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331485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7.5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zA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zA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zA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资源描述:

《zA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A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1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及类型横断面组成及类型1.1.道路横断面几何组成:道路横断面几何组成: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2.2.公路横断面设计线包括:公路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环境保护设施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3.3.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线包括:城市

2、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线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分车带等。车道、人行道、绿带、分车带等。第五章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24.4.横断面图中的地面线:横断面图中的地面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它是通过现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它是通过现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路线设计中所讨论的横断面设计只限于两侧路肩外缘路线设计中所讨论的横断面设计只限于两侧路肩外缘之间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横向坡度等问题,所以有时之间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横向坡度等问题,所以有时也将路线横断面设计称作也将路

3、线横断面设计称作“路幅设计路幅设计”。3(一)公路横断面组成(一)公路横断面组成 1.路幅:路幅: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部分。2.按上、下行车辆分隔方式的不同,公路横断面按上、下行车辆分隔方式的不同,公路横断面划分为划分为(1)整体式断面:)整体式断面: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常是将上、下行车道放,通常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用分隔带分开。在同一个平面上用分隔带分开。(2)分离式断面:)分离式断面: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

4、速公路、一级公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加以分隔。的水平面上加以分隔。一、公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一、公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车道等部分。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如二、三、四级公路如二、三、四级公路)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部分。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部分。城郊混合交通量大,实行快、慢车道分开的路城郊混合交通量大,实行快、慢车道分开的路段,其横断面组成可能还有

5、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段,其横断面组成可能还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5 公路在直线段和小半径曲线段路基宽度有所不公路在直线段和小半径曲线段路基宽度有所不同,在小半径曲线上,路基宽度还包括行车道加同,在小半径曲线上,路基宽度还包括行车道加宽的宽度。宽的宽度。为了迅速排除路面和路肩上的积水,将路面和为了迅速排除路面和路肩上的积水,将路面和路肩作成有一定横坡的斜面。直线路段路面横断路肩作成有一定横坡的斜面。直线路段路面横断面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呈双向倾斜,称作路面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呈双向倾斜,称作路拱。拱。小半径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小半径曲线上

6、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道内仍倾斜的单一横坡,称作超高。道内仍倾斜的单一横坡,称作超高。67(二)公路横断面类型(二)公路横断面类型1.单幅双车道公路:单幅双车道公路: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这类公路在我国公路总里程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这类公路在我国公路总里程中占的比重最大。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均中占的比重最大。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均属这一类。属这一类。2.双幅多车道公路:双幅多车道公路:四车道、六车道以及更多车道的公四车道、六车道以及更多车道的公路,中间一般都设置分隔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路,中间一般都设置分隔

7、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路双幅路”。有些分离式路基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有些分离式路基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景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道路。如景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道路。如图图5-2我国我国标准标准中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即属此种中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即属此种类型类型3.单车道公路:单车道公路:标准标准中规定的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中规定的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为、路面宽为3.5m,就属于此类。此类公路应在不,就属于此类。此类公路应在不大于大于300m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度的路基宽度6.5m,

8、有效长度,有效长度20m。如图。如图5-3。8910111213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1.1.行车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行车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1 1)机动车道:供机动车行驶的部分。)机动车道:供机动车行驶的部分。(2 2)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车道。)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车道。2.2.步行道:供行人行走使用的。步行道:供行人行走使用的。3.3.分隔带:分隔各种车道。分隔带:分隔各种车道。4.4.绿带:靠行车道一侧种植的

9、行道树。绿带:靠行车道一侧种植的行道树。14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1.1.单幅路单幅路,俗称俗称“一块板一块板”断面。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行驶。在交通组织上可以有以两种方式在交通组织上可以有以两种方式:(1 1)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动车车辆在中,快车和机动车车辆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2 2)不划分车线)不划分车线,车道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车道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下予以调整。下予以调整。152.双幅路,

10、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163.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用分隔带活分隔墩分隔。174.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18(三三)横断面形式的选用横断面形式的选用1.1.单幅路单幅路: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且非机动车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且非机动车较少的次于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因难的旧城改较少的次于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因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建的城

11、市道路上。2.双幅路:双幅路:主要用于各向至少具有两条机动车道,非主要用于各向至少具有两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亦可采用。193.三幅路:三幅路: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上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式断面占地较多,市道路上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式断面占地较多,只有当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只有当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能满足车道布时才能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置的要求。4.

12、四幅路:四幅路:它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各向两条它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率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率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2021第二节第二节 机动车道、路肩与中间带机动车道、路肩与中间带(一)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yxcaB2单yxcaB22双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22结论:结论: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为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时,取一条车时,取一条车道的宽度为道的宽度为3.75m是合适的。对车速较低、交通量不是合适的。对车速较低、交通量不大的公路可取较小的宽度。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大的公路可取较小的宽度。双车道

13、公路行车道宽度视设计速度一般取视设计速度一般取7.5m、7.0m、6.5m、6.0m,见表,见表5l。23(二)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行车宽度21aaMDSB结论:结论:设计速度设计速度V=120km/h时,每条车道的宽度均采用时,每条车道的宽度均采用3.75m;当;当V100km/h,且交通量大和大型车混入率高时,且交通量大和大型车混入率高时,内侧车道应为内侧车道应为3.75m,外侧车道可采用,外侧车道可采用3.75m或或3.50m。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容量时,其车道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数可按双数增加。24(三)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caxB11

14、2cadB1122222dadB2222daxB25 结论:结论:上列诸式表明车道宽上列诸式表明车道宽B是车速是车速V的函数,依车的函数,依车速的变化一般速的变化一般3.403.80m之间。考虑到城市道路上行之间。考虑到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各异,且车道还需调剂使用,故一条车道驶的车辆各异,且车道还需调剂使用,故一条车道的平均宽度取的平均宽度取3.50m即可;当车速即可;当车速V40km/h时,可时,可取取3.75m。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规定如表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规定如表52。26二、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二、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n1.1.路肩:路肩:行车道外缘之路基边缘之间的带状部分。行车道外缘之路基

15、边缘之间的带状部分。n2.2.路肩的作用路肩的作用(1)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27(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舒适感。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车事故。(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16、对末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末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导视线的作用。导视线的作用。283.路肩的构成路肩的构成(1)硬路肩:)硬路肩: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行人通行。(2)土路肩:)土路肩: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294.路肩的

17、设置及宽度路肩的设置及宽度1)路肩的设置)路肩的设置(1)公路)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侧应设硬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用用2.50m2.50m的右侧硬路肩。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的右侧硬路肩。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时,应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不宜大于500m,宽度包括硬路肩在内为,宽度包括硬路肩在内为3.5m,有效,有效长度长度30m。从干线进人和驶出紧急停车带应设缓和。从干线进人和驶出紧急停

18、车带应设缓和过渡段,一般为过渡段,一般为20m长。长。30(2)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一般设有阴井排水,两侧设人行道。如采用城市道路一般设有阴井排水,两侧设人行道。如采用边沟排水则应在路面外侧设置路肩,与公路一样,分边沟排水则应在路面外侧设置路肩,与公路一样,分硬路肩和保护性路肩。城市道路的设计速度大于或等硬路肩和保护性路肩。城市道路的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于40km/h时,应设置硬路肩。保护性路肩一般为土时,应设置硬路肩。保护性路肩一般为土质或简易铺装,其作用是为城市道路的某些交通设施,质或简易铺装,其作用是为城市道路的某些交通设施,如护栏、栏杆、交通标志牌等的设置提供场地,最小如护栏、栏杆、

19、交通标志牌等的设置提供场地,最小宽度为宽度为0.5m。双幅路或四幅路中间具有排水沟的断面,。双幅路或四幅路中间具有排水沟的断面,应设置左侧路肩。应设置左侧路肩。其他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其他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用用2.25m、2.0m、1.75m、1.50m、1.0m、0.75m,最窄,最窄不能不能0.50m。3132n2 2)路肩的宽度路肩的宽度33三、路拱横坡三、路拱横坡1.1.路拱:路拱:为了利于路面横向诽水,将路面做成由中为了利于路面横向诽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供。其倾斜的大小以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供。其倾斜的大小以百分

20、率表示。百分率表示。n(1 1)路拱对行车不利,对排水有利。)路拱对行车不利,对排水有利。n(2 2)路拱横坡度选取考虑的因素:)路拱横坡度选取考虑的因素:路面类型、当地路面类型、当地的自然条件。的自然条件。34(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处于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处于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时应采用高值。时应采用高值。(4)分离式路基,每侧行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这)分离式路基,每侧行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这样对排除路面积水有利。在降水量不大的地区也可样对排除路面积水有利。在降水量不大的地区也可采用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但在积雪冻融采用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但在积雪冻融地区,应

21、设置双向路拱。地区,应设置双向路拱。2.路拱的类型路拱的类型(1)路拱的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路拱的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线形等,可根据路面宽度及路面类型采用。线形等,可根据路面宽度及路面类型采用。(2)低等级公路可采用抛物线形路拱,高等级公路)低等级公路可采用抛物线形路拱,高等级公路一般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多车道的水泥混凝一般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多车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折线形路拱。土路面可采用折线形路拱。35n3.3.路肩横坡度路肩横坡度n土路肩:土路肩: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1.02.02.0;n硬路肩:硬路肩:是具体情况可与行车道横

22、坡度相同;也可稍是具体情况可与行车道横坡度相同;也可稍大于行车道横坡度。大于行车道横坡度。n非机动车车道路拱坡度可参照表非机动车车道路拱坡度可参照表5-35-3选用。选用。n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坡度为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坡度为12。路缘带。路缘带横坡与路面相同。横坡与路面相同。36n四、中间带四、中间带n 1 1适用场合:适用场合:高速、一级公路。高速、一级公路。n 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n 2 2中间带的构成:中间带的构成:两条左侧路缘带两条左侧路缘带n 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37n 3 3中间带的作用中间带的作用n (1 1)将上

23、、下行车流分开,既可防止车祸,又)将上、下行车流分开,既可防止车祸,又可提高通行能力。可提高通行能力。n (2 2)可作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可作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n (3 3)分隔带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分隔带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作用。n (4 4)作为中间带组成部分的路缘带,既可引导驾)作为中间带组成部分的路缘带,既可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了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驶员视线,又增加了

24、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全性和舒适性。384.中间带的宽度中间带的宽度(1)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种植、防眩网等所需的设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种植、防眩网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置带宽度而定。(2)标难标难规定的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规定的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形条件变化在2.004.50m之间,城市道路规定与公路之间,城市道路规定与公路大致相同。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大致相同。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50m或或0.75m。395.中间带变宽过渡中间带变宽过渡(1)中

25、间带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等宽,若需要变)中间带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等宽,若需要变宽时,在宽度变化的地点,应设置过渡段。宽时,在宽度变化的地点,应设置过渡段。(2)过波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其长度应与回)过波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其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宽度旋线长度相等。宽度4.50m的中间带过渡段以设在半的中间带过渡段以设在半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为宜。图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为宜。图5-8为几种变宽过渡设计为几种变宽过渡设计的例子。的例子。40416.6.中间带开口:中间带开口:(1)设置的目的:)设置的目的:为了便于养护作业、临时调整为了便于养护作业、临时调整行车方向和某些车辆在必要

26、时调头,中央分隔带应行车方向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调头,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2km的间距设置为宜,太密将会造成交通的紊乱。的间距设置为宜,太密将会造成交通的紊乱。城市道路可根据横向交通城市道路可根据横向交通(车辆和行人车辆和行人)的需要设置。的需要设置。(2)设置的地点:)设置的地点: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应设置在通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路段,若在曲线上开门,其曲线半径宜大视良好的路段,若在曲线上开门,其曲线半径宜大于于700m。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的前后

27、必须设置开口。分离式路基应在适区等设施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分离式路基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横向连接道,以供维修或抢险时使用。当位置设置横向连接道,以供维修或抢险时使用。42(3)开口的形状:)开口的形状:常用的有半圆形和弹头型。对于窄常用的有半圆形和弹头型。对于窄的分隔带(的分隔带(M4.5m的中间带,凸形用于宽度的中间带,凸形用于宽度4.5m4.5m的中间带。宽度的中间带。宽度4.5m4.5m的,一般植草皮、栽灌木,宽度的,一般植草皮、栽灌木,宽度4.5m4.5m的可铺面的可铺面封闭。封闭。4344一、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是专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及兽力车等行驶的车道。根据各城市对非机动车行车道

28、宽度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其根据各城市对非机动车行车道宽度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其基本宽度推荐采用基本宽度推荐采用5.0m(或或4.5m);6.5m(或或6.0m);8.0m(或或7.5m)。二、人行道人行道主要供行人步行,同时也是种植、立杆的场地,地下空间可埋设管线等。人行道向路缘石一侧倾斜,高出车行道0.100.20米。第三节第三节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路缘石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路缘石45(一)人行道的宽度 人行道的宽度包括行人步行道宽度和种植带、设施带人行道的宽度包括行人步行道宽度和种植带、设施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量、绿化、沿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量、绿化、沿街道

29、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街道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1.步行到宽度步行到宽度 根据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资料:大城市现有单侧步行根据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资料:大城市现有单侧步行道宽度为道宽度为310m,中等城市为,中等城市为2.58m,小城市为,小城市为26m。表表5-6列出了单侧步行道的最小宽度。列出了单侧步行道的最小宽度。462.种植带人行道上靠行车道一侧种植行道树。行道树的株距一般为4m6m,树池采用1.5m的正方形或1.2m1.8m的矩形。也有种植草皮与花丛的。3.设施带宽度设施带宽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的宽度。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

30、种植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常用宽度为:护栏0.25m0.50m,杆柱1.0m1.5m。人行道宽=步行道宽+绿带宽+设施带宽此外,还要考虑人行道下面埋设管线所需要的宽度。为了使街道各部分宽度相互协调,符合视觉上的正常比例。一般认为街道宽与单侧人行道宽之比在5:17:1的范围内是比较合理的。47(二)人行道的布置(1)图)图5-12a)中,仅在小圆穴中,仅在小圆穴(或小方穴或小方穴)中种植单行中种植单行树。这种形式适用于人行道宽度受限制或两侧有商业、树。这种形式适用于人行道宽度受限制或两侧有商业、公共文化设施而用地不足的路段。公共文化设施而用地不足的路段。(2)图)图5-12b)

31、中,行人与车行道之间用绿带中,行人与车行道之间用绿带(草地或草地或灌木灌木)隔开,在人行横道处将绿带断开。适用于过街行隔开,在人行横道处将绿带断开。适用于过街行人密度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人密度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3)图)图5-12c)中,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面,适用于住中,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面,适用于住宅区街道。为了防止积水影响房屋基础稳定,须沿房宅区街道。为了防止积水影响房屋基础稳定,须沿房屋墙脚砌筑护坡以利徘水。屋墙脚砌筑护坡以利徘水。48495051三、路缘石1.路缘石: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2.设置地点:在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要设置路缘石。3.路缘

32、石的形状: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等几种。4.路缘石形状的采用(1)高速公路的分隔带因排水必须设置路缘石时,应使用低矮光滑的斜式或曲线式的,高度宜小于12cm。52(2)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路缘石宜做成为低矮的,而且坡面是较为平缓的斜式,便于儿童车、轮椅及残疾人通行。在分隔带端头或交叉口的小半径处,路缘石宜做成曲线式。5.路缘石的高度缘石宜高出路面10cm20cm,隧道内线形弯曲线段或陡峻路段等处,可高出25cm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路缘石宽度宜为10cm15cm。53平曲线加宽原因:平曲线加宽原因:(1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汽车在曲

33、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路面宽度大。(2 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一、加宽值的计算一、加宽值的计算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54n式中:式中:A 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的距离(m m):):n R R圆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m m)。)。n 对于有对于有N N个车道的

34、行车道:个车道的行车道:3222182RARARARBR3282RARAbRAb22RNAb22552.2.半挂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半挂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n式中:式中:b b1 1牵引车的加宽值;牵引车的加宽值;n b b2 2拖车的加宽值;拖车的加宽值;n A A1 1牵引车保险杠至第牵引车保险杠至第二轴的距离(二轴的距离(m m););n A A2 2第二轴至拖车最第二轴至拖车最后轴的距离(后轴的距离(m m););RAb22112222RAb56由于由于R=R-bR=R-b1 1,而,而b b1 1与与R R相比甚微,可取相比甚微,可取R=RR=R。n令令A12+A22=A2,上式仍旧

35、归纳成为:,上式仍旧归纳成为:R2AAR2AR2Abbb2221222121R2NAb2n3.3.平曲线平曲线加宽标准:加宽标准:n标准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加宽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加宽值如下表。值如下表。57585960二、加宽的过渡二、加宽的过渡)圆曲线上的全加宽()加宽过渡段长()距离(任一点距过渡段起点的mmbmLLbLLbxxx61 缺点及适用范围:缺点及适用范围:比例过渡简单易作,但经加宽以后的比例过渡简单易作,但经加宽以后的路面内侧与行车轨道不符,过渡段的起终点出现破

36、折,路面内侧与行车轨道不符,过渡段的起终点出现破折,于路容也不美观。这种方法可用于二、三、四级公路。于路容也不美观。这种方法可用于二、三、四级公路。622 2高次抛物线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优点及适用范围:优点及适用范围:用这种方法处理以后的路面内侧用这种方法处理以后的路面内侧边缘圆滑、美观,边缘圆滑、美观,适用于适用于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公路。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公路。LLkxbkkbx433463 3 3回旋线过渡回旋线过渡在过渡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线,在过渡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

37、轨迹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适用于高速和一、二级公路的适用于高速和一、二级公路的下列路段:下列路段:(1 1)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2 2)桥梁、高架桥、挡上墙、隧道等构造物处;)桥梁、高架桥、挡上墙、隧道等构造物处;(3 3)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段。)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段。644.直线和圆弧相切过渡直线和圆弧相切过渡6566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1 1)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

38、线相同的长度。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2 2)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3 3)即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即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1 1:1515且长度不小于且长度不小于10m10m的要求设的要求设置。置。(4 4)对于复曲线的大圆和小圆之间设有缓和曲线的对于复曲线的大圆和小圆之间设有缓和曲线的加宽过渡段,均可以按上述方法处理。加宽过渡段,均可以按上述方法处理。mLLb10151其中,67一、超

39、高及其作用一、超高及其作用1.1.超高:超高: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称为平曲线超高。向横坡形式,称为平曲线超高。2.汽车汽车 在圆曲线上,半径为常数,离心力为常在圆曲线上,半径为常数,离心力为常数,因此,超高为全超高。数,因此,超高为全超高。683.汽车在缓和曲线上,曲率是变化的,其离心力汽车在缓和曲线上,曲率是变化的,其离心力也是变化的,因此,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也是变化的,因此,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的超高。化的超高。4.超高过渡段: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渐

40、变到圆曲超高过渡段: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上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作超高过渡段。线上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作超高过渡段。5.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曲线上若设有超高。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曲线上若设有超高。从构造的角度也应有超高过渡段。从构造的角度也应有超高过渡段。697071三、超高过渡方式三、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路面由直线上双向倾斜路拱形式过渡到曲线路面由直线上双向倾斜路拱形式过渡到曲线上具有超高的单向倾斜形式,只需行车道外上具有超高的单向倾斜形式,只需行车道外侧绕中线逐渐抬高,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

41、为侧绕中线逐渐抬高,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为止,如图止,如图519所示。所示。2)超高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超高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过渡以下三种过渡方式:72(1)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线旋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图图5-20a)。(2)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

42、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图图5-20b)。73(3)绕路面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改善路容的地点绕路面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改善路容的地点 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图图520c)。74 2.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

43、过渡(1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适用于中间带宽度较窄)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适用于中间带宽度较窄(4.5m4.5m)的公路可采用;)的公路可采用;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待达到与内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直至超高横坡度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图图5-21a)。75(2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采用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将

44、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状态(图图52lb)。(3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 4条的公路可条的公路可采用采用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图图52lc)。76zi四、超高过渡段长度四、超高过渡段长度 LcbiLcHih22iH

45、pbiibiLchh2np超高渐变率超高渐变率n 附加纵坡附加纵坡 :bLcih772iHzibhi四、超高缓和段长度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n 附加纵坡附加纵坡 :LciibLcHih2)(12212)(iiibLchpiibLch2)(178式中: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超高缓和段长(m););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外侧边缘的宽度(m););B=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B=B/2:绕路中线旋转:绕路中线旋转 B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i=ih:

46、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i=ih+i1:绕路中线旋转绕路中线旋转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最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最大值如表大值如表5-10。79根据上式计算的超高过波段长度,应凑成根据上式计算的超高过波段长度,应凑成5m的整倍数,并不小于的整倍数,并不小于10m的长度。的长度。80818283ZHHY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提肩提肩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84ZHHY提

47、肩提肩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1.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2)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8586878802肩面中hibhiBibhJJGJJ2.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超高值计算方法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超高值计算方法 BiJbJiGbJGiiJh中h右h左路线设计高程路线设计高程定义:定义:超高值就是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超高值就是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

48、高程的高差。89)(2GJJccGJJciibhhiBibhBiJbJiGbJGihchchc90 hJJJchJJchJJJcibbibhiBibhibBibh)(2)(BiJbJbiGiGihbJchcch路线设计高程路线设计高程旋转轴h0=bJiG91LciixhG0iGihiGBn双坡阶段长度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计算:n超高过渡原则:超高过渡原则:n路面外边缘高程按正比例升高,直到超高横坡断面。路面外边缘高程按正比例升高,直到超高横坡断面。n路面横坡度按正比例增加,直到超高横坡度。路面横坡度按正比例增加,直到超高横坡度。BiBiLcxhG0n规范规范7.5.6条规定,条规定,当线形设计

49、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横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横坡度由坡度由2%(或(或1.5%)过渡到)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0.3%)。)。003.001xBipGn这时,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限制这时,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限制x0的长度。的长度。n可按可按p1=0.3%计算计算x0:BipBixGG3301092BixG3300BiBiiixiiLhGGhGhc3303300hGiiLcx093BiJbJbxiGiGbJhcxhcxcxh(B+2b)iGJiG GJGJJcxibBxxiibh)2()(0GJJcxiBibh2GxJJJcxib

50、bibh)(94 GJGJJcxibBxxiibh)2()(0GJJcxiBibh2GxJJJcxibbibh)(n式中:式中:x计算里程桩号离开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计算里程桩号离开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n x=Lcz-ZH 或或 x=HZ Lczn 当超高的过渡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当超高的过渡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 时,时,n l0=Ls-Lc,x=lcz-ZH-l0 或或x=HZ-lcz-l0。n加宽值计算:加宽值计算:n 正比例过渡:正比例过渡:bLcxbx高次抛物线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bx=(4k3-3k4)b95BiJbJbbxiGiGixihbJhcxhcxcxh

51、hxiLcxi)(00 xxxLciiiiGhGxn旋转阶段横坡度旋转阶段横坡度ix:n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小于0.3%时:时:96xJJJcxibBibh)(xJJcxiBibh2xxjJJcxibbibh)(BiJbJbbxiGiGixihbJhcxhcxcxh97(二)设有中间带的公路(二)设有中间带的公路9899100101n硬路肩边缘:硬路肩边缘:h2=-b2 i2 n土路肩边缘:土路肩边缘:h3=-b3 i3 n(1)直线路段断面:)直线路段断面:n行车道边缘:行车道边缘:111ibh102(2)全超高断面:)全超高断面:n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路肩按

52、向外侧倾斜:(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4-19)hiihiihiibhhibhhibbh32321211,)(hoohoohoibhhibhhibh32321211,33232212,ibhhibhhooOo103n双坡阶段长度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计算:Lciiixh1102时,当003.020111xbip1111106602bipbixn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33232212111,)(ibhhibhhibbhiiiixi1101)12(ibxxho12102)(12(ibbxxho132103)(12(ibbbxxho3

53、3232212,ibhhibhhoooo104hxiLcxi n 旋转阶段横坡度旋转阶段横坡度ix:n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小于0.3%时:时:n 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00 xxxLciiiiGhGxxiixiixxiibhhibhhibbh32321211,)(xooxooxoibhhibhhibh32321211,33232212,ibhhibhhoooo105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106107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108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109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110n路

54、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n应用:纵断面图中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超高”栏栏n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111n(1)按比例绘制一条水平基线,代表路中心线,并认为基线的)按比例绘制一条水平基线,代表路中心线,并认为基线的路面横坡度为零。路面横坡度为零。n(2)绘制两侧路面边缘线。用实线绘出路线前进方向右侧路面)绘制两侧路面边缘线。用实线绘出路线前进方向右侧路面边缘线,用虚线绘出左侧路面边缘线。若路面边缘高于路中线,边缘线,用虚线绘出左侧路面边缘线。若路面边缘高于路中线,则绘于基线

55、上方,反之;绘于下方。路边缘线离开基线的距离,则绘于基线上方,反之;绘于下方。路边缘线离开基线的距离,代表横坡度的大小(比例尺可不同于基线)。代表横坡度的大小(比例尺可不同于基线)。n(3)标注路拱横坡度。向前进方向右侧倾斜的路拱坡度为正,)标注路拱横坡度。向前进方向右侧倾斜的路拱坡度为正,向左倾斜为负。向左倾斜为负。n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n应用:纵断面图中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超高”栏栏n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n超高方式图绘图规则:超高方式图绘图规则:112-113n

56、 114第六节第六节 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115116二二 爬坡车道的设计爬坡车道的设计117118119120121122123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及其保证行车视距及其保证一、视距的类型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道路设计中存在视距不足的地点:道路平面上的暗弯(处于挖方路段的弯道和内侧有障碍物的弯道)、纵断面上的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的凹形竖曲线上都有可能存在视距不足的问题。1241251、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人员看到前方障碍物

57、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2、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3、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之汽车相遇,发现后即采取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126127二、视距计算(一)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部分来研究。)(2546.3221VtVSSS 停路面与轮胎之

58、间的附着系数道路阻力系数 采用感觉时间为1.5s,制动反应时间取1.0s是较适当的。感觉和制动反应的总时间t2.5s 128129(二)超车视距(二)超车视距1304321SSSSS超(1)加速行驶距离1101216.3tatVS(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226.3tVS131(3 3)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离S3=15100m (4 4)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驶距离)(6.3214ttVS2246.332326.3tVtVS尾随在慢车后面的快车司机

59、往往在未看到前面的安全区段就开始了超车作业,如果进入对向车道之后发现迎面有汽车开来而超车距离不足时还来得及返回自己的车道。因此,对向汽车行驶时间大致为t2的23就足够了。1324321SSSSS超最小必要超车视距:43232SSSS超特别困难时:133三、行车视距的保证对于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凹形竖曲线,设对于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凹形竖曲线,设计时,只要满足规范中最小竖曲线半径的要求,也就计时,只要满足规范中最小竖曲线半径的要求,也就同时满足了竖曲线上视距的要求。所以,在视距检查同时满足了竖曲线上视距的要求。所以,在视距检查中,应重点注意道路平面上的中,应重点注意道路平面上的“

60、暗弯暗弯”,即曲线内侧,即曲线内侧有树林、房屋、边坡等阻碍驾驶员的视线,处于隐蔽有树林、房屋、边坡等阻碍驾驶员的视线,处于隐蔽地段的平曲线。若不能保证该级公路或城市道路的最地段的平曲线。若不能保证该级公路或城市道路的最短视距,则应该将阻碍视线的障碍物清除。短视距,则应该将阻碍视线的障碍物清除。如果是因曲线内侧及中间带设置护栏或其值人工构造如果是因曲线内侧及中间带设置护栏或其值人工构造物等面不能保证视距时,可采取加宽中间带、加宽路物等面不能保证视距时,可采取加宽中间带、加宽路肩或将构造物后移等措施予以处理;如果是因挖方边肩或将构造物后移等措施予以处理;如果是因挖方边坡妨碍了视线,则应按所需横净距

61、绘制包络线坡妨碍了视线,则应按所需横净距绘制包络线(或称或称“视距曲线视距曲线”)开挖视距台,如图开挖视距台,如图5-3l所示。所示。134图图5-31 开挖视距台断面开挖视距台断面135136横净距横净距137 (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hSBA138)(5.12mB1.5m b)(5.12mBn 高度:高度:1.2mn横净距: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139)(5.12mBn 高度:高度:1.2mn横净距

62、: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n最大横净距:最大横净距:在弯道内所有横净距中的最大值,在弯道内所有横净距中的最大值,称为最大横净距,用称为最大横净距,用h表示。表示。n其值可根据视距其值可根据视距S和弯道的曲线长和弯道的曲线长L、行车轨迹、行车轨迹曲线半径曲线半径RS算出。算出。140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2cos1(2cossssRRRhsRS180n式中:式中:Rs驾驶员视点轨迹线半径,驾驶员视点轨迹线半径

63、,5.12BRRs141)2cos1(2cos1sssRRRh2sin22sLSh2sin2)2cos1(21ssLSRhhhssRL180n式中:式中:Ls曲线内侧视点轨迹线长度曲线内侧视点轨迹线长度h h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142)2cos1(sRh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143n (2)曲线总长)曲线总长LSL)2cos1(sRh)2sin()()22cos1(llRhs)(1 62llllRlarctgS)(21SLls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144n (2)曲线总长)曲线总长LSL)2cos1(sRh)2sin()()22co

64、s1(llRhs)(1 62llllRlarctgS)(21SLls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n (3)曲线总长)曲线总长LS:2sin2)2sin()22cos1(ssLSlRhSRlarctg6145(三)任意断面横净距(三)任意断面横净距h地确定方法地确定方法n以上公式计算出的横净距h为最大横净距,实际上是平曲线中点的数值,对于曲线上其他各点,如果均采用切除最大横净距范围内的障碍物,则会增加大量工程量,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破坏。对于其他各个断面横净距地确定,我们通常采用图解法。146(三)任意断面横净距(三)任意断面横净距h地确定方法地确定方法切除部分(a)平面5897

65、6101432563421(b)横断面91087图3-42 图解横净距包络图法147图解法图解法148四、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四、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149第八节 路基横断面设计与计算n(一)公路横断面设计要求(一)公路横断面设计要求一、公路横断面一、公路横断面n 1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n 2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n 3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路基横断面形状设计:如梯形(直线式边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n 4边坡坡度确定;路堤及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边坡坡度确

66、定;路堤及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边坡边坡n 5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150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中所出现的所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中所出现的所有路基形式的汇总。有路基形式的汇总。在具体设计每个横断面之前,在具体设计每个横断面之前,先确定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先确定路基的标准横断面(或称或称“典型横断面典型横断面”)。在。在标准横断面图中,一般要包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标准横断面图中,一般要包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护肩路基、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等。断面中的边坡护肩路基、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等。断面中的边坡坡率、边沟尺寸、挡墙断面等必须按现行坡率、边沟尺寸、挡墙断面等必须按现行公路路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对于高填、深挖、特殊地质、的规定确定。对于高填、深挖、特殊地质、浸水路堤等应单独设计。浸水路堤等应单独设计。151n 1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n 地面线是在现场测绘的,若是纸上定线,可从大比例尺的地地面线是在现场测绘的,若是纸上定线,可从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内插获得。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