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述课稿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330947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盘古开天地述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盘古开天地述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盘古开天地述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盘古开天地述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古开天地述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 文章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 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 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学情分析:“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 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 感。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教学目标:1、认识“猛、缓”等 10 个生字。会写“暗、降”等 14 个生字。2、在朗读、想象、词语品析中理解并学会方法,从而提升语文能力,感受盘古 开天地的信心、决心和牺牲

2、奉献精神。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想象、词语品析中学习方法。 教法:想象画面法、词语品析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教学过程: 首先是动画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学生看完后说说他 们都有哪些本领和能力。2、小结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是啊,他们身上都有这我们常人身上所没有的神 奇的魔力,都超出了我们的本能,像他们这种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中国古 代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们就是盘古。在老师写课题的同时 学生对课题进行书空并齐读课题。个人收集整理

3、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个环节是初读课文,疏通字词。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提醒学生要读准字音。 接着出示词语检查字词是否疏通(1)肌肤 四肢 (2)滋润 血液(3)混沌 清浊(4)一丈 辽阔然后在学生读词语时重点强调“血”“混沌”这三个字在文中的读音。 最后请学生用上这上面的其中一个或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知道了课文的哪些内 容。第三个环节是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读成一句话。过度: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啦,也 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一些内容。但是读书有一种更高的本领,那就是能把一篇文章 读成一句话。想想盘古开天地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也就是说文中哪句话概括 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你能找出来

4、吗?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让学生默读课文。默读完课文在全班交流时学生找到了概括全文的句子: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3、在学生说出句子是评价学生并指导这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 看,同学们像这种能包含全文的句子,我们一般把它叫做文章的中心句。找文章的中心句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4、读成一个词。过度:同学们再读本文的中心句,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 为关键。(1)学生会说“创造”并交流理解“创造”的意思。首先让学生观察“创造” 一词并说“创”字的偏旁。为什么要用“立刀旁”,学生可能会说,因为这个“创”

5、字是要用工具刻的,还需要很大的力气。接着让学生观察:“造”字为什么要用 走之底?学生可能会说要创造必须要行动起来。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5、小结并指点方法看看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有意思,根据它的字形就能理解意思,这就是解词的 一种好方法。刚才有同学说创造必须要行动起来,是啊,原地不动能创造吗?同 学们“创造”就需要工具,需要力量和行动!我们今天就去看看盘古,用什么工 具,付出了怎样的行动,如何创造了我们这个美丽的宇宙的,拿起书,再读读中 心句,看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四个环节是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可能会提出(1)宇宙创造前是什么样子的?(2)盘古是怎样创造的?(3)宇

6、宙创造后是什么样子的?第五个环节就是品读课文寻找答案。 (一)品读寻找“宇宙创造前是什么样子的?”1、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闭眼想象画面,把文字变成一幅连环画。过度: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第一个问题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穿越时光隧 道,来到远古时代。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 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请学生睁开眼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他们可能看到的事盘古睡在 一个小小的地方。也可能看到的是宇宙乱七八糟、很模糊的样子。像这样乱七八 糟、模糊一片的宇宙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混沌”。这里借助想象的 画面,让学生理解

7、词语“混沌”。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3、在学生想象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你能把你得想象和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后评价并指 导方法:像他这样把文章读成画面,用画面来理解词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 力。这里重点指导读好“混沌”和“十万八千年”,并让孩子们在读的时候注意 重点词语,要读出画面感。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二)品读寻找“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1、过度:在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中,盘古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 醒了,醒了之后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让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答案藏在哪几个自然段中。学生会找出第二、三、四自 然段都是

8、写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这样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3、过度:对啊,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写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具体他是怎样做的 呢?学生交流的语句是: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 过去。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1)理解“抡”。老师欲擒故纵的读改后的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 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学生就老师改后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觉 得拿显得没有力气,而砍也不是很好,因为猛劈就是要靠很重的力气朝前面劈过 去。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做动作理解“抡”。让学生做一个抡的动作,要注意提醒学生把浑身的力气 的集中在胳膊和手上。4、想象表情。

9、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耳朵里听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 说仿佛看到了盘古在用力的用斧头猛劈,仿佛听到了天崩地裂一样的声音。让我 们看看是这样的吗?出示动画。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5、体会心情。说说这时候的盘古在想些什么呢?我一定要把宇宙给劈开。再次 出示动画,让学生配着音乐带着这种力量和决心齐读这句话。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6、过度:盘古就是带着这样的力量个决心把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啦! (1)出示对偶句: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同学们书上泡泡中告诉我们这里有不少意思相反和相对、以及相近的词语, 你读读这两句话看能找出来吗?学生找出后让他们

10、说说在读着两句话时应该注 意什么?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朗读指导。可以让学生试读,评读,也可以在学生读不到位时范读,或者 生生之间的合作读。7、再次体会“混沌”。借助文中句子,进一步理解这个词语。同学们在这天和地 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混杂在一起,用前面的词语来说既是“混 沌”。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8、小结并指导方法。 借助上下文也能理解词语,这就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看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不止一种。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9、概括成成语。盘古凭着一把斧头,带着他的决心和力量就把天和地分开了,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说那就是“开天辟地”。这时让学生把这个 成

11、语写在第二自然段的旁边做个批注,并告诉学生这也是学习的一个好习惯。个10、过度:其实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也藏着一个成语。让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看看哪句话中包含着这个成语。学生交流说“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 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这个成语就是顶天立地。(出示图 片)并告诉学生像这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我们把它叫做顶天立地。 个人收集整11、接下来让学生理解“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这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百 年吗?三百年吗?这里追问学生那是多少年?学生会说:不知过了多少年。就是 说没有人知道到底过了多少年,盘古依然在顶天立地。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12、引读,引导学生把文

12、章的内容想象丰富。让我们读读吧,请接着老师的读,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三百年过去了,盘 古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指名都让学生读这个变化。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13、继续引读。一百天过去了,天升高,地下沉;一千天过去了,天升高,地下沉;盘古也随着长高。此时,盘古仿佛就在眼前看,让我们抬起头,仰望盘古能看得到他吗?学生会说 看不到。这里评价学生说:同学们不知不觉当中我们也学会编神话故事啦,真了 不起!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14、这时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想象力丰富,故事神奇的 特点。最后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并感受了神话故事的神 奇,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神话的神奇。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板书设计:盘古开天地创造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教学反思:神话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之一。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在精读课文中接 触神话故事,就是要让学生受到这种文化的浸润。我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了让学生 “想象融景”,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进入文本,而是要在阅读语言文字中,与境融 合,化为一体。因此,设计中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融景等学习方式。 个人收集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