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名师编辑PPT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297675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名师编辑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名师编辑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名师编辑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名师编辑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名师编辑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 2005.11 2005.1120042004年慈溪市新生儿破伤风年慈溪市新生儿破伤风 监测情况监测情况 n1病例报告、转归及发病数、病死率病例报告、转归及发病数、病死率 n 慈溪市慈溪市20042004年共报告疑似年共报告疑似NNTNNT病例病例8 8例,例,调查调查8 8例,调查率例,调查率100%100%,均为确诊病例,均为确诊病例;2;2例死亡,例死亡,3 3例痊愈,例痊愈,3 3例放弃治疗,治疗例放弃治疗,治疗病死率病死率40%.40%.n2年龄、性别分布n8例NNT患儿发病年龄最小5天,最大12天,平均年龄7.5天,发病主要集中在出生6-

2、8天的新生儿,占75.0%;男性患儿6例,女性患儿2例,男女性别比3:1.n3地区、季节分布 8例NNT均是外省籍流动儿童,病例分别来自贵州省、云南省各3例,江西省和安徽省各1例,分别居住在我市6个乡镇,其中长河镇和观海卫镇各2例,横河镇、新浦镇、胜山镇、匡堰镇各1例;NNT发病季节为5月、6月、8月、11月、12月各1例,10月份发病3例.n4患儿母亲、分娩情况n8例患儿母亲均为外省市来慈打工的农民,所有患儿母亲既往均无新破类毒素接种史;患儿母亲均在简陋的租住房中分娩,由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所有接生用具均未消毒或消毒不严.n5医院报告情况 8例NNT由地区级医院报告1例,占12.5%,7例

3、由县市级医院报告,占87.5%,乡镇、街道和村级医疗单位无病例报告.n谢谢!谢谢!2 2年龄、性别分布年龄、性别分布n 8 8例例NNTNNT患儿发病年龄最小患儿发病年龄最小5 5天,最大天,最大1212天,平均年龄天,平均年龄7.57.5天天,发病主要集中在发病主要集中在出生出生6-86-8天的新生儿天的新生儿,占占75.0%;75.0%;男性患儿男性患儿6 6例例,女性患儿女性患儿2 2例例,男女性别比男女性别比3:1.3:1.3地区、季节分布地区、季节分布 8 8例例NNTNNT均是外省籍流动儿童,病例分别来自均是外省籍流动儿童,病例分别来自贵州省、云南省各贵州省、云南省各3 3例,江西

4、省和安徽省各例,江西省和安徽省各1 1例,例,分别居住在我市分别居住在我市6 6个乡镇,其中长河镇和观海个乡镇,其中长河镇和观海卫镇各卫镇各2 2例,横河镇、新浦镇、胜山镇、匡堰例,横河镇、新浦镇、胜山镇、匡堰镇各镇各1 1例;例;NNTNNT发病季节为发病季节为5 5月、月、6 6月、月、8 8月、月、1111月、月、1212月各月各1 1例,例,1010月份发病月份发病3 3例例.4患儿母亲、分娩情况患儿母亲、分娩情况n 所有患儿母亲既往均无新破类毒素接所有患儿母亲既往均无新破类毒素接种史种史;患儿母亲均在简陋的租住房中分娩,患儿母亲均在简陋的租住房中分娩,由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所有接生

5、用由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所有接生用具均未消毒或消毒不严具均未消毒或消毒不严.5医院报告情况医院报告情况 n 8例例NNT由地区级医院报告由地区级医院报告1例,占例,占12.5%,7例由县市级医院报告,占例由县市级医院报告,占87.5%,乡镇、街道和村级医疗单位无,乡镇、街道和村级医疗单位无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一、概一、概 述述n 新生儿:从出生到生后新生儿:从出生到生后2828天内的婴儿。天内的婴儿。n 破伤风:是一种创伤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是一种创伤感染性疾病。n 新生儿破伤风常在生后新生儿破伤风常在生后7 7天左右发病,天左右发病,故有故有“七日风七日风”、“脐风脐风”、“锁口风锁口风”之

6、称。之称。n 一旦染病,病死率极高(一旦染病,病死率极高(50%50%)。解)。解放前每年约有放前每年约有100100万新生儿死于本病,解万新生儿死于本病,解放后发病率大幅下降,但尚未完全消灭。放后发病率大幅下降,但尚未完全消灭。病病 因因n 破伤风梭状杆菌,系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破伤风梭状杆菌,系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及人畜粪便中。形态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及人畜粪便中。形态细长,有时成丝状,周身有鞭毛,能运动。细长,有时成丝状,周身有鞭毛,能运动。3748h3748h即能生成芽胞。即能生成芽胞。n 无芽胞菌体抵抗力不强。其芽胞抵抗力无芽胞菌体抵抗力不强。其芽胞抵抗力极强,耐煮沸

7、极强,耐煮沸1h1h,5%5%石碳酸石碳酸10h10h,2%2%过氧化过氧化氢氢24h24h;在泥土中可存活数十年;需高压消;在泥土中可存活数十年;需高压消毒、碘酒或双氧乙烷可将其杀灭。毒、碘酒或双氧乙烷可将其杀灭。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n 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创口繁殖,产生外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创口繁殖,产生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n 破伤风痉挛毒素沿神经轴逆行,也可经破伤风痉挛毒素沿神经轴逆行,也可经淋巴、血液到中枢神经,与神经苷脂结合使淋巴、血液到中枢神经,与神经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苷氨酸等抑制性传递介质,导后者不能释放苷氨酸等抑制性

8、传递介质,导致肌肉痉挛。致肌肉痉挛。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面肌痉挛:苦笑面容,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面肌痉挛:苦笑面容,腹背肌痉挛:角弓反张(因背肌较强)腹背肌痉挛:角弓反张(因背肌较强)n 破伤风溶血毒素能溶解红细胞,但与致破伤风溶血毒素能溶解红细胞,但与致病性无关。病性无关。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n 人群对破伤风无自然特异性免疫力,不人群对破伤风无自然特异性免疫力,不能产生病后免疫。能产生病后免疫。n 已免疫母亲产生的破伤风已免疫母亲产生的破伤风IgGIgG类抗体通过类抗体通过胎盘传递给婴儿;新生儿出生时具有与母亲胎盘传递给婴儿;新生儿出生时具有与母亲相同的破伤风抗体滴度,得到短暂的破伤风相

9、同的破伤风抗体滴度,得到短暂的破伤风被动保护。被动保护。二、历史回顾二、历史回顾n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生儿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工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成立伤风的防治工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成立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消毒接生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消毒接生和住院分娩,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大幅度下降。和住院分娩,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大幅度下降。n 19891989年年5 5月,第月,第424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19951995年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决议。年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决议。n 19951995年年8

10、 8月,我国卫生部将新生儿破伤风由丙月,我国卫生部将新生儿破伤风由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n 19981998年年1010月,卫生部制订月,卫生部制订全国新生儿破伤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试行)风监测方案(试行)n 1999 1999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我省建立了新生儿破伤风日起,我省建立了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三、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三、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指标指标 以县为单位,以县为单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11活产儿。活产儿。四、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四、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策略n、普及消毒接生,提高住院、普及消毒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分

11、娩率。n、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n、高危地区育龄妇女破伤风、高危地区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类毒素接种。、普及消毒接生、普及消毒接生 n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根本策略。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根本策略。n开展对孕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卫开展对孕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卫生知识宣传,动员孕妇到医院分娩。生知识宣传,动员孕妇到医院分娩。、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n目的:目的:掌握掌握NTNT发病与死亡情况;发病与死亡情况;评价消除评价消除NTNT活动的进展;活动的进展;确认确认NTNT高危地区和人群;高危地区和人群;提供调整消除提供调整消除NTNT策略与措施的依据。策略与措施的依据

12、。1.1.报告的报告的疑似病例监测工作疑似病例监测工作 病例定义病例定义n疑似病例:疑似病例: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的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的NTNT病例病例(未调查未调查);或;或 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任何出生后吸吮及哭闹正常,第2 22828天发生的病因天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n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出生后正常吸吮及哭闹;和出生后正常吸吮及哭闹;和 出生后第出生后第2 22828天发病;和天发病;和 发病后不能吸吮或进食困难,随后发生肌肉强直和发病后不能吸吮或进食困难,随后发生肌肉强直和(或)痉挛。(或)痉挛。n排除病

13、例排除病例:可疑病例经调查后不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可疑病例经调查后不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和准;和有(非有(非NTNT的)明确诊断。的)明确诊断。疑似病例报告疑似病例报告n按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要求:城镇按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要求:城镇6 6小时内、小时内、农村农村12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小时内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n同时按要求填写同时按要求填写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n 疑似病例调查疑似病例调查n调查目的调查目的:确诊或排除病例;确诊或排除病例;确定病例发生原因;确定病例发生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制定预防措施。n调查时间调查时间:接报告后:接报告后7 7天内天内(越

14、早越好)。(越早越好)。n调查人员调查人员:县级县级CDCCDC专业人员;可委托专业人员;可委托经过经过合格培训的乡级合格培训的乡级卫生人员卫生人员n按要求填写按要求填写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调查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调查表 主动监测工作主动监测工作 所有所有乡乡级卫生院和乡级以上综合级卫生院和乡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幼医院、传染医院、儿童医院、妇幼医院、传染病医院应为监测点。病医院应为监测点。监测人员监测人员每月每月对医院(卫生院)和辖对医院(卫生院)和辖区(街道、乡村)进行主动搜索区(街道、乡村)进行主动搜索。填写填写主动监测表主动监测表3 3并上报。并上报。家长姓名家长姓名 儿童姓名

15、儿童姓名 性别性别详细住址详细住址疾病名称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时间诊断时间诊断时间 诊断单位诊断单位 相关疫苗接种时间相关疫苗接种时间备注备注 慈溪市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旬报表慈溪市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旬报表报告期限:报告期限:填表单位:填表单位:填表人:填表人:埴表时间:埴表时间:表号:卫统49表-3制表机关:卫生部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 应监测医疗单位数:实监测医疗单位数:备案文号:(98)卫医疗单位名称医疗单位名称访问日期访问日期报告病例数报告病例数漏报数漏报数访问者姓名访问者姓名2005年年 月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主动监测表月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主动监测表乡或县名

16、区位编码应监测医疗单位数实监测医疗单位数发现NT病例数已报告NT病例数漏报NT病例数市人民医院11000市二院11000市三院11000市妇保院11110市中医院11000峙山医院11000浒山街道11000坎墩街道11000宗汉街道11000龙山11000三北11000范市11000掌起11000小计1313110乡或县名区位编码应监测医疗单位数实监测医疗单位数发现NT病例数已报告NT病例数漏报NT病例数附海11000逍林11000胜山11000新浦11000横河11000桥头11000匡堰11000崇寿11000长河11000天元11000庵东11000小计1111000合计2424110

17、注:*第1列在县级汇总时应为乡名,在地、省级汇总时应为县名。注:*第1列在县级汇总时应为乡名,在地、省级汇总时应为县名。实际报出日期:2005 年 11 月 1 日单位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吴逸平 2005年 10 月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主动监测报表 表 号:卫生统49表-4 制表机关:卫生部 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 备案文号:(98)卫 2005年 10 月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主动监测报表 表 号:卫生统49表-4 制表机关:卫生部 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 备案文号:(98)卫 报表工作报表工作n县级县级CDCCDC每月每月6 6日前日前将将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调查表例调查表、主动监测报表输入计算机。、主动监测报表输入计算机。n填表注意完整填表注意完整、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接种 高危县必要时对育龄妇女进行高危县必要时对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接种。高危县:高危县:NTNT发病率发病率1/10001/1000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