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浆料(PVA)污水的处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308472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浆料(PVA)污水的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浆料(PVA)污水的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浆料(PVA)污水的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化学浆料(PVA)污水的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浆料(PVA)污水的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浆料(PVA)污水的处理 1污水的水质特点 印染工业污水水质一般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印染工艺的不同而变化幅度较大。由于现代织物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化学浆料(PVA)、化纤织物加工和整理越来越多的采用碱减量法处理技术,因此形成了较难处理的碱减量印染混合污水。此类污水的特点是:碱度大、污染物浓度高、生化降解性差,目前已成为纺织印染行业环保治理的难点和重点1-2。表1是试验期间该区域污水排放泵站连续30d的水质监测结果。 根据该地区排污特点:混合污水中碱减量污水占总水量的1020,冬季约10,夏季约20,但其CODCr量却是混合污水总CODCr量的60。 表1 排水监测结果分析项目pHCODcr

2、/(mg.L-1)BOD5/(mg.L-1)色度/倍TA/(mg.L-1)平均值11.521738874260742波动范围11.15-11.881275-2050673-1045180-350528-8982试验及结果 现场处理试验可分为:预处理、生化处理、后处理和组合流程的连续处理等几个方面。 2.1预处理试验 2.1.1酸化混凝处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采用一般生化处理不能实现达标排放。根据混合污水中TA占总CODCr量60以上,TA在酸性条件下可析出3以及印染污水可采用混凝脱色处理的特点,进行了酸化混凝预处理试验。表2列出了加酸酸化聚合铝混凝沉淀处理的试验结果。 表2 酸化混凝沉淀处理试验

3、结果分析项目污水水质处理后水质pHCODcr/(mg.L-1)色度/倍pHCODcr/(mg.L-1)色度/倍CODcr去除率/%平均值11.4916922403.9366510061波动范围11.15-11.761431-1972220-2503.76-4.17545-75555-662.1.2铁碳曝气处理试验直接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置于由等体积铁屑、焦碳组成的铁碳反应池4中进行曝气处理试验。图1是相同试验条件下该混合污水经铁碳曝气处理和仅经空气吹脱处理的比较结果。图1结果表明:在长达72h的处理过程中,铁碳曝气处理可使混合污水CODCr去除率达到90.5,其中前14hCODCr去除速率较快

4、,而直接空气曝气吹脱处理实际去除率很低。 另外,经过铁碳预曝气处理,污水中T的去除与总CODCr的去除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采用铁碳曝气作为预处理手段,也可有效降低后续生化的处理负荷。 2.2间歇生化处理试验2.2.1混合污水生化降解曲线图2是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少量加酸调p值至10左右与不加酸直接生化处理的比较结果,结果表明:不加酸中和的混合污水在生化反应上有一个滞后期,其后虽然CODCr去除速率与加酸中和污水的差不多,但污水处理最终的残余CODCr浓度却比加酸中和污水的残余CODCr浓度高出约100mg/L,这说明在污水中少量加酸中和有利于生化处理。 图3是高CODCr浓度混合污水与较低COD

5、Cr浓度混合污水的生化处理比较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好氧生化处理时,欲达到相同的处理出水水平,高浓度污水需处理较长时间。 图4是混合污水经酸化化学混凝预处理后污水的生化降解曲线。结果表明:经化学混凝处理的出水继续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图5是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仅进行化学混凝脱色预处理与脱色后再酸化除TA污水的生化处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脱色再除TA污水生化性能较好。 而混合污水采用铁碳曝气预处理6 h后再进行生化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将铁碳曝气作为前处理手段,效果不太理想,其最终处理出水残余CODCr浓度高于220 mg/L。 另外,考虑到混合污水全部进行酸化除TA预处理药剂费用较

6、高以及为充分发挥少量加酸中和的作用,还进行了将中和所需的酸加在13污水中,使其酸化除TA后再与另23污水混合生化处理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总加酸量一样的情况下,取部分污水酸化除T预处理,可以达到有效利用酸,进一步降低生化处理出水CODCr浓度的目的。与仅少量加酸中和污水的处理相比,同样的条件下其总生化处理出水CODCr浓度可再降低约70 mg/L。 2.3混合污水的后处理试验 2.3.1 混合污水生化处理出水的铁碳曝气处理试验 由于混合污水经生化法处理后,CODCr浓度仍有300 mg/L左右,未能达标,因此作为把关措施之一的铁碳曝气处理是否有能力处理达标就显得比较关键,处理结果如图6所示。

7、 2.3.2生化处理出水的混凝沉淀处理试验 混合污水经生化处理,出水用FeSO4、聚合铁及高分子助凝剂絮凝处理时均无明显的效果,而用聚铝或MCFP高分子药剂作絮凝剂时则效果较好。表3是不同生化处理出水采用聚铝混凝处理的结果。 从表3可看出:混凝沉淀后处理可以保证生化出水处理达标,但生化处理出水CODCr浓度增高时,处理达标所需药剂量亦增加。而采用PCFM药剂处理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比采用聚合铝好,且所需药剂量也较少,但由于其价格较高,因此使用受到限制。 2.4连续流程生化处理试验结果 通过对以上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的处理,达标的途径有多条,本文仅简述二个典型流程的处理结

8、果。 流程一 试验流程一见图7。此试验是采用酸化化学混凝处理,使污水CODCr浓度大大降低后,再进行生化处理的流程试验。 试验条件: 前处理加药量:98 H2SO4 0.8 kg/m3,PAC 0.22 kg/m3 中和加碱量:NaOH 0.02 kg/m3试验水温:2030 生化池DO:2 mg/L污泥浓度 MLSS 23 g/L表4是该流程处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的试验结果。 此流程的预处理的药剂费用约0.90元m3污水,但生化处理时间仅需6h,较直接生化处理达到同样的效果至少减少了12 h。缺点是耗酸量较大。 表3 生化出水的混凝沉淀处理结果分析项目生化处理出水聚合铝加量/(mg.L-1)

9、T-1150(0.1%)/(mg.L-1)后处理出水CODcr去除率/%pHCODcr/(mg.L-1)pHCODcr/(mg.L-1)色度/倍19.042924000.048.2616450445007.9314950496007.801375056.528.563214000.048.06203375007.9617850446007.901365060表4 流程一处理试验结果混合污水预处理出水生化处理出水pHCODcr/(mg.L-1)pHCODcr/(mg.L-1)COD去除率/%pHCODcr/(mg.L-1)COD去除率/%11.6018155.9463464.68.0512780

10、.211.53-11.661660-18875.57-6.14565-70857.3-70.107.83-8.57106-14777.5-85.5 流程二 试验流程二见图8。此试验是先进行A/O生化处理,然后进行混凝沉淀后处理的流程试验。 试验条件:预中和:加98 H2SO4 0.3kg/m3,调节污水pH值至10左右后处理:加C 0.22kg/m3试验水温:2030 生化处理:O池DO2mg/LA池:液下低速搅拌 污泥浓度 MLSS:23.0g/L表5是该流程处理混合污水的试验结果。 表5 流程二处理试验结果混合污水预处理出水生化处理出水pHCODcr/(mg.L-1)pHCODcr/(mg

11、.L-1)COD去除率/%pHCODcr/(mg.L-1)COD去除率/%11.6018158.6538577.68.5714960.711.53-11.661660-18878.45-8.82320-42870.0-82.68.35-8.74126-17745.6-67.33讨论与建议 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直接采用生化处理,CODCr最大去除率一般在6580之间;少量加酸中和有利于提高生化去除率和缩短生化处理时间。 酸化混凝处理用于预处理,有利于使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处理达标,并可大大节省后续生化处理时间;少量加酸中和有利于提高生化去除率和缩短生化处理时间。 采用铁碳曝气处理无论是作为预处理还是后处理,对于污水中CODCr的去除都有明显效果,但作为后处理较之前处理更有利于使污水处理达标。 连续流程生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多种生化处理手段处理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虽各有特点,但处理效果基本一致,因此,以较少的代价和投入使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处理达标,还须在清洁生产、预处理和后处理上采取措施。 碱减量污水的进入是印染碱减量混合污水CODCr浓度较高的直接原因,建议将该污水在源头单独加以处理,通过加酸酸化脱除TA,不但可回收利用TA,还可使污水中CODCr去除70左右,减少源头排出污水的CODCr浓度,从而有利于后续处理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