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微生物生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328875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章微生物生态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九章微生物生态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九章微生物生态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九章微生物生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章微生物生态(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九章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几开发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n生命科学研究领域:n生物圈(biosphere)n生态系统(ecosystem)n群落(community)n种群(population)n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分子 n n n生态学:研究生物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n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群体对其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n环境条件: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n生态学研究范围:生态学生态学 n生态学:研究生物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n微生物生态学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n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群体对其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

2、学。n环境条件: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菌种资源的开发 n n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 n水体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 n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 n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n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n极端环境下是微生物极端环境下是微生物 n是微生物的大本营、也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n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 n108 107 106105104103个/g n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n则所含细菌干重约为土壤有机质的1%左右 n淡水型水体微生物淡水型水体微生物 清水型:清水型:主要为自养菌(1010

3、3/ml)腐水型:腐水型:异养细菌(107 108/ml)n海水型水体微生物海水型水体微生物 一些藻类及耐盐细菌一些藻类及耐盐细菌 快速流动的水中,存在着对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自净作用。n良好的饮用水:细菌含量应在100个/ml以下,当超过500个/ml时,即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更重要的是水中的微生物种类,一般用大肠菌群数作为是否含有病原菌的指标。3个/L n n存在状态:漂浮,短暂停留,以吸附于尘埃微粒上的形式存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数与微生物数量有直接关系。n分布:越接近地面的空气含菌量越高,目前人类检测到微生物存在的最高处为85km的高空。n种类:球菌、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真菌孢子n工业品:

4、n食品:n农产品n工业品类型:纤维制品、革制品、橡胶制品、油漆、卷烟、化妆品等,塑料、水性涂料等,文物、书画等 n食品上微生物的来源:食品原料的采收、运输、加工和包装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 n农产品上的微生物:粮食和饲料上农产品上的微生物:粮食和饲料上的微生物的微生物: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菌群(germ-free animal):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正常菌群的动物(gnotobiotics):已经人为接种某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 :(epibiotic microbe):指生活在植物体表面嗜热微生物 嗜冷微生物 嗜碱微生物 嗜酸微生物 嗜盐微生

5、物 嗜压微生物n50-600万种微生物 n生物资源 n采样-富集-分离-测定n双方获益:共生、互利共栖、协同共栖、互养共栖(+)n单方获益,对方受害:寄生、捕食、拮抗(+),(+)n单方获益,对方无害:偏利共栖、卫星状共栖、互生(+0)n互不相扰:无关共栖(00)n一方受害,对方无益无损:偏害共栖(0 )n双方受损:竞争共栖()n n双方获益:共生、互利共栖、协同共栖、互养共栖(+)n单方获益,对方受害:寄生、捕食、拮抗(+),(+)n单方获益,对方无害:偏利共栖、卫星状共栖、互生(+0)n互不相扰:无关共栖(00)n一方受害,对方无益无损:偏害共栖(0 )n双方受损:竞争共栖()n:排阻、抑

6、制外来致病菌 提供若干种维生素:如VB1、B2、B6、B12、VK、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等 产生若干种酶类 一定程度的固氮作用 天然混菌培养纯种混菌培养 维生素C生产n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协作分工,相依为命,以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一种关系 n:地衣:真菌与绿藻或蓝细菌 产氢产乙酸菌株与产甲烷细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放线菌、藻状菌、蓝细菌、分枝杆菌和克雷伯氏菌与一些非豆科植物之间的根瘤 菌根,特别多见于兰科、杜鹃科及其它森林树种:白蚁、蟑螂与其消化道中的原生动物及其它微生物(外共生生物)反刍动物与其瘤胃微生物 n 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和

7、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现象。n:噬菌体与其宿主之间的关系 真菌对真菌的寄生 细菌或真菌寄生于原生动物 细菌寄生于细菌:蛭弧菌寄生于Pseudomonas phaseolicola(栖菜豆假单胞菌):植物病原体:各种病原微生物 昆虫病原菌生物农药 冬虫夏草 n n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关系,如,抗生素 n有时也将因某微生物生长而引起的其它条件改变抑制他种生物的现象称为拮抗,如缺氧、pH值改变等一种较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微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的现象。真菌捕食线虫和其

8、它原生动物的现象 生物防治 n重要的合成者 n更重要的分解者n一、碳素循环:地球上约90%的CO2是由微生物分解作用形成 n二、氮素循环:n 根瘤菌属每年可为每公顷土地固氮达250Kg n 含氮有机物必须经过微生物降解才能被植物利用 n三、硫素循环 n四、磷素循环 n五、铁素循环 n 细菌冶金(黄铜矿)n一、微生物治理污水 n n n n污水-分层 气体:CO2、NH3、H2S、CH4、H2、CO清水:含SO42-、NO3-、PO43-等多种微生物群体O2残渣:厌氧发酵-沼气、废渣污水处理装置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在其中利用各种生理生化性能的微生物类群间的互相配合而进行的一种物质循环过程。nBO

9、D5:五日生化需氧量。n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一般指在20下,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主要是有机碳源),在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的分子氧的毫克数(或ppm数)。n测定方法:取一定量被测水样,用加有磷素营养和经氧饱和的水稀释到一定浓度,然后放在密封瓶中,在20 恒温培养5天,测定水中残留溶解氧的量。nCOD:即化学需氧量。n使用强氧化剂使1L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氧的毫克数。实际上许多无机物也能被氧化而影响COD值。COD能在短时间内测得,有利于指导现场操作。常用的氧化剂是K2Cr2O7,测得为CODCr。n 三、污水处理的主要装置污水处理装置节能型 耗能型 产能型:氧化塘法 洒水滤床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厌氧消化法(即沼气发酵)推流式曝气法 完全混合曝气法生物转盘法 塔式滤池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