竖琴(根据牟洪著管弦乐队配器法的乐器分类,笔者在此将竖琴划分为打击乐组)在乐队中的运用,可使乐队的音响更富于诗意,色彩更加绚丽。而在乐队齐奏中使用竖琴,一般是为了增加管弦乐音响的共鸣,因此多用竖琴的琶音演奏法

13、。 2.电子管风琴对于打击乐音色的处理: 电子管风琴可以对打击乐的音量、音高以及混响等做精确的设定。因此,演奏者在做竖琴的琶音时,应当准确的处理好手指的力度,以及“弹奏触键重心的转移与连贯”由此来控制音色的强弱变化,更好的表现竖琴音色绚丽华彩的朦胧感。 例如在本首乐曲引子中的第7小节和第11小节的左手声部中的琶音都采用了竖琴音色,在弹奏中演奏者应当注意手指尖力量的均衡运用,注意手指重心力量的转移同时又要连贯,以求得表现竖琴音色华丽色彩的同时又能对气氛进行更好的烘托。 谱例3: (四)弹奏多声部音乐的处理 电子管风琴在处理多声部音乐时,首先,一定要分清主次关系,把主要旋律声部弹出来,不然音乐就会

14、失去生命力。而低音声部的脚键盘是和声的根基,在演奏中脚掌的力度要控制好,突出低音声部的作用;另外,中间的和声声部也应当弹得清晰、有起伏,起到烘托旋律的作用。 其次,由于电子管风琴的作品,大多涉及很多音色处理问题,因此,在弹奏多声部音乐时,一定要准确的分析音色的主次关系,利用手指力度的变化,将主要音色突出出来。如在以下这段谱例中,我们就应当将右手旋律声部突出出来,而乐谱中表情记号由mp到ff再到sf的音响效果变化,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整个胳膊要放缩,触键时,指尖要有勾住琴键的感觉,突出指尖的力量,在进行mp到ff的音乐演奏时要发挥好表情踏板的运用,将音乐匀速推进,在演奏sf的力度表现时,注意“触

15、前”与表情踏板的结合,运用“触前”指控幅度对音头进行强调合突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音色效果。 谱例4: 三、结语 通过对普契尼歌剧中的一个唱段今夜无人入睡为例,对电子管风琴的发展历史以及电子管风琴某些功能和技术方面的处理进行了论述,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展现了电子管风琴的特点,使人们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演奏者具有一定的帮助。电子管风琴在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它包含了很多学科性知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牟洪著.管弦乐队配器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吴祖强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尚方著.的演奏技巧与独特音色处理的探析J.乐府新声,2008. 4杨燕迪著.的中国版解迷J.人民音乐,2009. 5庞渤著.浅议如何在电子管风琴上演奏格什温的J.乐府新声,2009. 6庞渤著.连音奏法与非连音奏法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的运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乐百家娱乐天上人间 rew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