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7291920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资源描述:

《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学痹 症周方圆周方圆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概 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痹的含义痹的含义广义广义 痹痹邪气痹阻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利,邪气痹阻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得宣发所引起的各种病证。如胸或脏气不得宣发所引起的各种病证。如胸痹、喉痹、痹证。痹、喉痹、痹证。狭义狭义概 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概念 痹证是由于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致,致使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引起以,引起以肌肉、筋骨肌肉、筋骨、关节、关节发生发生酸痛

2、、麻木、重着、屈伸不利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因病因病机病机病位病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概 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概 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概 述(一)(一)内经内经列有专篇列有专篇 素问素问痹论痹论1.1.病因: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所谓痹者,各以其时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2.2.分类:分类:“风气盛者为行痹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

3、为痛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湿气盛者为着痹。痹。”3.3.治疗治疗 砭石、针灸砭石、针灸历史沿革 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历史沿革(二)(二)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设有专篇设有专篇金匮要金匮要略略中风中风历节历节篇篇 创定了用创定了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和和乌头汤乌头汤治之治之“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概 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历史沿革(三)(三)

4、千金方千金方首载首载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四)(四)医宗必读医宗必读 提出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的治则概 述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概 述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风湿热、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痛炎、风湿热、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痛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 讨论范围 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病因病机中医

5、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病因 外因外因 内因内因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病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饮食用药不当饮食用药不当外伤外伤年老久病年老久病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严寒冻伤严寒冻伤久居湿地久居湿地贪凉露宿贪凉露宿睡卧当风睡卧当风冒雨涉水冒雨涉水风寒湿风寒湿邪内侵邪内侵痹证痹证病因病机1.1.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久居炎热潮湿久居炎热潮湿外感风湿热邪外感风湿热邪风湿热邪风湿热邪痹阻经脉痹阻经脉痹证痹证

6、风寒湿邪日久风寒湿邪日久病邪从热而化病邪从热而化病因病机2.2.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3.3.内因内因饮食药物不当饮食药物不当饮食不当饮食不当用药不当用药不当脾胃受损脾胃受损湿热痰浊内生湿热痰浊内生痹阻经脉气血痹阻经脉气血痹证痹证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3.3.内因内因外伤外伤外伤外伤损伤筋脉,气血失畅,经脉痹阻损伤筋脉,气血失畅,经脉痹阻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3.3.内因内因年老久病年老久病老年久病老年久病气血亏虚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关节失养肢体筋脉关节失

7、养痹证痹证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示意图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病机病位病位 在肌肉、筋骨、关节在肌肉、筋骨、关节主要病机主要病机 外邪闭阻肌肉、筋骨、关节,经络阻外邪闭阻肌肉、筋骨、关节,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滞,气血运行不畅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病机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1.1.病久可见痰瘀互结病久可见痰瘀互结2.2.由于病久气血损伤,更易感受外邪,以致由于病久气血损伤,更易感受外邪,以致虚实错杂虚实错杂3.3.病邪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内舍于脏病邪可由

8、浅入深,由表入里,内舍于脏心痹心痹 心悸心慌气喘心悸心慌气喘脾痹脾痹肢软肌瘦无力肢软肌瘦无力 肾痹肾痹腰背偻曲不能伸直腰背偻曲不能伸直 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病势及转归病势及转归初期初期:邪在经脉,累及肢体皮肉经络邪在经脉,累及肢体皮肉经络实实 证证可治愈可治愈病久病久:风寒湿邪风寒湿邪易伤阳气易伤阳气气血不足气血不足 风湿热邪风湿热邪易伤阴液易伤阴液肝肾亏虚肝肾亏虚虚实夹杂虚实夹杂预后差预后差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诊断 1 1主症主症:以: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肢体关节肌肉

9、疼痛、屈伸不利为主要、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特征症状特征 2.2.发病特点发病特点(1 1)与性别有关:女男()与性别有关:女男(SLE,RASLE,RA);女男);女男(AS,Gout(AS,Gout)(2 2)与年龄有关:)与年龄有关:SLESLE育龄期育龄期(3 3)与职业有关: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与职业有关: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4 4)部分疾病与居住环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部分疾病与居住环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诊 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诊断 3.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抗抗“o o”;血沉;血沉;X X线;线;CTCT诊 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

10、节 痹症鉴别诊断痹证痿证主症主症 肢体活动肢体活动 肌肉萎缩肌肉萎缩 痿证是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相当痿证是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相当于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脊髓于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脊髓病变、周期性麻痹等疾病病变、周期性麻痹等疾病鉴别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鉴别诊断痹证痿证相同点相同点均有肢体活动障碍均有肢体活动障碍不不同同点点主症主症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肢体力弱,无疼痛肢体力弱,无疼痛肢体肢体活动活动因痛影响活动因痛影响活动肢体无力运动肢体无力运动肌肉肌肉萎缩萎缩因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因痛

11、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可用可致肌肉萎缩久废而不可用可致肌肉萎缩部分痿证病初即有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肌肉萎缩鉴别诊断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辨证要点辨病邪特点辨病邪特点辨证候虚实辨证候虚实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辨病邪特点病邪症状特点风邪(行痹风邪(行痹)寒邪(痛痹)寒邪(痛痹)湿邪(着痹)湿邪(着痹)热邪(热痹)热邪(热痹)痰邪痰邪瘀邪瘀邪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辨病邪特点病邪症状特点风邪(行痹风邪(行痹)痹痛游走不定痹痛游走不定寒邪(痛痹)寒邪(

12、痛痹)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湿邪(着痹)湿邪(着痹)关节酸痛、重着、满肿关节酸痛、重着、满肿热邪热邪(热痹)(热痹)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痰邪痰邪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瘀邪瘀邪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辨虚实实证实证虚证虚证病程病程新病新病久病久病病势病势发病较急发病较急发病较缓发病较缓疼痛程度疼痛程度痛势较剧痛势较剧痛势绵绵痛势绵绵脉象脉象脉实有力脉实有力脉虚无力脉虚无

13、力辨证要点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护治原则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护治原则痹证痹证祛邪祛邪通络通络止痛止痛祛风祛风散寒散寒除湿除湿清热清热痹久痹久祛痰、化瘀祛痰、化瘀补肝肾、益气血补肝肾、益气血护治原则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寒湿痹行痹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游走不定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游走不定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脉:舌苔薄白,脉浮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主方:

14、防风汤主方:防风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寒湿痹行痹防风汤防风汤【功效应用功效应用】发散风寒、祛湿通络发散风寒、祛湿通络【方药组成方药组成】防风、麻黄、葛根防风、麻黄、葛根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当归当归养血活血通络养血活血通络茯苓、生姜、大枣、茯苓、生姜、大枣、健脾渗湿,调和营卫健脾渗湿,调和营卫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寒湿痹痛痹主症: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痛有定处,得主症: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热痛减,遇寒痛增兼症: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兼症: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不红

15、,触之不热或有寒冷感。或有寒冷感。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方:乌头汤主方:乌头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寒湿痹痛痹乌头汤乌头汤【功效应用功效应用】温经散寒止痛,适用于痹证寒邪偏盛,关节温经散寒止痛,适用于痹证寒邪偏盛,关节疼痛明显。疼痛明显。【方药组成方药组成】制川乌、麻黄制川乌、麻黄温经散寒,通络镇痛温经散寒,通络镇痛芍药、甘草、蜂蜜芍药、甘草、蜂蜜缓急止痛缓急止痛黄芪黄芪益气固表,利血通痹益气固表,利血通痹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寒湿痹着

16、痹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有定处,手足沉重。兼症: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兼症: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脉: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舌脉: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主方:薏苡仁汤主方:薏苡仁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寒湿痹着痹薏苡仁汤薏苡仁汤【功效应用功效应用】健脾祛湿,发散风寒健脾祛湿,发散风寒【方药组成方药组成】薏苡仁、苍术、甘草薏苡仁、苍术、甘草益气健脾祛湿益气健脾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祛风除湿麻黄、桂枝、

17、制川乌麻黄、桂枝、制川乌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温经散寒,祛湿止痛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脉养血活血通脉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湿热痹(热痹)主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主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不可触兼症:关节活动不便,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兼症:关节活动不便,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脉:舌质红,舌黄燥,脉滑数舌脉:舌质红,舌黄燥,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主方:白虎桂枝汤主方:白虎桂枝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风湿热痹(热

18、痹)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桂枝汤【功效应用功效应用】清热宣痹为主清热宣痹为主【方药组成方药组成】桂枝桂枝疏风解肌通络疏风解肌通络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清热除烦清热除烦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痰瘀痹阻证主症: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主症: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兼症: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兼症: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屈伸不利,或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麻或重着,屈伸不利,或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19、舌苔白腻,脉弦涩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主方:双合汤主方:双合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肝肾两虚证主症:痹证日久不愈,肌肉瘦削,腰膝酸软。主症:痹证日久不愈,肌肉瘦削,腰膝酸软。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细数。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主方:独活寄生汤主方:独活寄生汤证治分类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护

20、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护理诊断一、关节疼痛一、关节疼痛 E E、与风、寒、湿、热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与风、寒、湿、热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E E、与痹症久治不愈,肢体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困难等、与痹症久治不愈,肢体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困难等有关。有关。三、焦虑三、焦虑 E E、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或肢体疼痛、活动困难影响生、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或肢体疼痛、活动困难影响生活质量有关。活质量有关。四、潜在并发症:痿证,胸闷、心悸四、潜在并发症:痿证,胸闷、心悸 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

21、二节 痹症病情观察部位、程度、性质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部位、程度、性质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皮肤、汗出、体温、脉搏等以辨别病邪的偏盛,皮肤、汗出、体温、脉搏等以辨别病邪的偏盛,了解是否有强直畸形、其活动受限的程度。了解是否有强直畸形、其活动受限的程度。风湿热痹者,注意风湿热痹者,注意“心痹心痹”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生活起居护理病室环境病室环境活动、休息活动、休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辨证护施辨证护施 风寒湿痹风寒湿痹及及风湿热痹风湿热痹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饮食护理饮食应以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

22、消化的的食物为主,忌生冷、肥甘厚腻的食品食物为主,忌生冷、肥甘厚腻的食品痹证急性期特别是兼有发热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痹证急性期特别是兼有发热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久病偏虚时可适当滋补主,久病偏虚时可适当滋补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 常用食物 辨证施护 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 行痹防风苡米煎配方:配方:薏苡米薏苡米30g30g,防风,防风10g10g,功效: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制作:制作:薏苡米薏苡米30g30g,防风,防风10g10g,加水,加水300ml300ml煮沸,文火煎煮沸,文火煎30-40min30-4

23、0min,取药液,取药液200ml200ml,分,分1-21-2次服,次服,1 1剂每天剂每天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 痛痹羊肉当归汤 配方:配方:当归当归3030克,生姜克,生姜5050克,羊肉克,羊肉150150克。克。功效:功效:补气补气益血,祛寒止痛益血,祛寒止痛 制作:制作:将羊肉、生姜分别洗净,切片,与当归同将羊肉、生姜分别洗净,切片,与当归同入锅,加水入锅,加水2 2碗,煎煮碗,煎煮3030分钟。加盐、作料分钟。加盐、作料少许调味。少许调味。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着痹薏苡仁粥配方:配方:薏苡米薏苡米30g30g,粳米,

24、粳米70g70g功效: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制作:制作:将薏苡仁洗净,置于沙锅内,加水适量,再将将薏苡仁洗净,置于沙锅内,加水适量,再将 沙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沙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 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服药护理应用应用生川、草乌、附子生川、草乌、附子等有毒性的药物时,应从等有毒性的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并须先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并须先煎30306060分钟,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合煎或与甘草同煎,以缓解毒性。再与其他药物合煎或与甘草同煎,以缓解

25、毒性。服药后要加强巡视,观察有无毒性反应:病人唇服药后要加强巡视,观察有无毒性反应:病人唇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时等症状时行痹:行痹:中药饭后温服用,用黄酒引用;中药饭后温服用,用黄酒引用;痛痹:痛痹:中中药饭后温热服用;药饭后温热服用;着痹:着痹:中药饭后温服用,加食中药饭后温服用,加食薏米粥。薏米粥。风湿热痹:风湿热痹:中药温服用。中药温服用。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情志护理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对疼痛的耐受力辨证施护中

26、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行痹行痹当归酒按摩患处当归酒按摩患处狗皮膏、麝香止痛膏狗皮膏、麝香止痛膏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对症处理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穴位按摩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对症处理痛痹痛痹局部温热疗法局部温热疗法拔火罐拔火罐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穴位按摩穴位按摩艾灸艾灸热熨热熨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温热疗法艾灸光热疗法与传统艾灸治疗痹症的临床对照研究光热疗法与传统艾灸治疗痹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针灸临床杂志20112011年第年第0505期期 作者:李应昆作者:李应昆;吴炜

27、翰吴炜翰;“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在燃烧过程中,可产生600 nm左右的红光到2500 nm的中红外直至远红外区光谱2。在红外线照射下,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因此可增强局部的新陈代谢,加速炎性渗出物的吸收,继而产生消炎止痛的效果。”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温热疗法热熨可用食盐可用食盐500g500g,大葱数段,炒热后布包熨患处,大葱数段,炒热后布包熨患处小茴香小茴香60g60g、食盐、食盐20g20g,文火炒至,文火炒至60-70 60-70 熟后熟后 用布包,热熨痛处。用布包,热熨痛处。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 中药

28、湿热敷配合按摩中药湿热敷配合按摩治疗痹症治疗痹症6262例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石石冬菊冬菊 2005-9-21 2005-9-21 辨证施护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中药湿热敷,中药组成:蔓荆子、白芷、大青盐、牛蒡中药湿热敷,中药组成:蔓荆子、白芷、大青盐、牛蒡子、粉甘草、木香、防风、川断各子、粉甘草、木香、防风、川断各40g40g,没药、透骨草各,没药、透骨草各60g60g。独活、刘寄奴、红花、羌活各。独活、刘寄奴、红花、羌活各30g30g。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将所用中药研为细末,缝:将所用中药研为细末,缝1 1个白布口袋,大小个白布口袋,大小根据需要决定。把中药末装入口袋里缝好,然

29、后将药口根据需要决定。把中药末装入口袋里缝好,然后将药口袋放入蒸锅内蒸袋放入蒸锅内蒸8 81010分钟取出,待热稍散,即喷两口酒分钟取出,待热稍散,即喷两口酒(以增强渗透力)于口袋上,以皮肤能承受而不烫伤皮(以增强渗透力)于口袋上,以皮肤能承受而不烫伤皮肤为度,乘热敷于患处,待其温度稍减时上加热水袋,肤为度,乘热敷于患处,待其温度稍减时上加热水袋,以保持其热力,以微微发汗为度。以保持其热力,以微微发汗为度。每次热敷每次热敷1 12 2小时,每日小时,每日1 1次,次,1010次为次为1 1个疗程,每剂可个疗程,每剂可连用连用3 36 6天。注意用后将药袋放阴凉干燥处,以免变质。天。注意用后将药

30、袋放阴凉干燥处,以免变质。手法按摩:中药湿敷后即在关节处按摩,采用揉捏、扣手法按摩:中药湿敷后即在关节处按摩,采用揉捏、扣击等手法,以压对症处理痛点为重点,顺肌肉间隙及肌击等手法,以压对症处理痛点为重点,顺肌肉间隙及肌腱施用重手法按揉,有时配以指压穴位,以解除肌肉及腱施用重手法按揉,有时配以指压穴位,以解除肌肉及肌腱的挛缩,提高其扩展能力。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酸肌腱的挛缩,提高其扩展能力。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酸冷食物。冷食物。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对症处理着痹着痹穴位按摩穴位按摩食盐炒热后热敷食盐炒热后热敷 食盐食盐100g100g文火炒至文火炒至60-70 60-70 后

31、后用布包用布包膏药外贴膏药外贴 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对症护理风湿热痹风湿热痹可用油松节、牛膝、黄芩水煎稍冷后外洗患处,可用油松节、牛膝、黄芩水煎稍冷后外洗患处,局部禁用温热疗法局部禁用温热疗法用活地龙用活地龙1010余条,加白糖适量捣烂,敷红肿处余条,加白糖适量捣烂,敷红肿处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用青敷膏、金黄膏用青敷膏、金黄膏消肿止痛消肿止痛用柳枝用柳枝30306060克煎服克煎服清热除湿、消肿止痛清热除湿、消肿止痛穴位按摩穴位按摩辨证施护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健康教育避免诱发本病的原因,如受寒、涉水冒避免诱发本病的原因,如受寒、涉水冒

32、雨、汗出当风等。雨、汗出当风等。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室内干燥,阳光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室内干燥,阳光 充足,避免潮湿阴冷,注意防寒保暖。充足,避免潮湿阴冷,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忌食生冷食物。忌食生冷食物。积极预防外感,如感冒、扁桃体炎、牙积极预防外感,如感冒、扁桃体炎、牙 龈炎等。龈炎等。健康教育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复习思考题1.1.阅读文献阅读文献2.2.试述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试述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3.3.如何评估痹证病邪的偏盛?如何评估痹证病邪的偏盛?4.4.痹症患者服用药物时如何护理?痹症患者服用药物时如何护理?4.4.比较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的护理措施有何比较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的护理措施有何区别?区别?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谢 谢!中医临床护理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辩证第二节 痹症/10/29.68NoImag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