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坪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7300378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桃树坪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桃树坪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桃树坪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桃树坪隧道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树坪隧道风险评估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桃树坪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 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2) 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3) 施工图提供和施工调查积累的隧道基础资料。(4) 隧道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结果。二、隧道概况桃树坪隧道为双线隧道,全长3225米,起点DK3+430,止 点DK6+655。进口位于兰州东站出站端,出口位于榆中县方家 泉村。地势上隧道进口低,出口高,地形起伏大,最小埋深处 仅 6 米,地表沟谷发育,下切较深。由于紧邻兰州市,桃树坪 隧道下穿多个垃圾回填的浅埋沟谷、馋柳高速、 312 国道、厂 矿企业、密集的居民区。为加快施工进度,开工后增设了5个 斜井,总长度1886米。

2、1、隧道区主要地层地质情况:桃树坪隧道地质情况桃树坪隧道穿行于黄河高阶地下部,主要涉及的地层为: 第四系砂质黄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卵石土,粗圆砾及细圆 砾土。全隧道设计围岩为V级。开挖揭示进出口及各斜井地层 主要为粗细圆砾土、卵石土及遇水未成岩粉细砂,围岩级别变 更为VI级。无水时该地层开挖后较密实,稳定性较好,但遇水 后具塑性流变状态,基底承载力极剧降低。卵石土层填充差, 无胶结,出露后极易引起滑塌。施工中,这两种地层对施工影 响最大。目前7个施工口掌子面6个为遇水粉细砂层。开挖后 涌砂、突水、溜塌现象频繁,导致初期支护无法及时施做,已施做初期支护出现开裂、变形、坍塌。(1) 卵石土设计地

3、质资料描述为:分布于进口端,厚度0.5m4.5m, 青灰色,颗粒成分主要是以砂岩、石英岩为主,浑圆状,粒径 大于 200mm 约占 5%, 200 60mm 的约占 55%,其余为圆砾杂砂 土充填。实际揭示情况与设计基本相符,此结构层特点:基本无自稳 能力,因粒径较大,填充物少无胶结,开挖后便松散滑塌。桃树 坪进口塌方后,掌子面为原拱顶以上 3米处的卵石土层。(2) 未成岩粉细砂 原设计地质资料描述为:浅红色为主,矿物成分为石英, 长石等为主,砂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 局部夹有泥岩。实际揭示情况与原设计不符,为未成岩粉细砂, 砂层较洁净,含泥量 5-10%,成岩作用差,无胶结

4、,稍有扰动 即成松散粉状结构,在富水时基本无自稳能力,呈流塑状,极 易发生溜塌。3、水文地质设计地质资料描述为:隧道通过地区属黄土梁、峁区,地表 覆盖有厚度较大的砂质黄土,下伏为厚约为12m第四系粗、细圆 砾土。该地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隧道洞身部 分基岩裂隙水受补给源限制,其富水性较差。隧道洞身通过地段 较为破碎,地下水不丰富。 桃树坪隧道七个施工口,除进口以外,桃树坪隧道出口于 2009 年1 0月1日开挖仰拱时遇水至2 0 1 0年5月7日桃树坪2号斜井 遇水,共 6个施工面全部位于含水砂层中。目前排水量较大的是 桃树坪 1#、 3#、 4#斜井和桃树坪出口,日排水量约为

5、250-500方。三、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办法1、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2)风险评估组织机构和人员:项目经理部部成立了安全风险评估小组:组长:黄庆华副组长:杨安怀、牛保金、李世才、王云鹏组 员 : 罗利斌、张 征、王 志、赵鹏程、王 飞(3)风险评估对象、目标:评估对象为桃树坪隧道隧道,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 果,依据施工地质、资源配置及施工方案进行再评估,提出 相应的隧道施工安全措施,着重于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 实。通过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 切实有效地控制各类风险,将各种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 平。(4)风险评估策略和计划:风险评估策略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揭示的

6、地质情况对安全风险 进行动态评估,对中度等级的风险给予监测。若采用原设计 方案不能有效减低风险等级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及时上报 业主,经业主决策后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施工流程核对表法对其它风险进行识别,结合风 险评估结果,按不同的评估目标确定应对措施。 施工中对风险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反馈,随时与业主、 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沟通。本着风险评估内容和成果基本满足指导施工中进行风 险控制的要求制订如下风险评估计划: 评估小组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桃树坪隧道的地质条件和不同施工阶段拟定风险清单表,指定专人 及时跟踪地质变化情况并结合日常安全检查结果,对风险清 单表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调整后

7、的风险清单表应及时 发放到评估小组的各成员。 评估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或再评 估。对新增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在组长的组织下,评估小组各成员根据以往的施工安 全经验和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讨论,尽量进行较为全面的安 全风险评估,实现顺利施工和保障人身安全的生产目标。 结合日常安全检查和月度安全检查,将安全风险评估 结果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和作业班组。(5)风险识别和评价办法风险识别主要依据隧道施工设计图中“桃树坪隧道风险 评估及对策表”和铁道部颁发的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 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 号)文件等风险因素核对表。风险评价方法主要依据铁道部颁发的

8、铁路隧道风险 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 号)中的“4.2铁路 隧道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相关内容。4、风险评估内容桃树坪隧道风险清单序号风险事件风险产生的原因险源类别后果备注1变形塌方埋深、围岩整体性、 地质构造、地下水、 初支时效和施工质量地质、地形、施 工因素可能引发特大 安全事故2洞顶房屋开 裂、倒塌洞内较大塌方导致洞 顶下沉施工、地质因素可能引起特大 安全事故3水源污染长时间排放洞内污水施工、地形因素可能引发社会 问题和重大经 济损失4尘、毒、噪 声污染作业不戴防护用具施一因素可能损害人员 身体健康5CO中毒洞内采用煤炉保温、 取暖人为因素可能损害人员 身体健康6触电洞内

9、电路安装、维护 或使用不规范或违章施一因素可能引发重大 安全事故7洞口滑塌清危排险不彻底或洞 口边坡加固措施不牢 固施一因素可能引发重大 安全事故8作业人员 伤害施工前未检杳设备、 违规操作施一因素可能引发一般 安全事故桃树坪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表序 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埋深、围岩整体性、 地质构造、地下水、 初支时效和施工质 量变形塌方43咼度2洞内较大塌方导致 洞顶下沉洞顶房屋开 裂、倒塌42咼度3长时间排放洞内污 水水源污染42咼度4作业不戴防护用具尘、毒、噪 声污染53咼度5洞内采用煤炉保 温、取暖CO中毒22咼度6洞内电路安装、维 护或使用不规范或 违章触电42中

10、度7清危排险不彻底或 洞口边坡加固措施 不牢固洞口滑塌23咼度8施工前未检杳设 备、违规操作作业人员 伤害42咼度5、风险对策措施及建议按照评估结果,本隧道大多数风险事件为高度风险,属于不可 接受范围,需采取针对性的 措施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或可忽略范围 相关对策见下表,并在施工过程中细化处理措施并认真落实,以期最 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至可接受范畴。桃树坪隧道风险对策表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等级对策措施1进出口及斜 井浅埋偏压,围岩地质极 差变形塌方咼度洞口段大管棚超前支护,监控 量测,仰拱紧跟,及时衬砌。 安全员旁站检查指导,技术主 管对初支施工的技术、质量要 求进行详细父底,并在地质构 造和围

11、岩状况变换后适时调整 支护措施2洞内较大塌 方导致洞顶 下沉洞顶房屋开 裂、倒塌咼度洞内大管棚、小导管、旋喷桩 超前支护,监控量测,仰拱紧 跟,及时衬砌。采用适合本地 质的施工功法施工,安全员旁 站检查指导,技术主管对初支 施工的技术、质量要求进行详 细交底,并严格按照设计的支 护参数施工,避免洞内出现大 规模塌方。3隧道出口洞 内排水对当 地水源污染水源污染咼度合理设计和修建污水沉淀池、 设施配套、有专人管理,及时 清淤4作业不戴防 护用具尘、毒、噪 声污染咼度加强教育和 平时检杳、直至作 业人员能够按规定使用防护用 品5洞内电路安 装、维护或使用不规范或 违章触电咼度对专职电工加强岗位培训

12、和考 核,使其胜任本职工作,加强 教育和平时检查规范线路安 装,对用电设备进行规范维修, 设三级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 流和动作时间符合安全技术要 求,对洞内安全用电作业进行 交底和监督6清危排险不 彻底或洞口 边坡加固措 施不牢固洞顶滑塌咼度安全员旁站检查指导,技术主 管对边坡加固施工的技术、质 量要求进行详细交底。安全员 定期巡查。7施工前未检 查设备、违规 操作作业人员 伤害咼度施工前安全人员、工班长及操 作人员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定 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8洞内采用煤 炉保温、取暖人员CO中 毒咼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米 取其他保温措施确保施工温度 达标。6

13、、残余风险评估在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措施后,隧道的施工风险会相应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故在结合初始风险结果和制定对策措施的基础上,对隧道的残余风险进行再评估。评估结果见下表:桃树坪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埋深、围岩整体性、 地质构造、地下水、 初支时效和施工质 量变形塌方23咼度2洞内较大塌方导致 洞顶下沉洞顶房屋开 裂、倒塌13咼度3长时间排放洞内污 水水源污染31中度4作业不戴防护用具尘、毒、噪 声污染33中度5洞内采用煤炉保 温、取暖CO中毒12中度6洞内电路安装、维 护或使用不规范或 违章触电32中度7清危排险不彻底或 洞口边坡加固措施 不牢固洞口滑塌12中度8施工前未检杳设 备、违规操作作业人员 伤害22中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