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哪里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7295384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哪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哪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哪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哪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哪里(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哪里杨贵妃吃的荔枝是哪里的古代北方达官贵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开辟了从南 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从常理看,南国距长安千里之遥,再 快的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质期内抵达。那么,杨贵妃所食荔枝 来自哪里荔枝如何送达长安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 杨贵妃与荔枝,总会记起他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 是荔枝来。于是,千里驰贡,博美人欢颜,成了唐玄宗滥用国器、荒 弛朝政的一大表现。那么,荔枝从何而来,走数千里,究竟为 几千里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曾有意排列对比了唐人和宋人的记 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唐人多言荔枝来自岭南,而北 宋中叶以后的记载则多云荔枝来自

2、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区)。实际上,荔枝为一种典型的南方水果,现今的主产区在两 广和福建,四川仅泸州合江县一带还有规模生产。在唐人的心目中,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岭南,既符合荔枝 地望,其长途传贡、伤折民力的故事,又符合了时人讽谏朝政 的用意。但是,荔枝有一个特性不易保存。依照驿马的速度, 岭南的新鲜荔枝在四五日内送抵长安,断无可能。所以,贵妃 所食荔枝,应来自他处。严耕望先生搜检宋代史料时,发现舆地纪胜中引旧志 云: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 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涪州志云,七日到长 安,不同。这一路程,约略计算,二千里上下,依唐代急驿日 行五百里的极限,三至七日间到

3、长安,尚不至荒谬。荔枝怎样送达长安无论是乐温县,还是妃子园,均大体指向今天重庆市涪陵 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要知道这里的荔枝如何快马送往长安, 便需要先对川陕之间的地貌和交通作一了解。四川盆地内部,并非一马平川。以南北走向的龙泉山和华 蓥山为界,龙泉山以西是著名的川西平原,又称川西坝子。这 是一块由岷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扇状平原,地表平坦、土壤肥 沃、河渠密布,此处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都即坐落其 中。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为川中丘陵。这一片区域地表岩性复 杂,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在此蛛网密布,将地表侵蚀 切割成大小形状各异的丘陵。其中,自西向东,最重要的 3 条 山脉依次为华蓥山、铜锣山和

4、明月山。唐时盛产荔枝的涪州乐 温县,即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部至长寿区一带,就位于明月山南 端的东侧。而秦岭的地势,北陡南缓,北坡属渭河流域,南坡属汉水 流域,但是,没有一条河流能切穿秦岭。早在秦汉时期,穿越 秦岭的川陕通道就基本形成,从西至东,共有四条。其中,子 午道,自西安正南,沿沣河谷地,穿秦岭子午谷,经宁陕县、 洋县,抵汉中。汉中盆地,是为穿越秦岭的四条道路的总枢。但是,由关中至四川,至此仅穿越了秦岭,还需穿越大巴 山。穿越大巴山的通道共有三条。自西向东,依次为剑阁道、 米仓道和洋巴道。洋巴道,经万源、达县,往重庆、涪陵。所 以,出产于川东平行陵谷地区的荔枝,欲北运往关中,势必取 道秦巴山地

5、通路中最东端的一组子午道和洋巴道。洋巴道在大巴山南麓的开口在达州宣汉县,此处大致位于 川东平行陵谷铜锣山的北端。因此,明月山南端东侧涪陵西部 的荔枝,欲经宣汉进入洋巴道,必须至少穿越明月山。但川东 平行陵谷的诸条山脉海拔多在 700 至 1000 米左右,并不易翻 越。所以,涪州乐温荔枝的外运,最初乃是贴着明月山北行。总而言之,唐玄宗时的荔枝道,自今天重庆寿区长寿湖畔 出发,大体依循 S102、S202 省道,沿明月山北上。至开江县 讲治镇,向西绕过明月山。利用开江县新宁河,穿越七里峡 山,入宣汉县。沿宣汉县州河,在达州罗江镇转入 G210 国 道,先后穿越大巴山和秦岭,抵达关中平原。全程约

6、1800 余 华里。路程途中,有着川东平行褶皱山脉和秦巴山地的阻隔, 荔枝道不作强行翻越,而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河谷,突破了这些 障碍。荔枝道,虽然有名,却相对次要。从当时的地图来看,穿越秦岭的四条通路中,陈仓道和褒 斜道最为重要。褒斜道相对近捷,在和平时期最受重用。陈仓 道虽路途迂远,但较为平坦,又兼有水运之便,所以在战争时 期备受重视。傥骆道和子午道,在秦岭北坡开口虽然更接近西 安,但因为南北坡之间绝水地带过长,交通并不方便,所以重 要程度远不如陈仓道和褒斜道。有唐一代,穿越秦岭的四道之 中,可以说利用最少的就是作为荔枝道的子午道。穿越大巴山的三条通路,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并不相同,其 重要程度和

7、与之相通的四川盆地三个地理单元的经济状况有 关。剑阁道,连通成都,最为重要。米仓道,连通巴中,地位 其次。洋巴道,连通的是宣汉、达州,经济地位不及前两个地 区。加之洋巴道在大巴山的穿越地段,分水岭高峻,绝水地段 比较长,通路条件也不及前两道,洋巴道的重要性自然并不占 优。因此可以说,荔枝道因其传奇色彩,名声颇大,但它在川 陕诸道中,受沿线地貌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还是一条相对次 要的道路。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闲暇时翻看唐人小说集,其中有篇宋史官乐史撰的杨太 真外传,认真地读了一个上午,看着桌上摊开的竖排文字, 为太真投缳薨逝前的泣涕呜咽,语不胜情而心内哀婉,也为唐 明皇栈道雨中闻铃声而郁结不堪。或

8、许是荔枝天性的娇贵,所以与之相关的历史都和中国的 宫廷发生联系。从西汉武帝初尝荔枝,到明代腐儒笔下文绉绉 的诗句,荔枝注定被赋予了不同凡常的阶级属性,是贱卑的庶 民仰首莫望的天宫圣果,甚至连大文豪苏公东坡也难于免俗。 苏公向来是个清雄豁达之人,只不过这岭南人家的鲜荔枝勾起 了他老来顽童的稚心,也不管这日啖三百是不是会因为过度食 用导致上火从而身染沉疴,只是翰墨饱蘸,拂袖一展,当即便 是豪气干云的一首七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长于眉山,老于仕途的苏 公毕生颠沛离苦,红尘坎坷之外亦不曾沾尝此等权贵果品,只 是在贬谪天涯的时候,终于见识了那满树的如赤霞如

9、火球般的 荔枝果,而在岭南无所拘束地狂啖荔枝,也算得上是这个戴罪 之身的生命强音中的一曲至情咏叹调吧。杨贵妃嗜啖荔枝,故而自唐以后,文人墨客拈玩荔枝的同 时难免总有几分家国红颜的淡淡咨嗟之意,而百姓则不管那么 多的兴亡悲嗟,关心着旧朝娘娘的闲事,嚼下几枚晶莹的果 肉,想着这几枚美丽的果子是否就能让人美妍如妃子呢确实,荔枝自身的红绡壳紫缯膜,确足以诱惑起人们的饮 食观赏欲望,而这食色之欲,竟也和国人辨识美人的心态相 仿。还记得以善调养女子而著称的李渔就曾在他的闲情偶 寄卷三声容部里颇为自得地写道:果中荔枝,实与交梨、火 枣无别,其色国色,其香天香,乃果中尤物。荔枝陈不如鲜, 香气未尝尽没,乃与橄

10、榄同功,其好处却在回味。佳人就寝, 止啖一枚,则口脂之香,可以竟夕。仔细剥开荔枝,小心地咀 嚼它的果肉,虽然其香不若橄榄那般清甘盈口,但也有一缕甘 酸之味沁绕鼻腔,留待数秒后渐渐退散,但究竟其驱秽的效力 如何,我想那是肯定比不得橄榄、薄荷的。而李渔之所欲选择 以荔枝护养佳人,必定也是与贵妃的故事有关吧。红颜与荔 枝,就从此牵绊纠结,美人必啖荔枝,而荔枝也必养美人,这 似乎成为了一个定律。生鲜荔枝不单色压诸果且口味爽利如饮醴酪,绝非常果可 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贵妃如此痴恋于鲜荔枝的美味口感, 由此可知其一斑了。只不过,鲜荔枝保质期极短暂,若存养不 得法,有隔夜竟至于色枯如皮,膜毁肉烂,不堪食用了。所 以,岭南人家也便依照桂圆干的方儿炮制荔枝干,到了年关腊 八之际,于浓稠的粥底里剥下几枚荔枝干,带着五谷杂粮的清 香,浓浓地祝福即将到来的崭新的一年。不过,荔枝做干食用,其味总是偏近于酸,因此,荔枝干 总不得嗜爱甜腻之味的老人家的欢心,在桂圆干的面前矮下一 头去。但好食之人,又研制了一条食用荔枝的妙方儿 蜜饯 荔枝,这是宋时传下的一个食方儿,只不过宋时人们惯用盐 渍,而传至明清,贵族早已改革了蜜饯制作的方法,改盐卤为 蜜渍,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就曾提到说婆子们给姑娘送了一 瓶儿蜜饯荔枝来。只是这味蜜饯荔枝,于今早已失传,因而, 我们也只能在故字书卷中臆测那番过往的绝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