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7318853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绿色食品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和 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包装、贮藏和运输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玉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 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 粮食作物作物种子第1 部分:禾谷类GBT8321 (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产地环境质量 农药使用准则 肥料使用准则 包装通用准则NYT391 绿色食品NYT393

2、 绿色食品NYT394 绿色食品NYT658 绿色食品NY/T1056 绿色食品 贮减运输准则3 产地环境产地应符合 NYT391 的要求。4 种子及其处理41 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的非转基因、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C的 优良品种。42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 1的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 含水量不高于 16,另外,发芽率 90%以上。4. 3 种子处理4. 3. 1 种子精选 播种前要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种子,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碎粒和杂 质。4. 3. 2 晒种

3、 播前15d,选择晴朗微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面或席上晾晒2d3d, 并经常翻动,白天晾晒、晚上收起。4.3。 3 发芽率测定前1015进行次一2次发试验,测定发芽率4.3. 4药剂处理选择符合 NYT393 要求农药进行药剂处理-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可选用含有死成份的种农剂进行种子色表丝黑穗病较重的地块,可用成悬浮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包衣或 拌种。地下害虫重、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可采用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播种时再用辛硫磷颗粒剂随种肥下地。5. 选地、选茬和整地51 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5.2 选茬 应进行合理轮作,选择前茬为绿色种植的大豆、小麦、马铃薯等或玉

4、米等茬 口.53 整地 实施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以深松为基础,松、 翻、耙、压相结合的少(免)耕土壤耕作制。有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秋整地 可采取耙茬或浅翻、深松整地技术,深松以打破型底层为原则,深松深度一般30cm35cm,耙茬或浅翻、深松、夹肥、按要求 垄距起垄连续作业,起垄后及时镇压。无深松和深翻地块,三年伏翻或秋翻一次, 耕翻深度25cm 28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按种植要求 垄距及时起或夹肥起镇压。春整地地块,可采取灭茬旋耕整地,灭茬在 7cm8cm, 旋耕10cm15cm。灭茬旋耕、夹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达到播种状态。6。施肥施肥应符

5、合NY/T394的要求。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 及气候、栽培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侧深施肥等技 术,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无机氨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有机肥:每 hm2 加施用农家肥 20t30t。化肥:每hm2施五氧化二磷70kg100kg、氧化钾50kg 60kg,结合整 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每hm2施氮100kg120kg,其中30%40%做底肥成种肥, 另 60%70做追肥施入.7. 播种7.1 播期5cm10cm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C8C时,可抢墒播种.第一积温带4月20 日30 日播种;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 4

6、 月 25 日5 月 5 日播种 72 播种方法和质量按种植方式,采用大机械精量点播。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 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地块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镇 压后覆土深度 3cm-4cm.73 种植方式和密度65cm70cm标准垄种植,保苗6. 0万株/ hm27. 5万株/ hm2,130cm140cm 大差通透密植,保苗7. 0万株/ hm2 8. 5万株/ hm2。具体实施因品种特性、 栽培水平、种植区域等因素,密度适当增减。7. 4 播种量按种子百粒重、发芽率、种植密度要求等确定播种量.8 田间管理8. 1 中耕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头遍铲

7、趟后,每隔 10d12d 铲趟一次.做到三 铲三趟。 7 叶9 叶期前,结合追肥,完成铲趟,封垄作业.8 月上、中旬,放秋垄 拿大草1 次2 次。8. 2 追肥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进行,追施总氮肥量的60%70%/ hm2,追肥部位离植株10cm15cm,深度 8cm1 Ocm.83 病虫草害防治831 防治总则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 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优先采用农业 措施,如抗病品种、种子种苗检疫、培育社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 晒垡、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灯光、

8、 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释放害虫天敌,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必要时,合 理使用低风险农药.832 防治用药农药的选择、使用和残留都应符合NY/T393的要求。农药使用和施药作业应符合 GB4285、 CB/T8321 的要求833 化学除草8331 苗前除草士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宜选用苗前化学除草 .选择药剂有乙草胺、异丙甲草酸、 噻吩磺隆。8332 苗后除草 玉米后35叶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一4叶期施药,选用药剂有噻 吩磺隆,硝磺草酮。8。 3.4 病虫害防治8。 3。 4。 1 玉米螟根据病虫害预预报,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适时采取有数的绿色防控措施, 进行综合治理.当 百株

9、活虫达到40头以上,田间百株卵量超过30块时,应当及时采取以下施分别 对成虫、卵、幼虫进行防治。-诱杀成虫,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期,设置杀虫灯或性诱剂在投射式 杀虫灯上进行成虫诱杀.每日21 时到次日4 时开灯。小雨仍可开灯,中雨以上 关 灯。控制卵量,依据当地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在玉米螟卵期进行三次放蜂, 玉米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d为第一次放蜂日,间后5d后第二次放蜂,间 隔10d后第三次放蜂,每亩地总放蜂量为15000头,每次每亩放5000头,每亩每次 放两个点,每点放 1 块蜂卡。防治动虫。在田间玉米螟卵孵化率达到30%时(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 利用自走式高杆作物要喷杆式喷雾

10、机,喷洒50000IU / g的苏云金杆菌(Bt)可湿 性粉剂,每亩用量 25g 防治物虫,防效在 70%以上,如在玉米抽丝期加装吊杆式 喷头,对雌穗定向喷雾,再次用药,防数可达90%以上。8。 3.4.2 黏虫 玉米百株有幼虫50头,大部分虫龄达到3龄时,要及时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控 进行喷雾施药可用氢氯聚酯、联苯菊酯进行喷雾施药。8。3。 4。 3 玉米蚜虫在玉米蚜虫虫量较大的地块,可选用蚍虫林、啶虫脒、氢氯聚酯、联苯聚酯药 剂,用高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进行田间作业施药防治。8.3.4.3 玉米大病病在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初期利用高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可选用多菌灵、丙环 唑、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

11、防治。9 收获9.1 收获时间 玉米完熟后期收获9。2 收获方法 采取机械收获或人工穗收.不可地面堆放,防止与普通玉米混杂.9.3 晾晒脱粒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 20以下脱粒,高于 20以上冻后脱粒, 脱粒后籽粒要进行清选.10 包装、储藏和运输10。1 包装应符合NY/T658的要求.10。2 储藏储藏设施、周围环境、卫生要求、出入库、堆放等应符合NY/T1056的要求。10.3 运输 运输工具和运输管理等应符合 NY/T1056 的要求。11 质量追溯体系 生产全过程,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地块档案和整 地、播种、铲蹚、灌溉情况、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收获、销售记录等 .记 录包存期限不得少于 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