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7300676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2020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目录模块教育基础2一、 教育学基础知识2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6三、教育研究方法8模块二学生指导9、心理学基础知识9二、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13三、 学习14四、 品德与德育16模块三学校与班级管理20一、 班级与班级管理20二、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21模块四教学实施22、教学原则与方法22二、教学组织形式24三、 课堂教学的实施25四、 学习动机25模块五教学评价 27模块六教学设计 27模块一教育基础一、教育学基础知识考点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

2、概念1.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 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称作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和家庭教育。2. 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 学校教育。二 教育的构成要素L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 动中起主导作用。2.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 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 :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 中介的总和。三 教育的属性1. 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3、性:四 教育的功能L按作用的对象分类: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和社会功能派生功 能 :2. 按作用的方向分类: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 按作用的呈现形式分类: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五 教育的起源学说L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由神创造。2.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等,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 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3. 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 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等,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 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六 教育的历史发展1.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与生产劳动相融合、内容简单。2. 古代社会的教育1 奴隶社会夏

4、商: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礼乐为核心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军事体育教育;古希腊雅典;全面和谐教育。(2)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中世纪欧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 )古代教育的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古代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道统性、

5、专制性、刻板 性和象征性。3. 当代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考点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 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1)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孑L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庶与“富;继承西周六艺教育 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2)墨家墨翟为墨家的代表人物,他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同 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3 )道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

6、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顺其自然便 是最好的教育。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4)【学记】传说是乐正克所作,中国古代、世界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其具体 主张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二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1.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912年2月,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 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 “五育并举的思想,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

7、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 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2.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主义者,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 驱。他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著名职业教育理论。3.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晏阳初是享誉国内夕卜的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 家。在乡村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 “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 公民教育 、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他还主张知识分子要到乡村去, 为农民办教育,要“化农民必须先“农民化。4.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卓越的民主主义战 士。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即教育,

8、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 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他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 界中去。他还提出“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三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L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 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 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不到真知;第二步是定义,在问答过程中 归纳;第三步是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柏拉图的【理想国】。人类要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 就是通过教育。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3. 亚里土多德是古

9、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 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 循自然的原则。4. 昆体良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 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 是古代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也 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四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 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教学思想:“泛智教育 一巴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2卢梭卢梭认为

10、,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 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 教育。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3洛克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 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 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倡导“绅士教育。4. 赫尔巴特德国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 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主要的教育观点是:(1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

11、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 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3)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 统和方法四个阶段(4) 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 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5. 杜威(1) 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广、“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 或改造(3) 学校即社会;(4) 从做中学;(五)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 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和【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 马卡连柯教育思

12、想体系的重要内容。1930年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六)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 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著有【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 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力。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等著作,他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 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考点三、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制约与促进。(一)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

13、度的相互关系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4)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二)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L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 文化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3)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4)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4、(1)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3)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4)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考点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 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 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 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 学习、健康快

15、乐成长。三 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 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 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 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夕卜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 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 习的典范。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点一、课程类型1. 根据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2. 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课程可以分为融合课程、 广域课程、核心课程3. 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

16、 本课程4.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 隐性课程5. 以课程管理制度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考点二、课程内容概念 含义 内容 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问题 ;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 文件。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 、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课程标准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考点六、新课程改革一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17、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 一位学生的发展。二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三)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三个基本特征。(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L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2 )学生是独特的人(3 )学生是

18、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教师观(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促进者(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 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 者和开发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 开放教师3.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1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19、感态度价值观)2. 表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教育研究方法考点一、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 教育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 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二 教育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通过对小学教育的有关事实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 析,从而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 访谈法、查阅法和填表法等几种教育调查的方法。三 教育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 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四 教育叙事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 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