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

上传人:悦** 文档编号:17300678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6.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很多时候,教材对知识的编排与学生的现实并不一致,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忽视 更不能回避这种“不一致”,而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读懂教材的同时更要读懂学生, 既要读懂学生现时的年龄特征,又要读懂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根据本地、本班学生实 际,看懂所教学生已有些什么、想要些什么,以此决定教学内容的详略和取舍,找到教 材的知识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之间的结合点和平衡点,使教学功能达到最大和教学效 果达到最佳。一、教材之“简洁”与学生之“茫然” 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线段的认识一课是这样安排的:*4 .% 产dtftu tH西丰壬田特一徨咗总柠盘 一貳氐耳虫问丈活A.黑幷谏卑叭早忌过

2、卑可邯疳戏祝教材呈现的情境是一根线放在桌上,自然的弯曲,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 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可见 “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有限长”是线段的特征之二。对于线段“是直的”这一特 征,学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感受“线段是有限长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如 何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线段的有限长”,为进入四年级学习射线、直线的无限长埋下 伏笔?如果像教材那样出示表示线段的图形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图形中的左右两条 短线表示线段的两端,叫做端点”,在后续学生自己画线段的环节,有很多学生漏画端 点。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个环节仅仅是将端点视为形

3、式的存在,而对其本质内涵即体现 了线段的有限长并没有体会。如何让学生借助端点体会线段的有限长?经过讨论与研 究,我们创设了七星瓢虫比赛拉毛线的情境:3 只七星瓢虫从相同位置的一头开始,分 别拉出一条直直的线,到另一头结束。(如图)G-* 这里,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中感悟了“有限长”和“直直的”两个特征。这样的 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告诉的方式,也沁入了更丰富的认知含量:端点在实际情境中 的作用。“画线段”的环节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的特征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进 一步感受线段的有限长,我们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也费了一番心思。主要的过程是让学 生在白纸上画线段,然后交流各自的画法。有的学生是先

4、画直直的一条线,然后画上左 右两个端点;有的学生是先画左边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画一条直直的线,再在线 的右边画上一个端点;还有的学生是先画两个端点,再用直尺把两个端点连起来,成一 条线段。在不同画法的交流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利用端点 加以表示。随后的练习中,学生画线段就很少出现漏画端点的现象。将端点“数学化”既是对线段特征的深度把握,又尊重了学生认知的特点。教材是 教学的凭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我们还要解读学生。二、教材之“体系”与学生之“现实”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律中学生最难理解,运用时最易出错,也最容易遗忘的一条规律。 以下是苏教版教材四年

5、级(下册)乘法分配律例题的编排:沖*西遠的咚貞Ji什鑒祗总T* 3J出几报世评的菲此,井Jt炼的虞理鼻小抚t尢觇 如星冈哗比“,A r息示三tit, lAMLT+UlJt教材主要是分四步来编排的:第一步,从现实情境中引出数学现象;第二步,通过 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含义;第三步验证这 种联系具有普遍性;第四步,用字母来表示规律,揭示规律名称。苏教版教材对于运算 律的教学内容都是按这样的“体系”来编排的。从这样的编排体系来看,教材都是通过 具体的问题情境来探究运算律的,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观察、体验、感悟、 运用运算定律。但是,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教过的

6、老师都很清楚,学生不太容易掌 握,对于分配律的模型不敏感,尤其是面对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如:25X99、31X27+31X 72+31等这些题型时学生会显得束手无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认真阅读 教材副主审沈重予老师对于这一教学内容的教材分析,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乘法分配律 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含义上。仔细推敲沈老的这句话,回顾以往的教 学设计,也许我们充分利用了具体情境,注重了乘法分配律外型结构特点的教学,缺少 了对乘法分配律内涵本质的把握,我们重视了“是什么”,而缺少了“为什么”的追问。 所以,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不敏感,稍做“化妆”就不认识也在情理之中了。如何让学 生很好地

7、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应凸显什么?我们针对学生的错误作业展开了分 析与讨论,改进的教学思路在大家的交流中浮出水面: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情境,又 要引导学生理解等号两边算式的意义(即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内涵:形式变了,但意义没 变),从而使学生从“变与不变”中发现并理解规律。这样的教学思路通过教学实践证 明是可行的。教学中,通过对例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列式计算得出65X5+45X5= (65+ 45)X5,并通过写算式、算结果、比得数找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后,教师不急于引导学 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并概括乘法分配律,而是进一步提问:如果不计算,你能用乘法 的意义说说等号的左边和右边为什么相等吗?这一问题的

8、用意是引导学生提取已有的 知识经验,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等号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24X9+12X9=(24+12)X9,等号的左边24个9加12个9合起来是36个9,等号的右边也是36个 9,等号两边算式的形式变了,但是意义不变,所以结果是相等的。在对一组等式的观 察、思考、交流中,学生不仅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的“外貌”,而且真正把握了乘法分配 律的“内质”。从对学生的后测来看,因为注重了对乘法分配律本质内涵的挖掘,学生 对乘法分配律理解得更深刻了。经历了对“乘法分配律”这一案例的研讨过程,我的体会是:只有对学生在学习中 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

9、”“是什 么”“怎么办”,我们才能依托教材设计出贴近学生的教学。三、教材之“空间”与学生之“障碍”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安排了如下的例题:Ut川*护?刑电1応拭|扎 blTuu-亍心K 4 Mlfl 曲的g 样厂k打的*卑4二芳J.f心丰小丹-张切咽人主州鴨?这一问题是两种未知量成倍数关系,将一种量替换成另一种量来解决问题,在替换 的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随后的 “练一练”出示的却是两种未知量成相差关系,在替 换过程中总量会发生变化的问题情境:fl 2 f斗梯小畫工址丄匕,雄肛盍m牛 *卒見中比卜實石* 3卜4卜k阳中心伊卩扛乍4 ?知at )丰“札山 暫,- Tri

10、區* 戸+ 07当我们按照教材的安排来执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例1 是能够理解的,而让学生 独立思考“练一练”时,班级学生的正确率仅达25%。从教材设计来看,这样安排给学 生提供了运用策略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问题本身的挑战性造成了学生的思维障碍。可见,在例 1 和例 2 之间需要搭建一座桥梁, 帮助学生“从此岸走向彼岸”。于是,我们在再次教学时增加了过渡性的问题:小明把 720 毫升果汁倒入6 个大杯和1 个小杯。已知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 毫升,求大杯和 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通过画图、替换等策略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重点引导 学生比较这两道题目的异同,体会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如何进行替换的思考方 法,解除了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问题中的思维障碍,也使学生灵活地掌握了“替换”策略 的解题思路。教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素材和各种可能,而无法完全顾及真实状态中学生的水平与 能力。教师在读懂教材的同时,还要努力读懂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 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