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栽培种植指南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7300253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油茶栽培种植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油茶栽培种植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油茶栽培种植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油茶栽培种植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栽培种植指南(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油茶栽培种植指南鹤峰县下坪乡人民政府鹤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0 0年-一月油茶栽培技术(一)油茶是山茶树属中的常绿小乔木,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我州栽培、利用油茶历史悠久, 全州各县均有栽培,其中广南、富宁县为主产区。一、油茶良种选择全国的油茶品种在我州基本都有分布,其中栽培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有红皮球形、红皮桃形、红皮 桔形、绿皮球形、黄皮球形、紫皮倒卵、橄榄形和纺锤形8 个品种。经过长期的人工和自然选择,在我 州境内栽培以“红皮球形”品种表现最好,从丰产性、单果重、出籽率、出油率等指标来看,已经完全 适应我州的环境条件,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二、油茶苗木培育技术油茶的营造过去基本

2、上是采用直播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成活率与保存率较低,管理困难,出苗 不整齐,密度控制难且浪费种子。因此,要实现油茶早实、丰产、高产和稳定,就必须提高科技含量和 生产水平,选择优良单株和品种,利用良种壮苗进行植苗造林。苗木培育技术要点是:1、裸根苗培育【采种】采收充分成熟的种子,采种时间一般为11 月初,部分熟果在树上开裂时即可采种。【苗圃地选择与整地】苗圃地除应选择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交通和水源方便的平地和缓坡 地外,通常还要考虑到霜、雪情况,要选择在霜、雪危害较轻的热区,如高温高湿地区效果好。【播种】为提高出苗率,把取出的种子浸泡在浓度为50PPM的赤霉素(920)水溶液中1小时进行

3、 催芽。油茶种子一般采用条播(沟播),深度为68厘米,浇水勤则可播浅一些,反之要播深一些。粒 与粒之间的距离为2.53厘米,行距1820厘米,播种后在厢上盖上12厘米的稻草。【苗期管理】及时除草,要“锄早、锄小、锄了”。适时松土、施肥,促进苗木生长。当苗木出齐 并长到35个叶片,下雨后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用量不超过15公斤,以后每7075天 施一次,全年34次,每次每亩氮肥施用量不超过25公斤、磷钾肥40公斤。有条件的要喷施叶面肥, 可用3%。的尿素+2%。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也可以用浓度为50PPM的赤霉素、云大120和PBO (喷 施宝)喷施。叶面肥喷施最好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

4、行,如施肥后3小时以内下雨要重喷。注意防治苗 木病害,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高温多雨季节用1%。托布津防治叶炭疽病。2、营养袋苗培育【营养袋选择】选厚度为0.020.09毫米、有底的聚乙烯塑料袋,直径为810厘米、高15厘米, 袋下部有610个直径为0.5厘米的圆孔排水通气。【作床】作低床。床宽1.21.5米,长度依圃地而定。【基质配制】采用过筛的黄土50%,过筛的火土35%,磷肥5%,农家肥10%配制,充分拌匀腐熟 15天后装入袋内。装入后要压实、压平。黄土要采用生土,不能用熟土,以免产生病虫害。【催芽与播种】用沙子和种子层积催芽,当种子胚根长出后,将种子取出播入袋内,并盖土1

5、 厘米。 【遮荫】油茶幼苗较喜阴,为促进生长,最好搭建荫棚。【苗期管理及出圃造林】苗长到23片叶后,每20天施一次复合肥,及时除草保持床面干净, 34 个月即可出圃上山造林。起苗要在阴雨天进行,用木箱或蔑筐装运。3、扦插苗培育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结果多的优良单株树冠中上部外围,剪取当年生已木质化的粗壮通直、 腋芽健全、叶片完整的春梢、夏梢、秋梢做插穗。【穗条采集】采集穗条必须用锋利的枝剪剪取,剪截的部位在枝条基部的弱芽(一般是第一或第二 片叶以上)上方 1 厘米左右,使剪下的枝条能充分利用健壮的腋芽作繁殖。【插穗处理】将采集回来的穗条剪成一节、一芽、带12 片半叶,长约33.5 厘米的插穗

6、。即用单 面刀片从芽的上方(上切口)0.20.3厘米处呈45 度角切断,芽的下方(下切口)削成平滑的马耳形切 口,叶片剪掉一半,留一半。为了提高插穗发根率,用lOOppm萘乙酸溶液浸泡插穗下部612小时或 lOOppm吲哚丁酸溶液浸泡48小时,随后进行扦插。【苗床准备】按照培育实生苗(裸根苗)的办法进行苗圃地整理,然后用1/3至1/2的沙与原苗圃 泥土混匀后整成厢,再在厢面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黄泥土。苗木扦插前3天用0.2%多菌灵水溶液或0.2% 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扦插时间】油茶扦插不受季节限制,春扦、夏扦、秋扦均可,我州以23月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方法】可采用直插或斜插,入土

7、深约为插穗的2/3,叶和芽要露出土面,叶面朝上,插后将 土稍压实。扦插株距5 厘米,行距 1O15 厘米,插完要喷一次水。【管理】扦插初期在床面上要搭盖荫棚,忌太阳直射,一般透光度控制在50%左右,扦插一月后, 插穗开始愈合生根,这时要经常喷水,保持湿润,苗期按常规育苗方法进行管理。4、嫁接苗培育【嵌合枝接】削接穗时,先在芽的下方斜削一刀成马耳形,然后在芽的另一面稍带木质部削去表面, 削面要平滑,最后把枝条倒转,在芽的上端削一刀成马耳形,使芽的位置在接穗中间。砧木选平滑一侧, 用刀从上到下稍带木质部削一刀,并将切口韧皮部横切去小部分,再在开口处向上削一短刀,以能嵌入 接穗为宜。嫁接时靠一边对准

8、形成层,用塑料膜带绑扎,露出芽及叶片,最后在接穗上面罩一块薄膜。【皮下枝接】削接穗的方法嵌合枝接法。砧木切口在适当的部位开成“T”形,深至木质部,接口 长度稍长于接穗。嫁接时先将砧木切口的皮层撬开,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的皮层内,并把砧木的皮 层盖在接穗上。绑扎同嵌合枝接法。嫁接好后在离地面20厘米处将砧木剪除,留小部分枝叶即可。【切接】在离地面610厘米光滑处把要嫁接的油茶剪断,选光滑面斜切一刀,使切口成45度的斜 面,然后由上至下纵切一刀,长约1.5厘米。选一个饱满的芽,先削背面,从芽下1.3厘米处斜削一刀, 成45度。然后翻转接穗从芽基部不超过芽的地方向下平削一刀,要削得平滑,长度1.5

9、厘米。最后在 芽面下方斜削一刀,切断接穗。把接穗形成层对准砧木形成层插入砧木。绑扎时先用薄膜罩住接穗和砧 木的断面,只露出接穗的芽及叶片,然后从上到下绑扎。【腹接】接穗先在芽的背面或侧面下方斜削一刀,使下端呈舌形,然后在切口背面的基部斜削一刀, 最后在芽的上方斜削一刀。砧木切口选光滑面从上到下斜切一刀,深至砧木的三分之一,长度与接穗削 面相当。嫁接时撬开砧木切口,把接穗插入切口,最后用塑料薄膜带绑扎。【盾形芽接】芽片先从芽的下端与皮层之间削到芽的上方,在适当处截断,然后修整四周。砧木切 口选光滑面的一侧开成“T”形,深度以切断皮层为好。撬开砧木切口皮层,将芽片插入。绑扎同嵌合 枝接法。【芽苗嫁

10、接】砧木一般采用沙床育苗,选取刚出土不久,没有长生叶片的幼苗。接穗留 12个芽或 半叶和整片叶。采用劈接法嫁接,绑扎材料用宽1.5厘米、长5厘米的薄铝片,绑扎不要太用力,以免 压伤砧木。嫁接好后插入湿沙袋,以1520株一袋,在上面罩空塑料袋,然后放在荫棚里。接口成活后, 移栽到营养袋继续护养或者直接移栽到苗圃地,用塑料薄膜盖上。【管理】嫁接后一个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高温干旱,易于造成苗木灼伤,应增加覆 盖减少透光度。如果长期阴雨,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根腐病,此时应加大透光度,可将薄膜两头揭开, 以利通风透气,同时要清沟排水。【病害防治】嫁接苗第一年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即菌核性根腐病。

11、防治办法是拨除病株,消除带菌土,再用 19%硫酸铜液灌苗木根部,消毒保苗。三、造林技术及管理1、造林地选择根据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油茶造林地进行选择,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 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可选为油茶造林地。【造林方式】造林方式可分为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两种。直播造林简单易行,投入较低,但成活率 与保存率较低、管理困难、出苗不齐、密度控制难和较费种子。植苗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高、管理及密 度控制容易。【种植密度】根据地块、坡度、光照强度和管理水平确定种植密度。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株行 距3X3米,每亩74株;坡脚和缓坡地株行距3X2.5米,每亩89株;坡度20度以上的株行

12、距2.5X2.5 米,每亩 108 株。2、造林方法【整地】把山上的杂草和灌木全部清除,塘的规格为40X40X30厘米,土层薄的地方可以打大一 些。有条件的,每塘可放12公斤钙镁磷或510公斤农家肥与泥土混合填入塘中作底肥,无条件的应 尽量从塘周围收集表肥土填入塘中,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厘米。【直播造林】 11 月初,选择充分成熟、饱满的油茶种子,可随采随播,也可以贮藏后进行播种, 时间为11月初至次年2月。播种时先用多菌灵对种子进行消毒,再用500PPM的赤霉素处理1小时催 芽,后在塘中央挖810厘米的种植穴,每穴播种510粒,覆上土并盖23厘米厚的杂草。我州11月 到次年 5 月是干季,雨

13、水极少,只有通过多播种子才能保证种子出苗率。【植苗造林】时间为雨水较集中的68月份,造林成活率高,选择阴天或雨天造林。裸根苗取后蘸 上放有生根剂(普通型)的泥浆。根据苗木根系的深浅挖种植穴,先把苗木根系放入,回土至三分之一, 提一下苗让根系舒展后踩紧,然后边覆土边踩紧;栽后用杂草对全塘覆盖。四、抚育管理【追肥管理】幼树阶段(15年):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株每年需尿素2两左右,分45次施入, 次多量少。从苗的四个方向挖穴进行穴施,距离苗10厘米左右。上坡林阶段(69年):油茶进入丰产期。主要采用氮、磷、钾配方施肥,比例为3:2:1,每株每 年需肥量在5两左右,分23次施入。红坡林阶段(10年以后)

14、:油茶进入盛产期,消耗较大,需要的肥料增多,每株在1斤左右,氮、 磷、钾的比例为5:3:2。追肥时间为:二月氮肥4两,五月钾肥2两,七月磷肥3两。可采用沟施, 在距树干20厘米的地方沿树干周围开挖10厘米深的环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里,盖上土即可;也可 采用放射状施肥,距树干20厘米的四个方向开挖10厘米深的四个穴,把肥料分配均匀后撒入穴中,盖 上土即可。追肥最好是在雨后进行。【幼苗期管理】及时对塘内杂草进行清除,让苗木获得充分光照,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养料,对塘 周围的土壤要翻挖,塘里要浅锄,以扩大塘面积和促进土壤通透。秋冬季节翻挖后可直接把杂草铺在塘 里,可提高地温、保湿和增加土壤有机养分。

15、提倡林粮间种和种绿肥,以耕代抚。粮食作物应选择矮杆 品种,以豆科较好。【幼林树的土壤管理】进入冬季对油茶林进行全部翻挖,捡出大的石块与恶性杂草草根,杂草铺在 树塘内。翻挖的土块不能敲细,让其自然风化。全年应除草23次,草不能用火烧,让其在地里自然腐 烂,增加土壤有机质。五、整形修剪油茶是阳性树种,必须使枝条充分光照才能获得丰产。油茶树形普遍采用的是自然开心形和自然圆 头形。自然开心形就是使油茶树枝条在同层面上向四周伸展,加大树冠面积,保证了枝叶的光照,合理 利用空间。幼苗期及时将顶芽摘出,促进幼苗侧芽萌发形成多个侧枝,然后根据枝条的健壮情况,从三个不同 的方位选留三个优良的侧枝作为主枝,把主干

16、去除。幼龄树在主枝形成的基础上,在主枝离树干20厘米处进一步摘出顶芽,促进主枝侧芽萌发形成侧 枝。成龄树期修剪的目的是调控油茶树体养分平衡,做到大年不大,小年不小,使年度结果相对均匀。 主要是剪出徒长枝、地脚枝、病虫枝、细弱枝和部分影响整株树光照的枝条。老年树期因树而异,主要是保存具有生长结果能力的枝条,对那些长势明显减弱的枝条要适应进行 短剪截,让其重新萌发新枝,清除枯死枝、病虫枝。六、果实的采收 根据品种适时采收果实,采得过早,油茶果没有充分成熟,油籽重量减轻,油脂转化率低,影响经 济效益;采得过晚,茶籽从果实中脱落,造成经济损失。最佳采收时间:油茶果实阴面转黄,树上也有 部分果实开裂。油

17、茶果采回后,在室内或者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堆67天,厚度不能超过20 厘米,以防 升温种子变霉。然后选晴天放在晒场上摊开曝晒(要常翻动)34 天后,茶果会自行开裂,大部分的茶 籽自行脱出,没有脱的茶籽可人工剥除。过筛晒干后即可出售,或者用麻袋或竹箩装好放在通风干燥处, 储存时间 12个月后复晒12 天再榨油,这样出油率高,茶油质量好。七、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我州油茶多为6080 年代种植,由于栽种密度不合理,管理不善,产量较低。要根据不同的油茶林 状况,采取隔株间伐措施,把密度控制在每亩7489 株。要改变油茶树分层现象,避免一株遮一株,一 层遮一层,要清除多主干,选留一株树形优美、健壮的,其余的全

18、部砍掉。油茶由于长时间低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极不平衡,要注意追施肥料。追肥以磷、钙肥为主,辅 助追施复合肥,以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油茶开花结实。油茶的保花保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只有科学、合理地种植油茶,努力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才能 收到良好的效果。保花措施:11月初11月中旬是油茶盛花期,喷3%。的硼砂+2%。的尿素或30PPM的赤霉素, 可有效控制落花。保果措施:在花谢后的710天,喷施12次云大120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专用叶面肥。八、病虫害防治烟煤病:发病时,枝条、叶片上覆盖一层黑黑的物质,似煤灰色。主要是林内光照不足和发生蚧壳 虫引起的。防治措施:改善林内光照条件和卫生状

19、况,修出病枯枝;夏季用波美0.30.5 度的石硫合剂 喷洒,冬季用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炭疽病:发病时果、叶片有不同大小的黑斑。病斑以果面、向阳面为多。防治措施:剪出各种病虫 枯枝和破伤枝,清除病果;落花后10天左右开始喷药, 15天一次,连喷三次,雨后喷施。常用药剂有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及25%苯菌灵乳油10001500倍液。软腐病:发病时果、叶片上有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的棕黄色或黄褐色病斑。防治措施:改善林内 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发病,清除病叶病果。夏季每隔15天喷洒一次50%可湿性退菌特10001500倍液, 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1%的波尔多液。蚧壳虫:进入秋、冬季,虫

20、像雪花一样布满树干,用手压会有血液流出。防治措施:在秋、冬季喷 洒95%蚧螨灵10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春、夏季喷30%桃小灵2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油茶天牛:成虫黑色,头上长有两只触角(形似牛角),专门蛀食树干,被蛀食的地方有大量木屑 (天牛粪便)从排粪孔排出。防治措施: 68 月份,树干涂白防止成虫产卵,涂白剂为石灰、硫磺各一 份,加水40份调成;发现排粪孔后,用棉球蘸80%的敌敌畏塞入虫道,用泥土封死即可。油茶栽培技术(二)油茶原产我国,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 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

21、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 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 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 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 年郁闭成林,既能 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同时, 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一、主要品种 油茶是泛指山茶属中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

22、种,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有普通 油茶、越南油茶、广宁油茶、攸县油茶、小果油茶、浙江红花油茶等几种,其中普通油茶以其产量高、 适应性强、栽培分布广而成为油茶栽培中重要的一个种。1、普通油茶品种划分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油茶生产实践中,为了应用方便和易于识别,采用了成熟期不同、果实大小、 果形、果色等特性特征来划分不同的品种类型。以果实成熟期的先后不同划分出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4 个基本品种群,我国各省(区) 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是霜降籽,我市各地栽培的亦都属霜降籽。依果实大小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三种。 油茶果实形状各异,以果形指数(果径/果高)值定出五种基本果型

23、,即球形、桃形、脐形、橄榄 形和桔形。据调查,霜降籽中球形果约占 40%,居首位,统计又表明,球形果、桔形果一般较大,性 状也较好。油茶果色性状比较稳定,不会因光照条件的影响改变果色,红色果较多,黄色果次之,青色果最少, 性状也以红色果最佳。油茶品种系统命名按品种群组类型连称,如霜降大果红球,寒露中果红球。有地方名称的 仍可用地方名称,如衡东大桃、徽州大红等。2、优良农家品种和家系 优良农家品种徽州大红:由黄山市林科所经过十几年系统选育出来的良种,果油率为5.32%,平均 亩产油 24.6公斤,是超过全国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标准的优良农家品种,已向全国各地推广良种5 万公 斤。优良家系徽岩 74-

24、18、74-21:由黄山市林科所历时十二年选育出来的 2 个优良家系,干出籽率为 25.6和26.5%,出油率27.7和 26.9%,亩产油分别为31公斤和32公斤。具有产量高,经济性状优良, 花期早,座果率高,抗病力强(病果率都在2%以内)等特点,是值得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家系。3、优良无性系优良无性系 GLR 长油 1-18 号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经江西省林业厅审定的 18 个优良无性系,国家林业局予以推广的油茶良种。干出籽率25.2-33%,出油率 26-28%,油酸、亚油酸 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4%左右。3年初果,6年后盛果,盛果期茶油产量39-59 kg/亩,经济

25、寿命50-100 年,我市可引种栽培,但大面积推广应进行区域测定试验。二、生物学特性1、生长结果习性 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长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开始结果年龄因繁殖方式不同而异,实生油茶 5年才开始结实, 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苗3年即开始结果, 6年进入盛果期。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 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根: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最深可达 1.55 米,但细根密集在 10-35 厘米的范围。一年中 有两个生长高峰, 2 月中旬开始活动, 3-4 月间即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 月即花芽分化、果实增长停止以后,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12月至翌年2

26、月生长缓慢, 但未见停止。油茶根系生长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及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顶芽一般1-3 枚,多的可达 10 余枚,中间 1 枚为叶芽,余为花芽;腋芽一般 1-2 枚并生于叶腋处,其中一为叶芽, 余为花芽。叶芽瘦长,花芽肥大。开始难于用肉眼区别花芽与叶芽,到5 月中间方可识别,凡圆而粗, 呈红色的为花芽;细扁而失,呈青绿色为翌年萌发新梢的叶芽。油茶花芽分化规律:花芽在春梢的分布量与林龄、经营水平、树冠和枝条的不同部位有关。经营水 平高,施肥区油茶花芽分化率高,且分化时期早;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

27、根枝条上以 顶端的花芽较多;树冠南向较北向分化率高。枝条类型不同,花芽分化的时间和分化率也有差异,花芽 分化率以长果枝为最高约占 38%,但从整个植株而言,花芽所占比例以中果枝最高,短果枝次之,长 果枝最少,这是因为中果枝,短果枝占全树的比例大。油茶花芽分化过程:油茶的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开始的,各地因气候长期保持不同而 有差异,我市油茶花芽分化盛期为6 月上旬至7 月上旬,约占75%,其余花芽在7月中旬至10 初陆续 分化,这也是油茶花期长的原因之一。枝梢:油茶的枝梢,按抽发的季节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油茶幼年阶段,当肥水条件较好时, 常三者兼而有之。成年阶段的油茶主要抽发春梢,

28、少有夏梢。单枝具有三片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开花 着果;全株每果平均有叶15-20 片才能保证稳定均衡生长,叶片过少,翌年必然出现小年。春梢的生长不仅关系到当年花芽的分化,而且还关系到翌年油茶产量,春梢数量与翌年产果量成正 相关。花:油茶的花为两性花。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 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 翌年 2月开放。一天中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至下午2 点;而以上午11点至下午1 点最盛,因为这 时气温较高,有利花朵开放,传粉和授精。一朵花从蕾裂到花蕾,历时6-8 天。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树种,帮助传粉的昆虫主要有地蜂、大 分舌蜂、中华蜜蜂、小花蜂、黄条细腰蜂、果蝇、肉蝇、

29、麻蝇和蛱蝶等。果实:油茶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略有膨大,12月中旬以后,因气温过低而停止增长,3 月气温回 升,幼果继续生长,4-8 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 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11月中、下旬成熟。2、适生条件油茶适宜在年均温15-18ºC ,绝对低温-10ºC ,三10ºC年积温在 4500-5200ºC之间;年雨量1000mm左右,生长期在260天左右;春季温暖晴朗,地势开阔的低 山下部和丘陵地带,土层深厚的土壤、黄壤上生长。气候因子对普通油茶开花结实的影响:我市为普通油茶适生栽培地区,正常气候条件对油茶生长发 育十分有利。但因油茶具有秋未冬初开花

30、,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的生物学特性,秋旱、寒潮等灾害性气候 对其花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花期气候对油茶产量影响:普通油茶花期最适气温为14-18&o rdm;C,如屯溪一带油茶花期日均温 为15-18ºC。这种气候条件对油茶虫媒受粉、花粉发芽孕果都很有利。然而,此期出现低温、阴 雨等反常气候,则使油茶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而减产。选择利用早花类型逐步更替晚花植株,是克服本区 普通油茶花期气候不利因素的有效方法。水分条件与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关系:普通油茶虽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能力,但在其生长发育,特 别是果实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和合理均衡的水分条件,才能满足其生理活动和物质合成转 化

31、的需要。我市年降雨量在 1600mm 左右,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油茶生长发育的要求。但是,由于降雨 季节分配不均与油茶需水时机不相吻合,而产生了供求不协调的矛盾。我市通常在7月下旬至9月出现 高温干旱现象,此时正是油茶果实增长和油脂形成时机,高温缺水,势必影响油茶果实的生长和油脂的 转化。产区人们常说的“七月干球(果),八月干油”,便是长期生产试验的总结。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市海拔高度南坡700m,东坡500m以下均适宜油茶生 长结果,海拔500-700m的油茶林产量明显高于低海拔或高海拔地带的油茶产量;阳坡油茶林产量也同 样高于阴坡,高海拔地带的油茶含油率均高于低海拔;地形开阔

32、、土层深厚地带的油茶产量和含油率较 陡坡深谷和土层浅薄处为高。油茶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适宜中性或碱性土壤。油茶根深,适生于土 层深厚的土壤。油茶高产林地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层深厚,一般深达1m以上;结构良好,多为壤质; 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养分储存量多。三、苗木培育1、实生苗培育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 1-2 年,以裸根苗出圃,这是常规育苗方法。油茶幼苗期为偏阴性, 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圃地宜选设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值5.5-6.5的沙质壤土为宜。 油茶不宜在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生长。初冬翻耕圃地后,均匀施入腐熟厩肥,然后耙 碎作畦。冬播则要防鼠害。春

33、播前25天浸种2-3天,沙床催芽18-22天,然后播于圃地。油茶以条状 点播,株行距10X20cm为宜。每亩播种约20000粒,相当于普通油茶种子40 kg左右。覆土厚1.5-2.0cm, 稍加镇压。苗高10cm左右施速效氮肥(0.5%。)一次,当长出3-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10-15cm呈45 度斜插切断主根,以促使侧根生根。然后再施复合肥(1%) 一次。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 病;高温多雨季节用1%托布津防治叶炭疽病。注意松土锄草,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一年生苗高 达30cm,根茎粗0.25-0.3cm, 级苗数量每亩可达9000-11000株。2、扦插苗培育 扦插繁殖是无

34、性繁殖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能在较短期间繁育出大量的良种苗木供应生产,因而被广泛采用。选取优良品种类型、优良单株或优良无性系树冠中上部外围,粗壮通直、腋芽健全、叶片完 整的1年生以内的春梢、夏梢做插穗,尤以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春梢最好。2年生以上的枝段没有叶片和 腋芽,愈合生根困难,一般不采用。采集穗条必须锋利的枝剪剪取,剪截的部位在枝条基部的弱芽(一般是第一或第二片叶以上)上方 1cm左右,使剪下的枝条能充分利用健壮的腋芽作繁殖。插穗有长穗和短穗两种。长穗每穗带3-5个芽叶,长约8-10cm。长穗因叶面积大,光合产物多, 生根容易,常规扦插成活率较高,但用穗量大,繁殖系数低,故少采用。短穗则每穗带

35、 1-2 片叶,长 3-5cm;繁殖系数比前者高2-3倍,已广泛应用,但要求较优越的环境和管理条件。削穗时用单面刀片 从腋芽上方 2mm 左右处呈 45 度角切断,穗的基部末端切口削成斜面,切口要平滑,不能伤芽、叶。 削穗的过程要注意保湿,防止风吹日晒。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作成一般苗圃式的苗床,床面高15cm,上面铺2: 1的黄泥混沙,以作扦插层。 扦插后必须设置荫棚,棚内温度不越过30C,透光度30%左右。常规扦插以夏、秋为宜,但夏插最好。大量试验证明,扦插时机以5月底至6月份为好。3、嫁接苗培育嫁接苗培育采用“芽苗砧嫁接法”,具体操作方法是: 选种催芽:将油茶果采回后阴干,选出大粒种子(38

36、0-440 粒/公斤),经消毒处理后用湿砂贮藏, 盖上薄膜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催芽。如嫁接数量大,需要延长嫁接时间,则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批 催芽。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易于排灌的水田或旱土作为圃地。圃地选好后, 将其植被清除干净, 3 月中旬开始整地,每亩施石灰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后深翻整地, 6、7天后开 始作床,床宽1.2米左右,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疏松,苗床作好后,可覆盖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危 害。架设荫棚:苗床备好后,即架设荫棚,棚高1.7 米左右,遮荫架设后,将苗床用塑料薄膜覆盖,防 止雨水冲刷,保持床地疏松,干湿适宜,便于嫁接与培育。接穗采集、运输和贮藏

37、。采穗时要选择叶芽饱满,无病虫危害,生长良好的枝条。若长途运输,可 在箱底铺上脱脂棉,用水淋湿,运至育苗地点后,将其插在阴凉处的沙床上或地窑中,保持湿度,可使 用 5-7 天。嫁接:嫁接时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待种砧已生长到3-4厘米高,接穗半木质化时开始嫁 接。如若种子萌发过早,可在芽床上加盖一层湿沙,延长出芽期,加粗芽砧;如若种子萌发过慢,可每 隔2-3天洒温水一次,可保证芽砧期与接穗期吻合。嫁接方法:削砧,将砧苗挖出后洗去泥沙,在子叶上方2 厘米处切断,去掉生长点,然后于切口处 纵切一刀,将砧木劈成两半,切口深 1.2-1.5 厘米。削穗,接芽下方两侧各削一刀,将下端削成楔形, 长

38、 1.2 厘米,再将上端齐芽尖削断,带一叶一芽,叶片可以全留或削去 1/2。嵌穗与捆扎,将削好的接 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接,然后用牙膏皮条在接口处包紧,再将芽砧的主根切去1/3。栽植:将嫁接好的苗木栽入苗床,栽植密度每亩6 万株,栽后用洒水壶洒一次透水。 接后管理:嫁接后20 天左右开始第一次除萌,并除去杂草和死亡的单株,除萌去杂工作一直要延续 到 9 月份。嫁接后一个月左右是苗愈合的关键时期,低温阴雨或干旱都会造成苗木愈合困难。低温阴雨 常使地下水位上升,苗木易于根腐,应及时清沟排水。如遇高温干旱,则应增加遮荫度,减少光照,及 时喷灌,降低圃地温度。苗木移栽半个月后可喷施2-3 次磷

39、酸二氢钾,可防止圃地白绢病、根腐病、地 老虎,促进苗木的生长。苗木嫁接40 天左右,接苗已成活,即可取去保湿罩,白露节后可拆去荫棚。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保证造林成活率,在第 2 年 5 月上旬春梢接近停止生长时,即采用摘心定干措 施,促进苗木分枝,地径粗达到0.4 厘米以上,苗高为 40 厘米-45 厘米,根系发达。四、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油茶是喜酸性树种,一般宜在 pH 值 5-6.5 的土壤中生长。铁芒箕、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白 茅等酸性土指示植物生长繁茂的低山丘陵,便可作为油茶的造林地。油茶是一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从半阴过度到阳性的树种。进入成年阶段(10 年以后),由于 大量结

40、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交替进行,对直射光的需要十分迫切,如光照不足,对油茶产量影响极 大。种植油茶以多结果、多产籽、多出油为主要目的,故造林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特别 是地处峰峦重迭的山区,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选择,宜选南向、东向或东南向。油茶要经常中耕抚育,在各生育阶段需要对林地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挖垦。坡度越大,挖垦将加速 水土的流失。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油茶宜选择25 度以下斜坡或缓坡造林。2、整地 油茶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和块状整地三种,可根据林地条件、经营水平高低、劳力等情况因 地制宜选用。全垦整地适用小于 15 度的缓坡、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块状整地在坡度较陡,

41、坡 面破碎以及“四旁”植树均可采用。造林密度主要是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及造林目的等来确 定,一般每亩栽植60120 株左右。有肥地栽稀,土瘦栽密;山脚栽稀,山顶栽密;缓坡栽稀,陡坡栽 密;间作栽稀,不间作栽密的经验,值得提倡。3、苗木栽植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而侧根少,晴天和旱季起苗造林最易引起苗木失水,导致造林失 败。油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关系十分密切,晴天与雨天造林成活率大不一样, 以随起随造成活率高。我市春季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 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植苗造林根据“三埋一提三踩”的原则。一定要

42、做到栽紧踏实。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渍死亡。苗木定植深度以超过原圃地根际l-1.5cm 为宜。4、抚育管理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 次,同时可进行间 种,以耕代抚。为了确保幼林的早实丰产,应适当施肥。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 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 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此外,应根据 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五、低产林改造我市现有的 6.1 万亩油茶林大都正值盛果期,但管理普遍较粗放,产量不高,多数为低产林,对其

43、 进行低产林改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短期内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投资少,见效快,是我市油茶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低产油茶林改造的技术方法主要有:1、清理林地,深挖垦复:清除林地杂灌、草、老残林木及病株。低改的第一年冬季要全垦深挖一 次,深度20厘米。每年夏季浅锄一次,深度10-15厘米。每隔2 年要深挖一次。2、作梯开沟,蓄水保土:采用半挖半填的方法,把坡面一次修改成若干水平台阶,上下相连,形 成阶梯。使径流速率降低,保持水分渗透性;增加土面覆盖,加强抗蚀抗冲性能,蓄水保土,从而达到 林地水土保持的目的。3、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冬花型油茶终年花果不离枝的“勤劳树”,开花结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

44、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施肥量,氮肥 10-15 公斤/亩,磷肥30-50公斤/亩,钾肥10-20 公斤/亩,或施复合肥、土杂肥300公斤/亩。施肥方法:结合 垦复,在树冠外沿开沟施。4、林疏伐,稀林补植:密度7090 株/亩,郁闭度0.70.8较为适宜,过密或过疏均影响单产。 密林要进行疏伐,如果密度不够,株数不足,但分布较均匀,则不用补植,加强管理用扩大树冠的办法 来增加郁闭度。如果林间空地大于3X4米,林地透光,应采用34年生良种嫁接大苗补植。5、更换劣株,高接换冠:一般在低产油茶林中有50%-60%的劣株要更换的,可分2-3年逐步改造。

45、 采用拉皮切接法进行高接换冠。油茶拉皮切接最适于嫁接的时间是5 月底至6 月上旬,此时无性系当年 新梢已木质化,油茶生长旺盛,树皮易剥离,愈合能力强,成活率高。6、整枝修剪,优化树形:修剪强度可分为一般修剪和重剪。重剪一般在老林、密林,促发新枝。 冬季早春疏伐后,进行整枝修剪,多留营养枝,为来年结果做准备。通常是采用一般修剪,剪除散乱枝, 使树体枝条分布均匀,结构紧凑。下脚枝的剪除要求是从全林看去整齐通透。7、立体经营,耕抚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低产油茶林经改造后,可在林地间种矮杆耐阴的经济 作物,如绿肥、中药材、牧草和豆类等,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种植结构,耕抚结合,提高经济效益。清洁 环境,防病

46、灭虫。要贯彻重防,以营林技术为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伐除病株,剪除病虫枯枝,清 结环境防病灭虫。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广油茶花期养蜜蜂。8、截干更新:适用于衰老油茶林的更新改造,利用油茶萌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截干萌芽更 新,即在主干保留第一次分枝,其余二次以上分枝全部截除。冬季进行,第2 年春天即可萌枝,保留必 需萌发枝外,其余萌枝全部除去,要连续除多余萌发枝 2-3 年。 3 年即可恢复树冠,并开始挂果。截枝 更新后要深挖一次,并增施有机肥,促进生长壮健。六、病虫害防治1、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油茶病害有20 余种,对生产有一定危害的主要有炭疽病、软腐病和烟煤病等。油茶病害应以林业 技术防治为主,加强林分经营管理,清洁林内环境,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减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 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病区在早春新梢生长后,喷射1%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防止初次侵染。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波美0.3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2、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尺蠖、茶毒蛾、油茶蛀茎虫和油茶蓝翅天牛等。防治可采用的林业技术 措施有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 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措施是油茶虫害防治的方向。药物防治只有在虫害大发生成灾时才使用,一 般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