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329514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7.8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资料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精选资料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精选资料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资料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1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我市地处浙东丘陵山地,区内蠕变我市地处浙东丘陵山地,区内蠕变破坏的玄武岩台地滑坡分布较广,破坏的玄武岩台地滑坡分布较广,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历史上曾有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历史上曾有10死死4伤的惨痛纪录。伤的惨痛纪录。l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地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工程治理、避险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工程治理、避险安置等综合治理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安置等综合治理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l2005年以来,市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年以来,市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张的情况下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万元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避险安置

2、的民心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的民心工程,完成了工程,完成了667户危房户户危房户2278人的人的避险安置,基本消除了已掌握地质避险安置,基本消除了已掌握地质灾害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灾害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l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地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去年,绍兴市地质灾害避险安置去年,绍兴市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现场会也在我市召开。现场会也在我市召开。l由于我市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由于我市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因建设工程治

3、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因建设工程诱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在增多。因此,在诱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在增多。因此,在全民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有着十分重全民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要的意义。现将“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宣讲团的宣讲团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防范地质灾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害宣传资料供大家学习。宣传资料供大家学习。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如何防范地质灾害“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宣讲宣讲团团2006年年12月月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的建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每年因地质

4、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已从上世纪末立和完善,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已从上世纪末的的1000多人下降到多人下降到800人以下。人以下。但是,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但是,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仍含有令人不安的数字,因地灾造仍含有令人不安的数字,因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中,农村占到了总数成的人员伤亡中,农村占到了总数的的80%80%以上,已成为今后地质灾害以上,已成为今后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重点。减灾防灾的重点。截止截止2005年底浙江省地质灾害情况统计年底浙江省地质灾害情况统计 共查明突发性地质灾害点6708处其中:滑坡4272处,占63.7%;崩塌1874处,占27.9%;泥石流340处,占5.1%;地

5、面塌陷222处,3.3%.2001-2005年因地质灾害死亡114人 受灾害威胁人口达13万多人所发生的灾害中90%的是由人为因素引起.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流共死亡37人,失踪5人,财产损失4655万元乐清福溪乡泥石流现场 因为选址不当,有的村民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把房屋因为选址不当,有的村民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把房屋建到了不稳定的滑坡体上,建在了易发生崩塌的危岩脚下,建到了不稳定的滑坡体上,建在了易发生崩塌的危岩脚下,或者依泥石流沟谷而建,暴雨来时,被地质灾害恶魔吞咽。或者依泥石流沟谷而建,暴雨来时,被地质灾害恶魔吞咽。多年经验表明,地质灾害是可以有效多年经验表明,地质灾害是可以有效防

6、范的。关键是要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防范的。关键是要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临灾增强临灾自救互救能力。自救互救能力。1.1.什么是地质灾害什么是地质灾害?2.2.浙江省有哪些地质灾害浙江省有哪些地质灾害?3.3.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地质灾害有哪些危害?4.4.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5.5.怎样预防地质灾害怎样预防地质灾害?6.6.发现地质灾害怎么办发现地质灾害怎么办?7.7.临灾怎么办临灾怎么办?8.8.发生了地质灾害后怎么办发生了地质灾害后怎么办?1 1、什么是地质灾害?、什么是地质灾害?根据根据200200年国务院颁发的

7、年国务院颁发的 地质灾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崩塌、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滑坡是指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坡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近年来,由于斜坡前缘切坡、后缘弃土加载、庄稼灌溉等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比例明显增加。在农村,滑坡也俗称“走山”、“垮山”和“山剥皮”等。岩质滑坡示意图土质滑坡示意图(滑坡体沿岩层面滑动)l顺层滑坡示意图 指陡倾

8、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浑浊的流体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临安市昌化镇后葛村、后营村泥石流2005年9月3日晚1923时冲毁民房132间,死亡9人。坡面

9、型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l滑坡滑坡是我省地质灾害最主要的灾种,滑坡类型以土质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我省浙东南、浙南和浙西北山区。l崩塌崩塌主要发生在公路、铁路沿线陡坡,矿山边坡和自然斜坡的陡崖。我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l泥石流我省泥石流大多属于中小型低频泥石流,目前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布在浙南中低山地和浙东南低山丘陵地区。l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浙西北覆盖型碳酸盐岩分布区,坑采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深度开采的矿区。地质灾害是我省仅次于交通事故、水灾和火灾的第四大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l对居民点的危害。地质灾害

10、特别是滑坡和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l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l2004年12月11日22时20分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段发生山体崩塌,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中断。庆元县荷地镇石磨下村泥石流灾害2006年月11日凌晨,受号超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石磨下村附近山体多处发生浅表层土质滑坡,并由这些滑坡作为起动条件形成了泥石流,共造成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58万元。2004年8月13日,受14号云娜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乐

11、清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共37人死亡、5人失踪。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乐清龙西泥石流现场l4.自然因素l4.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l昼夜温差、季 节温度变化,促使岩石风化;夏季炎热使粘土层龟裂,遇降雨雨水沿裂缝渗入,易引发崩塌和滑坡。l降雨和地下水位。降雨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降雨补给给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或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引发地质灾害。l地表水的冲刷、淘蚀、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地表水下渗,使土体达塑性,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接触面湿润,减少其摩擦力和粘聚力,促使崩塌滑坡产生.l水库、河道水流冲刷、潜蚀、淘蚀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河水涨落

12、引起地下水位的深降,均能引起崩塌滑坡的失稳破坏。l地震的影响。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由于地震产生裂缝和断崖,助长了以后降雨的渗透,因此地震后常因降雨而发生滑坡或山崩。浦江县古塘口滑坡现场浦江县古塘口滑坡现场受强降雨影响,2004年5月16日浦江古塘口发生滑坡,造成交通堵塞,压毁房屋数间.1856年重庆黔江地震引发的小南海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地震引发地震引发 乱挖乱堆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乱挖乱堆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轻视基础设

13、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对新农村而言,保留一定的地形起伏,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地质生态环境,保留泥石流等的行洪通道,还可以使建筑物错落有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农村品位。过度追求场地的绝对平整,不仅会增加建设费用,而且因之形成的挖、填方边坡还可能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大时,还可能导致地面和建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南方不少农村经常在植被茂密但岩层风化强烈的斜坡地段开挖,形成圈椅状边坡围成的场地,而又不能采取必要的支护,暴雨时,极易遭受滑坡灾害。斜坡原状 人为改造(切坡和填坡)边坡上建房很危险 天然河道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由内

14、外地质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或弯或直因循的是自然规律。未经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论证,都不宜大兴工程,人为改变河道的自然状态。山水相依才是适合人居的自然环境,自然山水功能用人造山水功能无法替代,优美的自然环境可遇不可“造”。由于山区可供建设用地资源非常宝贵,因此,常常在山洪泥石流的行洪区或堆积区,人为地缩小河道宽度,或改变流通方向,致使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泥石流沟流通区被人为改道和缩小断面,埋下灾害隐患 在村镇建设中,为了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常常新建不少池塘,也美化了乡村景色。由于未经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这些池塘往往建设在滑坡体或不稳定的斜坡上。当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发生变形拉裂时,池塘的水体极易渗

15、入,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应该合理地选择池塘的位置,特别是位于房屋后部斜坡上时更应该注意,同时,也要控制池塘的规模。滑坡体上的池塘极易拉裂,导致地表水渗入滑坡内,加剧滑动 在许多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往往对房屋建筑设施较重视,但对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设施重视不够,形成了常年不断的入渗水源,致使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地面裂缝增加增大;乡村的排水设施,特别是位于后山的拦山堰等地基处理较差,很快拉裂破坏,暴雨时不仅发挥不了排水的作用,反而起到汇集地表水渗入坡内的恶果;场平或道路切坡后,未能对边坡合理加固,引发了较大范围的滑动。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沟

16、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沟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大量的事例说明,当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软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农村常称为“鬼剃头”,香港称为“山泥倾泻”,国外的教科书称之为“碎屑流”、“泥流”、“泻流”等。后山绿化是防治坡面泥石流的一种好方式,但是要常常查看后山植被的变形形状,如“马刀树”,“醉汉林”等表示斜坡不稳定。在台风等多发区,房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林或高大乔木,“树大招风”,树木迎风摆动时会加剧土体的松动和促进水体的入渗,导致山坡稳定性下降,甚至诱发滑坡灾害。在台风等多发区,房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林或高大乔木,“树大招风”.

17、l5.1 工程建设前先评估l5.2 规划选址应注意的事项 l5.3 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需要注意的问题l5.4 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5.1 5.1 兴建村镇要先通过专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兴建村镇要先通过专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村镇选址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在村镇选址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避免因工程选址不当,将居民点、重要工程选在易发生避免因工程选址不当,将居民点、重要工程选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地质灾害的地段,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村庄选址时应请专业人员对周边地质环境进行调查5.2 5.2 建房选址应考虑的地质安

18、全因建房选址应考虑的地质安全因素素 自古以来,我国不少农村有看风水的迷信习自古以来,我国不少农村有看风水的迷信习惯,它实际上反映了群众对大自然的一种平安祈惯,它实际上反映了群众对大自然的一种平安祈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从核电站、水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从核电站、水电站、摩天大楼等重大工程到平常的民房建设,电站、摩天大楼等重大工程到平常的民房建设,都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程选址地质安全技术都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程选址地质安全技术规范。规范。在乡村场地和房屋地基选址中,这是一个非常在乡村场地和房屋地基选址中,这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薄弱的环节。那么,那么,如何来考虑地质安全呢?简

19、单如何来考虑地质安全呢?简单来讲,应注意下列因素:来讲,应注意下列因素:岩土体因素岩土体因素地质构造地质构造降雨和水文条件降雨和水文条件植被条件和人为工程活动植被条件和人为工程活动在工程地质中,一般可以将岩土类型分为基岩、松散堆积体、土体等。基岩大多形成于数千万年以前,稳定性通常较好;松散堆积体成因复杂,如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形成的堆积体稳定性差,切坡或排水等人为扰动后易形成新的滑动;土体可分为黄土、红粘土、残坡积土等多种类型,一般来讲,分布在平缓地带的土体稳定性较好,不会发生严重的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但是,分布在斜坡地带的土体稳定性往往较差,特别是开挖,或在暴雨期间,易产生严重的灾害。岩

20、土体因素岩土体因素 房屋可选择在反向坡坡上、坡下房屋可选择在反向坡坡上、坡下 斜坡发育有断层、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时,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分离体,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因此,在村镇选址中,应注意观察构造面的组合和分离体的分布特征。当这种不连续面顺斜坡分布时,边坡岩体稳定性差,最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灾害。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顺层滑坡斜坡岩层中裂缝发育,易形成滑坡、崩塌斜坡岩层中裂缝发育,易形成滑坡、崩塌河流冲刷陡坡坡脚,建河流冲刷陡坡坡脚,建在岸边的房屋非常危险在岸边的房屋非常危险 降雨诱发滑坡,降雨诱发滑坡,岸边的房屋破坏岸边的房屋破坏 新选场址应尽可能避开新选场址应尽可能避开江、

21、河、湖(水库)、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地带沟切割的陡坡地带 降雨往往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因此,当新址位于河道、沟口边缘时,必须详细了解该区的地表汇流条件,注意了解历史洪水位或泥位迹印,将新址置于较高位置;当新址后部紧邻陡坡时,应细心查看产生坡面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性。5.3 5.3 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 不可在滑坡前缘随意开挖坡脚不可在滑坡前缘随意开挖坡脚 不得随意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不得随意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 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 在山区,由于古老滑坡堆积形成的地形较为平坦,常常作为农村居民点、

22、村、乡镇、甚至县城的场址。在利用古老滑坡作为新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合理开挖坡脚易导致不合理开挖坡脚易导致斜坡失稳、发生滑坡斜坡失稳、发生滑坡 在滑坡体上修房、筑路、场地整平、挖砂采石和取土等活动中,不能随意开挖滑坡体坡脚。如果必须开挖且挖方规模较大时,应事先由相关专业部门制定开挖施工方案,并经过专业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开挖。坡脚开挖后,应根据施工方案和开挖后的实际情况对边坡进行及时支挡。场地选择不当,切坡不合理,未场地选择不当,切坡不合理,未加支护,房屋未建好已成危房加支护,房屋未建好已成危房斜坡前沿切坡建房,支护不合理,已发生滑坡斜坡前沿切坡建房,支护不合理,已发生滑坡

23、 对岩土工程活动中形成的废石、废土,不能随意顺坡堆放,特别是不能堆砌在乡镇上方的斜坡地段。当废弃土石量较大时,必须设置专门的弃土场。最好的办法是把废弃土石从环境负担变为可用资源,在整地、造田、修路等需要填土的工程中加以充分利用。在滑坡后部随意排放渣石弃土,使滑坡稳定性明显降低,危及下方居民安全在滑坡体上随意泼水增加在滑坡体上随意泼水增加了下滑力,容易引发灾害了下滑力,容易引发灾害 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滑坡体上水塘经过合理衬砌,滑坡体上水塘经过合理衬砌,不易渗漏。不易渗漏。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滑坡后缘洼地水塘未经防渗处理,池水易于渗

24、滑坡后缘洼地水塘未经防渗处理,池水易于渗入滑坡中,加剧变形。入滑坡中,加剧变形。5.4 5.4 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 注意访问和实地调查泥石流的发生历史注意访问和实地调查泥石流的发生历史 注意改善生态环境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垃圾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垃圾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四川泸定杵尼乡泥石流灾害毁坏房屋和土地四川泸定杵尼乡泥石流灾害毁坏房屋和土地淳安县威坪镇考川村沟道内堆积大量生活垃圾淳安县威坪镇考川村沟道内堆积大量生活垃圾 泥石流排导槽被建筑垃圾堆填,排洪能力减弱。泥石流排导

25、槽被建筑垃圾堆填,排洪能力减弱。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垃圾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垃圾村庄建于冲沟沟口村庄建于冲沟沟口 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村庄挤占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村庄挤占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1111人死亡人死亡(四川盐源,(四川盐源,20062006)l6.1 监测(掌握滑坡体的动态);l6.2 及时报告,请专业人员;l6.3 及时处理及避让。埋桩法埋桩法 上漆法上漆法 贴片法贴片法 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埋桩法测量滑坡体后缘位移量埋桩法测量滑坡体后缘位移量 埋桩法适合对滑坡体上发生

26、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在扩大。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纸片监测裂缝拉裂 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利用上漆法和贴片法监测裂缝拉裂利用上漆法和贴片法监测裂缝拉裂 测定泥石流堆积和泥位高度雨季是泥石流多发季雨季是泥石流多发季节,须提防泥石流节,须提防泥石流 当发现监测数据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请

27、专业人员查看。开挖排水沟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开挖排水沟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 及时封堵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及时封堵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 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 在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在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利用塑料布铺盖滑坡后缘拉利用塑料布铺盖滑坡后缘拉裂缝,防止雨水直接渗入裂缝,防止雨水直接渗入应及时填埋滑坡体上的裂缝 在坡脚鼓起部位堆压沙袋或块石,可以减缓滑坡的滑动 在前缘紧急放置沙袋压脚,有效减缓了滑坡在前缘紧急放置沙袋压脚,有效减缓了滑坡变形滑移,避免了一场灾难变形滑移,避免了一场灾难(四川丹巴四川丹巴,2005)l7.1 临灾

28、前有哪些征兆?l7.2 临灾处置临灾处置l7.3 面临滑坡时怎么办?l7.4 面临泥石流时怎么办?滑坡前缘、后缘和地表出现异常滑坡前缘、后缘和地表出现异常 滑坡简易观测数据突然变化滑坡简易观测数据突然变化 危岩体下部突然出现压裂危岩体下部突然出现压裂 动物出现异常现象动物出现异常现象 泥石流下游沟谷泥石流下游沟谷 泥石流上游物源泥石流上游物源 泥石流行洪区泥石流行洪区 临灾前兆的综合判定临灾前兆的综合判定滑坡挤压致使前缘地面鼓翘(甘肃永靖黄茨,2006)滑坡前缘挤压导致建筑物错裂滑坡前缘挤压导致建筑物错裂(四川丹巴,四川丹巴,2005)2005)猪、牛、鸡、狗等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猪、牛、鸡

29、、狗等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可能是滑坡、崩塌即将来临。乱窜不进洞,可能是滑坡、崩塌即将来临。滑坡体形成大量横张裂缝,稻田水迅速滑坡体形成大量横张裂缝,稻田水迅速渗入滑坡体,使顺层斜坡稳定性降低渗入滑坡体,使顺层斜坡稳定性降低前缘出现有规则的纵张裂缝,显示滑坡非常危险前缘出现有规则的纵张裂缝,显示滑坡非常危险7.2 7.2 临灾处置临灾处置 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 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落实公布责任人落实公布责任人 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 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避灾场所和新房建设应离开滑

30、坡避灾场所和新房建设应离开滑坡区相当距离区相当距离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临灾时按预定临灾时按预定方案组织疏散方案组织疏散 选择适宜的警报信号选择适宜的警报信号 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汛期要指定专人进行灾害巡查监测,发现险情汛期要指定专人进行灾害巡查监测,发现险情及时报警,通知村民迅速转移。及时报警,通知村民迅速转移。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应向沟岸两侧山

31、坡跑.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灾害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灾害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迅速组织人员查看是否还有发生灾害的危险迅速组织人员查看是否还有发生灾害的危险查看天气,收听广播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查看天气,收听广播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注意收看和查询当注意收看和查询当地电视台的地质灾害地电视

32、台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节目和省国气象预警节目和省国土资源厅网站上发布土资源厅网站上发布的实时预警信息。的实时预警信息。21世纪: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掌握更多的防灾知识,远离地质灾害的威胁!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刘天金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

33、问题愈演愈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2.6亿亿,每年新增900-1000900-1000万万。四川抽样调查:26%26%举家外出农户20%20%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60%,高的70-80%70-80%(一)深刻背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老人农业业”“”“妇女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72%72%“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55岁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63%63%妇女83%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四川抽样调查: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34、妇女60%;初中及以下90%。(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76%76%不愿再回乡务农85%85%从未种过地(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地如何种”?党的党的十八大: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

35、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201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聚焦聚焦“谁来种地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地如何种”(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不是没人种地,而

36、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三)历史使命回答好回答好“谁来种地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地如何种”的问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上。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

37、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基本细胞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基本力量。(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

38、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

39、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世界性课题世界性课题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世界性课题世界性课题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40、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 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一)基本表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新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代农业从业者。(二)主要类型生产经营型: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技能型: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