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环评与水保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334752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八章 环评与水保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八章 环评与水保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八章 环评与水保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 环评与水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环评与水保(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第一节设计任务简述环山分干渠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分干渠之一,起于沙沟河右岸 3+413桩号,止于西河上段文井江西河堰,全长29.19公里。整个工程 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全渠进行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防渗、减糙、 改造病险工程、消除安全隐患,扩大部分地段的断面,使其满足灌溉 防洪的要求,改变目前工程的旧貌,使其与周边的环境协调一致。本工程属于已建工程整治改造,具有以下特点:1、工程的总体布置与现状基本一致,即工程的走线不作调整;2、尽可能利用已成建筑物,适当增加新的建筑物;3、工程建设期限比较短,一般控制在45个月;4、为了便于排水,一般利用冬季施工

2、;5、工程战线较长,施工场地易于布置,有利于工期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的任务是:依照有 关文件和设计标准,分析环境现状、工程建设期、工程运行期的环境 影响因素,对不利因素进行控制,提出防治方案和环保投资、建立机 构、落实管理人员、制定环境保护制度等。第二节环保设计的依据和标准一、设计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总体规划;4、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5、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期项目建议书二、主要标准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2、海水水质标准GB309782 ;3、农田灌溉

3、水质标准 GB508492 ;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82 ;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10、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284 ;1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 DL502193 ;12、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委会1987 年3月;14、全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编号规定(暂行);1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

4、计算规定(试行)(88)水规设 字第8号。第三节环境现状一、自然环境(X流域概况及地理位置环山分干渠为都江堰重要分干渠之一,进水口在沙沟河右岸 3+413桩号取水,流经都江堰市的中兴、青城山镇、青城、大观,进 入崇州市的街子、上元、怀远到文井江的西河堰为止,全长29.19公 里。向沿途的乡、镇及9万多亩灌面供水。(二)地形地貌环山分干渠地处川西平原西北部,工程区河段河床宽约8m,河岸 高2.53.5m,高程699.06599.50m,平均比降3.41%。地势呈东 北高西南低走势,河流首尾高差为99.56m。阶地开阔,高程711.00 601.5m,高出现代河床2.03.0m。区内地貌形态主要表

5、现为侵蚀堆 积型阶地、漫滩,左右岸沿河I级阶地为冲积层和洪积层,近代河流 冲积层其主要成份为砂和卵石,其上部为粉沙土,下部为沙砾卵石层。(三)气象本工程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 明,降雨丰沛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0.2对,极端最高气温35.4C, 极端最低气温-6.8C,无霜日287 d,多年相对湿度84%,多年平均 日照时数1136.0 h,多年平均蒸发量906.6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200.0mm。(四)水文环山分干渠径流主要来源为沙沟河的分配水量。岷江上游的径流, 主要由降雨形成,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融雪补给,510月的径流主 要由降雨形成,113月的径流,

6、主要来源于地下水,4、5月的径流, 则由降雨和融雪混合补给。据环山分干渠水位观测19542002年径 流资料统计计算,多年平均年流量8.1m3/s,折合年径流量2.55亿m3。 510月为丰水期,多年平均流量10.02m3/s,占年水量的61% ; 11 4月为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6.4m3/s ,占年水量的39%。环山分干 渠从进口起,至西河堰止,共有17条引水灌溉支渠和84个分水洞。(五)地质环山分干渠河道表层的耕植土层、杂填土层、细中砂层及粉土层 的力学性质较差,在水流及地表水作用下易发生滑移、流失,形成冲 沟及河漫滩,从而淤塞河道,应采取防护措施;沿河道两岸部分护坡 已被河水冲毁或掏空

7、,部分河岸因水流冲刷而坍塌,部分河道已经淤 塞,需作治理;护坡坡底应超过最大水位冲刷线且建在稍密卵石密 实卵石层上,并采取必要的防冲刷、防掏空、防渗透变形的措施;沿河 地下水丰富,为第四系卵(漂)石层中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及河水 补给(雨季补给河水),对砼无侵蚀性。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区划图(2001年),该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对应基本烈度为VII度。(六)土壤及水土流失根据都江堰市、崇州市土壤普查资料,工程影响区成粉土质平坝 为褐灰色冲积物,长期的农田灌溉及农耕活动,使土壤质地优良。环 山分干渠流经地区的地貌单元属成都平原岷江水系I阶地,地形较为平 坦;地势呈东

8、北高西南低走势,河流首尾高差为99.56 m。平坝土壤 中以水稻土为主,岷江中游的I阶地上土壤主要分布有水稻土、紫色土 和有潮土,主要为紫潮沙土和紫潮沙田,其中水稻土占总耕地的80% 以上,水稻土中又以黄壤水稻土分布广,主要以轻一中壤土为主,土 壤均呈微碱性,肥力中等,宜于各种作物生长。据都江堰市、崇州市水土流失现状分布图,结合土壤侵蚀分类 分级标准(SL190-96)中对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因工程区地势平 坦,区域水土流失属无明显流失区,土壤平均侵蚀模数约为 500t/km2.a,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面蚀为主,沟蚀所占面积较小。(七)水质现状1、污染源调查环山分干渠整治工程水域区内工业污染源

9、主要是都江堰市的一些 小厂矿、医院等,主要污染源废水排放量为0.05万t/年;面污染为沿 河两岸的农业地表径流,据调查,化肥主要品种有:尿素、碳铵、过 磷酸钙、氯化钾、复混肥等,农药主要品种有:扫弗特、旱秧灵、避 蚜雾、乐果、敌百虫、托布津、施稻灵、粉锈灵,绿麦隆等,工程区 亩平施用化肥为38kg/亩(折纯量X农药为0.65kg/亩,属中上水平, 农药、化肥在农田残存的散失量经地表径流对水质污染有一定影响; 生活污染主要为河道两岸都江堰市、崇州市的城镇及农村人群的生活 污水,排放量为0.2万t/年,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较大。据调查沿河水 质主要为有机污染。2.水质现状环山分干渠来水为都江堰外江河

10、水,取水口距沙沟河进水口仅 3.413公里。通过对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成都分中心最新提供的宝 瓶口水文站断面多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在丰、平、枯三期均能满足II 类水质标准,由于沙沟河进口到环山分干渠进口没有污染源和排污口, 因此可以推断环山分干渠进口在丰、平、枯三期均能满足II类水质标准。 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见表8-3-1。环山分干渠水质监测成果表表 8-3-1断面项目沙黑河进口断面GB38382002II类水标准2003年平水期2003年丰水期2003年枯水期pH7.757.887.2869溶解氧8.39.01,11.06高锰酸钾指数1.81.91.14生化需氧量0.51.61.83氨氮0.0

11、010.220.160.5挥发酚0.0020.0020.0020.05总氰化物0.0040.0040.0040.05汞0.00010.00010.00010.00005六价铬0.0110.0090.0070.05铅0.040.020.020.01镉0.0050.0050.0050.005石油类0.50.120.120.05二、生物环境(一)陆生植物工程影响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植物属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期工程带,天然植被较差,森林覆盖率为20%左右,工程影响 区基本为河坝平原。相对高差很小,仅有几米范围,不存在植物垂直 分布现象,区内人多地少,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森林已遭破坏, 现

12、有树种都为次生林,疏林较多。乔木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柏树、 洋槐、大叶桉、女贞、桤木等,灌木有黄荆、万年青等,草本以茅草 为主。田坎、地埂及岸坡以桑树、千丈、柳树居多,四旁以竹类(慈 竹、斑竹、麻竹、麻柳、果木(柑桔、桃子、苹果、梨、枇杷)较多。工程影响范围内无珍稀和属保护类植物。(二)陆生动物因工程影响范围内农垦发达,无成片树林,人口较多且离公路和 市区、县城近,无野生兽类,仅有蛇、蛙、蟾蜍、鼠、燕子及白鹭等。 无任何保护类动物。(三)水生生物据调查工程河段的鱼类较多,其中以鲤科最多,其次是鳅科,主 要鱼类有:鲫鱼、鲤鱼、草鱼、鲢鱼、石爬鱼、鲶鱼等。据调查工程 河段未发现有保护性珍稀鱼类。

13、三、社会环境(一)人口及社会经济1 .行政区划及人口环山分干渠整治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和崇州市境内。两市2001年总 人口共有124.0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城镇总人口约24.57 万人,农业人口 99.49万人,占总人口的80.1%,是典型的农业县。2. 社会经济2001年都江堰市和崇州市有耕地面积100.4万亩,农业总产值29.08亿元,平坝以种植水稻为主,旱地种植玉米、麦类、红苕、豆 类以及油菜、花生和茶叶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939.5元,工业总产值 41.72亿元,财政收入8.30亿元,与成都市平均水平持平,这与工程 范围内交通方便、紧靠市区和县城、灌溉条件好等因素有关。(二)

14、人群健康据当地疫情资料统计,工程影响范围内无地方病,传染病主要是 肝炎,发病率22人/10万,发病率不高,且多呈散在发生,人群健康 状况较好。这与市区、县城居民全饮自来水,水质较好以及卫生防疫 条件好有关。(三)交通都江堰市、崇州市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成灌高速公路、213国 道、成都市旅游环线都从市区通过,加上乡、镇、村都通公路,使工 区与现有公路形成网络、交通十分方便。(四)景观、矿产和文物据调查,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无特殊景观分布,也无矿产资源和受保护的文物古迹。但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下文物,应及时做好现 场保护并报告当地文管部门,以便采取保护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流域环境现状,结合当

15、地社会经济状况和综合利用工程特点, 制定本规划的环境目标如下:(1) 向沿途城镇提供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1类水质标准的优质水源。(2) 保证规划河段内农业生产和人畜用水要求。(3 )规划方案应尽量减少对耕地和自然植被的破坏,做好复耕和 绿化措施,使人均耕地面积不低于原有水平,并防止水土流失的加剧。(4) 做好移民安置工作,调整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妥善安排 农村移民去向。(5) 把环山分干渠建成生态绿色渠道。(6 )做好本工程涉及的土地扰动范围的水土保持,防止增加新的 水土流失。第五节 环境影响总体分析一、初步设计方案本次初步设计主要在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

16、节水改造规 划报告的基础上,重点对环山分干渠全渠段的供水与节水改造、防 洪、水质保护、并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管理进行设计。供水与节 水改造包括干渠三面衬砌及直灌区17个进水口的改造,防洪整治将干 渠两岸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建防洪堤,增加必要的现代化管理设 施,以利提高管理水平。二、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本工程段供水工程的内容,经分析认为该河段的开发可能带 来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工程施工期“三废”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兴建产生 新增水土流失的影响。(一)主要有利影响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1、工程建成后,可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年节约水量1725万立 方米,有力支持全灌区的节水改造

17、工作。2、本工程建成运行,对都江堰市和崇州市的沿途乡镇泄洪及灌溉 提供可靠条件,既确保了灌区灌溉,又利于各城镇的防洪。防洪标准 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3、工程建成后,由于对城镇污水将进行排污处理,对沿河农村的 雨污水进行分流排放,污水不入渠,雨水尽可能直接排入河道,可以 使水质达到(GB3838-2002 )11类水水质标准。4、工程建成后,由于水保方案的实施,使环山分干渠沿两岸绿色 植被面积有所增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河道左右岸的生态环境,环山 分干渠沿岸将岸清水绿、水清气爽、景色宜人。既美化了乡村和城镇, 又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观瞻的水利风景区。5、此外,工程的开工建设,还可为当地农民提

18、供较多的二、三产 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主要不利影响1、对生物环境的影响(1)对植被的影响工程施工将破坏少量沿河植被,但无珍稀保护树种。由于施工影 响区域较小,工程的兴建和运行对当地植被的影响程度不大,不会造 成植被区系成分的演变。(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工程开发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是由工程施工和规划河段内水环 境的变化所引起。由于工程区本身是人类活动频繁区,工程影响区域 内无珍稀保护动物,因此施工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不大。(3)对鱼类的影响工程的建设没有改变河道的总体形态,对水温、水质也无不利影 响,不影响鱼类的生活习性,并且本河段内的鱼类在整个流域及其他 流域内均有

19、分布,因此对鱼类的影响微乎其微。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工程的施工,外来人员的增多,形成传染病可能流行的隐患,因 此必须注意生活区卫生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和减免传染病的 发生。(2) 对当地交通的影响工程施工时车辆和人员的增加,增大了附近道路的交通负荷,须 妥善安排保证公路交通的畅通。3、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本河段规划工程的布置方案和环境现状,在施工期对环境可 能造成明显影响的问题,首先是各施工区的废渣排放,以及大量土石 方开挖破坏当地植被,新增水土流失。其次是施工期的生产废水、生 活污水、生活垃圾、废气和粉尘、噪声的排放,无论是新增水土流失 还是施工“三废”,对当地社

20、会和自然环境都将产生一定影响。4、移民安置对环境的影响本次初步设计只有少量工程占地范围,涉及很少移民搬迁。设计 方案中工程永久占地31亩,其中耕地31亩,施工临时占地79亩,其 中耕地35亩,荒地、河滩地44亩。有利影响主要有:移民开发资金的投入,将改善当地交通等基础 设施;科技的引入,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提高有了技术支持。 在移民安置规划中,应以安置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及 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因地制宜,综合开发。不利影响主要有:移民开垦荒地和兴建房屋,对当地自然植被造 成破坏,产生新增水土流失。移民安置还将增加安置区的土地负荷。6、工程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运行后,城镇

21、污水将进行排污处理,除岁修期以外,河道常 年按分配流量过流,环山分干渠段水质将有很大改善,可使环山分干 渠水环境水质基本可由(GB3838-2002) III类水水质改善为II类水质标 准。为沿途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水源。第六节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分析,针对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相 应的保护措施如下:一、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环山分干渠流经的都江堰市、崇州市相关城镇及沿岸农村的 绿化,在道路两旁、生活小区等地段,种植观赏树木、花草,修建花 园、草坪;对两岸护堤堤身和护堤范围应结合城镇规划进行美化和绿 化,将环山分干渠沿岸工程范围建成具有现代水利工程特征的绿色生 态水利风景区。二、水质

22、保护措施(1)污染源控制造成环山分干渠水质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沿岸城镇和工矿企业排 放的生产、生活污水点污染源和农田面污染源,根据各污染源分布特 点及污染类型,应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城镇供水水源环境保护规划, 并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使环山分干渠水质达到II类水质标准。环山分干渠沿岸的农田应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尽量使用天然 绿肥,避免其随着地表径流直接排入环山分干渠。(2)关停并转沿岸部分不能满足达标排放的小型企业,以保护环 山分干渠水质。三、其他环境保护措施1 .为解决施工期带来的环境问题,首先要避免公路干线受工程施 工的干扰,提前作好改线分流。2 .作好工区“三废”治理规划设计,并将其

23、内容纳入招标合同,由 当地环保部门监督执行。加强工区卫生防疫工作,以“预防为主”,特别 要加强饮用水源、食堂、厕所的卫生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疫情 监控和卫生保健体系,预防施工期各种流行疾病的流行。3、加强施工迹地植被的恢复,对弃渣场区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及时进行平整、绿化,防止堆渣体流失。4、因工程河段鱼类分布较多,需对河段鱼类资源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5、灌区内应健全水质保护专业队伍,积极开展植保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病虫害防治和报告制度,使灌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 善。、环境保护投资估算根据已审查通过的类似工程的环保投资费用,结合本工程的具体 环保措施,编制本工程的环保投资估算。在

24、工程施工、淹没、占地等 项目中已列支的费用,不再计入。本工程环保投资共26.87万元。详 见表8-5-1。环保投资估算表表8-5-1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单价(元)数量费用(万元)备注施工期环保投资23.93(-)施工生产废水处理8.081沉淀池费用套2000036.00初沉池和次沉池2配套设施费1.60购买人工清淤工具等3运行费月300160.48(二)施工人员洗澡间个2000244.80(三)施工人群粪便处理个500031.50建简易厕所(四)施工人员劳动保 护费人120650(7.80 )(列入施工费用中)(五)施工期人群健康 保护8.751疫情调查与建档人306501.952疫情抽检1

25、20650.78按高峰人数的10%抽检3医疗点设置及备 用应急药品点1000033.004拉圾定点堆放处处100030.305拉圾桶个60060.366垃圾清运费年100020.207专职医生月850161.368卫生管理费月500160.80生活区环境卫生、生活 垃圾清理及粪便处理(六)洒水降尘费月500160.80二水土保持(44.15)(列入水土保持投资)三占地补偿费(69.75)(列入工程总投资)四环境管理费2.94(-)环保、水保及管理 人员 培训费2.62(二)施工期环境管理 费月200160.32合 计26.87五、水土保持投资1、编制主要依据1 )水利部水总200267号文颁水

26、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2)水利部水总200267号文颁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3)四川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川价1995118号文);(4)植物措施单价参照当地植树造林单价计算。2、水土保持投资本工程水土保持总费用为32.76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15.49万元,植物措施投资11.17万元,水土流失监测费0.52万元,水土保 持设施补偿费5.60万元。本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成果详见表8-5-2。环山分干渠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表表8-5-2单位:万元编号项目名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合计一工程措施15.4915.49二植物措施11.1711.17三水土流失监

27、测费0.52四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5.6五合计32.76第七节结论及建议一、结论环山分干渠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提高了环山分干渠供水 的可靠性和优质性,确保了灌区用水需要,提高了灌区的灌溉保证率。 有利于工程河段各市城镇防洪和河段水质的改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工程的兴建不可避免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施工“三废”及新增水土流失问题等。这些问题可通过工程措施、环保措施、水保措施和劳 动保护措施予以减免。工程占地范围的移民搬迁数量较小,对环境造成影响也相对较小, 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初步设计方案对各方面的环境影响 相对较小,环山分干渠整治工程是可行的。二、建议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理规划、配套相应的环保措施,成立 项目实施配套环境管理机构,统管整个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事宜。建议地方政府在建设河段内,对已建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不 新建有污染的企业,以保护环山分干渠水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