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290086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ch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ch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ch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ch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0.1.1 10.1.1 挠度控制的目的和要求挠度控制的目的和要求 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挠度控制的目的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1)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将损害甚至使构件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2)非结构构件的损坏)非结构构件的损坏 构件过度变形引起的最普遍的一类问题。3)外观要求)外观要求 构件出现明显下垂的挠度会让使用者产生不安全感。规范规范的规定的规定根据工程经验,规定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计算值不应超过表10-1的挠度限值。表中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为构件的计算跨度。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按表中相应数值乘2取用。10.1.2 10.1.2 受弯构件刚度

2、的试验研究分析受弯构件刚度的试验研究分析材料力学中,匀质弹性材料梁的跨中挠度为 20EIMlSf=式中 S 与荷载类型和支承条件有关的系数;EI梁截面的抗弯刚度。由于是匀质弹性材料,所以当梁截面的尺寸确定后,其抗弯刚度即可确定且为常量,挠度f 与M成线性关系。随随荷载荷载的增加而减少,即的增加而减少,即M 越大,抗弯刚度越小。验越大,抗弯刚度越小。验算变形时,截面抗弯刚度选择在曲线第算变形时,截面抗弯刚度选择在曲线第阶段阶段(带裂缝工作带裂缝工作阶段阶段)确定;确定;随随配筋率配筋率 的降低而减少。对于截面尺寸和材料都相的降低而减少。对于截面尺寸和材料都相同的适筋梁,同的适筋梁,小,变形大;截

3、面抗弯刚度小些;小,变形大;截面抗弯刚度小些;沿构件跨度,沿构件跨度,弯矩弯矩在变化,截面刚度也在变化,即使在变化,截面刚度也在变化,即使在纯弯段刚度也不尽相同,裂缝截面处的小些,裂缝间截面在纯弯段刚度也不尽相同,裂缝截面处的小些,裂缝间截面的大些;的大些;随随加载时间加载时间的增长而减小。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增长而减小。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变形会加大,在变形验算中,除了要考虑短期效应组合,还变形会加大,在变形验算中,除了要考虑短期效应组合,还应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故有长期刚度应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故有长期刚度B Bl 和短期刚度和短期刚度B Bs 。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由于材料的

4、非弹性性质和受拉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由于材料的非弹性性质和受拉区裂缝的开展,梁的抗弯刚度不是常数而是变化的,其区裂缝的开展,梁的抗弯刚度不是常数而是变化的,其主要特点如下:主要特点如下:1)钢筋应变)钢筋应变e es沿梁长呈波浪形变化,沿梁长呈波浪形变化,e es的峰值在开裂的峰值在开裂截面处,在裂缝中间截面截面处,在裂缝中间截面e es(两裂缝之间)最小。(两裂缝之间)最小。钢筋平均应变 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它反映了拉区混凝土参与受力的程度。2)压区混凝土的应变)压区混凝土的应变e ec沿纯弯段也是非均匀分布的,沿纯弯段也是非均匀分布的,开裂截面开裂截面e ec大,裂缝之间大,裂缝之间e ec

5、小,但其波动幅度比钢筋应变小,但其波动幅度比钢筋应变的波动幅度小得多。峰值应变的波动幅度小得多。峰值应变e ec与平均应变与平均应变e ec差别不大,差别不大,可取可取e ec=e ec。3)由于裂缝的影响,截面的中和轴高度)由于裂缝的影响,截面的中和轴高度xn也呈波浪形也呈波浪形变化,平均中和轴高度为变化,平均中和轴高度为xn,该截面称为,该截面称为“平均截面平均截面”。实测的平均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表明,平均应变的实测的平均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表明,平均应变的e es、e ec符合平截面假定,沿截面高度为直线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沿截面高度为直线分布。对钢筋混凝土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弯构

6、件,通过记录的试验现象,通过记录的试验现象,裂缝趋于稳定以后,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变分布具有以下裂缝趋于稳定以后,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变分布具有以下的特征:的特征:10.1.3 10.1.3 短期刚度短期刚度B Bs s短期刚度是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刚度值(以Nmm2计)。MBs=MEIB=EssshAEMB=20参数、和的确定1.开裂截面内力臂系数 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在短期弯矩Mk(0.60.8)Mu范围,裂缝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变化很小,内力臂的变化也不大。对常用的混凝土强度和配筋情况,其值在之间波动。规范为简化计算,取。参数、和的确定2.受压边缘混凝土平均应变综合系数20

7、2020hbEbhEhbMcccccee=EE62.0=fEE=5.3162.0T形截面梁 矩形截面梁 参数、和的确定3.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sktetkf65.01.1=10.1.3 10.1.3 短期刚度短期刚度B Bs s短期刚度是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刚度值(以Nmm2计)。对矩形、T形、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短期刚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f受压翼缘的加强系数;2061.150.213.5sssEfE A hB=当hf0.2h0时,取hf=0.2h0。0)(bhhbbfff=钢筋的弹性模量Es和混凝土Ec弹性模量的比值;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是裂

8、缝之间钢筋的平均应变与裂缝截面钢筋应变之比,它反映了裂缝间混凝土受拉对纵向钢筋应变的影响程度。愈小,裂缝间混凝土协助钢筋抗拉作用愈强。该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E0bhAs=1.10.65tkteskf=并规定0.2 式中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testeAA=teteAfftehbbbhA)(5.0=有效受拉混凝土面积。对受弯构件,近似取有效受拉混凝土面积。对受弯构件,近似取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裂缝截面处纵向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裂缝截面处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根据使用阶段受拉钢筋的应力,根据使用阶段(阶段阶段)的应力状态的应力状态及受力特征计算及受力特征计算:s

9、k对受弯构件式中:M k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即按全部永久荷载及可变荷载标准值求得的弯矩标准值。00.87ksksMA h=10.1.4 10.1.4 长期刚度长期刚度B Bl l 长期刚度长期刚度Bl 是指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时的刚度是指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时的刚度值。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以值。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以及受拉区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即及受拉区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即钢筋与混凝土间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粘结滑移徐变滑移徐变、混凝土、混凝土收缩,收缩,致使构件截面抗弯刚度降低,致使构件截面抗弯刚度降低,变形增大,故计算挠度时必须采用长

10、期刚度变形增大,故计算挠度时必须采用长期刚度Bl 。规规范范建议采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建议采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来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刚度的影响。长期刚度按下式计来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刚度的影响。长期刚度按下式计算:算:(1)klsqkMBBMM=式中:Mq按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计算的弯矩值,即按永久荷载标准值与可变荷载准永久值计算。式中 分别为受压及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此处反映了在受压区配置受压钢筋对混凝土受压徐变和收缩起到一定约束作用,能够减少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上述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矩形、T形、工字形截面梁,值与温湿度有关,对干燥地区,值应酌情增加152

11、5。对翼缘位于受拉区的T形截面,值应增加20。=4.00.2 10.1.5 10.1.5 受弯构件变形验算受弯构件变形验算(1 1)变形验算)变形验算目的目的与与要求要求 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保证结构的使用功能要求;保证结构的使用功能要求;防止对结构构件产生不良影响;防止对结构构件产生不良影响;防止对非结构构件产生不良影响;防止对非结构构件产生不良影响;保证使用者的感觉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保证使用者的感觉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1)因此,对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产生的最大变形值f必须加以限制,即 受弯构件变形验算目的主要是用以满足适用性适用性。f f 其中 f 为挠度变形限值。混凝土结构构件变形

12、和裂缝宽度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相比,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具有以下二个特点:考虑到结构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生命财产的危害远比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小,因此其目标可靠指标值要小一些,故规范规定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均采用荷载标准值和材料强度的标准值。由于可变荷载作用时间的长短对变形和裂缝宽度的大小有影响,故验算变形和裂缝宽度时应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值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进行。10.1.6 10.1.6 受弯构件变形计算方法受弯构件变形计算方法 为了简化计算,规范在挠度计算时采用了“最最小刚度原则小刚度原则”,即:在同号弯矩区段采用最大弯矩处的截面抗弯刚度(即最小

13、刚度)作为该区段的抗弯刚度,对不同号的弯矩区段,分别取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截面的刚度作为正负弯矩区段的刚度。理论上讲,按Bmin计算会使挠度值偏大,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剪跨区段还存在着剪切变形,甚至出现斜裂缝,它们都会使梁的挠度增大,而这是在计算中没有考虑到的,这两方面的影响大致可以相互抵消,亦即在梁的挠度计算中除了弯曲变形的影响外,还包含了剪切变形的影响。受弯构件变形验算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值Ms和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值Ml;按下列式子计算:=nikiQicikQkGsQCQCGCS211=nikiQiqikGlQCGCS2(1)klsqkMBBMM=计算长期刚度Bl按

14、式:2061.150.213.5sssEfE A hB=计算短期刚度Bs按式:用Bl代替材料力学位移公式 中的EI,计算出构件的最大挠度,并按式 进行验算。20EIMlSf=f f 若验算结果 ,从短期刚度计算公式可知,增大截面高度是提高截面抗弯刚度、减小构件挠度的最有效措施;若构件截面受到限制不能加大时,可考虑增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但作用并不显著,对某些构件还可以充分利用纵向受压钢筋对长期刚度的有利影响,在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受压钢筋,另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也是提高受弯构件刚度的有效措施。实际工程中,往往采用控制跨高比的方法来满足变形条件的要求。f f 国内外学者

15、先后提出了以下理论来解释裂缝开展的机理:1.1.这一理论认为裂缝控制主要取决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这一理论认为裂缝控制主要取决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当裂缝出现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发生局部,当裂缝出现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发生局部破坏,这时,在裂缝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不再协调,出破坏,这时,在裂缝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不再协调,出现相对滑移。现相对滑移。*轴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影响因素是:荷载水平、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粘结强度影响因素是:荷载水平、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粘结强度1.粘结滑移理论2.无滑移理论3.综合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通常允许的裂缝宽度范围内,钢筋与混这一理论认为

16、,在通常允许的裂缝宽度范围内,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并不破坏,相对滑移很小,致使钢筋表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并不破坏,相对滑移很小,致使钢筋表面处裂缝宽度要比构件表面裂缝宽度小得多。按此理论,面处裂缝宽度要比构件表面裂缝宽度小得多。按此理论,表面裂缝宽度是由钢筋至构件表面混凝土的应变梯度控制表面裂缝宽度是由钢筋至构件表面混凝土的应变梯度控制的,因此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而的,因此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而截面配筋率和钢筋直径对裂缝的间距和宽度影响很小。截面配筋率和钢筋直径对裂缝的间距和宽度影响很小。前面所述两个理论都对揭示混凝土受拉裂缝的规律作出了贡前面所述两个理

17、论都对揭示混凝土受拉裂缝的规律作出了贡献。它们对于裂缝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取舍各有侧重,都献。它们对于裂缝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取舍各有侧重,都有一定试验结果支持。但它们的计算形式和计算结果差别很有一定试验结果支持。但它们的计算形式和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又都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试验现象和数据。大,又都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试验现象和数据。故研究者将有滑移理论和无滑移理论结合起来,既考虑故研究者将有滑移理论和无滑移理论结合起来,既考虑了构件表面至钢筋的距离对裂缝宽度的重大作用,又修正钢了构件表面至钢筋的距离对裂缝宽度的重大作用,又修正钢筋界面上相对滑移和裂缝宽度为零的假设,计入粘结滑移的筋界面上相对滑移和

18、裂缝宽度为零的假设,计入粘结滑移的影响,得出一般的计算公式。影响,得出一般的计算公式。10.2.1 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一种作用效应,裂缝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另一类是由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材料收缩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由于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计算因素很多,不易准确把握,故此处裂缝宽度计算的裂缝主要是指荷载原因引起的裂缝。荷载的作用产生裂缝荷载的作用产生裂缝广义荷载产生的裂缝(收缩徐变、沉降)广义荷载产生的裂缝(收缩徐变、沉降)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养护、水化反应、骨料、下沉、泌水)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养护、水化反应、骨料、下

19、沉、泌水)使用环境产生的裂缝(冻融、干燥收缩)使用环境产生的裂缝(冻融、干燥收缩)10.2.2 裂缝宽度验算的目的和要求 构件裂缝控制等级共分为三级:构件裂缝控制等级共分为三级:一级为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一级为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二级为一般要求不出现裂二级为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缝;三级为允许出现裂缝。三级为允许出现裂缝。一级和二级抗裂要求的构件,一般要采用预应力;一级和二级抗裂要求的构件,一般要采用预应力;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抗裂要求为三级,阶段都是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抗裂要求为三级,阶段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当裂缝宽度较大时,一是会引起钢筋带裂缝工作的。当裂缝宽度较大时,一是会引起钢筋锈蚀,

20、二是使结构刚度减少、变形增加,在使用从而锈蚀,二是使结构刚度减少、变形增加,在使用从而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同时给人不安全感。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同时给人不安全感。因此,对允许出现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因此,对允许出现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必须加以限制,要求使用阶段最大裂缝宽度小于允许必须加以限制,要求使用阶段最大裂缝宽度小于允许裂缝宽度。裂缝宽度。即即 maxmaxWW 而且,沿裂缝深度裂缝宽度不相等,要验算的裂缝而且,沿裂缝深度裂缝宽度不相等,要验算的裂缝宽度则是指受拉钢筋重心水平处构件侧表面上的混凝土宽度则是指受拉钢筋重心水平处构件侧表面上的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21、。需要进行裂缝宽度验算的构件包括:受弯的裂缝宽度。需要进行裂缝宽度验算的构件包括:受弯构件、轴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偏心受压构件。构件、轴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偏心受压构件。一类室内正常环境二a类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的、与水土接触的环境(非寒冷地区)二b类露天的、与水土接触的环境(寒冷地区)三类使用除冰盐的环境,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滨海室外四类海水环境五类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10.2.3 裂缝特性 由于混凝土的不均匀性、荷载的可变性以及截面尺寸偏差等因素的影响,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开展宽度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但它们又具有一定的规律,从平均意义上讲,裂缝间距和宽度具有以下特性:裂缝宽度与裂缝间

22、距密切相关。裂缝间距大裂缝宽裂缝宽度与裂缝间距密切相关。裂缝间距大裂缝宽度也大。裂缝间距小,裂缝宽度也度也大。裂缝间距小,裂缝宽度也小。而裂缝间距与钢小。而裂缝间距与钢筋表面特征有关,变形钢筋裂缝密而窄,光圆钢筋裂缝筋表面特征有关,变形钢筋裂缝密而窄,光圆钢筋裂缝疏而宽。在钢筋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钢筋直径细根数多,疏而宽。在钢筋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钢筋直径细根数多,则裂缝密而窄,反之裂缝疏而宽;则裂缝密而窄,反之裂缝疏而宽;裂缝间距和宽度随受拉区混凝土有效面积增大而增裂缝间距和宽度随受拉区混凝土有效面积增大而增大,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大而增大;大,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大而增大;裂缝宽度随受拉钢筋用

23、量增大而减小;裂缝宽度随受拉钢筋用量增大而减小;裂缝宽度与荷载作用时间长短有关。裂缝宽度与荷载作用时间长短有关。10.2.4 裂缝宽度的计算 1)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方法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规范采用了一个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即根据裂缝出现和开展的机理,先确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平均裂缝间距和平均裂缝宽度,然后对平均裂缝宽度乘以根据统计求得的扩大系数来确定最大裂缝宽度max。对“扩大系数”,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是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裂缝宽度的不均匀性;二是荷载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下,最大裂缝宽度会进一步加大。规范要求计算的max具有95的保证率。(1)裂缝间距(2)平均裂缝宽度(3)最大裂缝宽度max(1

24、.90.08)eqskcrstedcE=temdKcKl12=msskmlEw85.0=式中 符号意义同前,当裂缝宽度演算时 ,tesk te0.01时,取 =0.01;te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7.2=cr轴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4.2=cr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1.2=crc 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c20mm时,取c=20mm deq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直径(mm)。各种构件正截面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为:max(1.90.08)eqskcrstedcE=2)裂缝截面处钢筋应力裂缝截面处钢筋应力sk的计算的计算 受弯构件sk计算按式:轴心受拉构件 式中 Ns、As分别为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25、计算的轴向拉力值和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偏心受拉构件。大小偏心受拉构件sk按下式计算:式中 e轴向拉力作用点至受压区或受拉较小边纵筋合力点的距离,yc 截面重心至受压或较小受拉边缘的距离。scayee=000.87ksksMAh=ksksNA=)(0sskskahAeN=偏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sk按下式计算:式中:z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且不大于h0。f意义同前。200011(/)4000/slheh=zAzeNsksk)(=式中:式中:eNs至受拉钢筋至受拉钢筋As合力点的距离,合力点的距离,e=sh0+ys,此处此处ys为截面重心至纵向受拉筋合力点的距离,为截面重心

26、至纵向受拉筋合力点的距离,s是指第是指第阶段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近似取阶段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近似取 裂缝宽度的验算是在满足构件承载力前提下进行的,因而截面尺寸、配筋率等均已确定,验算中可能会出现裂缝宽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是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或宜采用变形钢筋,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配筋率。由公式可知,Wmax主要与钢筋应力sk,有效配筋率te及钢筋直径有关,根据sk,te及d三者的关系,规范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图表,通常裂缝宽度的控制在实际工程中是用控制钢筋最大直径来满足。10.3.1 延性概念结构、构件或截面延性是指从屈服开始到达到最大承载力或

27、达到以后而承载力还没有显著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即延性是反映构件的后期变形能力。“后期”是指从钢筋开始屈服进入破坏阶段直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下降到最大承载能力的 85)时的整个过程。延性要求的目的:满足抗震方面的要求;防止脆性破坏;在超静定结构中,适应外界的变化;I.使超静定结构能充分的进行内力重分布。截面的延性用延性系数来表达,计算时采用平截面假平截面假设设。延性系数表达式:0(1)ucuyyak hxee=10.3.2 截面的延性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10.3.3 受弯构件延性的因素和提高截面延性的措施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纵向钢筋配筋率、混凝土极限压应变、钢筋屈服强度及混凝土强度等。即极限压应变

28、以及受压区高度 kh0 和 两个综合因素。axcue 提高截面延性的措施有:限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规定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的最小比例;在弯矩较大区段适当加密箍筋。耐久性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是指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要进行大修和加固满足,而满足正常使用和件下,不需要进行大修和加固满足,而满足正常使用和安全功能要求的能力。安全功能要求的能力。耐久性极限状态:不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内所预定的使用耐久性极限状态:不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内所预定的使用功能的状态是耐久性极限状态的下限。结构的使用寿命功能的状态是耐久性极限状态的下限。结构的使用寿命是耐久性极限状态的上

29、限。是耐久性极限状态的上限。10.4.1 耐久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耐久性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是结构的环境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及考虑对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10.4.1 耐久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混凝土强度、渗透性、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渗透性、保护层厚度、水泥品种、标号和用量、外加剂等;水泥品种、标号和用量、外加剂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环境温度、湿度、CO2含量、含量、侵蚀侵蚀性介质等。性介质等。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侵蚀性介质的腐蚀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

30、的碳化钢筋锈蚀钢筋锈蚀若不满足将会若不满足将会发生这些现象发生这些现象10.4.2 耐久性设计1.耐久性设计的目的及基本原则 耐久性概念设计的目的目的是指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下,必须保持适合于使用,满足既定功能的要求。耐久性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根据结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规定最小保护层厚度最小保护层厚度;满足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控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以及最大碱含量。裂缝控制: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其他措施 对环境较差的构件,宜采用可更换或易更换的构件;对于暴

31、露在侵蚀性环境中的结构和构件,宜采用带肋环氧涂层钢筋,预应力钢筋应有防护措施。采用有利提高耐久性的高强混凝土。2.保证耐久性的措施 混凝土的碳化及钢筋的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主要的综合因素。碳化是混凝土中性化的形式,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不断向混凝土内部扩散,并与其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混凝土的PH值降低。碳化对混凝土本身无害,其主要是当碳化至钢筋表面,氧化膜被破坏形成钢筋锈蚀的必要条件,同时含氧水份侵入形成钢筋锈蚀的充分条件,从而加剧混凝土开裂,导致结构破坏。碳化影响因素有:环境因素和材料本身的性质。凝土的碳化从构件表面开始向内发展,到保护层完全碳化,所需要的时间与碳化速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密实性以及覆盖层情况等因素有关。10.4.3 混凝土的碳化及钢筋的锈蚀减小碳化措施有: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渗性;规定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采用覆盖面层。钢筋锈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关键问题,它是一个电化学过程,因此锈蚀主要取决于氧气通过混凝土保护层向钢筋表面的阴极的扩散速度,而这种扩散速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密实度。氧气和水份是钢筋锈蚀必要条件。钢筋锈蚀对混凝土结构损伤过程:坑蚀 环蚀 暴 筋 结构失效。防止钢筋锈蚀措施有: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采用涂面层、钢筋阻锈剂、涂层钢筋、对钢筋采用阴极防护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