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任务书

上传人:悦** 文档编号:17302399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7.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任务书(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审定成绩: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单位(二级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姓名:周密学号:2012212660指导教师:李鹏华设计时间: 2014年 10月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制目录一、设计题目1.1 设计题目及要求1.2 设计任务二、设计报告正文2.1 摘要2.2设计步骤1.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白松其、刘有为2构成开环系统,并分析器动态响应。/李盼盼3测出各环节的放大倍数及其时间常数。/吴杰、庄元4对系统进行扰动分析。/邓振扬5比较开环时和闭环时的动态响应。/周密 、朱俊6. 采用某种校正方式实现系

2、统的稳定控制。/王翰磊7对本课程设计提出新设想和新建议。/罗俊豪三、设计总结一、设计题目题目: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仿真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1、通过控制系统闭环仿真熟悉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2、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3、掌握控制系统性能的根轨迹分析或时域特性分析;4、掌握频率法校正或根轨迹法校正;5、能够根据性能指标,设计控制系统,并完成相应实验验证系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6、学会用MATLAB进行基本仿真。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一)设计题目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s(s + 5)(s +10)要求达到性能指标: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15s-i,y 60。v(二)设计要

3、求1.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白松其、刘有为2构成开环系统,并分析器动态响应。/李盼盼3. 测出各环节的放大倍数及其时间常数。/吴杰、庄元4. 对系统进行扰动分析。/邓振扬5. 比较开环时和闭环时的动态响应。/周密、朱俊6. 采用某种校正方式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王翰磊7. 对本课程设计提出新设想和新建议。/罗俊豪三.课程设计任务(1) 复习有关教材、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2) 总体方案的构思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条件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找出关键问题。广开思路,利用已有 的各种理论知识,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作出合理的选择。画出其原理框图。(3) 总体方案的

4、确定可从频域法、跟轨迹法分析系统,并确定采用何种控制策略,调整控制参数。(4) 系统实现用MATLAB进行仿真,实现开环控制,记录实验数据。引入闭环控制,将设计好的控 制策略实现其中,根据实际响应效果调整参数直至最优,并记录数据。四.主要参考文献1、薛定宇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MATLAB 7辅助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4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白继平,徐德辉.基于MATLAB下的PID控制仿真【J】.中国航海,2004 (4) : 77-80.5、徐亚飞,刘官敏,高国章

5、等.温箱温度PID与预测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8(28):554-557.二、设计报告正文 摘要:利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平台,对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 和系统仿真,并结合Bode图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调节系统的控制器参数,从而获得理想的 设计结果通过对其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关键词:绕线机;超前校正;极点配置;MatlabCalibration of Rotor wind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Abs trac t: Use of MATLAB soft ware Sim

6、ulink Simula tion pla tf orm, the rotor wind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d combining th Bode char t analysis, the cont roller parame ters of cont rol sys tem, to obt ain ideal resuIt of the design. Through carries on the simulation study, verify the feasibility

7、of the design.Key words: winding machine; Advanced correction; Pole assignment; MATLAB.转子绕线机,顾名思义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原电动 工具行业常用手动绕线设备效率低、精度差,不能适应电动工具行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的 需要。本设计是通过改进电动机转子线圈的绕制方式完成设计一种转子绕线机,旨在提 高电枢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减轻绕线劳动强度,提高电枢的整体质量,实现绕线槽满率 高,绕线圈数精确,降低废品率,同时兼顾操作者的方便性。它用直流电机来缠绕铜线, 能快速准确地绕线,并使线圈连贯坚固。采

8、用自动绕线机后,操作人员只需从事插入空 的转子,按下启动按钮和取下绕好线的转子等简单操作。设计步骤R(s)K1k 1/s(s+5)(s+10)C(s)(2)动态响应分析:传递函数化简成标准形式为:G(s)K /50s(0.2s + l)(O.ls + 1);由计算得:k=750;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15s (0.2 s + 1)(0.1s + 1)开环系统的响应曲线为程序clear,clc num = 15; den = conv(0.2,1,0,0.1,1); sys = tf( num,den) figure(1);s tep(sys) figure(2);impulse(sys)Lj3、

9、各环节的放大级数及其时间常数吴杰、庄元Kv=limG(s)s二k/5015 (s0)k$750(s)=G(s)/1+G(s)=k/k+s(s+5)(s+10)=k/(s3 +15s2 +50s+k)由劳斯判据得设 s3+15s2+50s+k=0s3150s215 ss (750-k)/15(750k)/150kV750所以k=750G(s)二Kl/s+K2/(s+5)+K3/(s+10) = Kl(s+5)(s+10)+K2s(s+10)+K3s(s+5)/s(s+5)(s+10 )K1(s2+15s+50)+K2s2+10K2s+K3s2 +5K3s=750Kl+K2+K3=0K2+K3=-

10、15Kl=15K2=-30K3=15A(w)=l所以解得w=0.707rad/st=l/w=1.414所以时间常数t=1.4144、系统扰动分析:/邓振杨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5)(s+10) 用极限可算出K值最小为750 因此 G(S)=750/s(s+5)(s+10) 穿越频率w : 7.07rad/sgw 约为 7.07rad/s;c相角裕度为2.34e-o.5deg; 则幅值裕度约为0deg 程序 num二750den二1,15,50,0sys 二tf( num,den)mag,phase,w二bode(num,den)gm,pm,wcg,wcp二margin(mag,

11、phase,w) margin(sys)使用mat lab仿真如下:Bode DiagramGm = 0 dB (at. 7.07 rad/s), Prh - 2.34e-05 -deg (at 7.07 rad/s).i i i i ii i i i i i ii ni i i i i i i ii i i i002 tn-FEnEN眉101O1102103Frequency (rad/s)(EiOJs-QSElId5、比较开环时和闭环时的动态响应。/周密、朱俊K /50s(0.2 s + l)(0.1s + 1)开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由题意和以上步骤可得:开环系统函数为G (s)=程序n

12、um=15;den二0.02,0.3,1;sys tf( num,den)t=0:0.01:3;step(num,den, t)%单位阶跃响应grid 运行后开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Step Response00511.52253Time (sec)由图可知,该系统不稳定,所以不存在峰值时间、超调量等。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闭环传递函数:G(S)15S (0.2S + l)(0.1S +1) +15MATLAB仿真图:结果:程序为:num=15;den二0.02,0.3,1,15; sys tf( num,den) t=0:0.01:3;st ep(num,den ,t)Grid运行后所得闭环

13、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Step Response06 ji齐iyi厂弋7-0.4-l-:n-l-VnVZ 0.2?+打iiiii00.511.5225Time (sec)峰值为:C (tp) =1.9峰值时间tp=0.501s;周期 T=0.89s由图可知该系统不稳定需要校正6、采用某种校正方式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王翰磊w = 7(7+5)(7+10)(静态误差系数疋卫皿TK = lim jsG(x) = K/50 15 L V JFHbO所以最小K值K=750;故:下求穿越频率右0胃($十5)(品410)7502 V1004-e?穿越处A(3)=1解得 Wc=0.707rad/s穿越频率处相角

14、(3 ) =-180e相对裕角 =Odeg下求幅值裕度相角穿越频率 (3 ) =-180g由三角函数可得3 =7.07g750叫J警+叫 JlOO十血,故米用串联滞后校正设滞后超前校正网络传递函数 Gc (s) = (1+Tls)(l+T2s) /(1+Tls/ b )(1+T2bs) 确定校正后截止频率,既3 =7.07;确定校正参数B:按设计要求幅值裕度八叭则取0-7Oa o则jS=(l+止fl-sin (p32.16确疋滞后校正部分的参数T2:取1/T2=tUc725,K T2=3込3确定超前校正T1=2.88所以滞后一超前校正传递函数为:(1+工勢时(1+2 一裁町(1-0.141.0

15、(1 + 113.525)7、建议和意见/罗俊豪课程的实效性不够。首先其次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矫正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丰富的应 用。如:PLC数控、F940 GOT数控、全自动双飞叉嵌、FDY型有限分析及其优化,我 们在建模、矫正可以更多地联系这些领域的成就。将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让我们在学习 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实效性应用。课程的延伸性不够,科学不仅仅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 实证知识体系;它也是一种包含科学方法和科学战略的过程。而我们在学习有关转子绕 线机控制系统的矫正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联系以往学科知识。对知识的运用过于局限。 3串联校正装置通常由一些无源或

16、有源网络(无源串联校正,往往需要附加放大器用来提 高增益以补偿串联校正过程中引起的幅值衰减; 有源串联校正,由于在其元件中含有放大器,因此上述补偿问题可在有源校正电路中自 行解决,而不必增加额外的附加放大器。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实现,但它无法 减弱系统固有部分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不良影响。反馈校正通常是在系统中加入速度 或加速度反馈。反馈校正除改善系统特性外,还能削弱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减弱或 消除系统固有部分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抑制噪声的干扰,而串联的超前。滞后校正:(1)滞后校正主要用来校正系统的低频段,用来增大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增益, 以便提高系统的稳态控制精度。而超前校正主

17、要在于改变未校正系统中频段的形状,以 便 提 咼 系 统 的 动 态 特 性。(2)滞后与超前组合校正。滞后校正部分和超前校正部分既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又用对方 的长处弥补了自己的短处。如超前校正部分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恰好可弥补滞后校 正部分使系统反应速度降低的不利影响。综上,课程题目基本设计完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自动控制学习的热情,让我们 复习了自控矫正等相关内容,自主学习了 MATLAB的基本操作,提高了我们将知识转 化为实践能力。但因为我们知识的局限性,题目不够具有时效性和延伸性。三、设计总结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 力的重要环

18、节,是对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暖通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 日异,暖通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当今较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在我们学习暖通书面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实际中的知识的应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次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中规定的内容,收 获颇多,感触很深。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了什么是系统原理,系统设计工作的基本过程 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系统设计总流程框图,了解了系统设计的生成过程、构 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机械的,表 面的。通过把该课程设计的内容,把原来以为很深奥的书本知识变的更为简单,对系统

19、 原理有更深的理解。这次课程设计,也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 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 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 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有时候被一些小的,细的问题挡住前进的步伐,让我总是为了解决一个小问题而花 费很长的时间。最后还要查阅其他的书籍才能找出解决的办法。并且我在做设计的过程 中发现有很多东西,也知道拉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 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本次课程设计结合了我们以

20、前学过的专业知识和自控知识, 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对其他课程的了解。也运用到了我们专业有关的软件,使我们在 操作专业软件上更加顺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制图软件同样是必 不可少的,本次课程设计中要求用Matlab制图。用Matlab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 度快,我们团队的设计,都是在Matlab上设计出来的。能够轻松的操作专业软件是我们 以后找工作的一大优势。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时间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我们课程设计 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组间成员亲密无间的合作对这次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有团队精神,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便能达到我 们的目标,很感谢我们组员之间默契的配合,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得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