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7328748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流信息技术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物流信息技术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物流信息技术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资源描述:

《物流信息技术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信息技术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1p 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与方法p 理解物流信息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p 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p 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过程p 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维护与评价p 领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报告2p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与方法p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分析过程与方法p 懂得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p 懂得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3深圳市中海物流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第三方国际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公司。中海物流自行开发出了一套符合国际物流运作标准,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海2000。该系统由物流业务管理系统、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物流电子

2、商务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等四部分组成。中海2000采用流行的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结构,以浏览器/服务器三层应用模式,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信息传输管理。系统包含了现代物流业务中所需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条形码、智能卡、地理图形(GIS)、全球定位(GPS)、电子商务等先进的物流信息应用技术,该系统还具有智能化管理和良好的移植性等技术特点。4中中海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海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海物流管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拥有全球物流网点分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物流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国际货代企业、工业商业物流部门、区域物流中心等。该系统成功地支撑了中海物流业

3、务的高速发展,满足了中海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信息集成化管理的需要,满足了中海物流二百多家客户信息化服务的需要。该系统为中海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通过信息化的实施,中海物流在管理、业务范围、经营规模、服务能力、服务效率、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系统成为中海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对公司物流业务的发展起着支柱作用。5第一节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第二节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第三节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第四节 物流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6一、系统开发方式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和购买软件等方式。1、自主开发 自主开发又叫独立开发,是指物流企业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

4、行开发。它主要适用于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的企业。其优点是费用低,便于维护,适合用户需要;缺点是开发时间较长,开发水平受到企业自身能力限制。2、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是指物流企业委托信息系统开发商进行开发。它主要适合信息系统开发力量较弱,资金较充足的物流企业。其优点是省事、省时、专业性强、开发水平较高;缺点是费用高、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商的支持。73、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指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物流信息系统。适合于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但不能独立进行开发或开发经费有限,希望通过合作开发方式提高企业的信息系统技术力量水平的企业。其优点是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系统技术力量的水平,便于系统维护,费用也较委托开发低;缺

5、点是双方合作开发容易出现不负责任的现象,需要加强协调配合。4、购买软件 购买软件是指物流企业选择在软件市场上购买软件。其优点是省事、省时、技术水平高;缺点是不能量身定做,有时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来完善软件,才能更好地适合本企业需要。8比较项目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购买软件见效时间慢较慢较快快费用低较低高高企业自身开发能力强较强较弱弱可维护性好较好一般较差风险大较大较小小9二、系统开发策略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有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每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从低级到高级建立系统。它首先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对于

6、一些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不强的公司,常采用这种开发策略。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缺点是不能事先进行全面的周密考虑,随着系统的进展,可能要做后续的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因而,“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适用于欠缺开发工作经验的小型系统的开发。10 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由于这种开发策略要求很强的逻辑性,因而难度较大,但这是信息系统发展走向成熟的要求,是一种更为重要的策略。113、推拉的开发策略 推拉的开发策略则是充分发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7、方法的优点的一种方法。在推拉策略中,使用自上而下方法确定一个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使用自下而上方法对一个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具体功能和数据的分析和分解。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协调和调整之后,就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用户满意的新系统。实践中,常常用这种策略来建设大型系统。12三、系统开发原则1、经济性原则 系统的投入要做到最小投入、最大收益,软件的开发费用在保障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的压缩。同时,还需考虑系统投入运行后较低的运行维护费用和管理费用。2、科学性原则 系统的开发应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必须符合物流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符合物流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3、标准化原则 信息系统所

8、采用的技术、软硬件设备等应该支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以提高系统的开放性,确保不同厂家设备、不同应用以及不同协议连接的互操作性,保证用户可以根据未来的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应用开发。13 4、易用原则 系统的安装、操作和维护方便、快捷、简单,这是衡量一个良好的系统的重要方面。系统的易用性不仅能够加强信息系统人性化的特点,而且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5、参与原则 实行领导参与与用户参与相结合。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领导出面组织力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是开发成功的首要条件。系统分析的过程中要争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业务人员的参与,及时修改或补充用户要求,并使用户

9、尽早熟悉系统。14 6、可扩展性原则 信息技术具有发展速度快、设备更新快的特点,而且随着用户业务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扩容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信息系统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7、安全性原则 根据信息系统的使用特点、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针对数据安全性、网络安全性、系统使用安全性、系统管理安全性、系统物理环境的安全性和开发过程的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采取确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15四、系统开发过程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一般包括以下阶段:可行性分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实施、系统测试、系统安装调试、系统试运行、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评

10、价与更新等步骤。根据开发系统的大小、复杂程度、资金投入、开发方式和开发方法等因素的不同,各步骤的要求和内容也不同,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16 1、可行性分析 物流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又称可行性研究,是指按照各种有效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以及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目标,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和项目评估,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从可能性、必要性和有益性三个方面来把握,对物流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分析,目的是为了避免盲目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一阶段的总结性成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17 2、系统规划 物流信息

11、系统规划是一个以组织的目标、战略、处理过程以及用户提出的需求为基础,识别并选择要开发的信息系统并确定系统开发时间的过程。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战略和总体方案,制定系统建设的项目开发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以企业的总体目标为出发点,对所开发的系统中的物流信息进行统一的、总体的考虑。这一阶段的总结性成果是物流信息系统规划报告。18 3、系统分析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又称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用户对系统的要求,即“做什么”。它是系统开发的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它要求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系统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建立一个新系统的

12、逻辑模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由系统数据流程图、概况表、数据字典、处理逻辑表达式及有关说明组成。在系统分析阶段要做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避免新系统在功能上存在先天不足或缺陷。用户可以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提出意见,双方经过讨论、修改,最后达成共识。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分析报告(也称为系统逻辑设计说明书)。194、系统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又称系统物理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报告中的系统逻辑模型,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各种具体设计,确定新系统的实施方案,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它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实现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确定系统模块的组成,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进

13、行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环节的详细设计。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设计好系统的总体结构,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技术手段。该阶段还包括网络结构的设计及对硬件设备的选择等。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设计报告(又称系统物理设计说明书)。20 5、系统开发实施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实施主要工作有两项:按总的设计方案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并安装配置系统;应用软件的程序设计。应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实现开发者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中提出的方案和构想,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等。这个阶段的成果是大量的程序清单和系统使用说明书。21 6、系统测试 物流信息系统测试是选

14、择一些实际的物流信息加载到物流信息系统中进行测试,测试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运行效率、可靠性等。它是保证系统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发现软件潜在的错误。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两大类。测试前要做好周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项目、要实现的功能、进度、人员安排、报告要求和评价准则等。测试后要编制测试报告,用来记录测试结果和对结果进行分析。22 7、系统安装调试 物流系统测试工作的结束表明系统的开发已初具规模,这时必须有效组织各部门员工通力协作,以从事系统安装、数据加载等系统运行前的一些新旧系统的转换工作。一旦转换结束,便可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系统的联合测试。23 8、系统试运行 物

15、流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之前需要试运行一段时间。系统调试结束后,为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出现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要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一系列管理规则和制度。最好的做法是将新开发的系统与原来的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在对系统运行进行充分的测试后才切换为新系统,以降低系统的风险性。24 9、系统运行与维护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并交给用户使用后,系统便投入运行。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变化,不断影响系统的运行,这时就需要通过用户和技术专家的审查,确定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最初的目标以及决定是否需要作出一些修正和完善,以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与服务水平。系统维护阶段是从始至终地进行系统的维护工作,

16、是时间最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就像汽车的维护工作好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使用效率一样,系统维护工作的好坏可以决定系统的生命周期的长短和使用效果。2510、系统评价与更新 物流信息系统评价主要是指系统建成后,经一段时间的运行,要对系统目标与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并与系统开发中设立的系统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及时写出系统评价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护后,会发现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要对系统做大量的改造,这时可能就快要达到这个系统生命周期的终点了。一旦到达生命周期的终点,就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系统,可能包括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更新与升级。26五、系统开发方法1、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

17、20世纪70年代末为解决当时的“软件危机”而产生的一种面向数据流的系统开发方法。它是目前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结构化方法的开发过程(一个生命周期)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27 2、原型法 原型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RDBS)、第四代程序语言(4GL)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产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从设计思想到工具、手段都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

18、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功能并不十分完善,但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通过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形成实际系统。原型法的开发过程为:确定系统基本要求和功能;构造初始原型;运行、评价、修改原型;确定原型后交给用户试用。28 3、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面向对象技术的日益成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把数据和过程包装为对象,对象是该方法的主体,以对象为基础对信息系统进行处理。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人类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方法和一般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向对象方法开发方法的工作程序为: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分析问题性质和求解问题(也称面向对

19、象的分析,OOA);整理问题(也叫面向对象的设计OOD);程序实现(也叫面向对象的程序OOP)。29 4、CASE方法 CASE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从计算机辅助编程工具、第四代语言(4GL)及绘图工具发展而来的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全面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开发步骤。CASE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结构化系统开发、原型法、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过程中,先通过对对象的系统调查,得到系统开发过程中各步骤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关系,然后借助于专门研制的软件工具来实现系统开发过程。30 CASE方法的特点有:解决了从客观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提高了软件质量和软件可重用性;

20、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简化了软件开发的管理和维护;自动生成文档和程序代码,使系统产生了统一的标准化文档。31一、系统分析方法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待开发系统的总体逻辑功能和欲达到的基本目标。物流信息系统常用的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有: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处理逻辑的表达、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1、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DFD)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力图简明扼要地勾画出全面的概念模式。它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也是其代表性工具。322、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Da

21、ta Dictionary,DD)的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数据字典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333、处理逻辑的表达 数据字典对新系统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一个逻辑的定义描述不够细化、清晰,结构化分析提供了专门的工具来更好地表达,通常采用的有决策树、判断表和结构语言等。4、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为构造一个最佳的数据结构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使用户使用方便、灵活,避免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等问题。它含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

22、范式等三种形式。它是结构化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34二、系统调查与可行性分析 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调查是系统分析的首要工作。由于新系统是在“基于现行系统,又高于现行系统”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设计之前,有必要对现行系统做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一)系统调查1、组织结构调查 组织结构调查要搞清楚企业部门设置及行政隶属关系,画出企业组织结构图。2、管理功能调查 管理功能调查要确定系统的功能结构,根据每个部门的业务范围及人员分工情况,画出管理功能结构图。353、业务流程调查 业务流程调查是根据系统功能结构图,详细调查每一个业务处理的变化过程,每一条信息(一项业务)从何处来、到

23、何处去、经由何处、如何处理等。4、数据流程调查 数据流程调查是对业务处理流程中所涉及的单据、账册、报表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并填写信息载体调查表。365、处理过程调查处理过程调查是详细调查对业务与业务、业务与信息处理的具体细节,作为将来程序设计的依据。6、系统环境调查系统环境调查包括系统与外部实体之间的工作联系、物流行业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物流行业的现状、物流市场的动向等。37(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是规划小组根据确定的问题及用户的期望收益而提出的新系统能力,从信息技术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技术水平两方面来论证新系统在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即现有的信息技术及产品

24、能否支持新系统能力的实现。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可行性分析。38 2、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是根据技术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分析、研究新系统的经济性,如开发需要的投资和费用、新系统可能产生的效益。在考虑待解决问题的需求和新系统的经济性下,判断新系统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它包括分析企业的现有财力可以投入的资金,资金的注入计划,系统开发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近期经济效益、长期经济效益以及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影响等。39 3、管理可行性分析 管理可行性分析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问题及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对相关的运作、管

25、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可管理,其目的就是要确定开发的新系统在管理中存在哪些潜在的风险。其包括对与新系统相关的基础数据、流程、信息载体的分析,企业高层领导、员工对新系统开发的认识及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的分析。40三、系统数据流程分析(一)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1、外部实体 外部实体也称外部项,是指系统以外又和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它说明了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处,属于系统的外部和系统的界面。外部实体通常用符号S表示,在数据流程图中用正方形框表示,框中写上外部实体名称。412、数据流 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表明数据流动的方向及名称。数据流是模拟系统数据在系统中传递过程的工具

26、。数据流通常用符号F表示,一般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箭头指出数据的流动方向,箭线旁注明数据流名。3、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表示数据保存的地方,它用来存储数据。数据存储仅响应存储和访问数据的要求,系统处理从数据存储中提取数据,也将处理的数据返回数据存储。数据存储通常用符号D表示,一般用右边开口的长方条、左端加一小格的图形表示,在长方条内写上数据存储名称。424、处理逻辑 数据逻辑表达了对数据的逻辑处理功能,也就是对数据结构和数据内容的变换功能。每一种处理又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等部分。处理逻辑通常用符号P表示,一般用一条水平线把长方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用来标识一个功能,下面部分

27、是功能描述。43(二)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步骤1、明确系统的数据来源和输出去向,以及系统的外部实体。2、确定系统的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和主要信息处理功能,从而画出数据流程图的顶层图。3、根据自上而下,逐层分解的原则,一级一级地剖析,直到所有处理步骤都很具体为止。4、征询用户意见,修订草图。44(三)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原则1、自上而下,逐层分解。2、合理布局,整齐均匀,明确系统界面,确定外部项。3、数据流程图的主图必须含有前面所述的四种基本元素,缺一不可。4、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元素都必须有名字,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外部实体之间。5、处理过程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45

28、一、系统的总体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要根据物流信息系统分析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大致设计,它是一种宏观、总体上的设计和规划。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的划分、网络设计、系统平台设计、计算机处理流程图。(一)系统划分 系统划分是指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划分为若干模块,一般应在系统分析阶段完成。461、系统划分原则(1)独立性原则 系统的划分必须使得系统内部功能、信息等各方面的凝聚性较好。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数据调用和控制联系,并将联系比较密切、功能近似的模块相对集中,这样对于以后的搜索、查询、调试、调用都比较方便。(2)数据冗余

29、最小原则 尽可能地减少系统之间的冗余数据,减少数据调用和计算的工作量,使程序运行更顺畅,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47(3)前瞻性原则 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现存的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很可能没有考虑到一些高层次管理决策的要求。(4)循序渐进原则 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系统的实现一般都要分期分步有序地进行,不能操之过急。(5)统筹兼顾原则 系统的划分应考虑到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兼顾组织机构的要求和用户的需求,以减少系统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使系统实现后能够符合人们的需要。482、系统划分方法 序号方法类别划分依据联结形式可修改性可读性紧凑性1功能划分法业务处理功能好好好很好2顺序划分

30、法业务先后顺序好好好很好3数据拟合法数据拟合的程度好好较好较好494过程划分法业务处理过程中中较一般5时间划分法业务处理时间较差较差较差一般6环境划分法实际环境和网络分布较差较差较差较差50 在实际应用中,对系统进行设计时应以具体系统分析的结果而定,不能笼统、绝对地去评价好坏。系统划分一般是在系统分析阶段的功能划分的基础上进行,采用混合划分方法,考虑功能分析结果、数据分析结果和组织环境方面的内容。51(二)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是指将初步规划中的各个系统从内部用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系统与外部系统相连接。网络设计三步骤:首先要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网络的结构;然后根据系统结构划分的结果,购置网络设备、安

31、排网络和设备的分布,根据厂区内部的布局来考虑联网布线和配件;最后根据实际业务的要求划定网络各节点的级别,确定与外部的联系、管理方式、数据读写的权限、选择相应的软件系统等等。按步骤准备就绪后,就可以按要求建立起网络系统。网络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安全性原则、集成化原则、实时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扩展性原则以及具有决策支持的功能等。52(三)系统平台设计1、设计的依据 系统平台设计是指从当前市场中各种不同价格、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质量的软硬件产品中选择最适合的产品来组建系统平台。1、设计的依据(1)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吞吐量越大,则系统的处理能力越强,应当选择具有较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2)系统的响应时

32、间如果要求系统具有较短的响应时间,就应当选择运行速度较快的计算机和具有较高传递速率的通讯线路。53(3)系统的可靠性 对于连续工作时间较长的系统,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可以采用双机双工结构方式。(4)系统的处理方式 集中式系统采用主机系统或网络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则根据系统覆盖的范围决定采用局域网、广域网或因特网。(5)数据管理方式 应用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备份等处理。542、选择指标(1)网络选择指标 主要有网络基本属性,传输介质及其速率,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的访问规则,通信方式,网络配件指标等。(2)软件选择指标 主要有中文的使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

33、统,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各种应用软件等。55(四)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 计算机处理流程图是用一些类似于实际计算机内部物理器件的图形符号来表示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处理流程,它既不是对具体处理或管理分析模型细节的描述,也不是对模块调用关系或具体功能的描述,它只是设计者对系统详细设计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内部处理过程的大致想法。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常常随着后续的设计过程而不断改变。计算机处理流程设计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流程图来描述数据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之间的流动、转换、存储和处理情况,以便为设计详细模块调用关系、模块处理功能以及数据和业务在新系统的计算机内部处理过程提供基础。用计算机处理流程

34、图来表述设计者关于新系统处理过程的大致设想是非常直观和有效的。56这是一个成本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处理流程图。图中表示规划设计中数据输入系统的数据输入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生产统计报表和其它与成本相关的报表通过键盘输入;另一种为直接从生产统计传过来的软磁盘中读取数据。输入后的数据不直接参与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而是暂存在相应的6个输入中间文件中。在成本核算系统中,旬报、月报处理是指设置一个处理开关,后面不论按什么时间方式计算成本,其后继处理过程都是一致的,即先读入本期成本发生数据、计算成本,然后写回到8个相应的成本主文件中;而按完全成本方法和按变动成本方法计算成本,也是设置一个算法开关(确定产品成本中固

35、定成本部分的分配算法),然后读成本数据和相应的报表格式,并将最终报表打印出来。定额成本计算部分也类似,即首先读入产生数据,计算定额成本,然后将结果打印出定额成本报表,并同时存入定额成本文件。成本管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图,如图10-3所示。5758二、代码与输入输出设计(一)代码设计 代码就是以数或字符来代表各种客观实体。代码设计是指将系统中具有某些共同属性或者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并利用一些便于计算机或者人进行识别的符号来表示各种信息。代码设计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步骤。1、编码 编码是指分类问题的一种形式化描述。目前常用的编码归纳起来有:(1)顺序码 顺序码是以某种顺序形式编码。其优点是简单,

36、易追加,缺点是可识别性差。(2)数字码 数字码是以纯数字符号形式编码。数字码是在各类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类编码形式。其优点是易于校对,易于处理,缺点是不便记忆。59(3)字符码 字符码是以纯字符形式编码(英文、汉语拼音等)。这类编码常见的有我们在程序设计中的字段名、变量名编码。其优点是可辅助记忆,缺点是校对不易,不易反映分类的结构。(4)混合码 混合码是以数字和字符混合形式编码。混合码是在各类管理中最常用的另一类编码形式。其优点是易于识别,易于表现对象的系列性,缺点是不易校对。602、代码分类 编码问题的关键在于代码的分类。有了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要建立编码就很容易了。准确的分类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化

37、、系列化、合理化的基础和保证。(1)分类原则 保证有足够的容量,足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按照处理对象的各种具体属性系统地进行,遵循一定的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具体管理的要求来划分。有一定的柔性,不至于在出现变更时破坏分类的结构。本分类系统与外系统、已有系统的协调,以便于系统的联系、移植、协作以及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61(2)分类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是线分类方法和面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各有其不同的用途。线分类方法 线分类方法的主要出发点是:首先给定母项,下分若干子项,由对象的母项分大集合,由大集合确定小集合,最后落实到具体对象,分类的结果造成了一层套一层的线性

38、关系,它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手工处理的情况下它几乎成了唯一的方法。面分类方法 与线分类法不同,面分类方法主要从面角度来考虑分类,对机器处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62(二)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是系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输入/输出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易用的交易界面,为管理者提供了简捷、明了、有效、实用的管理和控制信息,可以为程序员、用户和管理者三方实现动态沟通。1、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接口,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直接影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生命力。界面风格应该得到用户认可,并尽量使用标准化软件来实现。2、输入设计(1)输入设计的原

39、则控制输入量减少输入错误输入过程尽量简化减少输入延迟63(2)输入设计的步骤 输入信息来源的设计。结合技术、人员和设备等需要和企业管理需要,确定数据的输入来源,包括人工输入、从其它文件或子系统输入。输入类型的设计。主要有外部输入;内部输入;操作输入;计算机输入;交换式输入。输入设备和介质的设计。常见的输入设备和介质有:键盘、鼠标、触摸屏、识别仪器、磁带机、磁卡读入器等。输入内容及格式的设计。包括数据项的名称、类型、长度、小数位数和输入格式等。输入数据的检验及纠错的设计。明确出错的类型,应用静态校验、重复校验等各种方法进行校验,并在出现错误时及时地纠正过来。643、输出设计(1)输出类型和形式

40、输出类型有外部输出、内部输出、中间输出、交互输出、操作输出。输出形式有表格输出、显示输出、磁介质输出。65(2)输出设计的步骤 输出内容的设计。包括使用目的、输出频率、有效期、输出份数、保密等级,以及信息的名称和形式、输出的项目、数据类型、精度、数据来源等。选择设备和介质。根据对信息的不同需要输出到打印机、储存设备或显示屏幕。确定数据的输出方式。最终的输出方式一般是报表输出和图形输出。前者适用于基层或具体事务的管理部门,后者适用于高层领导或宏观、综合管理部门。66三、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就是要根据数据的不同用途、使用要求、统计渠道、安全保密性等,来决定数据的整体组织形式

41、、表或文件的形式,以及决定数据的结构、类别、载体、组织方式、保密等级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应该充分反映物流发展变化的状况,充分满足组织的各级管理要求。同时还应该使得后继系统开发工作方便、快捷,系统开销(如占用空间、网络传输频度、磁盘或光盘读写次数等)小,易于管理和维护等特点。67(一)数据结构及文件设计 1、数据结构设计 衡量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结构和数据库,使整个系统都可以迅速、方便、准确地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一般DBS提供了两种建立DB的方式。一种是用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简称DDL)来建立

42、数据库结构。另一种是通过交互式的命令方式来建立DB结构,后者是比较流行的方式。目前DB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一个数据库在技术上是越来越简单,相对而言,分析和建立数据的整体结构工作却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数据指标体系是建立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的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指标体系中数据的结构在建库前还必须进行规范化的重新组织。数据组织的规范化形式是建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范式。68 在数据的规范化表达中,一般将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称为一个关系,而在这个关系下的每个数据指标项则被称为数据元素,这种关系落实到具体数据库上就是基本表,而数据元素就是基本表中的一个字段。规范化表达还规定在每一个基本表中必须定义一个数

43、据元素为关键字,它可以唯一地标识出该表中其它相关的数据元素。规范化模式是对数据结构的规范化定义,也称为范式。常用的范式有三种,这些范式是向上兼容的,即满足第三范式的数据结构自动满足第一范式和第二范式。69第一范式是指在同一表中没有重复项出现,如果有则应将重复项去掉,这个去掉重复项的过程就称之为规范化处理。第二范式是指每个表必须有一个(而且仅一个)数据元素为主关键字,其它数据元素与主关键字一一对应。第三范式就是指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够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它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满足了第二范式的数据结构来说,表中有可能存在某些数据元素依赖于其它非

44、关键字数据元素的现象,必须加以消除。70 2、文件设计 文件设计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的数据量、数据的活动性及所能提供的设备条件等,确定文件类别、选择文件媒体、决定文件组织方式、设计记录格式并估计文件容量。文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对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存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需要作为文件组织存储的数据,分析出其中的数据类型;决定需要建立的文件及其用途和内容,确定每个文件的文件名;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选择文件的存储介质和组织形式;根据数据结构设计记录格式;根据记录长度、记录个数和文件总数估算出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容量。71(二)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指对

45、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信息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结合的关键所在。它把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使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所示:1、需求分析阶段2、概念设计阶段3、逻辑设计阶段4、物理设计阶段72 1、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充分调查研究,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了解系统运行环境,制定需要实现的系统功能,收集基础数据,

46、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数据。它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2、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期间得到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数据规范化的理论,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它是一个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反映了用户的现实环境,与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73 3、逻辑设计阶段 逻辑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前一阶段建立起来的概念数据模型,以及所选定的某一个DBMS特性,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这个DBMS所能接受的数据模型,一般称之为逻辑数据模型。4、物理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

47、阶段是为已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数据库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有了这样的物理数据模型,开发人员就可以在系统实现阶段,用所选定的DBMS所提供的命令进行上机操作,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多种操作。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如图10-4所示:74四、功能模块及处理过程设计 在确定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编码方式、数据库结构以及I/O形式之后,就进入了程序编制的详细设计阶段,不但要设计出一个个模块和它们之间的联接方式,而且还要具体地设计出每个模块内部的功能和处理过程。功能模块与处理过程设计是系统设计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详细地涉及到具体业务处理过程的一步。它是下一步编程实现

48、系统的基础。75(一)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模块处理体系作为系统实施阶段的依据。设计依据系统分析阶段和系统总体设计阶段的有关结果,制定出详细、具体的系统实施方案。76 1、功能模块设计的内容(1)总控系统部分总控系统部分的设计与总体设计中的系统总体结构图相对应,主要内容包括系统主控程序的处理方式,确定各子系统的接口、人机接口以及各种校验、保护、后备手段的接口。(2)子系统部分子系统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对子系统的主控程序和交互界面、各功能模块和子模块的处理过程,主要有数据的输入、运算、处理和输出,其中对数据的处理部分应用相应的符号和公式表示。77 2、模块设计的原则(1

49、)所划分的模块其内部的凝聚性要好,即模块具有独立性,模块之间的联系要少。(2)模块之间的联结只能存在于上下级间的调用关系,不能有同级间的横向联系。(3)整个系统呈树状结构,不允许有网状结构或交叉调用关系出现。(4)所有模块(包括后继IPO图)都必须严格地分类编码并建立归档文件。78 3、模块的联结方式 (1)模块联结。按功能和数据流程联结,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2)特征联结。按模块特征相联结。(3)控制联结。按控制关系相联结。(4)公共联结。现在很少采用。(5)内容联结。现在很少采用。79(二)处理过程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的目标是得到一个好结构的程序,遵循“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的原则,使一个复

50、杂的程序分解为若干个结构以及若干子结构和若干层子结构,从而使程序的结构层次分明、清晰易懂。处理过程的设计原则包括自顶向下和逐步求精。1、结构图 结构图(或称层次模块结构图)是描述系统功能层次和功能模块关系的图,其基本做法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子系统下再划分为若干的模块,大模块内再分小模块,而模块是指具备有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其主要关心的是模块的外部属性,即上下级模块、同级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而并不关心模块的内部。结构图图例,如图105所示。802、IPO图 IPO图是输入-处理-输出(InputProcessOutput)图的缩写,它主要是配

51、合层次化模块结构图详细说明每个模块内部功能的一种工具。IPO图的设计可因人因具体情况而异。但无论你怎样设计它都必须包括输入(I)、处理(P)、输出(O),以及与之相应的数据库/文件、在总体结构中的位置等信息。目前用于描述模块内部处理过程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结构化语言方法、决策树方法、判定表方法和算法描述语言方法。几种方法各有其长处和不同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究竟用哪一种方法,需视具体的情况和设计者的习惯而定。813、HIPO图 HIPO图是层次输入处理输出(Hierarchy plus Input-Process-Output)图的缩写,它是一种描述系统结构和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技术)。

52、HIP0图一般由一张总的层次化模块结构图和若干张具体模块内部展开的IPO图组成。层次结构图描述了整个系统的设计结构以及各类模块之间的关系,IPO图描述了某个特定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和输入/输出关系。824、设计处理过程 模块处理流程设计是指用统一的标准符号来描述模块内部具体运行步骤的过程,即不但要设计出一个个模块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而且还要具体地设计出每个模块内部的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模块处理流程是在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基础上,通过HIPO图来实现。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详细分析,将处理模块在系统中的具体运行步骤标识出来,形成模块处理流程图,作为程序设计的基本依据。83 通常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3、来描述模块的处理过程,主要应用以下五种处理结构:(1)顺序处理结构;(2)选择处理结构;(3)先判断后执行的循环结构;(4)先执行后判断的循环结构;(5)多种选择处理结构。经过上述各步的设计结果,即总体结构、代码、数据库、HIPO图、模块处理过程,以及输入/输出等,程序员只需据此进行分工合作,编制系统所需要的程序模块,进入系统实现的实质工作,而无须详细了解系统的分析设计工作。84五、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设计报告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它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下一步实施的依据,物流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最终结果。85一、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是指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

54、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式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系统。它作为系统的物理实现阶段,对于系统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86 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步骤一般是:1、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 根据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要求,经物流信息专家和企业领导评审批准后,请熟悉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工作人员到市场进行调查,拿出设备购置方案,以投标的方式选择硬件供应商,综合考虑设备的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设备资料齐全、手续完整、计算机设备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机房的建设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购置了设备后,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必要时请供应商协助安装调试设备,按照从里到外、从单机到

55、多机、软件和硬件质量,循序渐进地进行。87 2、建立物流数据库系统 按照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要求建立起物流数据库系统,部分工作可以在未到新设备的原系统上就开始进行,减少新设备到来后的闲置时间。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新系统的发展情况,数据库可能需要作一些调整。3、程序设计与调试 编写计算机程序是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来实现系统设计的每个具体细节,编程要做到可靠、规范、可读、可维护。要根据物流信息系统的需要选择某种高级计算机程序语言进行程序编写。88 程序调试是将编制的程序投入实际运行前,用手工或编译程序等方法进行测试,修正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过程。这是保证物流计算机信息系统正确性的必不可少的步骤,其

56、目的是通过查找、分析、纠正错误,保证物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程序调试的方法有黑箱测试、数据测试、穷举测试、操作测试、模型测试等。程序调试的步骤是先分别对各模块进行全面的测试,然后由各程序编写者对各子系统进行联调,最后是对所有模块和子系统进行联调。894、整理物流基础数据和培训操作人员 按照物流信息系统分析规定的内容,整理和组织物流信息系统所需要的物流基础数据,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及时,计量工具、计量方法、数据采集渠道和程序要固定,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按照规定的格式,把新信息系统运行所需的原始数据编辑好后输入到系统中。组织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尽快熟练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培训的内容包

57、括:系统整体结构和概貌、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系统所用软件工具的使用、系统输入输出方式、文档的保存及系统的备份、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注意事项和应急方法等。905、系统切换和试运行 系统切换是指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一般有三种方式:直接转换,适用于新老系统分界线明确的难度不大的小系统,其特点是转换简单、快捷,费用低,但风险较大;并行转换,新老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经考验后新系统才完全代替旧系统。其特点是安全可靠,但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分阶段切换,按照子系统划分的功能,一部分一部分逐步代替老系统,直到全部代替。其特点是转换平稳、可靠,适用于较大的系统,但对系统设计

58、和实施的要求较高。试运行的目的是要在实践中检验系统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主要的工作是:输入各种原始资料和数据,对系统初始化,运行新系统,记录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状况,并和原系统进行比较。对新系统的方便性、效率、安全性、可靠性、误操作保护能力以及各种操作的速度进行考察检测,从而判断新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否可以实施。91二、系统运行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是指对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测和控制,记录其运行状态,对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完善、修改和补充,以使信息系统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产生其应有的效益。(一)系统日常运行的管理 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日常运行的管理工作十分繁重,需要一个完备的管理体制,包括机房管

59、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运行日记制度等,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能反映系统运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评价和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前者通常有处理效率、文件存取率、更新率等,后者有意外情况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处理情况等。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运行管理人员应对硬盘中的数据定期做备份。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是一个琐碎而细致的原始资料积累过程,不能忽视。在实行集中式管理的单位,可设立专门的运行部和维护部,在分散式组织中也应指定专人完成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92(二)系统运行的维护 系统运行的维护是为了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

60、始终处于良好、正确及稳定的工作状态。1、系统维护的对象(1)程序维护 程序维护是指因外部物流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程序的错误和系统业务处理过程的改变等而对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2)数据维护 企业和用户系统的不同需求和高要求,物流业务的改变都会对数据库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需要及时地修改数据文件或新增加数据文件来应对这些变化。93(3)代码的维护 随着物流业务的发展,系统中的代码可能存在不适应物流业务发展需要或不符合行业新标准的情况,这时需要编写新的代码或修改旧的代码。(4)硬件设备维护 硬件设备维护主要是对主机及外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维护应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在其指导下进行,考虑到维护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942、系统维护的类型(1)纠错性维护 纠错性维护是对系统测试时没有发现的存在系统中的错误进行诊断和修正,这些遗留的错误往往比较隐蔽,在系统长期运行后才能发现。(2)适应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是企业为了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对系统进行调整、修改和扩充。适应性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的是使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新要求,保持企业的竞争力。95三、系统评价1、管理上的评价2、技术上的评价3、经济上的评价9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