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295200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目 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适用范围1.3编制依据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组织机构及职责4.1应急组织体系4.2指挥机构及职责5、预防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5.2预警行动6、信息报告程序7、应急处置7.1响应分级7。2响应程序7.3处置措施7。4应急过程中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7。5应急心理辅导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1常用物资装备8。2社会应急资源9、应急结束10、应急恢复11、检验与更新12、发布与实施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对机械设备伤害安全事故的防范,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生 产安全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发

2、生后的抢 险救灾处置工作,结合本企业应急资源,强化预防机械伤害事故意识, 提高应急救援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 编制本应急预案.1。2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项目部所属施工现场针对大型机械设备及使 用过程中的重大风险因素的应急准备和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的应 急响应、教授、恢复、结束等应急程序。1。3编制依据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3。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1。3.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 号);1。3。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

3、11 ;1.3.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11;1.3.8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7 ;1.3.9起重机械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2006;1。3。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373号令;1.3.11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经过对 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可能发生 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内容等因素。(见附录八:机械伤害危险因素表)一旦发生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可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发生三级以 上死亡事件。3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 应急迅速”的基本方针,实行先近后无、先重后轻、先抢救后冶疗基 本原则。4.1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主要成员组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经理任总指挥,党 委书记任副总指挥,成员由项目办公室、安质部、工程部、财务部、 物资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各职能部门担负相应应急职责。项目部 所属各工区成立应急指挥分中心,施工项目组成应急小组,实行分级 协作.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质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系电话序号姓名单位职务手机3周喜中建五局安徽公司项目经理189196613162吴长树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生产经理1

5、87098228393刘建忠中建五局安徽公司总工186553133034杨崇文中建五局安徽公司商务经理156755286035蒋浩中建五局安徽公司安全总监158026700676汤劲松中建五局安徽公司工区负责人18505629988夕卜部其他联系方式:气象:121火警:119匪警:110 医疗救援:1204.2指挥机构及职责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体负责项目部重大风险的监控和应 急准备、响应、救援、恢复、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工 作.各工区的应急指挥中心作为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负责本 单位应急救援工作,项目设置应急救援小组,对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 实施应急救援。4。2。1指挥中心

6、的主要职责(一)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具体全面部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的快速有效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抢险救灾,救治伤员。 并对应急行动中发生的不协调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 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二)根据事故灾害发展情况,对危及到的周边单位和人员,及 时指挥、组织疏散工作。(三)密切注视安全事故控制情况,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做 好信息处理,同时协调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 作(四)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应及时对预案 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确保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4.2.2总指挥的主要职责(一)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

7、工作。根据事故情况, 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组织力量,全面指挥、开展应急救援;(二)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三)根据事故灾害与发展情况,决定停止初始扑救,紧急撤离 等措施,依据事态扩展状况,决定请求外部援助。4。2.3副总指挥的主要职责(一)协助总指挥,具体负责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向应急总指挥提出 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救援对策和建议;(二)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迅速有效的组织 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事故影响;(三)负责与企业外部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与 沟通,协调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事故影响区

8、域的安全性,最 大程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夕卜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4.2.4应急小组职责项目经理部须相应成立应急小组,设置指挥联络组、现场抢险组、 技术支持组、警戒保卫组、安全疏散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 善后恢复组等专业小组,指定组长及成员,设立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记录。(1)指挥联络组:负责事故监查与评估,做出正确判断,执行、 传达救援命令,组织、指挥现场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落实现 场重大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信息通 报和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发布准确,反馈迅速;负责现场事故上报 工作。(2)抢险救灾组:发生事故后迅速组织抢险队

9、员实施抢险救急方 案,进行抢险、排险,抢救伤员,抢运物资。及时报告抢险进展情况。(3)技术支持组:根据事故现场特点,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有效 指导应急行动;提出抢险方案和避免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4)警戒保卫组:发生事故后迅速与指挥联络组沟通、报告,了 解告知事故发生原因及其他情况。负责危险区域的警戒和现场治安保 卫工作。(5)安全疏散组:负责现场危险区域人员的疏散与安置和现场周 围重要物资的转移。(6)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并护送伤员到 医疗抢救点或附近医院救治。(7)后勤保障组:负责组织应急物资和器材、设备的供应组织 协调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8)善后恢复组:负责事故善

10、后处理,负责救援结束后现场清理及 生产恢复工作。5、预防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5。1。1安质部负责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收集、评价、分析、处理, 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等应急机制和应急系统,依托应急指挥 中心信息平台及局域网络,构建安全监控信息网络,逐步建成集监测、 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生产安全事古攵预防预警体系. 发布安全预警信息及相应预防措施,实现资源共享。5.1.2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做 好本单位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重大危险源 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报公司安全 质量监察备案。5。2预警行动针对生产

11、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 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时,以隐患整改通知、通报等形式传递预警信息,并责令责任单位立 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督促消除隐患,做到早发 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事前预防、降低损失目的。6、信息报告程序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区负责人报告工 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发生死亡、重伤或重大经 济损失事故时,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报告项目经理应于1小 时内,向公司和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应

12、包括以下内容:(一)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及工程详细名称;(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三)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四)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五)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六)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七)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2)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 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 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 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封存内业资 料,为事故调查提供原始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

13、报。3)当自有应急无法保证控制事态发展时,应寻求外部支援。7、应急处置7.1响应分级按安全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 原则上分为I、II、III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事故单位应 启动本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7.1.1 I级应急响应: 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 1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 需要启动I级应急响应的其他事故。7.1。2 II级应急响应 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3-10人重伤事故. 发生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 需要启动II级应急响应的其他安全事故。7.1.3发生III级(3人以下重伤、其他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安全 事故,由事

14、故单位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各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工程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演练,熟悉、掌握预案要求 和相关措施,并根据现场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预 案内容.7。2响应程序7。2.1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分为:接警通报、判断、应急启动、指挥控制、应 急响应、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程序。7。2.2应急响应行动I级响应行动 发生I级响应事故及险情应由项目部立即上报公司,公司接到 事故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局级应急预案,通知指挥中心 有关人员,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重大应急事项作出决策 和部署,并将有关情况向集团公司

15、汇报。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当现出救援人员及现场人员有可能受到伤害的紧急情况时,事 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避险命令;当救援困难,事态有进一步 扩大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应扩大应急相应程序请求外部支援。口级响应行动 口级应急响应应由项目部负责启动,并向公司报告。 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前往事故地点,指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医疗救护、后勤保障、 善后处理、信息发布、治安保卫、事故调查等应急救援工作. 向公司报告有关事故处理进展情况.B级响应行动发生B级以下应急响应的安全事故,由项目部按其制订的应急预 案启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社会

16、影响。在救援过程中,要考虑伤者及伤者的朋友和亲属的心理感受,应 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慰,把事故发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将要采取 的措施向其做简单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绪过激影响救治人员的正常工 作7。3处置措施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 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救护过程中的二次伤害;注意 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恢复正常秩序.7.3。1起重机械事故防范措施1)为防止吊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设备的安 全防护装置必须做到齐全、有效,在安装、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 不得随意更改和拆卸.2)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及班前检查制。检查结 构、运转机构

17、、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电气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确认 完好后,方可进行作业。7。3.2起重机械设备事故应急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类型:1 )吊车运行时发生倾覆;2)作业中失稳发生坍塌、断臂; 一旦起重机械设备发生坍塌事故,应立即封闭现场,划定警戒 区域,派专人警戒,防止他人误入危险区域.出事地点的20米范围内要 停止一切作业,疏散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并不得有无关人员围 观或远观。 调用救援吊车、气焊机、切割机,迅速投入抢险。如有人员被 轧、被压,要积极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被压人员如短时间无法救出, 应对被压者进行心理安慰,使其平静,便于合理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 救援。对损毁的机械设备,应进行拆解,修复

18、或更换。 在采取有效救援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将伤员抬离危险区,进行 现场救护,对伤者进行止血包扎、断肢固定,并尽最快方式与就近医 院联系,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抢救和治疗。如果受害人员有物体穿过身 体,严禁将物体拔出,宜让物体暂留体内送医院处置,在运送伤员和转 送伤员时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避免措施不当加重伤害。7。3。3坠落事故应急措施构件和设备吊装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坠落。 一旦发生机械设备事故导致人员从高处坠落,目击者应高声呼 救,并及时通报给项目负责人或管理人员,接报后,相关人员应立即 赶到现场,对事故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进 行救治;根据高处坠落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9、积极做好伤 员的抢救工作.如果现场救治困难,应急负责人应拨打120求救。 依据坠落者的伤势情况,根据掉落地点抢救难度大小,应急救 援负责人应召集在现场医务人员和项目技术支持组一起确定救援方 案。制订可靠措施,安全迅速的将受害者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发生 其他伤害; 现场抢救的重点应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几种情形上。应依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治,呼吸困难、心跳衰弱 或刚刚停止者,要立即进行现场人工急救。同时,迅速送就近医院进 彳亍抢救.7.4应急过程中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1)发生机械倾覆、坍塌或高处坠落的伤者可能有骨折类伤害, 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

20、不要 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有腹部创伤及 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 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避免救治不当弓1起二次伤害;2)如高处坠落者掉落时身体穿有钢筋、钢管、木刺等异物时,不能 随便拨出,避免体内大出血造成二次伤害;3 )高处坠落者落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 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或坠落者的二次坠落等事故;4)发生高处坠落处应立即封闭,禁止施工人员围观,避免人多 拥挤造成无关人员的二次坠落或其它事故的发生5)要特别防止坠落者的亲属和朋友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对伤者 的搬动、搂抱、晃动等动作或其它不

21、正确的救援方法,避免不合理的 动作造成对伤者的二次伤害;6)及时对高处坠落点派专人进行看护,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应由 熟悉现场环境的专职安全员带路,前往现场调查取证,在取得充分证 据,事故原因调查完毕后应及时对该位置和类似位置进行安全防护.防 止人员从该位置再次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7。5应急心理辅导1)在救援过程中,要对伤者的朋友和亲属进行心理抚慰,主要把 事故发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简单明了 的交待,并征求其还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合理的意见给予采纳,合理的要求予以满足,避免情绪激动影响救治人员的正常工作;2)对坠落在危险位置,一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救援且神志清醒的

22、 高处坠落者,除了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外,还要由救援负责人或医生 对高坠者进行心理安慰,告诉其应急救援小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救援,劝其平静、不要乱动,也不要大喊大叫或大哭大闹,避免其不 当的动作造成二次坠落或由于情绪激动消耗体力加重伤势。3)发生高处坠落后,人员往往受伤较重,特别是因伤致残的时候, 受伤人员会觉得很悲观,应由伤者的朋友或亲属在旁边对其进行鼓励; 同时项目领导或公司的领导要派专人对其进行安慰,并保证做好善后 处理工作,使其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日恢 复。4)事故发生后,要注意伤者的朋友或亲属的情绪变化,如果受伤 严重,伤者的朋友和亲属有可能对事故的肇事者产

23、生怨恨心理,特别 是对可能受伤后致残的人员要重点关注,这时要有专人对这些人进行 心理抚慰,要对其进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要安抚人们情绪不能过 激,避免这些人员对肇事者进行围攻,从而发生二次伤害事故.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根据建筑工程事故类别、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应 急救援物资在施工现场配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协调好社会 资源,以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和扩大应急之需。8.1常用物资装备:1)抢险工具:铁锹、撬棍、锤子、电工用具、气割工具等。2)抢险用具:安全带、安全绳、梯子、应急灯、对讲机等。3 )医疗器械:消毒用品、急救物品(创口贴、绷带、无菌敷料)、 各种小夹板、担架、止血带

24、、氧气袋等。8、2社会应急资源:救护车、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汽车起重机、切割器具、发 电设备等。社会资源单位联系电话:(项目确认应急资源联系电话)9、应急结束当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扩大发展,伤员已得到相应的救护,现 场险情已排除,现场经检测没有危险,现场救援工作视为结束,此时可 以由指挥中心发布指令,解除紧急状态,并通知相关单位或周边社区, 事故危险已解除.事发单位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取证、事故调查和事故原 因分析,写出事故报告,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10、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后,经批准,事故责任单位应组织现场清理,尽快恢复 生产,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11、检验与更新应急预案检验的

25、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以及响应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检验测试的方法有桌面推演,计算 机模拟,功能性演练和现场实际演练.演练应做好记录。应急预案进行 测试后,应根据测试结果对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和应急响应的及时性、 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找出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 缺陷问题,对于在抢救过程中发现的不当之处采取予以补充、修复, 更新,改进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使之完善。12、发布与实施本专项预案,作为蚌五高速第五分部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 急救援预案的附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中建五局安徽公司 蚌五高速第五分部 2017年3月6日序号作业活动作业内容1起重机械安 拆、吊装作

26、业起重、指挥人员不了解起重:机械性能2无资质安装、拆除、维护3限位保险装置失灵4吊车高度超过规定不安装附墙装置5附墙装置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6吊钩无保险装置7有夹轨钳未使用8不正确使用(选用)吊索具9未按操作程序进行拆除10机械作业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11平刨和圆盘踞无传动部位无防护罩12使用平刨和圆盘锯合用一台电机的多功能机械13圆盘锯未按规定设置锯盘护卓、分料器、防护 挡板的安全装置14钢筋机械的冷拉和对焊作业区无防护措施15道桥施工作业设备和设施未经验收16桥涵预制安装 施工业起重机司机无证上岗17起重机司机不按规程施工18吊装现场无人指挥19未配备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附录A:机械伤害危险因素表械20未定期对钢丝绳和锚具进行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