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计算公式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7299825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利计算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利计算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利计算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水利计算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计算公式(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河床稳定计算及河相分析11河床稳定计算河床稳定指标可采用横向稳定指标、纵向稳定指标及综合稳定指标3种形式 分析,以确定河道特性。111河道横向稳定分析河道横向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Q阳式中:二横向稳定系数;Q造床流量,ms;J河床比降;B相当于造床流量的平摊河宽,m。112河道纵向稳定分析水流对河床泥沙的拖曳力与床面泥沙抵抗运动的摩阻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河床的纵 向稳定性。根据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治河及泥沙工程中河道纵向稳定系数采用爱因斯坦 水流强度函数按下式计算:d那=hj式中:纵向稳定系数;D床沙平均粒径,mm;J河床纵比降;H河流平摊水深,m.1.1.3. 综合稳定指标综合稳定指标是综

2、合考虑河床的纵、横向稳定性.建议采用的公式为 二(0)2 * Qbh1.2. 河床演变分析与河相关系调查工程区河道历史主流及河道变迁,分析工程区河道形态。共分为蜿蜒型河道、游荡 型河道两种形式.蜿蜒型河段一般凹岸崩退,凸岸淤长,凹岸深槽和过渡段浅滩在年内发生互相交替的冲 淤变化.游荡型河道的河岸及河床抗冲性较差,从长距离来看河道往往呈藕节状,其中窄段水流 归顺,有控制河势的作用,宽段则河床宽浅,洲滩密布,汊道交织,水流散乱,主流迁徙不 定。河道的平面状态可用“宽、浅、散、乱”四个字概括。在水流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河床,其形态有一定的规律,大量资料表明,表征河床形态的水 深、河宽、比降等,与来水来沙

3、条件及河床地质条件之间,有一定函数关系,这种关系便称为 河相关系。根据俄罗斯国立水文所提出公式,河道横断面河相关系公式为:B匕=可式中:g河相相关系数;B造床流量下的水面宽(m);H造床流量下的平均水深(m);(蜿蜒型河道Z约为24,较为顺直的过渡性河段约为812,游荡型河道Z约为2030)2. 护岸结构设计2.1. 护岸顶高程确定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以下简称堤防规范)要求,堤顶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超高值确定。堤顶超高按下式计算:式中:Y堤顶超高(m);R设计波浪爬高(m);e设计风壅水面高度(m);A安全加高(m).a)当斜坡坡率m = 1-55-0H/L0.25时

4、,设计波浪爬高R可按下式计算:m = cotte式中:Rp为累积频率为P的波浪爬高(m);K A为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mWl.时,砌石护面取1。0;K为经验系数,可根据风速V(m/s)、堤前水深d (m)、重力加速度g (m/s2)组成的 无维量V Ggd确定;K为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取2%;m斜坡坡率;H -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L-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长(m);a斜坡坡脚.有关风浪的要素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计算;b)设计风雍增水高度e按下式计算:KV 2Fe= cosB2gd式中:e计算点的风壅水面高度(m);K-综合摩阻系数,取K=3。6x

5、10-6;V设计风速,按计算波浪的风速确定;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D水域的平均水深(m);B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C)安全加高的选取安全加高A查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表3.2.1, 5级堤防按不允许越 浪考虑安全加高为0.5m。22护坡厚度的确定C20混凝土护面的防护厚度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式中:t混凝土护面厚度(m)n 系数,对开缝混凝土板可取0。075,(现浇混凝土板每10m设一道伸缩缝);对 上部为开缝板、下部为闭缝板可取0.10.H计算波浪高(m),取斗查表并计算得斗%=0。25m;rb混凝土板的重度(kN/m3),取24kN/m3 ;r

6、水的重度,取10kN/m3;L波长(m), L平均=3.46m;B沿斜坡方向的护面板长度(m);m斜坡坡率,m=2.0。经计算,t=0.12m。工程区治理河段护岸考虑了磨损年限、冻融循环、抗腐蚀耐久性等综合因素,并参考当 地已建护岸工程经验,采用C20砼预制铰接式生态护坡厚度采用0.12m。23坡脚确定通过计算局部冲刷深度来确定具体的防冲护砌范围,除河床基岩出露的河段外,其它河 段护岸的护脚局部冲刷深度计算采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中平顺护岸 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按设计洪水位进行局部冲刷深度计算。231冲刷深度(UCPIU、CAn丿式中:hs局部冲刷深度(m);H0冲刷处的水

7、深(m);U -近岸垂线平均流速(m/s);Uc-泥沙的启动流速(m/s);粘性与沙质河床采用张瑞瑾公式计算,卵石河床采用长江科学院公式计算;n-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本次取n=l/4。张瑞瑾公式:T-T10 + Ha17.6- 也北十 0.000000605 ,-长江科学院公式:长江科学院的起动公式计算d50河床的中值粒径(m);H彳丁进水流水深(m);rs,r分别为泥沙与水的重度(KN/m3), g为重力加速度(m/s2),U 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cp式中:U-行近流速(m/s );n水流流速分配不均匀系数,根据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a角查表。表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表a15203040

8、5060708090n11.251。51.7522.252。52.753根据设计洪水与护岸的关系、洪峰流速及河床质等因素,选用张瑞瑾公式最终确定各段护岸 的冲刷深度2.3.2. 基础埋深确定根据规定,防洪墙基础砌置深度,应根据地基土质和冲刷计算确定,要求在冲刷线以下0.5 1。0m.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还应满足冻结深度的要求。结合工程区抗冲刷及抗冻、地基情况 要求及河道河势变迁情况,考虑该河段无明显滩槽、河道渠槽化、主河槽摆动明显等特征, 本次堤基冲刷深按深泓点作为地面高程,满足冲刷线以下计算深度。综合考虑,确定护岸堤 基埋置深度按以下要求确定:a. 满足冲刷要求根据冲刷计算,工程段冲刷深度为1

9、.001。91m,结合河道断面演变情况分析及平顺段冲刷 深度计算结果,综合确定工程区堤基平顺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2。0m,斜冲段埋置于深泓点 以下 2.5m。b. 满足冻土深度的要求本工程区最大冻土深度0.9m,地基最低埋置深度2。0m,根据冲刷深 度要求,本段堤防埋置深度满足冻土要求.c. 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基础在满足以上两点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根据该段堤防沿线基础地质情况,多半工程基础坐落与基岩上,只有少部分堤防工程基础落 于粉质壤土和砂砾石上,需对基础进行适当放大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综上所述,本次设计项目区确定工程区堤基平顺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2.0m,斜冲段埋置于

10、深泓点以下2。5m。由于工程区部分区域基岩层相对较高,位于冲刷深度以上,因此将该区 段堤防基础底部坐落于基岩强弱分划线以下0。5m,其余区段基础埋深按照冲刷深度计算成 果控制。2.3.3. 护坡护脚计算 堤防斜坡段迎水面采用大块型铰接护坡砖防护,底部基础为格宾石笼;格宾石笼堤脚外 设抛石护脚。在水流作用下,护脚块石保持稳定的抗冲粒径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附录D.3.4 公式计算.C 22 gY YsYY sd 3式中:d折算粒径(m);W-石块重量(kN);V水流流速,取最大流速为4.0m/s;g重力加速度(9.81m/s2);C石块运动的稳定系数;水平底坡C=1。2;Ys石块的容重,取26。5k

11、N/m3;Y水的容重,取10kN/m3。经计算,d=0.15m,工程拟采用粒径不小于0。2m的石块作为护脚抛石。24挡墙稳定计算挡墙的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CB50286-2013)附录F中 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当地基为基岩时,挡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和抗倾稳定安全系数按表 5.4-2选取,基底最大应力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R】。2.4.1.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式中: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垂直力的总和(kN);Xp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水平力的总和(kN);f-底板与堤基之间的摩擦系数。2.4.2.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式中:K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Mv抗倾覆力矩(k

12、N.w);Mr-倾復力矩(kN。m)。2.4.3.挡土墙地基应力验算 min式中:omaxmin基底的最大和最小压应力(kPa);max.minSG-一垂直荷载(KN);A-底板面积(m2);匚一荷载对底板形心轴的力矩(kN。m);底板的截面系数(m3)。25护坡的稳定计算护坡的稳定计算包括整体稳定和边坡内部稳定计算两种情况。2.5.1. 整体稳定计算由于蒲河河床基岩出露较高,基础脚槽均布置在岸坡基岩的弱风化层上限,不会发生沿 护坡底面的滑动。护岸及岸坡基础土的滑动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附录F公式F。0.3一1瑞典圆弧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tV 士 V)cas8

13、 - ubsecO - Q皿?i甘住cm甲 + cbsecO K =2Ji(W V)3in( + M c/R式中:W-土条重量(kN);Q、V水平和垂直地震惯性力(kN);u一-作用于土条底面的空隙压力(kN/m2 );0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地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b土条宽度(m);c、土条底面有效凝聚力(kN/m2 )和有效内摩擦角();Mc水平地震惯性力对圆心的力矩(kN.m)。R圆弧半径(m);用理正岩土计算系列软件中边坡稳定计算程序对迎水面边坡的抗滑稳定进行计算,K=l。8251.25满足规范要求,护坡稳定.2.5.2.边坡内部稳定计算一般不稳定破坏发生在枯水期,护坡体和岸坡是

14、两种不同抗剪强度的材料,水位较低时, 往往沿抗剪强度较低的接触面向下滑动,计算时假定滑动面经过坡前水位和坡岸滑动裂面的 交点,全滑动面为abc折线,折点b以上的护坡体产生滑动力,依靠下部护坡体的内部摩擦 阻力平衡。计算如下:维持极限平衡所需的护坡体内部摩擦系数f2值按下列公式计算:Afl + C-0nTTli(?M2 -肌+ mJJ+机(十 J1 +1式中:m-折点b以上护坡内坡的坡率,取1.5;m2折点b以下护坡内坡的坡率,取2.0;n=f/f2;f厂护坡和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65 ;f2-维持极限平衡所需的护坡体内部摩擦系数;W, W2-护坡体质量。护坡稳定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K =式

15、中:申护坡体内摩擦角,取45.当m=1.5时,经试算得f2=0。6,则斜坡式护岸稳定安全系数K=l。661.20,满足 规范要求,当m1。5时,经试算,则坡式护岸稳定安全系数Kvl.2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护 岸坡比不陡于1。5满足设计要求。图5。48固滨笼挡土墙受力简图经分析,在建成未运行条件下,挡土墙处于最不利状况,据此分析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抗倾稳定及地基承载力。计算成果见下表。表54-3挡墙稳定计算成果(完建情况)挡墙类别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0地基承载力(Mpa)设计值允许值设计值允许值PmaxPmin重力式1.6131。252.1231。500.3630.092从上表

16、可知,挡墙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值,满足设计要求。由地质提供资料,粉砂岩承载力标准值1。01.21Mpa,满足设计要求。3闸坝31抗滑稳定计算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c沿闸室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闸室基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f=0。52; SG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kN); SH -作用在闸室上全部水平向荷载(kN)。32闸室基底应力计算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闸室基底应力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max-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kPa);SG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kN);s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

17、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kN。m);A闸室基底面的面积(m2);W闸室基底面对于该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m3 )。各闸坝在各工况下抗滑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坝基应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应力不均匀系 数满足规范要求.4.橡胶坝4.1. 泄洪流量依据橡胶坝设计规范附录A橡胶坝泄洪能力计算,Q = b mBJ2 gh 3/2式中:Q过坝流量,m3/s;B 一溢流断面的平均宽度,m ;h0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宽堰顶水头,m ;m 流量系数;b -淹没系数,可取宽顶堰的实验数据,取b =1; 堰流侧收缩系数,与边界条件无关,取 =1。按照规范规定,坝袋冲胀时,可视为曲

18、线型实用堰,流量系数m =0.360。45。42坝下游河道水深计算坝下游河道水深按下式推算:1 Q = n式中:Q坝泄流能力,m3/s;n河槽糙率系数,选用n=0。035;A河槽过水断面面积A;R-水力半径;J-河道洪水比降.4.3. 底流消能计算底流消能采用矩形断面等宽消力池,采用SL 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和水工计算手 册中有关底流消能的公式进行计算.431消力池深度计算d 二 b h - h 0 cs8 a g2g h 3ch 3 - Tc0a q22 g p2a q 2a q2 2 g p 2 h 22 g h 2sc式中:d消力池深度(m);gO-水跃淹没系数,可采用1。051

19、。10;hc一跃后水深(m);he收缩水深(m);a-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可采用1.01.05;q一消力池单宽流量(m2/s)T0一由消力池底板顶面算起的总势能(m);出池落差(m);hs一出池河床水深(m)。4.3.2. 消力池长度计算L L +0 Lsj s jL 6. 9(h - h )jc c式中:L消力池长度(m); sjLs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度(m);卩-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可采用0.70.8;气一水跃长度(m)。4.3.3. 海漫长度计算式中:Lp-海漫长度,m;qs一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W (s。m);ks-海漫长度计算系数,取ks=12;一闸孔泄水时上下游水位差,(m)。消能计算采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发的远胜水工软件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