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轮与轮胎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7296921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0.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车轮与轮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汽车车轮与轮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汽车车轮与轮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汽车车轮与轮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轮与轮胎(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汽车车轮与轮胎第一节 轮胎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一、轮胎的维护(1)行车时轮胎应保持正常气压,严禁长期在气压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否则,易使轮 胎侧面出现裂纹,行驶阻力增加。当充气过足时,会使轮胎刚度过大,行驶时出现车轮跳动。(2)应正确驾驶汽车。即避免猛起步、紧急制动、急转弯,坚持中速行驶,注意选择 行驶路面,避免轮胎不正常变形、升温和冲击带来的磨损和损坏。(3)应避免长期超载行驶,避免装载质量不均匀。(4)转向轮各定位参数应保持正常,及时检查、调整车轮前束。(5)根据行驶里程的规定,及时合理地进行轮胎换位。(6)加强轮胎的保管,防阳光照射、防高温炙烤、防酸碱及矿物油类污染而导致橡胶 老化。(7)及时

2、维护,如发现有异物扎入胎体或花纹内有石子,应及时清除并修补损伤部位。二、轮胎的正确使用1、使用注意事项1(1)轮胎规格:155 / 70R13或165 / 70R13。轮辋规格:标准钢制轮辋,13x4 J。2(2)轮胎为无内胎轮胎,按规定的压力进行轮胎充压,在全负荷状态下工作可靠。(3)正确的胎压和行车习惯对轮胎的寿命影响较大,急转弯、急加速、不必要的紧急 制动都会增加轮胎磨损。2、轮胎的更换当需要换轮胎时,应使用与原装轮胎类型相同的轮胎(见轮胎标牌)。换用轮胎的规格、 负载范围和结构应与原装轮胎相同。如使用其他规格或类型的轮胎,则对汽车的舒适性、操纵性、车速表/里程表的准确度、 离地间隙、轮

3、胎与车体和底盘的间隙及防滑都有影响。除紧急情况外,决不允许在同一辆车上混用不同种类的几种轮胎,如子午线轮胎、斜交 轮胎和带束斜交轮胎,否则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操纵性,甚至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同一轮轴应成对更换轮胎。如仅需更换一个轮胎时,必须与胎面花纹相同的轮胎配对, 以平稳制动时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轮胎充气压力的公制单位为:kPa。轮胎气压经常打印在轮胎标牌”上,单位为kPa、Psi。3、轮辋的更换 如轮辋压弯、压凹、横向跳动或径向跳动量过大、焊缝处漏气、螺栓孔拉长(失圆)、 车轮螺母不能紧贴轮辋或轮辋严重锈蚀,则必须更换轮辋。如轮辋的跳动量大于图7-1 所 示的值,就可能引起剧烈振动。轮辋跳动部件

4、1-横向跳动(限值为1.40mm)2-径向跳动(限值为1.14mm)换用轮辋的承载能力、直径、宽度、偏距和安装结构都必须与原装轮辋相同。轮辋规格 与类型不同的轮胎,对车轮和轴承的寿命、制动器的冷却、车速表/里程表的准确度、车辆 的离地间隙以及轮胎与车身和底盘的间隙都有影响。4、轮胎充气压力(1)轮胎充气压力的检查1)对任何型号轮胎所推荐的充气压力都经仔细计算,以使舒适性、稳定性、转向性、 胎面磨损、轮胎寿命和抗压能力都令人满意。2 )每月或长途行车前,都应在轮胎冷态下(停车3h以上或行驶1.6km以下时)检查 胎压。应按轮胎标牌上的规定压力充压,轮胎标牌位于左车门的锁扣立柱上。3)在行驶过程中

5、因轮胎发热而使胎压增高到28kPa时,属正常。行驶后不允许放气或降低胎压,放气会降低“冷却胎压”。(2)轮胎充气压力对汽车性能的影响1)胎压高于推荐值时,行驶舒适性差(悬架过硬),轮胎压伤或胎体损坏,轮胎中心处胎面快速磨损。2)胎压低于推荐值时,转弯时的轮胎尖叫声,转向沉重,轮胎花纹边缘磨损快并磨损 不均,轮辋压伤或断裂,轮胎帘线断裂,轮胎温度高,操纵性差,油耗高。3)同轴轮胎气压不相等时,制动不平稳,转向侧偏,操纵性变坏,加速时自动转向。5、轮胎换位为使各轮胎磨损相同,轮胎应按图7-2所示进行换位。子午线胎初次行驶10000km后进行换位,以后每行驶10000km换位一次,并调整胎压。轮胎换

6、位1-前胎 2-后胎6、轮胎的正确选用轮胎的选配应该根据汽车车型、轮辆型号进行。同一车型上应装配同一规格、结构、层 级、花纹的轮胎。当不同型号的轮胎混装时,轻者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严重时将影响汽 车的操纵稳定性,甚至使车辆失去控制。特别注意不能将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混装在 同一辆汽车上,因为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帘 线布置角度有较大差别,致使两种轮胎的侧向刚度不同,汽车的转向特性存在较大差别。因 此,若将两种轮胎混装在同一轴上,会改变汽车的转向特性,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或易滑路面 行驶时,容易出现掉头等危险事故。第二节故障诊断一、轮胎异常磨损(1)前悬架

7、与车体连接的螺母松动,使车轮转动时发生摆动,导致轮胎异常磨损。应 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母。(2)车轮未进行动平衡,不平衡量过大,使车轮滚动时出现摆振,导致轮胎异常磨损。在车轮装车之前应进行动平衡,必要时更换车轮。3)车轮轴承磨损、间隙过大,使车轮摆动,导致轮胎异常磨损。应检查车轮轴承的轴向间隙,若轴向间隙超过使用极限值,应更换车轮轴承。(4)前轮定位参数不准。汽车经过长期运行,前轮定位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车轮 异常磨损。应测量定位参数,当前轮前束不符合标准时,应调整至规定值,而主销内倾角、 主销后倾角及车轮外倾角是不可调的,当测量值与规定值不符合时,应更换悬架组件。(5)轮胎气压不符合规定。每种

8、型号的汽车轮胎气压都是经过计算确定的,轮胎气压 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轮胎异响磨损。应经常检查轮胎气压,按标准为轮胎充气,充气误差不 得超过10.5。二、车辆行驶时跑偏车辆直线行驶时,转向轮自动向一边偏转,其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1)转向轮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气压低的轮胎滚动半径小,汽车会自动向轮胎气压 低的一侧偏转,以致汽车自动跑偏。平时应注意检查左右转向轮轮胎气压,气压不足时应及 时按标准补足气。(2)左、右转向轮定位角不相等。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可使转向轮自动回正,保 持直线行驶能力。当左右转向轮上的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及车轮外倾角相差太大时,会 使其稳定力矩相差过大,从而导致汽车跑偏。

9、转向轮的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及车轮外倾 角在使用过程中是不可调整的,当检查出的结果与规定值相差太大或左右轮的值相差太大 时,只能更换悬架。(3)左、右转向轮轮胎磨损不均,使两车轮的滚动半径不相等,导致车辆跑偏。进行 轮胎换位或更换轮胎。(4)同轴一侧制动器发卡,使该侧有制动力存在,汽车就向制动器发卡的一侧自动跑 偏。检查制动盘与制动钳摩擦块之间的间隙,间隙过小时应进行调整;若无法调整到正常状 况,应更换制动钳内轮缸活塞密封橡胶圈。(5)汽车装载质量不均匀,左右相差太大,使左右转向轮的行驶阻力相差过大,导致 汽车自动跑偏。调整装载质量,尽量使车辆装载均匀。第三节 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一、前轮定

10、位1、前轮定位调整前的检查车辆若出现转向故障或振动较大并非全由前轮定位不良引起,应先检查是否存在因轮胎 磨损或制造不良而导致的轮胎侧偏或车轮前束不当而引起轮胎侧偏。测量车轮前束前应先进行下述检查:(1)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胎面花纹磨损量是否大致相等。(2)检查球节是否松动,若松动应进行修理,检查横拉杆接头。(3)检查车轮和轮胎是否有跳动。(4)检查车辆工作点高度,若超出限值应校正。(5)检查悬架臂是否松动。(6)检查稳定杆附件是否松动或掉落。(7)检查工具箱是否超载。(8)检查前轮定位的仪器状态是否良好。(9)车辆应水平停放在路面上。2、前束调整调整转向横拉杆长度可调整前轮前束,见图7-3。

11、调整前束1-转向横拉杆 2-转向横拉杆端部 3-转向横拉杆锁紧螺母 4-齿条防尘罩 松开左、右横拉杆接头锁紧螺母,然后等量转动左、右横拉杆,将前束调整至规定值 在转动横拉杆之前,应在横拉杆与齿条防尘罩之间涂润滑脂,确保防尘罩不扭曲。前束调整 完毕,以3555Nm的力矩拧紧锁紧螺母,并检查齿条防尘罩是否扭曲。3、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调整在检查时,如发现车轮外倾角或主销后倾角不符合规定值,首先应找出原因。如悬架零 件有损坏、松动、弯曲、压伤或磨损时,应更换这些零件;如属车体问题,则应修理车体 为了避免车轮外倾和主销后倾读数错误,检查前必须使车辆前部上抬、下落几次。4、转向角的检查更换横拉杆或横

12、拉杆接头后,应检查前束,然后用转角测定器检查转向角,见图 7-4。检查转向角内侧转向角应为38,外倾转向角应为32。若转向角不对,应检查左、右横拉杆长度 是否相等。5、前轮定位参数前轮定位参数见表7-1。表7-1 前轮定位参数前轮定位标准值前轮定位标准值刖束-2+2mm主销后倾角32( 16mm )车轮外倾角01主销内倾角12553二、后轮定位后轮定位参数中,仅能调整前束。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不能调整。因此,如由恶劣 的路面条件或撞车造成损坏而导致车轮外倾角或主销后倾角超出规定值时,应确定是车体损 坏还是悬架损坏。如车体损坏,则修理车体,如悬架损坏,则更换悬架。1、后轮前束检查和调整前的准备

13、工作(1)将空载状态的车辆开到水平地面上。(2)使转向盘处于直线行驶状态。(3)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确,轮盘是否变形。(4)检查悬架的各零件是否弯曲、压凹、磨损或有其他任何损坏。(5)检查左、右两边的离地间隙是否大致相同。2、后轮前束的检查用前束仪测量后轮前束见图7-5,其值应为04mm。前束仪测量前束3、后轮前束的调整(1)拧松左、右两控制杆的内侧螺母,见图7-6调整前束1-内侧螺母 2-内侧螺栓 3-控制杆 (2)将左、右控制杆内侧螺栓转动同等转数,调整前束至规定范围(3 )调整完毕,以70 90Nm的力矩拧紧控制杆内侧螺母。第四节 主要部件检修一、轮盘、螺母和轴承的检修1)检查每个轮盘是否

14、有压伤、变形和裂纹,损坏严重的轮盘必须更换。(2 )检查轮毂螺母是否松动,必要时以5070Nm的力矩拧紧螺母。(3)检查车轮轴承是否磨损。从轮盘上拆去车轮中心罩,将千分表置于轮毂中心,测量轴向止推游隙见图7-7。前轮止推游隙极限值为0.4mm,后轮止推游隙极限值为0.3mm。测量轴向止推游隙二、车轮横向和径向跳动的检查(1)检查车轮有无弯曲、凹陷、焊缝或漏气等缺陷,如有应更换车轮。(2)检查车轮的螺孔是否变形,带耳螺母是否松动或螺栓、螺母是否锈蚀严重。如有 不良,应更换车轮总成。(3)检查车轮的横向和径向跳动。测量车轮的径向跳动时,应将车轮装在车轮动平衡 机上进行测试。在轮辋辋圈的内外侧测量车

15、轮的横向和径向跳动,见图7-1。将千分表安装 到位,慢慢转动车轮一周,记下千分表读数。车轮的横向和径向跳动超过使用极限,会引起 车轮振动应更换车轮。径向跳动使用极限值为1.14mm横向跳动使用极限值为1.40mm。三、轮胎磨损的检查轮胎设有胎面磨损量指示标记,见图7-8当轮胎胎面花纹沟槽深度为1.6mm时,指 示花纹带宽为12mm,轮胎胎面同向有6个指示花纹。车辆每行驶半年或10000km,应检 查轮胎胎面花纹沟槽的深度。若轮胎胎面有 3 个或 3 个以上指示花纹沟槽的深度小于 1.6mm 时,应更换轮胎,否则会降低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力。特别是雨天,由于轮胎无法将水从接触地面挤出,使轮胎与路面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力急剧下 降,极易出现危险的“滑水现象”,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变差。轮胎磨损指示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